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59例肿瘤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4年12月~2005年12月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调查住院患者4096例,医院感染率为6.32%,例次感染率为6.73%;感染部位依次是下呼吸道(50.58%)、胃肠道(17.37%)、泌尿道(12.36%):外科ICU感染率占6.70%,是高危科室;下呼吸道病原体以条件致病菌白色念珠菌为主: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9.69%。[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免疫力低下、侵袭性操作、化疗药物的应用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在常规监测的基础上,应将好发部位和高危科室列为监控的重点目标.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武汉672医院(430070)禹鲁民等对该院1991年一1993年确诊的肿瘤住院患者进行了分析。三年共收治患者14O68例,其中肿瘤患者752例(5.35%),良性肿瘤290例,恶性肿瘤462例,两者之比为1:1.59。恶性肿瘤构成顺位前五位依次为气管、支气管及肺癌、女性乳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三年住院患者共死亡288例,恶性肿瘤死亡124例(43.亚%)。恶性肿瘤住院病死率为26.84%。三年住院患者共住院281913天,其中肿瘤(良、恶性)为28308天(10.04%),恶性肿瘤为22569天门%)。三年间肿瘤收治倒数与总住院例数之比,按年依次为5.6%、5…  相似文献   

3.
孙月丽  赵擎宇 《癌症》2009,28(5):543-548
背景与目的: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不仅给肿瘤的治疗带来困难,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主要对发生医院感染的肿瘤住院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2007年发生医院感染的952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EXCEL8.0和SPSS10.0对医院感染一般情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952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了病原菌794例,检出率为83.4%。其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321例,占所有病原菌的40.4%,主要是大肠埃希菌感染;真菌265例,占33.4%,以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为主;革兰阳性球菌208例,占26.2%,主要是葡萄球菌属和链球菌属感染。药敏结果提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对亚胺培南、丁胺卡那敏感,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则在90%以上: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此次调查中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细菌,而对氨苄西林耐药严重:真菌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及氟胞嘧啶敏感,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稍差。结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2007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临床用药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真菌感染和细菌耐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肺类癌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4~2009年经病理证实的13例支气管肺类癌引起的异位AC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就诊时的平均年龄35.4岁,就诊时的病程为19.9±18.3个月(1.3~60个月),从初诊至发现肺部占位的时间为15.6±36.1个月(1.0—132个月)。11例(84.6%)患者存在低血钾(2.60±0.61mmol/L)。4例(30.8%)患者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11例(91.7%)患者初诊时进行了肺CT检查发现了肺部病变。肿瘤平均直径为2.1cm。结论支气管肺类癌是导致隐性异位ACTH综合征的常见原因,但在临床上有时与库欣病很难鉴别。因此对于ACTH依赖的库欣综合征应常规筛查肺部病变,对可疑病例进行全面检查以明确肿瘤定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湖北某三甲综合医院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病死率情况,为医院肿瘤防控工作及医疗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6658例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及256例肿瘤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病种、死亡疾病构成、死因顺位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58例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中,男性3822例(57.4%),女性2836例(42.6%),男女性别比1.35∶1。患者平均年龄(57.1±12.8)岁。腹部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依次为:结直肠癌(36.3%)、肝癌(28.0%)、胃癌(24.2%)、胰腺癌(7.4%)、胆囊癌(4.1%)。男性腹部恶性肿瘤患者的前3位疾病构成为:肝癌、结直肠癌和胃癌,女性前3位疾病构成为:结直肠癌、胃癌、肝癌,第4、5位均为胰腺癌和胆囊癌。6658例腹部恶性肿瘤患者中,死亡256例,病死率为3.84%;2005年-2014年腹部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4年腹部恶性肿瘤住院人数为2005年的4.5倍,住院病死率从2005年的6.03%下降至2014年的2.35%,病死率随时间呈明显下降趋势(P <0.001)。对256例腹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显示,腹部恶性肿瘤的主要死因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男性的主要死因为肝癌、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胆囊癌;女性的主要死因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胆囊癌。