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 AIBN及BPO为引发剂,对几种自制的反丁烯二酸酯(DRFs)单体,如反丁烯二酸二环已酯(DCHCF)、反丁烯二酸二仲丁酯(DsBF)、反丁烯二酸二仲戊酯(DsAF)、反丁烯二酸甲基异丙基酯(MiPF)等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它们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动力学,并求得它们的聚合反应表现活化能值在80.0~95KJ/mol之间。采用IR,~1H-NMR,~(13)C-NMR等手段对所得到的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还对聚合物的溶解性及热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制得了端基分别为烯丙基和溴原子的聚二甲基丙烯酰胺(PDMAAm),经叠氮基亲核取代后与端炔基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点击反应,得到两亲三嵌段聚合物。利用1H-NMR、FT-IR、GPC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合成的PDMAAm均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通过点击化学法将热力学不相容的亲水性PDMAAm链段及疏水性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链段制备PDMAAm-PDMS-PDMAAm嵌段聚合物,是一种高效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十三烷二酸和对偶氮氧苯酚合成了具有长链柔性单元的聚十三烷二酸对偶氮氧苯酚酯。用各种方法对其液晶态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并与结构相似的液晶聚合物聚十二烷二酸对偶氮氧苯酚酯及聚十三烷二酸2,2′-二甲基对偶氮氧苯酚酯进行了比较,用实验数据阐明了产生相转变奇偶效应的主要原因。并由热分析数据从又一方面证实了Flory关于液晶态中各向异性相与各向同性相共存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聚对/间-苯二甲酸双酚A酯(1:1)是七十年代开发的一种高性能工程塑料。本文研究了对/间-苯二甲酰氯和双酚A的界面缩聚反应,考察了碱用量、乳化剂、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产率可达95%以上,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本文还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密度测定等方法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研究表明,聚对/间-苯二甲酸双酚A酯(1:1)是非晶态的无规共聚物。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界面缩聚法合成聚对氧化偶氧苯酚酯系列热致性液晶高分子。并用DSC,X-光衍射和偏光显微镜对其结构和液晶相进行了表征与研究。观察液晶态织态结构,计算液晶态时分子链间距,并观察聚合物取向液晶态的结晶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Yamakawa两参数理论,并利用Flory-Krigbaum-Orofino(FKO)、修正的Flory-Krigbaum-Orofino(MFKO)、Kurata-Yamakawa(KY)三种模型理论和Krigbaum经验式,通过测定聚合物在溶液中的[η]、[η]θ和分子量来估算第二维利系数A_?,得到聚合物-溶剂相互作用参数X值。结果表明:对于聚苯乙烯-甲苯、聚环氧氯丙烷-环己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丁酮三种柔性链聚合物-溶剂体系,应用FKO、MFKO、KY三种模型理论和Krigbaum经验式所得数据比较一致。对于二酯酸纤维素-环已酮、聚芳酯-四氯乙烷两种分子链刚性较大的体系,除FKO理论以外,也能得到较一致的结果。可以认为,粘度法测定A_2和X值是一种简便、可靠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采用大分子单体法合成了含有聚氨酯丙烯酸酯链段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段的两亲聚合物。将两亲聚合物添加到聚偏氟乙烯(PVDF)原材料中通过相转化法制得聚合物分离膜。通过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大分子单体的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仪测定了两亲聚合物的分子量;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膜表面形貌;研究了超滤膜的纯水渗透通量、截留性能、膜表面亲水性和耐污染性等性能。研究表明,随着两亲聚合物含量从0增加到15%,纯水渗透通量由纯PVDF膜的23 L/(m2.h)提高到122 L/(m2.h),膜表面水接触角下降,膜渗透通量衰减实验表明膜的耐污染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三硫代酯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制备了一系列聚二甲基硅氧烷-b-聚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 (PDMS-b-PDFHMA)二嵌段共聚物。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氢核磁共振谱(1H-NMR)对该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并通过接触角测量对其表面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嵌段共聚物具有预期结构,分子量可控,表面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9.
