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宣肺与肃肺     
祖国医学对肺脏病变的论治,积有丰富的经验,治疗方法很多。兹简介临床常用的宣肺、肃肺二法,以供初学者参考。宣肺:肺体消虚,喜宣通而恶壅塞。为外邪束表而皮毛闭、肺气郁,内因失调而升降阻、肺气滞,则宣通畅达之权受碍,发生种种肺气不宣的病证。其  相似文献   

2.
宣肺法即用宣散发表、开提肺气、宣通郁壅的方药治疗肺气郁闭、肺气不宣证的方法。凡治肺 ,宣肺为第一大法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是肺的主要功能 ,肺的宣发作用能使卫气津液敷布于肌表乃至全身 ,从而使之能抗御外邪、启闭汗孔、调节体温、润泽皮毛 ,也即《灵枢·决气》所云“上焦开发 ,宣五谷味 ,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 ,是谓气”。《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 :“诸气月贲郁 ,皆属于肺” ,若外邪束表致肺气失宣、肺气郁滞则出现咳逆、喘促、恶寒发热、鼻塞不利、头身疼痛等症 ,津液布散失调又易产生湿痰水肿。宣肺法主要应用于外感…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肺脏有哪些特性?在临床病变中如何反映这些特性? 答:肺脏具有主气、通调水道两大主要生理功能。肺主声、开窍于鼻、外合皮毛、主一身之卫表,此均为其与体表组织之关连,而肺为娇脏、喜温喜润,肺气宣肃以肃降为顺,都是肺脏生理功能之特性。肺主气,司呼吸。其吸入自然界之清气,呼出体内之浊气,是谓“吐故纳新”。肺气具有宣肃两方面的性能。肺主宣发,一是宣发卫气,以抗御外邪入侵,一是宣发津液,以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肺主肃降,一是肺之气道以清净通畅为宜,一是肺气以下降摄纳为顺。肺之肃降主摄纳清气,并促使水液下行以利小便,故有“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说。一旦肺失宣肃则为病矣。肺若为外邪所侵,则肌腠闭塞。肺气不宣,肺气内壅,不得泄越,则上气咳嗽。清肃失司,则气逆作  相似文献   

4.
李重平  解兰芳 《陕西中医》1999,20(10):471-472
<正> 妇科疾病历代以肝、脾、肾治之为多。本文通过闭经和带下案例,提示肺郁闭阻引起者应以宣肺开郁为先。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肺气宣则一身之气畅达。气化得行,三焦通畅。陈修园《医学实在易》曰:“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临床对于一些内伤杂病,特别是以郁  相似文献   

5.
<正> 肺位居最高,为呼吸之橐龠,体清虚而娇嫩,司气机之升降出入,贯百脉而维系他脏,和整体气血密切相关。一旦肺气膹郁,宣降失常,不仅肺系发生病变,且能影响其他脏腑,引致多样证候。故肾炎病程中见有肺郁表现时,应用宣肺法消减尿中蛋白,每多获效。兹就宣肺法治疗肾炎蛋白尿的临床体会,讨论如下。宣肺法的临床应用 (一)宣肺法的适应证候:肺郁不宣自应以宣肺为主要治法,宣肺必开气,故习称宣开肺气。后世宗《内经》:“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的原则,而续有发挥。清·叶桂云:“肺气不通,治以苦辛”,“肺痹……宜开手太阴为治”。所提肺郁治法,仍为临床所遵  相似文献   

6.
宣白承气汤证是邪热壅滞于上焦肺,致使肺气无法下达,肠腑无法顺承所致,自当降肺气,使大肠得以"顺承"肺胃之气,腑气通畅而司传导,这也是方名中"承气"的内涵。换言之,此时病理机制的主要矛盾是肺气不通,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肺失肃降,治疗时针对矛盾的主要方面,故而降肺气即所以通肺气。宣白承气汤中吴鞠通之所以用杏仁、石膏"宣肺气之痹",是因为肺气因邪热壅滞而痹阻不能下行,这里的"宣"也当理解为疏通,"宣白"也即疏通肺气,这样才符合吴鞠通本意。疏通肺气有别于"宣肺",适用于肺气宣和(或)降的功能失调所致之肺气不通。故吴鞠通之宣白承气汤清肺热、降肺气、通腑气,当是为疏通肺、胃、大肠之气机而设,如其自辨所言是"宣肺气之痹"而非"宣肺","宣"是疏通之意,"宣白"当理解为疏通肺气,如此则医理通,疑惑除。  相似文献   