结论:腹部恶性肿瘤病例数逐年增加,中老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应当针对恶性肿瘤的构成特征、死亡构成有针对性的制定肿瘤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启东肝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项目工作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肝癌高发现场开展肝癌的筛查以发现早期肝癌病例、落实及时的、适宜的治疗措施。[方法]肝癌的筛查经历了不同的过程,从筛查自然人群到选择特定的目标人群.筛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作为肝癌的高危险人群.从现场摸索到系统地实践并加以研究.目前按照中国癌症基金会对“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制订并提出的方案和流程.采用甲胎蛋白(AFP)加B超检测的方法对肝癌实行一年两次的筛查:对AFP异常者实施临床随访复查,直至交临床确诊并治疗。『结果]20世纪70年代之初,在启东自然人群中检测AFP200多万人次,其中普查近180万人次,检出肝癌l000多例,其中早期(I期1病例达到35%。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目标人群中筛查到5581例HBsAg阳性者,确定了肝癌高危险人群筛检模式和可行方案。2007年以来.AFP筛查启东6个乡镇29233人.查出HBsAg阳性者2878人(9.85%).每年接受两次AFP检测、B超检查(复查)。三年筛查共发现64例肝癌新病例.肝癌发病率为1882.53/10万人年。其中早期肝癌为45例.早期诊断率为70.31%。64例筛查病例中,52例(81.25%)落实了及时的适宜治疗:有12例(18.75%)因经济或思想原因而放弃复诊或放弃治疗,其中6例为早期肝癌。其中在2009年上半年的筛查中,筛查高危人群9926人,查出HBsAg阳性者840人(8.46%),其中670人参加了B超复查(79.76),发现肝癌12例:对原有的HBsAg阳性者进行复查,也发现12例肝癌。此24例中,19例为早期肝癌病例(79.17%),17例及时落实了治疗(87.57%)。[结论]AFP筛查一直是现场肝癌早诊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现场高危人群是筛查的最佳目标人群.AFP检测加B超检查已被证明是肝癌最有效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手段。有效的组织管理、完善的技术方案和健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整形保乳技术和传统保乳技术的术后美容效果及并发症。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闽东医院实施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67例,其中应用乳腺腺体瓣转移等整复技术行保乳手术的30例作为试验组,实施传统保乳手术的37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美容效果评估为优良的患者分别为22例(73.33%)、16例(43.24%),评估为一般的分别为6例(20.00%)、14例(37.84%),评估为差的分别为2例(6.67%)、7例(18.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 =-2.513,P =0.012)。试验组13.33%(4/30)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皮瓣坏死并发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1例、皮下积液3例;对照组5.41%(2/37)的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90,P =0.484)。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对照组发现局部复发1例、远处转移2例,试验组患者未发现术后复发及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40)。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肿瘤整形技术进行保乳手术治疗,肿瘤治疗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动态心电图(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m,AECG)检测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06年3月至2007年2月期间500例肿瘤患者通过AECG检测到的心律失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肿瘤患者心律失常总发生率85.8%(429/500)。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差异无显著性(P=0.102),老年组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01)。与无合并症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AECG检查能发现更多的心律失常(P≤0.001)。结论肿瘤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和合并疾病有相关性,同常规心电图检查相比,AECG检查能发现更多的心律失常,但需要结合临床判断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科珍  李伟  庄亮  曹阳  王薇  马全富  卢运萍  马丁 《肿瘤防治研究》2007,34(12):968-970,984
 目的 探讨应用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altest,TCT)及杂交捕获二代(Hybridcapture Ⅱ,HC-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意义和对高危病例进行药物干预的方法。方法 2004年4月~2005年8月,采用TCT和HPVDNA分型检测对17320例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并以病理组织学活捡为标准来验证筛查结果,同时应用氟尿嘧啶(5-Fu)可吸收缓释药膜对适宜病例进行局部干预治疗。结果 TCT结果异常者1754例,其中高危型HPV-DNA阳性450例;431例TCT提示无HPV感染病例中有172例高危型HPV-DNA阳性;TCT或TCT联合HC-ⅡHPV筛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2%、89、65%和72.08%、97.99%;采用5Fu可吸收缓释药膜治疗25例CINI级HPV高危型感染患者后,其病毒负荷量下降幅度、转阴率和病理逆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T和HPV分型检测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高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特异性检出;5-Fu可吸收缓释药膜治疗CINI级HPV高危型感染患者可降低其病毒负荷量,甚至清除。