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电解质变化,及与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50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3组,<20 μg/min为无DN组(176例),20~200 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组(182例),≥200 μg/min为大量白蛋白尿组(92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电解质钾、钠、氯、磷、镁、钙水平,并留取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各种电解质变化与DN的关系.结果 3组间的钾、磷、钙、镁水平有差异,大量白蛋白尿组的钾(F=11.139,P<0.01)、磷(F=3.115,P<0.05)水平最高,镁(F=7.251,P<0.05)、钙(F=5.721,P<0.01)水平最低.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钾、磷水平均高于无DN组,镁水平低于无DN组(P<0.05或P<0.01).大量白蛋白尿组钙水平低于无DN组(P<0.01).与微量白蛋白尿组相比,大量白蛋白尿组钾、磷水平升高,而钙、镁水平降低(P<0.05或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磷、钾水平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0.348,0.258,P< 0.001).钙、镁水平与24h尿微量白蛋白呈负相关(r=-0.360,-0.374,P<0.001).结论 DN患者随着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多,钾、磷水平逐渐升高,镁、钙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与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预估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月至2012年9月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糖尿病肾病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3例为研究对象,按eGFR分为肾小球高滤过组(133例)、肾功能正常组(194例)、肾功能轻度下降组(125例)、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71例).比较各组TBIL、DBIL、IBIL水平,并行相关因素分析,多组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 肾小球高滤过组各胆红素水平较肾功能正常组水平均明显下降[分别为TBIL:(10.9±4.0)比(12.5 ±4.5)μmol/L、DBIL:(3.8±1.6)比(4.4±1.7) μmol/L、IBIL:(7.1 ±2.8)比(8.0±3.1)μmol/L,均P<0.05].肾功能中重度下降组TBIL、DBIL、IBIL水平较其他3组均明显下降(F=15.296、15.024、11.609,均P<0.05).在eGFR< 130 ml/min的人群中,eGFR的相关分析结果提示:eGFR与年龄、病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07、-0.203、-0.149、-0.111,均P<0.05),与TBIL、DBIL、IBIL呈正相关(r=0.291、0.275、0.254,均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 HDL-C)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方法 将15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89例)、异常白蛋白尿两组(63例),分别测定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及24 h尿白蛋白量(UAER)等,并计算non-HDL-C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结果 异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年龄、并存高血压病史患者数、收缩压、Scr、FIB分别为(74.6±7.3)岁、57例(90.5%)、(146.8±23.2)mm H g、(1.0±0.7)μmol/L、(4.8±1.5)g/L,与正常白蛋白尿组(71.6±7.2)岁、59例(66.3%)、(137.7±19.2) mm Hg、(0.8±0.3)μmol/L、(4.2±1.3)g/L比较均明显升高(t=-2.536、-2.656、-2.474、-2.857,x2=11.936,均P<0.05);而异常白蛋白尿组患者eGFR( 68.5±31.2)ml· min 1·1.73 m-2,比正常白蛋白尿组(81.4±25.9)ml·min-1·1.73 m-2明显下降(t=2.791,P<0.05).异常白蛋白尿患者中FIB升高患者数中(45例,71.4%),明显高于FIB正常患者数(18例,28.6%)(X2=8.085,P=0.004);且FIB升高组(88例)的异常白蛋白尿患者的eGFR(62.6±30.5)ml·min-1·1.73 m-2,明显低于FIB正常组(64例)(83.2±28.7)ml· min-1·1.73m 2(t=2.459,P=0.017).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AER与non- HDL-C、TG、TC、FIB均呈正相关(r=0.276、0.268、0.243、0.176,均P<0.05);进一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IB是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标准化偏回归系数β=0.166,P<0.05). 结论 FIB、non-HDL-C水平的升高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有无差异,探讨它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希望血清胆红素能作为一项有效的检测糖尿病肾病的指标,广泛应用于临床,预测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方法收集T2DM患者共120例,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符合入选条件、排除条件的该科住院患者。根据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小于20 ug/min为A组,即正常蛋白尿组;20~200μg/min为B组,微量蛋白尿组;大于200 ug/min为C组,大量蛋白尿组。分析3组间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无统计学意义、与尿蛋白之间是否存在关系。结果 3组患者之间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蛋白尿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在3组中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TBIL、DBIL及IBIL均与尿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r=-0.65,P0.01;r=-0.53,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相关性,且这种关系为负相关,有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氯沙坦对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 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43例,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在20~200 μg/min之间,其血糖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空腹血糖(FBG)≤7 mmol/L,餐后2 h血糖(P2hBG)≤10 m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基础上加用安慰剂,治疗组加用ARB氯沙坦50 mg/d.