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海风藤酮对小鼠抗着床作用的细胞化学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海风藤酮对小鼠的抗着床作用及其细胞化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向妊娠第2天小鼠子宫角内注射不同剂量的海风藤酮,于妊娠第8天和10天观察其对滋养层细胞的刀豆凝集素受体和麦胚凝集素(WGA)受体表达,以及对滋养层细胞和子宫脱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随着海风藤酮剂量增大,滋养层细胞的WGA和ConA受体的阳性反应减弱,以WGA受体的改变更明显。电镜所见,实验组绒毛浅层滋养层细胞胞浆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海风藤酮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②方法未经产雌性昆明小白鼠于妊娠第2天,一侧子宫角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海风藤酮(5,10,20,40,60μL)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子宫角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于妊娠第8天及第10天,取子宫组织做常规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③结果注入海风藤酮(≥20μL)组子宫蜕膜变薄,层粘连蛋白(Ln)免疫阳性物减少,纤粘连蛋白(Fn)免疫阳性物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胚胎发育迟缓及退化等改变。大剂量海风藤酮(≥40μL)组部分动物子宫内膜无蜕膜反应,而且胚胎已消失。④结论海风藤酮通过拮抗血小板激活因子影响蜕膜反应,并使Ln及Fn的量和分布发生异常改变。这可能是该药抗着床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方法用刀豆凝集素(ConA)、荆豆凝集素(UEA)、麦胚凝集素(WGA)、花生凝集素(PNA)和麦胚凝集素(WGA)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与4种凝集素相对应的受体糖基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胚泡植入期间,ConA受体一直为弱阳性,变化不明显;UEA受体主要分布于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随妊娠天数增加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PNA受体出现于孕5d,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着床前期,WGA受体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膜上,胚胎植入后,WGA受体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结论在着床期子宫内膜各种细胞的凝集素受体糖基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子宫内膜糖基的变化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胚泡着床过程中小鼠子宫内膜细胞表面糖基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细胞表面糖基在胚泡着床中的作用,方法:用刀豆凝集素(ConA)、荆豆凝集素(UEA)、胚凝集素(WGA)、花生凝集素(PNA)和麦凝集素(WGA)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检测了与4种凝集素相对应的受体糖基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胚泡植入期间,ConA受体一直为弱阳性,变化不明显;UEA受体主要分布于内膜表面上皮和腺上皮细胞表面,随妊娠天数增加含量逐渐减少直至消失;PNA受体出现于孕5d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着床前期;WGA受体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表面皮和腺上皮细胞膜上,胚胎植入后,WGA受体在着床处的蜕膜细胞膜上明显增多,结论:在着床期子宫内膜各种细胞的凝集素受体糖基呈现规律性变经,提示了宫内膜糖基的变人与胚泡着床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自然杀伤(Uterine natural killer,uNK)细胞在小鼠妊娠早期子宫的分布及其调节.方法:用uNK细胞特异性的DBA-lectin抗体,对正常妊娠、延缓着床和人工诱导蜕膜化子宫壁内uNK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在胚胎着床前,DBA-lectin染色主要分布于一些血管内皮细胞.至妊娠第5 d,胚胎着床以后,NK细胞分布于子宫的系膜侧基质中,主要是一些小的、未成熟的uNK细胞.至妊娠第7、8 d时,NK细胞分布于子宫的系膜侧蜕膜中,且逐渐变大和成熟,胞浆颗粒变得越来越致密.在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中,uNK细胞在子宫内膜的分布及成熟性与正常妊娠过程基本相似.结论:在妊娠早期,小鼠uNK细胞分布及成熟性主要受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1 子宫内膜蜕膜化的基本过程 胚胎的植入和生长要求子宫各种组织高度的重构.基质细胞快速增生和分化,腔上皮细胞逐渐凋亡,继之发生胚胎着床.胚泡滋养层与容受性子宫内膜接触后,基质细胞分化成蜕膜细胞,这一反应称为蜕膜化[1-2].人类蜕膜化一般发生于每个月经周期的第23天,受孕后持续至妊娠结束.小鼠的月经周期较短且不规则,只有接受到胚胎植入信号才会发生蜕膜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海风藤酮对小鼠胚泡着床的影响。方法 未经产雌性昆明小白鼠于妊娠第2天,一侧子宫角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海风藤酮(5,10,20,40,60μL)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子宫角注射相应剂量的生理盐水为对照。于妊娠第8天及第10天,取子宫组织做常石蜡切片,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观察。(3)结果 注入海风藤酮组子宫蜕膜变薄,层粘连蛋白免疫阳性物减少,纤粘连蛋白免疫阳性物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着床前后小鼠子宫内膜及胚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定位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IL-8在妊娠4d和妊娠8d小鼠子宫内膜及胚胎的表达部位.结果:妊娠4d(着床前),IL-8主要表达在子宫内膜的腔上皮、腺上皮和基质;胚泡的内细胞团和滋养层细胞亦有阳性表达.妊娠8d(着床后),子宫内膜的腔上皮IL-8表达呈阴性,腺上皮和蜕膜细胞均呈弱阳性;胚胎IL-8表达呈阴性.结论:IL-8可能参与胚泡着床的过程,但与胚胎分化、发育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对胚胎着床的影响,探讨吲哚美辛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小鼠妊娠第3天和第4天皮下注射吲哚美辛,观察其对胚胎着床的影响,经组织学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用药后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小鼠妊娠第3天和第4天皮下注射吲哚美辛50mg/kg可完全抗着床;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给药后第5天和第8天小鼠子宫内膜基质致密,不见透明样改变;腺体增生,与基质发育不同步;血管明显减少;子宫内膜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③超微结构示,给药后第5天小鼠子宫内膜全层脂滴,空泡变性呈不同程度增多,腔上皮细胞受损;第8天子宫内膜腺体少量细胞出现坏死。结论吲哚美辛通过多因素协同作用对小鼠具有较强抗着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A-CAS570从细胞形态学和功能两方面,研究了刀豆素A(ConcanavalinA,ConA)、麦芽凝集素(WheatCermAgglutinin,WGA)、酵母多糖(ZymosanA,Z.A)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质pH和溶酶体内荧光探针FITC-Dextran排出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三种配体加人细胞外液IOmin内,胞质PH很快下降,此后维持在该水平;在15min左右细胞外FITC-Dextran迅速增加,20min后变化趋于停止;在三种配体加人后15min左右,细胞内溶酶体在质膜内侧增多;25-30min溶酶体重新向细胞中央运动。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我们认为溶酶体pH升高是解发溶酶体内荧光探针通过细胞吐作用排出细胞的必要条件,胞质酸化抑制溶酶体内容物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配体刺激引起的溶酶体内容物通过胞吐作用排出细胞和胞质酸化是细胞自我调节和保护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1.
观察妊娠期和哺乳期胃幽门部生长抑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化喾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幽门粘膜生长抑素阳性细胞染色强度、数密度、体密度和面数密度,以及胃液内生长抑素含量。结论生长抑素参与妊娠、哺乳期胃肠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对小鼠早胚发育及植入的影响。方法①采用体外胚胎培养技术,将孕2?d小鼠早胚随机分组,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抑制剂的培养液内进行培养,以观察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对早胚发育的影响;②体内宫腔注射:取孕4?d小鼠,由子宫角注射不同浓度的SB203580,于孕8?d检查胚胎植入数,同时取子宫,观察内膜的组织学变化。结果①添加抑制剂组的早胚不能发育为胚泡,停滞在8~16细胞阶段。但去除抑制剂后继续培养,幼胚仍能发育到胚泡阶段;②注射SB203580组的小鼠,胚胎植入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镜下可见,其胚胎组织呈退化坏死状态,胚胎周围蜕膜细胞呈明显的空泡样变性,蜕膜及胚胎中均见大量血细胞浸润。结论①p38MAPK在小鼠植入前胚胎发育过程中起作用;②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可抑制在体小鼠胚泡植入及植入后胚胎和蜕膜细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3.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which is primarily produced from activated macrophage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ytokines that can induce cells to undergo apoptosis[1]. 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 ligand (TRAIL), also called Apo-2L, is a new member of TNF …  相似文献   