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的梅毒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性传播疾病呈增长趋势 ,梅毒感染病例 1991年 - 2 0 0 0年年均增长5 1.6 3 % [1 ] ,但有关肿瘤患者的梅毒感染状况未见报道。我们对 2 0 0 2年 7月 -10月的手术患者进行了梅毒筛查实验 ,并作了流行病学分析。1 临床资料1.1 病例来源  2 0 0 2年 7月初至 10月末 ,山西省肿瘤医院手术科室 (胸外科、普外科、肛肠外科、骨科、妇科等 )的全部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385名 ,女性40 0名。1.2 检测方法  TRVST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 )作初筛实验方法。初筛阳性标本山西省防疫站性病实验室用TPPA (梅毒乳胶微粒凝集实验 )实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恶性肿瘤特点,分析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延误诊断相关因素,探讨制订相应诊断对策。方法对70例60岁以上住院治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0例患者的患病部位涉及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和器官,其中肺癌患病率最高(34.3%);患者就诊时间晚,发病至确诊时间平均6.2个月(2天至12个月),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理诊断率低(51.4%);确诊时临床分期多为晚期,Ⅲ~Ⅳ期患者的比例为78.6%;所有患者中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阳性率最高(100.0%);院内死亡原因多为感染(69.0%)。结论加强埘老年人的肿瘤筛查,警惕老年患者的不典型症状,合理选用辅助检查,提高早期诊断比例。旦确诊,应进行老年综合评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Ht,CGA),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29例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的比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组NHL患者HBsAg阳性率为22.27%(51/229),高于同期住院的其他肿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13.28%(246/1852)。20~50岁组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NHL患者HBsAg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HL患者HBsAg阳性率高,HBV感染与NHL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急诊患者死亡原因及其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所有986例肿瘤患者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986例中男573例(58.1%),女413例(41.9%),年龄中位数为65岁,卡式评分(Karnofsky评分)中位数62分,平均住院日为14d。死亡124例,住院病死率为12.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感染、免疫功能抑制、器官功能衰竭、Karnofsky评分〈70分等因素与肿瘤急诊患者死亡有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转移部位≥3个(P=0.000,OR1.920,95.0%CI1.360~3.618)、器官功能衰竭≥3个(P=0.000,OR3.252,95.0%CI1.891—9.363)、KPS〈70分(P:0.000,OR4.462,95.O%CI2.596—7.762)与肿瘤急诊患者死亡有关。结论转移部位t〉3个、器官功能衰竭i〉3个、KPS〈70分是晚期肿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无锡新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分析HPV型别和年龄分布特征,HPV型别在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并探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无锡新区宫颈癌筛查项目初筛方法采用HPV基因分型检测,HPV检测结果阳性的受检者转诊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者再行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作为最终诊断标准。结果:总计11322例35~64岁妇女参与了此次宫颈癌筛查,HPV结果阳性者1286例,总感染率为11.36%;癌前病变检出58例,检出率为512.28/10万;宫颈癌检出7例,检出率为61.83/10万。在总人群中,检出率前3位的型别是HPV16(2.70%)、HPV52(2.07%)和HPV58(1.93%);在宫颈病变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型别为HPV16(47.69%),其次为HPV58(24.61%)和HPV18(9.23%)。55~5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为11.88%,各年龄组之间HP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63,P=0.445;45~49岁年龄组高度癌前病变(≥CINⅡ)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HPV型别在总人群与宫颈病变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除HPV16和HPV18之外,HPV58的致癌能力可能明显高于其他高危型HPV;40~59岁是宫颈癌筛查的重点人群。