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 方法 对60例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进行胸部CT扫描(含HRCT),回顾性分析、比较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动态变化并进行半定量CT评分. 结果 甲型H1N1流感胸部CT表现及动态变化特点:①主要表现为片状肺实质渗出病灶,早期和吸收期主要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②两肺小叶性或节段性散在分布,以胸膜下和支气管周围多见,下叶较重;③肺组织、胸膜及纵隔受累可同时存在;④病程早期CT评分4.41且逐渐下降,渗出性病灶短期内吸收较快,后期遗留纤维化病变CT评分1.64分. 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动态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熟悉其胸部CT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与疗效观察,但确诊需依靠流行病学史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符合诊断标准的30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的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结果 X线表现:16例肺部纹理增多,以双下肺内多见;11例单侧肺部斑片状影,多靠近心膈区;3例症状不明显。CT表现:14例左侧肺部下叶出现多个小叶磨玻璃影,且融合成片状,可见支气管结节征。10例两侧肺部出现多发性磨玻璃影以及局部灶性实变影,分布在中下肺部的中外带,可见支气管充气征。6例肺部见实质性渗出影,肺内呈斑片状或片状实变影,累及周围多个肺叶,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结论影像学表现对于确定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病变范围以及病程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早发现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甲型H1N1流感肺炎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确诊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胸部X线片及64层螺旋CT检查系列影像学资料。结果 17例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均有1次以上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术(CR)检查,其中8例接受CT检查。17例胸部X线及CT表现均以斑片或大片实变影合并磨玻璃密度影为主要表现。病变累及单侧肺野者4例,占23.53%;双侧肺野均受累者13例,占76.47%;随访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结论 甲型H1N1流感肺炎X线及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肺部病变以多叶段分布渗出性改变为其共有表现,病程后期两肺以纤维化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选择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患者35例,全部病例均摄胸片并行多排螺旋CT扫描.对所有病例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中22例于1周内表现为HMD,9例表现为斑片状致密影,4例未见明显异常;约1周后18例表现毛玻璃状密度及实变影,10例肺含气不均匀呈马赛克样灌注,4例多囊状改变伴周围条片影及网格影;随访6个月21例表现为多发灶性肺密度减低区和灌注减少区,7例支气管壁增厚伴支气管与伴行动脉直径比例减少,其中5例多在下叶,11例多发条索影和肺大泡.结论 多排螺旋CT对诊断BPD有一定特征性表现,可作为无创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引起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临床及X线、CT表现以及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和影像学证实的放射性肺损伤的X线、CT表现及其与放射治疗剂量、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结果:放射性肺损伤引起的放射性肺炎,X线平片表现为早期肺血管纹理周围模糊阴影;相当于照射部位出现边界不清片状阻影,可有少量胸腔积液。纤维化表现为在受照侧出现不规则索条状阴影及网织状阴影,纵隔移位。CT表现为(1)放射野内出现毛玻璃样或散在淡薄渗出性密度增高影,与周围肺组织界线清晰。(2)放射野内出现斑片状实变影,边缘平直似刀切样改变,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3)照射野内密集条索状阴影,肺容积缩小周围胸膜肥厚、黏连。结论:放射性肺炎临床症状不明显,主要以干咳、气促为主。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扫描检查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诊断放射性肺炎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儿童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O)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8例BO患儿的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38例患儿,均不同程度具备“马赛克”灌注征像,呈弥漫性多发片状分布,部分边界清晰,部分模糊,少部分清晰与模糊并存。血流灌注减少35例;肺内气体潴留37例;支气管壁增厚21例、支气管扩张23例,二者均以下叶发病最高;单侧或局限性透明肺7例;肺实质病变25例,其中肺不张11例、肺炎13例、肺实变11例;肺内结节16例、胸膜下结节7例;支气管粘液栓3例。结论高分辨率CT能够对儿童BO各种征象进行直观显示,其中以“马赛克”灌注最为典型,为本病的首要影像学表现,从而能够更早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高分辨率CT是儿童BO不可缺少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像表现,为早期发现疾病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1-2017年经过X线、HRCT检查,并得到明确诊断的13例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像表现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例患儿中,男性占9例,女性占4例,13例患儿均由感染引起,分别由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X线无明显特异性改变,部分病变肺部可见有过度充气,单侧透明肺,随着病变发展,肺内看见斑片状肺泡浸润呈毛玻璃样改变,斑片状实性改变影。HRCT表现比较典型,可见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粘液栓,小叶中心型结节影及肺实变影;特别是呼气相CT较吸气相CT能更好的显示小气道病变。  相似文献   

8.