7.
何谓“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答:这是秋燥病初、中、末三期的治疗大法。现简释如下: 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说:“温自上受,燥自上伤,理亦相等,均是肺气受病”,即指秋燥初起必先犯肺。肺为华盖,位处上焦,故曰“上燥”。燥邪犯肺,肺之津气受伤,失其清肃宣降之职,故临床表现除一般津气干燥见症外,常以咳嗽,甚至气逼喘满等肺气膹郁症状为主。治宜宣肺润肺,如治  相似文献   

8.
浅谈外感咳嗽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富英 《新中医》2000,32(7):53
外感咳嗽是临床常见病。笔者从医 2 0多年 ,诊治外感咳嗽紧抓宣、清、润 3个环节 ,收到较好效果 ,现浅谈体会如下。1 宣法肺主宣发 ,外合皮毛。风邪外袭 ,必先犯肺 ,导致肺气不宣 ,郁而不畅 ,而见咳嗽、咯痰不爽、胸闷、恶风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治宜宣肺 ,一是运用轻苦微辛之药宣通肺气 ,以复肃降功能 ;二是用疏解之药 ,以祛风发汗 ,宣通肌表之气。宣肺之药 ,常用苦杏仁、桔梗、前胡。苦杏仁苦泄宣滞、降气止咳 ;桔梗开提肺气 ,祛痰 ;前胡下气消痰 ,解散风热。若为风寒者加紫苏叶、荆芥 ;风热则加金银花、连翘、桑叶、菊花 ;暑湿加薏…  相似文献   

9.
外感咳嗽起病急 ,病程短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咳。由于肺为娇脏 ,为五脏之华盖 ,居于上焦。“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故治咳之药宜轻扬清灵 ,使药力直达病所 ,“宣肺祛邪”为治疗总则。盖肺气以宣降为顺 ,以清肃为用 ,壅阻为逆 ;肺为贮痰之器 ,气滞则痰生 ,痰去则咳自宁 ,故治咳宜配合顺气化痰之品 ,使痰清气顺 ,肺气宣畅 ,咳嗽自宁。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 ,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 ,必须追本求源 ,审因论治 ,按照不同的病情而分别处理。调治不妥 ,可由外感转为内伤 ,导致咳嗽缠绵不愈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肺不宜太…  相似文献   

10.
咳嗽乃肺系疾患中常见的证候之一,是以肺气上逆作声为特征的。《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仲景遵经旨,创治咳大法,体现了“本之于诸脏。标之于肺”的治疗思想,其制方遣药,严谨有度,堪为楷模。笔者据《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条文将其约为十四法,祈斧正之。一、解表宣肺法(《伤寒》35条)为治疗风寒犯肺咳嗽之主法。肺司气,主宣、主降。缘风寒束表,内合于肺,致肺气失于宣降、发为咳嗽。其证候特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宗《内经))“因其轻而扬之”,立辛温解表、宣降肺气法。方用麻黄汤。方中麻、桂合用,解表宣肺,  相似文献   

11.
喘病,证有虚实之分,其病机多责之肺气逆乱。或肺失肃降,或肾虚失纳,或痰浊壅遏,或外邪束肺,终至肺气宣肃逾常而发为此病。大凡论治喘者,多从“降”立法,但不言“升”。临床仿之,虽多能获愈,然有寒热,虚实错杂之候,又每难奏效。临证之暇,反复揣摩,考五脏六腑,肺位至高,其气当以清肃下降为顺。而气有降必有升,升降井然,气道才可通畅,宣肃自能正常。正如《内经》所言:  相似文献   

12.
喘症是以呼吸急促、甚则张口抬肩、鼻翼搧动为主证的临床常见病之一。现临床一般多从肺肾论治:以邪气壅于肺为实喘,其病在肺:以精气内虚为虚喘,其病在肺肾。但观其临床疗效不著。纵观历代文献,古人治喘实有独到创新之见,现不揣冒昧,就喘证从郁论治的辨证思路和方法,谈一下个人体会。“人身诸病多生于郁”,喘证也无例外,《医贯·喘论》曰:“诸喘皆属于上,又谓诸逆冲上。”华佗云:“肺气盛则喘。”究其肺气逆冲,肺气盛之原因,多与郁有关。郁者,滞而不通之义,或因所乘而为郁,或不因所乘,而本气自郁。凡情志内伤,肝气郁滞,郁可以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使肺气当升不升,当降不  相似文献   

13.
程万里主任中医师从医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是天津市武清区家喻户晓的名老中医,他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治疗小儿咳嗽。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获益匪浅,今择导师辨治小儿咳嗽经验,介绍如下:1外感咳嗽居多,宣肺降逆并用小儿形气未充,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均先犯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导师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多年的临床观察,认为小儿咳嗽以外感咳嗽居多。对于小儿外感咳嗽的治疗,导师主张宣肺祛邪为先,肃降肺气为佐。表邪得解,肺得宣降,咳嗽乃愈。临床用药,宣肺降逆并用。宣肺常用桔梗、前胡等,降逆之品则常  相似文献   

