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畸形拔牙矫治的临床疗效、适应症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安氏Ⅱ1错患者,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拔牙模式,拔牙后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数据,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平均矫治时间为2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对齐。结论安氏Ⅱ1错拔牙矫治,应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拔牙模式。  相似文献   

2.
<正>安氏Ⅱ类1分类错是口腔正畸科临床常见的一种错畸形,主要表现为牙列拥挤或有散在间隙,而口内表现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深覆盖,严重影响美观和口腔功能。患者要求矫治率较高。由于成因机制和年龄不同,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大体分为拔牙和不拔牙矫治[1]。笔  相似文献   

3.
周莹  王忠 《贵州医药》2007,31(11):1005-1006
目前牙畸形患者越来越多,错畸形各式各样,而要达到矫治结果的平衡、稳定和美观,就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矫治方案,协调上下牙的比例关系,使上下颌牙量比率在一正常范围,本文即用Bolton指数来指导临床的各种错畸形矫治。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8~2003年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门诊患者32例,其中女24例,男8例,年龄12~45岁,平均年龄16.7岁,本组病例中,下前牙先天缺失患者2例,单例下后牙拔出2例,上前牙因外伤拔除3例,其中安氏Ⅰ类错11例,安氏Ⅱ类错8例,安氏Ⅲ类错3例。1.2矫治方法32例患者在模型上作测量分析,采用…  相似文献   

4.
林晨 《中国医药指南》2012,(35):431-433
目的研究正畸治疗对安氏Ⅲ类错患者牙弓宽度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安氏Ⅲ类错的患者,其中21例采用拔牙矫治,24例采用不拔牙矫治,测量治疗前后的牙模型,分别记录牙弓前、后段的宽度,比较不同矫治方法对牙弓宽度变化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上颌牙弓前段宽度均变大(P<0.05),下颌前段宽度及上下颌后段宽度的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拔牙矫治不会导致牙弓宽度的减小,从而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5.
正畸临床工作中 ,牙列拥挤是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型 ,通常根据拥挤程度 ,采取拔牙和不拔牙的方法矫治。随着矫治技术及矫治装置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错牙合病人可以通过不拔牙矫治进行治疗。本文采用头帽口外弓装置推磨牙向后矫治安氏Ⅰ类错牙合中的轻中度牙列拥挤以及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开始远中错牙合 11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11~ 13岁。安氏Ⅰ类错牙合轻中度牙列拥挤 6例 ,拥挤值为 4~ 9mm ;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开始远中关系者 5例 ,有的伴轻度牙列拥挤。1 2 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2000-2005年来本院口腔科576例错牙合患者的治疗情况。方法对576例进行固定矫治治疗的错牙合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Ⅲ类错牙合构成比分别为29.9%、48.6%、21.5%;Ⅰ类错牙合与Ⅱ类错牙合患者拔牙与未拔牙人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Ⅲ类错牙合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Ⅰ类错牙合、Ⅱ类错牙合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组治疗中,女性患者(63.9%)明显高于男性(36.1%),汉族接受治疗人数高于维吾尔族,Ⅰ类Ⅱ类错牙合中,拔牙与未拔牙患者在矫治时间上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可为临床上评价错牙合畸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氏Ⅱ^1错[牙合]畸形拔牙矫治的临床疗效、适应症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拔牙模式,拔牙后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数据,并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病例平均矫治时间为25个月。结果所有病例矫治完成后均达到理想的侧貌外形,上下颌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将覆盖关系正常,上下牙中线对齐。结论安氏Ⅱ^1错[牙合]拔牙矫治,应视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拔牙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错He中度拥挤病例中,采取不拔牙矫治的应用效果。方法 多曲方丝弓矫治组29例与方丝弓矫治组20例对照。结果 多曲方丝弓组在开辟间隙,调整咬合关系以及矫治时间上都优于方丝弓矫治组。结论 在Ⅱ类错牙非拔牙矫治中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替牙期10例错患者应用“2×4”矫治技术治疗,分析探讨“2×4”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上前牙间隙前牙反,内倾型深覆,个别切牙扭转等错合畸形进行阻断性矫治,并评价其疗效。结果应用“2×4”矫治技术矫治的16例患者治疗效果良好。结论“2×4”矫治技术操作简便,疗程短,效果佳,是比较适合替牙期错患儿的矫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正畸患者中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病例36例,对缺牙数目、错类型、矫治方法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缺牙部位最常见的下颌切牙或上颌侧切牙,多为缺失1~2个牙齿。27例采用集中间隙结合修复的方法进行矫治,6例采用减数方法进行矫治,3例直接采用正畸矫治关闭缺牙间隙。结论:对先天缺牙的错畸形病例采用减数或集中间隙修复的方法矫治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在正畸临床中,安氏Ⅱ类错牙合伴牙列拥挤较为常见,临床上常用拔牙矫治和非拔牙矫治两种方法治疗,Proffit[1]调查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随着人们对面型审美标准的变化,拔牙率在逐年下降,所以现在以非拔牙矫治较为流行,推磨牙向远中是较为常用的非拔牙矫治手段,它可以维护口颌系统的生理状态,并且有助于牙合关系的稳定[2]。但是对于第二磨牙已萌出病例,单纯使用口外弓、滑动杆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错牙合中度拥挤病例中 ,采取不拔牙矫治的应用效果。方法 多曲方丝弓矫治组 2 9例与方丝弓矫治组 2 0例对照。结果 多曲方丝弓组在开辟间隙 ,调整咬合关系以及矫治时间上都优于方丝弓矫治组。结论 在Ⅱ类错牙非拔牙矫治中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拔牙与不拔牙组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选择143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病例,其中拔牙组94例,不拔牙组49例,应用PAR指数对矫治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例矫治后各项PAR评估项目及PAR总分均比矫治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拔牙组的PAR总分差及权重PAR总分差均显著小于拔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矫治方法改善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牙关系均得到了明显改善,拔牙组的牙关系改变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替牙期Ⅲ类错矫治中固位难,矫治器易于损坏及脱落的问题。方法采集河南省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21例替牙期Ⅲ类错患者,对于治疗中矫治器固位差,或经常损坏矫治器患者,对传统的垫舌簧矫治器进行改良,采取固定矫治和活动矫治一体化的改进措施,主要包括垫双尖牙区颊侧粘托槽与颊面管,尖牙区附牵引钩以及腭侧附扩弓器,前牙口内直接粘贴托槽的方法,通过扩弓、牵引及排牙进行矫治。结果除1例患者矫治器脱落重新粘固完成外,其它都顺利完成。结论替牙期Ⅲ类患者,尤其是对于磨牙临床牙冠短或口内牙齿龋坏严重,难以配戴矫治器者,采用本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错(牙合)中度拥挤病例中,采取不拔牙矫治的应用效果.方法多曲方丝弓矫治组29例与方丝弓矫治组20例对照.结果多曲方丝弓组在开辟间隙,调整咬合关系以及矫治时间上都优于方丝弓矫治组.结论在Ⅱ类错牙非拔牙矫治中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下颌前导矫形与单纯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将27例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分为下颌前导矫形组15例与单纯拔牙矫治12例,两组均在矫治结束后拍摄拍摄X线头影。结果下颌前导矫形组上、下前牙覆盖度显著减小,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得到纠正,下颌骨长度增加并前移,下颌第一恒磨牙、下切牙相对前移,上颌骨的位置无明显变化,上切牙相对后移,上颌第一恒磨牙向远中移动。单纯拔牙矫治组上、下前牙覆盖度减小,第一恒磨牙远中关系得到纠正,下颌骨的位置及长度无明显变化,但下颌第一恒磨牙、下切牙相对于向近中移动,上颌骨的位置无明显变化,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向近中移动,上切牙相对后移。结论两种方法治疗骨性Ⅱ类错畸形均具有不错的效果,但下颌前导矫形可更好地善患者的骨性侧貌。  相似文献   