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诊断价值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胸部的影像学资料。评估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 22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中14例存活3周以上,8例于2周内死亡,以此将病例分成2组。第l组,较规律观察组,按时间分成中毒早期(2d以内)、中期(3-14d),中后期(14d以上)。早期CT表现以肺通气过度、毛玻璃密度为相对特征,占57.1%(8/14)。中期以广泛毛玻璃密度、肺间质改变、肺实性变和渗出性病变为主,占92.9%(13/14)。晚期病变呈迁延改变,转归决定影像特征。肺渗出实变、肺纤维化仍为主要影像征表现。第2组,以肺实变和渗出为主要表现,并提示预后差。CT检查具有病变发现早、提供影像信息多、表现相对特异的优势。结论 CT检查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的发现和进展分析具有明显优势,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叉。  相似文献   

9.
2例肺炎性假瘤的X线及CT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肺炎性假瘤的X线及CT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分析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患者的X线及CT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其影像表现的诊断意义。结果2例肺炎性假瘤均位于右下肺,邻近肺边缘。1例边缘毛糙,1例初诊边缘光整,后期毛糙。2例均有邻近胸膜增厚,并可见平直征。结论对发生于右肺,尤其是下叶邻近胸膜部的占位性病变,出现桃尖征、平直征及胸膜带状增厚征均应注意与肺炎性假瘤鉴别,而不要过分强调肺癌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对艾滋病肺炎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对已确诊的1例艾滋病肺炎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两侧肺门周围斑片样或大片状浸润影及网状结节影、肺尖不受累和双肺广泛小叶间隔增厚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其它表现还有肺囊变、肺内结节、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结论:典型的影像学表现对艾滋病肺炎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缺乏特异性,临床检查HIV抗体阳性以及从肺组织或呼吸道分泌物中找到卡氏肺孢子虫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肺部异常的CT征象及其演变特点。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观察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即肺动脉充盈缺损,及肺部异常的CT征象,包括肺梗死、“马赛克”征、磨玻璃影、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等,分析病灶的分布、影像特征等,及复查时病灶演变特点。 结果 初查CT可见肺梗死累及18名患者,共28个病灶;“马赛克”累及6名患者,10个病灶,磨玻璃影累及12名患者,28个病灶,局限性肺气肿累及5名患者,6个病灶,肺不张累及13名患者,19个病灶。13名患者CT复查,随着肺动脉栓子缩小,绝大部分肺部异常征象消失,仅肺梗死区遗留纤维条索灶。 结论 肺梗死、“马赛克”征、磨玻璃影、局限性肺气肿、肺不张等肺部异常是急性肺动脉栓塞常见CT征象,熟悉CT征象及其演变特点将有助于肺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估。    相似文献   

12.
AIDS合并肺囊虫肺炎的影像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艾滋病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 (PCP)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 11例血液HIV抗体阳性 ,且临床诊断为PCP患者 (并经病理证实 )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观察采用X线胸片 ,其中 9例行CT检查。结果  11例患者的肺部均表现为弥漫性病变。其中 ,9例肺呈小叶浸润 ,病变肺叶为毛玻璃状 ,双肺可见广泛分布的网结节状影 ,其结节直径≤1cm ,沿小叶中心分布 ,病变由肺门向肺外带发展 ,自下肺逐渐向上肺蔓延。大叶实变 2例 ,表现为一叶或多叶实变 ,伴有肺气囊改变。结论 卡氏肺囊虫肺炎具有特征性影像学改变 ,影像学检查可达到鉴别诊断的目的 ,可代替病原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毒症性肺并肺出血的CT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例尿毒症性肺并肺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3例患者胸部CT表现为:双肺透亮度下降,两肺纹理增粗模糊,肺门增大增浓,以肺门为中心两肺大范围基本对称性分布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影与实变影,以中内带为主,胸膜下、肺尖及近膈处肺野未见明显异常影,即所谓的"蝶翼征";3例患者双侧胸膜腔见半月形游离积液影;心脏增大2例,以左心房、左心室增大为主。均经积极吸氧、扩血管、利尿、血液透析、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处理5~11 d,复查胸部CT示肺部大范围实变影消失,1例一侧胸腔残留少量积液,2例心腔增大较前缩小。3例均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尿毒症性肺并肺出血的CT表现无特异性,密切结合临床多能确诊,合理正规治疗后短期复查CT变化迅速为其特点。对于原因不明的大咯血患者,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肺错构瘤的CT影像表现,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或肺组织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肺错构瘤患者CT影像资料.结果 15例肺错构瘤均为单发;12例周围性肺错构瘤中7例病灶形态呈规则类圆形或卵圆形,5例呈不规则分叶状,1例含脂肪密度影,4例含有钙化影,7例呈软组织密度;3例中央型肺错构瘤病灶形态均呈类圆形,病灶形态呈脂肪密度影、软组织密度及钙化影各1例.结论 肺错构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对其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特征及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表现为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征,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有环形磨玻璃密度影环绕中心实性结节.