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长沙市妇幼保健院2008~2013年收集并上报的ADR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4例 ADR 报告中,男66例(34.02%),女128例(65.98%),男女比例为1∶1.94;发生ADR的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仅3 d ,最大者82岁,18~45岁ADR发生率最高,其次为28 d至1岁,194例 ADR共涉及9类85种药物,其中抗微生物药物引起的 ADR最多,占69.47%(157/226),中成药引起的ADR位居第二,占10.18%(23/226);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最常见,占70.62%(137/194);ADR累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损害居多,占36.86%(87/236)。【结论】合理用药(尤其是抗菌药物),严格操作规程,加强ADR监测和预警可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107例静脉滴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门急诊患者静脉滴注使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相关因素,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给药方案。方法统计2005年1月~12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所有门急诊静脉滴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及发生ADR的情况。结果抗菌药物总体ADR发生率为0.39%。女性ADR的发生率略高于男性,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附件,占44.54%。临床表现为红斑疹、斑丘疹、荨麻疹、水疱疹。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剂量和滴速,减少和避免A D R发生。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5):2861-2862
了解我院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对2014~2016年我院医务人员自愿上报的254例ADR报告,就年龄、性别,给药途经,药品种类,涉及的器官和(或)系统及主要临床表现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254份ADR报告中以31~40岁的比例为多,为59例,占23.23%;各种给药途径中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占74.41%;抗菌药物ADR发生率最高,占39.76%;其中单用抗菌药物引发的101例ADR中,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发生ADR多见,分别占46.54%和18.81%;皮肤及附件损害居首位,有153例,占53.31%。临床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荆门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荆门市2010年1195份ADR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195份ADR报告中抗感染药物所引起的ADR最多,占51.2%.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途径,占93.6%.ADR累及器官和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占34.4%.结论 临床药师应加强静脉应用抗感染药物和中成药物的ADR监测报告工作,为临床安全用药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09-2010年上报的219例ADR报表,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年龄,以31~60岁年龄段发生ADR比例最高(48.86%);给药途径方面,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比例最高(88.58%);药品类别方面,抗菌药引起ADR比例最高(52.97%);ADR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占首位(48.86%)。结论医院应重视和加强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本院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抗菌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有76例,占63.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81例,占67.5%,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本院发生ADR最多的是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占首位,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用药前要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后认真观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郑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685-3686
目的 了解特殊人群(儿童\老人)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医院收集2007-01-2011-10收集并上报的184例老人、儿童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药品种类、不良反应强度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ADR报告中,1~3岁儿童与70岁以上老人ADR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途径(57.92%).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6.10%),发生ADR药物为头孢类药物较多,不良反应强度以轻中度为主.结论 应合理应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2003~2007年间收集到的168份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发生ADR的患者中女性略多于男性,涉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尤以老年患者居多(52.97%);涉及药物有5大类21个品种,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最多(占76.42%);ADR发生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ADR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反应;较严重的ADR有9例。引起较多ADR的药品及例数有68例。结论:使用抗菌药物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用药时对高敏体质患者和老年患者应重点监护,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做到安全、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明市第二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三明市第二医院2010年度收集的12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ADR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ADR报告中,抗感染类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方式为主.结论 应加强ADR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或减少ADR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1年收集并上报的16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报的ADR中以静脉给药方式为主,占95.2%;以抗感染药最多,占71.1%;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4.8%。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深入宣传ADR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重要意义,增强医务人员对ADR监测的责任意识,保障临床用药合理、安全、有效,避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