与以往筛查结果相比,此次试点的筛查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胃肠道肿瘤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行肿瘤手术治疗的271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相关资料,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在患者术前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分为有营养风险组(121例)与无营养风险组(1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观察指标以及术后感染、入住重症监护病房之间的差异,并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年龄、术前血液学指标、手术情况、肿瘤情况等多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44.6%,有营养风险组的术前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总数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有营养风险组感染发生率为27.3%(33/121),无营养风险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7%(22/1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与NRS 2002 ≥ 3分、饮酒史、手术时长 ≥ 6h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前营养风险的发生率高,NRS 2002评分低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HP感染与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方法:1995年2月至1999年10月,我院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的胃癌患者128例,进行HP检查,采用快速尿酶试验及病理染色相结合,两种检测方法中任何一种阳性定为HP阳性,两者均阴性定为HP阴性。结果:128例胃癌患者总的HP阳性率73.4%,贲门部肿瘤HP阳性率为54.5%,非贲门部肿瘤HP阳性率为77.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HP阳性的胃癌病人中,贲门部和非贲门部肿瘤人数构成比分别为12.7%和87.3%。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P阴性的病人中,贲门部和非贲门部肿瘤人数构成比分别为29.4%和70.6%,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贲门部肿瘤与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用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85例接受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增敏组40例和常规组45例,常规组常规放疗,增敏组放疗方案同常规组,但后装治疗时用甘氨双唑钠增敏。结果:增敏组肿瘤完全消退38例(95%),肿瘤消退平均后装次数2.9次,优于常规组肿瘤完全消退35例(85%),肿瘤消退平均后装次数4.5次(P〈0.05),肿瘤消退时间约提前1.6周。两组急性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后装治疗前使用甘氨双唑钠可达放射增敏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妇科门诊2005年2月至2005年9月间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进行筛查,以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液基细胞学检查1473例,发现异常细胞478例(32.45%)。行阴道镜检查+活检后病理结果显示:子宫颈鳞癌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61例,其中CINⅠ21例,CINⅡ/CINⅢ49例,急慢性宫颈炎(含HPV感染)402例。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病理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CA(100%,100%),HSIL(95.0%,85.0%),LSIL(64.7%,35.3%),ASCUS/AGCUS的病理阳性率为10.53%,HPV感染的病理阳性率为6.56%。结论 用液基细胞学检查配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能及早发现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PET/CT在临床肺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初诊肺癌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PET/CT检查。结果218例患者中恶性患者183例,其中肺转移瘤10例,原发性肺癌173例,良性患者33例。 PET/CT针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SUVmax>2.5)的特异性为53.6%,准确性为80.2%,敏感性为86.0%,阳性预测值为89.6%,阴性预测值为43.8%。178例肺癌患者治疗前进行 PET/CT145例,发现远处转移25例(25/145,17.2%),相比传统检查(18/145,12.4%)多发现7例。对怀疑术后复发者(48例)进行PET/CT,发现复发25例(25/48,52.1%),相比传统检查(20/48,41.7%)多发现5例。所有患者中5例患者化疗前后均作了PET/CT检查,发现SUVmax随肿瘤降期而下降,下降平均百分比为50.0%(P<0.05)。结论 PET/CT在临床肺癌诊治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肺癌的正确诊断和治疗、准确分期、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 HBV)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39例隐匿性HBV感染(试验组)及141例无病毒性(对照组)的PLC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肝功能分级及其生化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并随访其术后生存率与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中11例为突发首次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肿瘤>3 cm患者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Child-pughC 肝功能分级明显较对照组严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AST、TBIL、D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33.33%,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复发率为33.33%,明显高于对照组(24.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隐匿性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预后关系密切,应予以重视,以防止PLC的进展,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