14.
问题解答     
问:宣肺和肃肺治则在临床运用时有无严格先后之分?答:宣是宣通,也含有开发之意;肃是清肃,即清润、肃降之意。一般来说,初起外邪犯肺,肺气不宣,以宣肺为主,日久肺气失于清肃,可以改用肃肺为主。从这个概念来说,宣肺和肃肺治则的运用,确实有先后之分。但在临床实际运用中,没有必要限制得这样严格。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金匮要略》中对咳喘的辨证施治十一法,即:寒饮郁肺者用散寒宣肺,降逆化痰法;痰浊壅盛者用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法;风热夹饮邪上逆者用宣肺泄热,降逆平喘法;外感风寒,内郁化热者用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法;肺胃津伤,肺气上逆者用清养肺胃,止逆下气法;饮邪上乘,胸阳痹阳者用宣痹通阳,豁痰利气法;膈间支饮,虚实错杂者用通阳利水,补虚清热法,饮热郁肺,腑气不通者用逐饮荡热,行气开郁法;饮热肺壅,肺气郁闭者用泄肺逐饮,开结平喘法;阳虚寒饮内盛者,用通阳散寒,化饮止咳法,饮积胸胁,正气未衰者,用攻逐水饮法。  相似文献   

16.
肺主一身之气,禀清肃之体。若浊邪凝滞,肺气痹阻,扰及周身,可见咳喘、憋闷、呃逆、呕恶、痞胀、二便不通等多脏腑病症。叶天士独创开宣肺痹法,其常法有三,清内伤外感之邪以畅肺气、清肺卫、通肺络;其变法有三,清上焦肺痹以和中焦胃气、通大肠腑气、行膀胱水气。叶天士开宣肺痹法用药特点鲜明,苦辛轻剂合化以复肺气宣肃,取药材表皮、嫩心与药汁以使轻清气药上浮于肺,取柔润通行之品护娇脏之体。叶天士处方用药灵活多变,临证可宗其开宣肺痹法随证发挥。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金匮要略>中对咳喘的辨证施治十一法,即寒饮郁肺者用散寒宣肺,降逆化痰法;痰浊壅盛者用宣壅导滞,利窍涤痰法;风热夹饮邪上逆者用宣肺泄热,降逆平喘法;外感风寒,内郁化热者用解表化饮,清热除烦法;肺胃津伤,肺气上逆者用清养肺胃,止逆下气法;饮邪上乘,胸阳痹阻者用宣痹通阳,豁痰利气法;膈间支饮,虚实错杂者用通阳利水,补虚清热法,饮热郁肺,腑气不通者用逐饮荡热,行气开郁法;饮热肺壅,肺气郁闭者用泄肺逐饮,开结平喘法;阳虚寒饮内盛者,用通阳散寒,化饮止咳法,饮积胸胁,正气未衰者,用攻逐水饮法.  相似文献   

18.
外感咳嗽为机体因感受外邪致肺气失于宣肃而出现的咳嗽。历代中医学家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外感咳嗽的治疗上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对现代治疗咳嗽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医家关于外感咳嗽治疗的中医方面的古籍文献,发现古人认为外感咳嗽的病因与四时六气有关,病机为外邪侵袭,肺气失宣,肺气上逆而咳,治疗上以宣肺止咳为主,并注意结合四时节气变化,重视化痰顺气。忌用苦寒润降及敛肺止咳药,同时,宣肺亦不可太过,过犹不及。  相似文献   

19.
<正> 宣肺一法,用治肺气膹郁、宣降失常所致的多种病证,现就本法在一些内科病例中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一、宣发肺窒畅呼吸外邪干扰或脏气乖和,可使肺气失宣,呼吸不利,产生鼻塞、声重,咳嗽不爽,胸满气逆,喉痒声哑等症状。治当宣发肺气,常用紫菀、桔梗、前胡、木蝴蝶、  相似文献   

20.
《素问·至其要大论》指出“诸气脑郁皆属于肺”。对于这条经文的体会是其中“诸气”,即侵犯了肺而致病的各种因素,‘X质郁”即呼吸急促、胸闷、痞塞。肺的病理表现为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宣发肃降功能失司,不耐寒热,易受邪侵,它脏病易传于肺。放外来邪气及它脏之病均易累及于肺,引起“皈郁”之症。临床多见胸满、咳嗽等表现。侵袭于肺的邪气当以风寒、风湿为较常见。当邪气侵袭人体,伤及皮毛,则肺气不宣,清肃失常,气道不通,肺气上逆而致咳嗽。风寒之邪致病者,常伴有发热无汗、恶寒、身痛、鼻塞流涕、呼吸急促、咳声重浊、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