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了芳香族聚酯——聚1,4-苯二氧乙酸-1,8-二氧代辛撐基二苯酚酯?镁埘ナ怯珊交返母招粤唇诹友羌谆嵝约涓舳?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照相、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及小角激光光散射等技术,对该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为热致液晶,能够呈现近晶相和向列相织构。它的热行为受其热史影响很大。DSC冷却曲线上液晶转变峰大于结晶峰,可认为是由于急冷而使分子链不及排成三维有序晶态所致。聚合物的清亮点转变呈现平衡转变的特征,清亮点转变熵似可用来表征系统介晶态的有序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热台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聚1,4-苯二氧乙酸-1,8-二氧代辛撑基二苯酚酯的织态结构及相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在经过一次加热冷却循环后。生成了液晶玻璃态。对相转变的转变熵值的分析表明,上述结论是正确的。并在热力学与动力学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讨论了热致型液晶聚合物液晶玻璃态的形成,提出了固化温度大于结晶温度是液晶玻璃态产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甲状腺30分钟摄99mTc比与24小时摄131I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对3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进行了初步研究。按常现方法测定24小时摄131I率后,每个病人静脉注射5mCi99mTcO4-,30分钟后行针孔准直甲状腺显像,准直器距颈部皮肤6cm,采集100K计数,以甲状腺ROI平均计数与颈部软组织ROI平均计数之比值作为参数,与24小时摄131I率作相关分析,推导回归方程。结果:30分钟摄99mTc与24小时提131I率呈高度正相关(r=0.72,P<O.01),回归方程Y=2.32X+3.39(为摄99mTc比,Y为摄131I率);甲亢组30分钟摄99mTc比为31.2±2.8非甲亢组为9.8±1.1。因此,30分钟摄99mTc比24小时摄131I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并有助于区分甲亢与非甲亢病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甲状腺99TcmO4-及99Tcm-MIBI显像在甲状腺结节性质判定上的价值。方法64例患者(其中甲状腺结节61例有病理结果,甲状腺癌术后3例),常规99TcmO4-甲状腺平面显像后,隔日行99Tcm-MIBI显像。结果17例甲状腺癌患者99TcmO4-显像冷结节14例,温结节3例,热结节0例。甲状腺冷结节的患者中99Tcm-MIBI显像诊断为恶性肿瘤的灵敏性为100%,特异性为53.13%,准确性为67.39%。3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患者,99Tcm-MIBI显像均为阳性。结论99TcmO4-及99Tcm-MIBI显像对判定甲状腺结节性质及了解甲状腺癌术后有无复发有一定价值,可以避免部分患者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18)F-FHBG体外摄取、体内分布及荷瘤裸鼠PET-CT显像等方面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γ井型计数器测定体外肿瘤细胞T47D和T47D-tk对~(18)F-FHBG的摄取、正常昆明小鼠和移植瘤裸鼠~(18)F-FHBG体内分布;并进行荷皮下移植瘤裸鼠~(18)F-FHBG PET-CT显像.结果 体外肿瘤细胞摄取实验显示T47D-tk细胞摄取~(18)F-FHBG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的T47D细胞,120 min时T47D-tk细胞对~(18)F-FHBG的摄取为T47D细胞的64倍(P<0.001).正常小鼠注射~(18)F-FHBG后,主要分布于肝脏、肠道、肾脏和膀胱,而脑部未见明显放射性分布.荷皮下移植瘤裸鼠PET-CT显像显示,T47D-tk肿瘤浓聚~(18)F-FHBG的程度明显高于T47D肿瘤,且2 h显像效果较好.结论 体外T47D-tk细胞摄取~(18)F-FHBG的程度明显高于正常的T47D细胞;在小鼠体内~(18)F-FHBG主要经肠道和泌尿系统排泄.~(18)F-FHBG报告基因探针可以有效的定位于HSV1-tk基因表达的部位且与移植瘤裸鼠体内分布研究结果一致.这可为进一步开展~(18)F-FHBG报告基因显像与肿瘤基因治疗的监测提供有效手段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8)F-FDG与~(131)I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53例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和大剂量~(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并进行~(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结果在39例血清hTg高于正常的患者中,11例患者~(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与~(131)I全身扫描均为阳性;2例均为阴性;12例~(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阳性,而~(131)I全身扫描阴性;14例~(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阴性,而~(131)I全身扫描阳性。在14例血清hTg正常的患者中,~(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与~(131)I全身扫描均为阴性。结论~(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联合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病灶中具有重要价值;甲状腺癌细胞对~(18)F-FDG和~(131)I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IL-2与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华  曹祥山 《医学综述》2007,13(9):652-653
白细胞介素2(IL-2)最早被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能够有力地促进T细胞生长和扩增,而在体内IL-2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调节性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群,它能够以主动性的方式介导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以及抑制抗肿瘤免疫应答,但在体内其具体的免疫抑制机制目前还不清楚。有研究证实IL-2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胸腺发育和外周维持扩增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充分了解IL-2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有助于更好的将其应用到临床的免疫治疗当中。  相似文献   

16.