14.
雌性金黄地鼠交配后第8天灌服维生素A酸80mg/kg,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剖腹取胎,石蜡包埋、切片,用刀豆凝集素、麦胚凝集素、花生凝集素和荆豆凝集素为分子探针作亲合细胞化学染色,对神经上皮及其基膜、脊索和神经管周围间充质的相应糖基即凝集素受体进行定性、定位和半定量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各组胚胎的凝集素染色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刀豆凝集素和花生凝集素染色显著增强,而麦胚凝集素和荆豆凝集素染色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在神经管形成过程中,过量维生素A酸可使神经上皮细胞表面的刀豆凝集素和花生凝集素的受体糖蛋白异常增多,破坏了细胞粘着和基质粘着之间的协调关系,干扰了神经上皮的增殖和迁移过程,导致了神经管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低氧后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 通过胶原酶消化、尼龙网过筛、差速粘附等技术对新生小鼠星形胶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待细胞铺满瓶底时,在培养液表面覆以液体石蜡形成低氧环境,常规培养作为对照,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正常星形胶质细胞线粒体丰富,可见少量高尔基复合体和粗面内质网。低氧星形胶质细胞表面伸出许多微绒毛样突起,线粒体肿胀,大量溶酶体形成。结论 低氧时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和修复并存。  相似文献   

16.
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血中生长抑素变化的放射免疫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血浆中生长抑素的变化,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妊娠和哺乳期间大鼠血中生长抑素的水平,结果,妊娠期和哺乳期大鼠血中生长抑素水平均升高永琳与动情间期相比,差别有显著性(P〈0.05,妊娠第5天除外)结论妊娠和哺乳期间释放人血的生长抑素增多。  相似文献   

17.
黄燕芳  杨晓煜  郑鸣  张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3):2879-2880,2886
目的探讨生殖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上皮凝集素受体的变化。方法将生殖周期不同阶段子宫内膜标本行凝集素亲合组织化学ABC法。结果随着着床期的到来,RCA受体数量增多,PNA和DBA仍保持着动情期的高水平。种植后进入妊娠中期PNA、DBA和ConA受体水平则迅速下降,到妊娠末期DBA和ConA受体水平再次升高,分娩后再次下降,而RCA和PNA从妊娠中期到分娩一直保持不变。结论子宫内膜凝集素受体的改变与胚泡的着床及妊娠分娩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STAT3与胚泡植入的关系。方法取未孕动情期及孕1~8d的小鼠子宫做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处理系统,对STAT3在早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位置和强度进行检测。结果①STAT3主要分布于小鼠子宫内膜腔上皮、腺上皮和蜕膜细胞。②妊娠小鼠子宫内膜腔上皮和腺上皮中STAT3的表达随妊娠进行逐渐增强,孕4d呈强阳性表达,此后表达逐渐减弱;而蜕膜细胞的表达从孕5d开始逐渐增强。③未孕组小鼠子宫内膜中STAT3弱表达。结论①STAT3参与胚泡植入过程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建立。②STAT3还可能参与了植入后胚泡滋养层的扩展、分化及子宫内膜蜕膜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