17.
黄美英  任常群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2957-2958
前牙深覆在畸形中较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上下牙弓垂直向距离关系异常造成的,矫治该类错合畸形,其矫治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开咬合面的效果。因为只有打开咬合,才能为拔牙间隙的关闭和咬合关系的调整创造条件;但是很多前牙深覆病例咬合打开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对称拔牙矫治安氏Ⅱ类亚类错的疗效、适应证和临床意义。方法:对8例安氏Ⅱ类亚类错患者采用不对称拔牙模式进行矫治,将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数据进行对比。结果:1∠1-FH减少12.04°,∠1-MP减小1.07°;2上、下唇突度分别减小2.62mm和1.04mm。上述测量项目矫治前、后的均值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不对称拔牙模式适用于下切牙唇倾度和下唇突度较小的牙源性安氏类亚类错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正畸矫治儿童上颌牙齿前突方法及矫治前后的牙关系与侧貌变化。方法通过对35例患者头颅X线侧位片及记存模型,对软组织面型特征及硬组织指标进行分析,探讨错牙合产生机制,并进行矫治方案制定,减数拔除双侧上颌第一双尖牙齿,使用方丝弓矫治器对牙齿进行矫治。结果正畸矫治前后上颌前牙突度发生变化,前突上牙内收,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常,软组织凸面型改善。结论上颌牙齿前突减数矫治,有助于上颌和上牙弓的突度减小,使软硬组织面型之间的形态结构一致,尤其是对上牙弓突度的改善比较显著及持续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用基托式快速腭开展矫治后牙和骨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牙合)患儿19例,①上颌横向发育不足导致后牙反颌;②不拔牙,不需戴头帽或推磨牙向远中装置;③安式Ⅰ类,Ⅱ类错(牙合).所有患者采用基托式快速腭开展矫治器矫治,平均治疗时间6.5个月,时此矫治前后模型和头颅侧位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间,双尖牙间宽度,上磨牙基骨间宽度明显增大(P<0.01),上颌骨基本未向前下移位,SMA°,ANB°,覆合,覆盖减小(P<0.05).结论 基托式快速扩弓矫治更适用于需扩弓的有开(牙合)倾向的患者及Ⅲ类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