147Pm诱导血红细胞系对60Coγ射线辐射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剂量147Pm 内照射能否改变相继高剂量60Coγ射线引起的RBC 损伤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应用外周血RBC计数、网织红细胞(RC)计数、正常染红细胞(NCE) 微核和嗜多染红细胞(PCE) 微核检测,观察低剂量147Pm 内污染诱导小鼠RBC系统的适应性反应。结果 剂量为2 .0Gy 的60Co γ射线外照射可引起明显的血RBC 系统损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BC和RC计数显著降低( P< 0.01) ;NCE和PCE微核细胞率明显增高(P< 0.01) 。预先用0.37、3 .7 和37Bq/g 体重的147Pm 内污染预处理动物,3 天后再予2.0Gy 的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RBC和RC计数则显著增高,NCE和PCE微核细胞率显著降低,与单纯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并且某些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已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结论 预先用低剂量147Pm β射线内照射动物, 可诱导血RBC 系统的放射适应性反应,使血RBC系统对相继高剂量60Co γ射线外照射引起的损伤效应有了明显的抵抗力。提示外周血RBC 系统可作为低剂量辐射细胞生物效应的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外周苯二氮卓受体PET显像剂N-[11C]甲基-N-(1-甲基丙基)-1-(2-氯苯基)异喹啉-3-氨甲酰(11C-PK11195)在国内现有合成模块上进行自动化合成工艺,并建立11C-PK11195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利用国产11C-CH3I合成模块生产的11C-CH3I与1-(2-氯苯基)-N-(1-甲基丙基)-异喹啉-3-氨甲酰去甲基前体在TracerLabFXF-N自动化合成模块中进行甲基化反应,利用半制备型HPLC系统进行分离纯化制备11C-PK11195,并进行放化纯度、化学纯度、稳定性检测和异常毒性检查。同时探讨了影响11C-PK11195合成的因素。结果从11C-CO2生产到11C-PK11195合成结束,总的合成时间约35min,甲基化反应时间为3~4min,平均放化产率为(33&#177;5)%,11C-PK11195的放化纯度和化学纯度均大于99%,比活度为30~65GBq/μmol(EOS)。11C-PK11195的稳定性高,毒性低。结论利用该方法能够合成出适合临床应用的11C-PK11195,其合成程序也适合于在国内其他模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陶松雪  潘家华 《医学综述》2007,13(2):127-129
人体内存在多种调节性T细胞,其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具有独特的作用方式和功能特征。CD4+CD2+5Treg在移植耐受、肿瘤免疫、过敏性疾病及微生物感染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与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就CD4+CD2+5Treg的特性及在哮喘的发病和治疗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应用~(99m)锝-双半胱乙酸(~(99m)Tc-EC)和~(131)碘-邻碘马尿酸(~(131)I-OIH)进行肾脏功能测定及显像自身对比检查研究。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异常组~(99m)Tc-EC肾图与~(131)I-OIH肾图的各项分析指标均呈高度相关(P<0.01),~(99m)Tc-EC肾图的高峰时间、半排时间较~(131)I-OIH肾图延长,15min残留率增加,肾脏指数下降,其余分析指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肾脏显像方面,两者图像基本相同,仅时相不同,两种显像剂分泌聚集时相接近,但~(99m)Tc-EC排泄时相延迟。~(99m)Tc-EC的核素性能优良,所获图像质量优于~(131)I-OIH,除肾脏、膀胱显像外,未见甲状腺等其它组织器官显像。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SARS临床治愈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初步分析其原因,选择SARS临床治愈患者93人,在住院期间并随访3个月,定期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前瞻性观察其变化。发现SARS患者的免疫功能在极期下降到最低点,呈现一过性免疫缺陷,此后逐渐恢复,在病程的60d恢复至正常水平,但部分患者出现CD4+/CD8+比值倒置现象。同时发现在不同年龄组,SARS引起的免疫损伤不同,恢复情况亦不同,差异显著(P<0.05)。T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与SARS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定相关性,多数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是可逆的,但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较晚并存在恢复后期的CD4+/CD8+比值倒置现象,有待进一步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