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子宫肌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好发于40岁~50岁,平均45岁,在正常育龄妇女中,发病率可高达20%~30%。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的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疼痛、不育,压迫邻近器官或可触到腹部盆腔包块。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体的任何部位,少数也可位于子宫颈部(约占0.5%)。子宫肌瘤可单发和多发,形态及大小不一,小的肌瘤多呈球形,大的肌瘤形态可不规则,可见假包膜。CT和MRI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和鉴别、制定治疗方案、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种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现将我院自1992年~1996年收治的185例子宫肌瘤患者做如下报告;1临床资料185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最大为72岁。20岁~30岁6例,占3.24%,31岁~40岁65例,占3514%,41岁~SO岁90例,占48.65%,51岁~80岁23例,占12%,60岁以上1例,占054%。其中35岁~55岁141例,占76%,说明子宫肌瘤多发生于中年或更年期前后,即卵巢功能旺盛时期和衰退过程中激素紊乱时期,而青春期及老年人则较少。本组体部肌瘤173例,占94%,颈部肌瘤12冽,占6…  相似文献   

3.
袁红 《医学争鸣》2009,30(8):700-700
引言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35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很多患者无症状,或因肌瘤很小,因此临床报道的发病率较其真实的发病率为低.国内有关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报道较少.我院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基睾丸素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85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女性盆腔肿块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方法 2001年12月~2002年12月,我院妇科共收治5540例患者,对其中手术者进行随机抽样,术前诊断为子宫肌瘤的798例和盆腔肿块510例患者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798例入院诊断为子宫肌瘤的病例中,最后诊断子宫肌瘤785例患者(98.4%),良性附件肿瘤3例(0.4%),恶性肿瘤10例(1.3%);在510例诊断为盆腔肿瘤的病人中,最后诊断良性卵巢或输卵管囊肿89例(17.5%),子宫肌瘤4例(0.8%),恶性肿瘤39例(7.6%),良性畸胎瘤88例(17.3%),子宫内膜异位症265例(52.0%),盆腔炎性疾病25例(4.9%)。结论 在青少年恶性肿瘤倾向为20%,30岁组、40岁组、超过50岁组恶性肿瘤倾向分别为1.2%,2.4%,8.9%;子宫内膜异位症在生育年龄段高发。  相似文献   

5.
胎盘粘连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与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中、晚期妊娠引产中21例胎盘粘连患者,年龄19~45岁,平均26.45岁。其中19~30岁16例(76.19%),30~40岁3例,〉40岁2例。本组均为中、晚期妊娠住院引产病例,占同期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或服用“双米”(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病例的14.19%。其中进行人工胎盘剥离(徒手剥离或钳取)17例(80.95%),胎盘自行剥离不全者4例;  相似文献   

6.
卵巢冠囊肿在临床上不多见,因而易造成误诊。现将本院诊治的4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问周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院妇科住院人数8815人次,经病理检查确诊卵巢冠囊肿45例,占510%。l.且年龄45例中.20岁~.4例;25岁~,13例;30岁~,匕例;35岁~,7例;40岁~,5例;45岁~,l冽;以25~40岁为多。1.2生育史45例中,生育l胎22例,2胎以上16例,已婚未有7例。1.3临床表现一般于妇科普查,或因不孕、早孕等做妇查,或绝育术中,发现子宫右上方或左上方有囊性活动包块,最大直径5~8cm,平均6.72cm。临床表现为盆腔包块30例,月经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子宫肌瘤的患病状况,分析患病因素。方法2001—2005年对我区妇女子宫肌瘤的患病情况进行监测。结果5年平均患病率为7.40%,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工人患病率最高(10.17%),专业技术人员居中(7.07%),干部最低(4.94%)。患病高峰年龄在45—54岁。5年中,干部患病率略有升高,波动在3.27%-6.29%之间。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7.72%和2.68%上升到2005年的13.40%和13.64%。结论45—54岁的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是子宫肌瘤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8.
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骨肌组织或子宫肌层血管壁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子宫良性肿瘤,其年龄﹥35岁的发生率为20%~40%,恶变率为0.5%~1.2%。
  1临床表现
  1.1症状
  (1)子宫出血:最常见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月经淋漓不净或不规则出血。  相似文献   

9.
子宫肌瘤的病理及MRI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平滑肌瘤(myoma of the uterus)简称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多见于30~50岁的妇女,高峰年龄为41~50岁,占54.9%。有资料统计,30岁以上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高达20%~30%,是导致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故颇受影像学研究重视。近年来有关子宫肌瘤的研究以及MRI诊断屡有报道,笔者在此方面也作了初步研究,本文就这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檀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8):444-445
子宫肌瘤是最为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根据肌瘤所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子宫体肌瘤(占92%)和子宫颈肌瘤(占8%);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又可分为肌壁间肌瘤(占60%~70%)、浆膜下肌瘤(占20%左右)和黏膜下肌瘤(占10%~15%)。子宫肌瘤常为多个,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多发性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可发生变性,据国内资料报道,其中肉瘤变性率(恶变率)为0.4%~0.8%。  相似文献   

11.
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大都发生于35岁~45岁的中年妇女。现将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总结如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601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最大65岁,最小24岁。其中35岁~45岁占80%。  相似文献   

12.
资料与方法 1998年3月~2008年6月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60例,同期内收治子宫肌瘤患者800例,妊娠合并肌瘤者占子宫肌瘤7.5%。孕妇年龄25~42岁,平均32.5岁,其中25~34岁(66.7%);初产妇36例占60%,经产妇24例;孕龄〈28周20例,≥28周40例(66.7%)。  相似文献   