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复查FBG、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UAER.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UAER为(76±11)μg/min,与治疗前(119±14)μg/min相比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125±13)μg/min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ARB氯沙坦在对血压无影响的情况下具有独特的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 110例T2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 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 36例及大量白蛋白尿组 36例,同时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血清护骨素采用ELISA法测定.结果 在T2DM各组中,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4.45±0.76)ng/L]显著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3.62±0.70)ng/L]、正常白蛋白尿组[(2.77±0.78)mg/L]和对照组[(2.29±0.37)ng/L](均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护骨素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护骨素水平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UAER呈明显正相关.血清护骨素水平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DN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明显升高,护骨素可能在DN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62例糖尿病足患者(观察1组)、62例2型糖尿病无足部病变患者(观察2组)和9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三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结果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血清TBIL分别为(11.50±4.86)、(13.52±4.90)、(18.07±8.31)μmol/L,血清DBIL分别为(4.33±3.25)、(4.29±1.52)、(4.79±2.26)μmol/L,血清IBIL分别为(7.19±3.36)、(9.24±4.05)、(13.28±6.85)μmol/L,三组间血清TBIL、IBIL比较,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Hb A1c≤8%者TBIL分别为(12.40±2.64)、(13.93±5.74)μmol/L,血糖控制不佳者(Hb A1c>8%)TBIL分别为(10.37±1.01)、(13.28±3.52)μmol/L,观察1组Hb A1c≤8%者TBIL与Hb A1c>8%者比较,P<0.05;观察1组Hb A1c≤8%者TBIL与观察2组比较,P均<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尤其是血糖控制不佳者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CH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方法:200例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被分为CHD组(149例)和非CHD组(51例),采用钒酸氧化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差异,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冠脉病变积分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8.97±1.16)μmol/L∶(11.58±1.24)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2.90±0.78)μmol/L∶(3.78±0.84)μmol/L]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P均0.01),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TBIL和DBIL均呈负相关(r=-0.460,-0.772,P均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痛合并糖尿病伴早期肾损害患者的动脉僵硬度的影响.方法 80例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伴早期肾损害患者,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拜阿司匹林每天100 mg)、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组(简称联合治疗组)(拜阿司匹林每天100 mg,阿托伐他汀每天20 mg),治疗前和治疗后20周分别测定血脂、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心踝血管指数、踝臂指数.结果 (1)血脂:阿司匹林组、联合治疗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和P<0.01);20周后联合治疗组总胆固醇水平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2)动脉僵硬度:阿司匹林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心踝血管指数(12.67±1.40比11.20±0.87,11.64±1.28比9.58±1.04)和踝臂指数(0.87±0.12比0.98±0.11,0.88±0.40比1.06±0.10)比较都有明显改善(均P<0.05);20周后联合治疗组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心踝血管指教和踝臂指数改善更明显(均P<0.05).(3)尿微量蛋白:阿司匹林组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UAER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20周后联合治疗组的尿白蛋白、β2微球蛋白、UAER不仅与治疗前比较下降,而且与阿司匹林组治疗后比较也降低(分别为13.30±2.87 mg/L比15.70±3.73 mg/L,2.15±1.29 mg/L比3.13±0.38 mg/L,20.02±7.62μg/min比23.13±7.60 μg/min,均P<0.05).(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和血糖水平是影响动脉僵硬度和微量蛋白尿的因素.结论 对于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伴早期肾损害患者,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合用可以降低尿微量蛋白,改善动脉僵硬度.动脉僵硬度和微量蛋白尿与血压及血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40例),联合应用依那普利和氯沙坦为治疗组,单独应用氯沙坦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压经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UAER分别由(108.39±28.62) μg/min、(111.78±30.46)μg/min降至(72.66±27.94) μg/min、(89.24±26.51) μg/min(均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t=13.326,P =0.000),两组间失眠、头晕、干咳的例数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尽早应用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对改善DN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