另选取临床综合诊断或病理证实的具有晕征的炎性结节病变患者44例作为对照,其中球形肺炎21例,结核球15例,真菌病8例.所有患者均有详细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观察晕征及中心实性结节的影像特点,对肺癌及炎性结节各影像表现的发生率行χ2检验.肺癌患者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0例周围型肺癌,磨玻璃影与肿瘤实性结节交界面、肺野交界面均境界清楚(100%).炎性结节磨玻璃影与实性结节交界面清楚者仅11例(25.00%),交界不清楚者33例(75.00%);炎性结节磨玻璃影与肺野交界面均不清楚(100%).10例周围型肺癌病灶中心实性结节边缘出现分叶征3例,毛刺征7例,胸膜凹陷征4例,恶性征象的发生率为100%;炎性结节病灶中心实性结节边缘无一出现上述征象.10例肺癌结节与21例球形肺炎均明显强化;结核球仅3例出现包膜强化,真菌病1例少许强化,与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磨玻璃晕征环绕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综合分析磨玻璃影及中心实性结节的边缘及内部结构的影像表现,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64层CT薄层重建及高分辨率CT(HRCT)的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者的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资料,分析该病的CT特征.结果 117例患儿中,93例(79.49%) CT表现为实变,其中节段性大叶实变影76例(64.96%),伴支气管充气征34例,肺节段性部分性不张18例;小叶性实变17例(14.53%);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37例,胸腔积液36例;气胸3例;纵隔气肿2例.小气道改变包括树芽征59例,小叶中心结节影54例;磨玻璃影15例,细支气管扩张26例,马赛克灌注征11例.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主要CT表现为树芽征或小叶中心结节,可与大片实变并存.64层CT薄层重建及HRCT对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首次胸部CT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2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首次胸部CT表现.结果:22例患者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4~63岁,平均46岁.22例患者CT表现共有268个肺段病变,包括磨玻璃密度影218段、斑片状实变影30段、结节影20段.肺部病变分布在中外带17例,弥漫分布3例,内带2例.胸膜增厚15例,其中右侧12例、左侧10例、双侧7例.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胸腔积液2例.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首次胸部CT表现特点为以双侧、多段、外带肺部磨玻璃密度影改变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探讨百草枯中毒的胸部 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观察分析 18例百草枯中毒病人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 (其中应用 CT规律观察 12例 ,6例只有一周内胸部 CT影像资料 ,8例次行 HRCT)。结合临床 ,总结肺、纵隔及胸壁 CT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18例中 12例存活 3周以上的患者 ,中毒早期 (2天以内 ) ,其中 6例肺出现通气过度及局限性浅淡毛玻璃密度 ,6例胸部无明显改变。中期 (3~ 14天 ) ,12例均出现胸部 CT影像的明显变化 ,以广泛毛玻璃密度、肺实性变、渗出性病变、肺间质改变为主 (分别占 91.7%、66.7%、91.7%、10 0 % ) ,出现胸腔积液 7例 ,心包积液 4例。中后期 (14天以上 )变化不显著 ,表现以肺渗出、实变、肺纤维化为主。另 6例中毒程度严重者 ,中早期即以渗出性病变及肺实变为主。结论 百草枯中毒的胸部 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其影像学变化对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及胸部X线与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深圳接诊的首例由卫生部确诊,并经过抢救治疗痊愈的高致病性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患者的相关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胸部影像学特点是:①磨玻璃样影、大小片状影及肺实变影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较早出现的影像表现;②病灶侵犯肺组织广泛,表现为多叶多段的两肺广泛受累;③病灶蔓延变化迅速;④肺实质、肺间质及胸膜受累可同时存在;⑤病灶吸收慢、迁延时间长,恢复期有肺纤维化的影像表现。结论影像学检查与诊断仍然是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分析的重要手段。动态观察人禽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变化及影像学表现特点,监测ARDS和肺部继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指导临床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甲型H1N1流感肺炎影像特点,为今后该病的诊断提供X线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30例临床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肺炎患者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从发热到出现胸部X线异常影像平均为4.2 d,从出现异常影像到极期(X线影像最重的1d)平均为6.8 d,从极期到大部或基本吸收消散平均为10.5 d.有16例双侧中、下肺野出现不同程度的阴影,占53.3%;有13例早期表现为雾状、磨砂玻璃样浅淡阴影,占43.3%;全部病例均为多叶、多节段受损,占100%;有16例遗留条索状、网格状、蜂窝状阴影,占53.3%.结论:甲型H1N1流感肺炎发病后数天内胸片可无异常改变;大多数患者肺损害为多叶,多节段;胸片影像表现呈多种肺部炎性疾病影像表现;胸片阴影多发部位在中下2/3肺野;一部分患者遗留肺纤维化;胸部CT检查可早期发现病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