13.
李天秀  王淑莉 《医学争鸣》2003,24(16):1536-1536
临床资料 我院1991-04/2003-0l妇科手术18288例,年龄20~76岁(平均45岁),发生泌尿道损伤共40例(2.2%),其中输尿管损伤18例(1.0%),膀胱损伤22例(1.2%).宫颈癌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卵巢癌5例,子宫内膜癌7例,子宫肌瘤3例,其他2例.膀胱损伤部位以膀胱顶部(17例)和底部(4例)为主,另有1例为膀胱三角区损伤.  相似文献   

14.
l对象754名调查对象均为江西省省直机关干部。其中男性699人,占92.7%,女性55人,为7.3%。年龄45~93岁。将体检者分为三组,45~59岁为老年前期,60~79岁为老年期,80岁以上为长寿期。2结果和分析本组病例均以28个牙统计。牙列缺失: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牙齿全部缺失。牙列缺损:指上颌、下颌或上下颌牙齿部分缺失。754名干部中患有牙列缺损、缺失者共有511人,失牙率为67.8%;其中牙列缺损患者455人,占缺牙人总数的89.04%;牙列缺失患者40人,占7.83%;上或下牙列缺失伴牙列缺损者16人,占3.13%;其中已作各类修复者307人…  相似文献   

15.
廖显明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1):2172-2173
目的 探讨罗城县已婚妇女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病种、顺位、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按照中国初保基金会统一制定的妇女病普查方案对罗城县11个乡镇农村、镇直和县直单位的已婚妇女进行普查并对普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应检人数28800例,实际检查14857例,普查率为51.59%,检出疾病7767人,患病率为52.28%。妇女常见病患病率前五位分别是慢性宫颈炎(36.18%)、阴道炎(15.75%)、乳腺增生(4.75%)、子宫肌瘤(4.24%)和卵巢肿瘤(3.63%)。确诊宫颈癌前病变9例,宫颈癌1例。主要妇女病高发年龄:慢性宫颈炎为30~50岁,阴道炎为20~60岁,乳腺增生为20—30岁,子宫肌瘤为40~60岁,卵巢肿瘤为20~60岁。结论妇女病普查普治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妇女病,对降低妇女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病率,保障妇女的生命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燕鸣 《河北医学》1997,3(3):26-26
幽门溃疡为特殊类型的十二指肠溃疡,作者收集我院自1985~1995年间胃镜检查中发现幽门溃疡108例.据临床及胃镜表现分析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108例经胃镜确诊幽门溃疡,男79例,女29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45.3岁.各年龄组发病率.19~30岁20例,占18.5%,3O~40岁20例.占18.5%,40~50岁26例.占24.l%.51~60岁28例,占26%,61~78岁14例,占13%。】·2临床表现:患者临床表现以黑匣,贫血,腹胀,上腹部疼痛,暖气为主要表现,其他有近酸,纳差,呕吐,呕血等.大多数患者出现贫血,少数病人合并幽门梗阻,表现为…  相似文献   

17.
綦美和  刘明春 《四川医学》2004,25(3):F002-F002
目的 观察自凝刀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超声实时引导的优点。方法 在超声实时引导监测下,运用自凝刀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子宫肌瘤消融术,随访1年以内疗效。结果 45例子宫肌瘤患者共56个肌瘤,治疗53个,50个不同程度减少或消失,3个无效。肌瘤治疗总有效率94.3%。治愈率22.6%,好率转71.6%,无效率5.7%。结论 自凝刀手术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高效手段,具有痛苦小,恢复快,病人乐意接受等优点,值得大力推广。而超声实时引导为自凝刀创造了无比便利的条件,值得首肯。  相似文献   

18.
阴道残端出血原因分析与处理19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月至1996年1月行全子宫切除543例,其中发生阴道残端出血19例,占3.5%。作者回顾19例术后阴道残端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阴道残端出血发生的可能原因,并就共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年龄35~65岁,其中35~45岁6例,46~60岁10例,61岁以上2例。子宫肌瘤14例,其中宫颈肌瘤4例,肌瘤最小约6cm。gcmX11cm,最大约15cmX17cmX20cm。另外子宫腺肌瘤3例,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2例。1.2出血情况出血发生时间在术后6~13d,平均时间10.sd均表现为阴道出血淋漓不净,出血持续时间最长ZO人最短4do阴道内残端检查有肉芽肿…  相似文献   

19.
近6年我院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60~85岁,平均71.45岁。低血糖昏迷20例(55.56%),均为院外发生。有合并症和(或)并发症33例(91.67%)。血糖0~3.2mmol/L,平均2.08mmol/L。治愈33例,死亡3例,病死率9.09%,误诊3例,误诊率8.33%。  相似文献   

20.
老年住外阴阴道炎是绝经后及手术切除卵巢后妇女的常见疾病。我们于1990年以来,应用灭滴灵已底阶油剂治疗80例老年性外阴阴道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择:老年性外阴阴道炎有主要症状及体征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有疗痔或灼热感;性感不快;检查时见阴道是老年住改变皱缩,阴道粘膜充血及小出血点,外阴表浅溃疡;常规行宫颈,阴道细胞学检查,白带镜检;除恶性病变.2.年龄:45~70岁,其中45~60岁64例,占(80%);61岁以上16例,占(20%)。3.配方:4%灭滴灵,0.025%已底酚,以清鱼肝油为基底的混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