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房肌间隙连接重构与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心房颤动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风湿性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心房肌组织中连接蛋白 4 0 (Cx4 0 )和连接蛋白 4 3(Cx4 3)蛋白质表达和分布的变化与慢性房颤的关系。方法  32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 ,其中慢性房颤患者 2 1例 ,窦性心律者 11例 ,瓣膜置换术时取右心耳组织。用免疫荧光双标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印迹观察Cx4 0和Cx4 3蛋白质表达和分布的改变。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计算的Cx4 0荧光斑面积反映了蛋白表达水平 ,慢性房颤组为 0 6 7μm2 / μm3 ± 0 0 9μm2 / μm3 ,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的 1 4 5 μm2 / μm3 ± 0 16 μm2 / μm3 (P <0 0 1) ,且细胞端端连接减少较侧侧连接处严重 ,分布呈现不均一性。Cx4 3总体表达水平未变 ,慢性房颤组为 1 38μm2 / μm3 ± 0 14 μm2 / μm3 ,窦性心律组为 1 5 3μm2 / μm3 ± 0 2 7μm2 / μm3 ,但侧侧分布增加而横向分布减少。Western印迹反映的Cx4 0和Cx4 3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激光共聚焦观察结果一致。结论 心房肌Cx4 0和Cx4 3蛋白质水平降低和再分布可能与风湿性瓣膜病慢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心房颤动患者的肺静脉前庭及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表达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揭示肺静脉前庭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和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20例接受开胸手术者分为心房颤动组和窦性心律组。手术时取左心房及右下肺静脉前庭部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两个部位的Cx表达量的改变。分析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Cx40)、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Cx43)。结果①窦性心律患者肺静脉前庭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994.12±1 290.46),与左心房(4 333.12±1 270.8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肺静脉前庭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5 014.46±961.46与左心房(4 916.43±697.2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②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5 084.30±1 497.35,与左心房的(5 149.78±820.36)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肺静脉前庭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528.21±982.79),明显低于左心房的(8 216.65±1 670.65,P<0.001)。④与窦性心律相比,心房颤动对肺静脉前庭Cx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影响较小(Cx40:4 994.12±1 290.46比5 084.3±1 497.35,P=0.888;Cx43: 5 014.46±961.46比4 528.21±982.79, P=0.281)。④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Cx40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333.12±1 270.89,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5 149.78±820.36,P=0.099);左心房Cx43电泳条带的平均灰度值为4 916.43±697.27,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患者的(8 216.65±1 670.65,P<0.001)。结论窦性心律患者,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无区域性的差异。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心房颤动对肺静脉前庭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影响较小,对左心房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影响较大。提示心房颤动所导致的肺静脉前庭与左心房缝隙连接蛋白生理性的平衡发生改变可能为肺静脉前庭参与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细胞通讯是指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或电信号传递信息的通讯机制.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细胞间直接进行物质交流的惟一通道,无论在脊椎还是无脊椎动物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GJ由相邻的2个细胞各提供1个特殊的由蛋白质构成的结构-连接子(connexon)两两对接而形成,连接子由6个亚单位的连接蛋白(connexin,Cx)在细胞膜上寡聚形成.目前已发现近20种不同的连接蛋白,如Cx25、Cx26、Cx30、Cx31、Cx32、Cx33、Cx36、Cx37、Cx40、Cx41、Cx43、Cx44、Cx45、Cx46、Cx50、Cx57、Cx60等.本文主要对脊椎动物(Cx)形成异型缝隙连接通道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连接蛋白(Connexin,Cx)是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的基本组成单元,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表达最普遍和研究最多的.分子较小的一些物质能够在缝隙连接中自由地流动,这样就构成了间隙连接的细胞间通讯功能(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病理学改变及连接蛋白Cx40、Cx45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Masson染色方法,对14例心源性猝死者的窦房结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并行Cx40、Cx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交通事故损伤致死8例、心脏破裂4例、肝破裂3例、脾破裂2例(共17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窦房结组织病理改变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心源性猝死者窦房结Cx40和Cx45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Z=3.548、2.757,P<0.01),且两者呈正相关(r=0.551、0.562,P<0.05)。结论心脏传导系统病理改变是引起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Cx40和Cx45表达的改变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明佳  李涛  徐竞  杨光明  张瑗  刘良明 《重庆医学》2011,40(2):105-107,110
目的 研究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G(PKG)、蛋白激酶C(PKC)在连接蛋白Cx40、Cx43调节缺氧处理大鼠肠系膜上动脉(SMA)内膜依赖的收缩反应性中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SMA为研究对象,用Cx40或Cx43的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ODN)阻断SMA的Cx40或Cx43表达,观察缺氧处理SMA内膜依赖的收...  相似文献   

7.
连接蛋白43磷酸化状态与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隙连接(GJ)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特殊膜结构。连接蛋白43(Cx43)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对GJ通道的功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激活不同的蛋白激酶可引起Cx43的羧基端21个丝氨酸中的12个残基、6个酪氨基的2个残基(247、265)磷酸化;通过点突变方法研究发现,这些特殊部位的磷酸化导致GJ通道功能改变。现就Cx43磷酸化状态与GJ通道功能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是缝隙连接蛋白中最为丰富的连接蛋白,主要存在于星形胶质细胞中。另外,Cx43也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的主要连接蛋白。Cx43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对缝隙连接通道的功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Cx43磷酸化参与缝隙连接的重构,通过细胞缝隙连接通信可能导致创伤性脑损伤、脑水肿、癫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等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因此,对Cx43作用的研究将成为神经精神疾病发生机制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心脏间隙连接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间隙连接与心脏疾病的关系。方法 分析近年来有关心脏间隙连接资料和研究结果。结果 心脏间隙连接由连接蛋白组成 ,为心肌的同步收缩提供低电阻传导途径。在心肌质膜处形成紧密成束的聚合体 ,典型地存在于心肌闰盘处。目前已发现连接蛋白有 14种 ,心血管系统主要分布有 :Cx37、Cx40、Cx43、Cx45、和Cx46等。Cx43被认为是心脏特有的连接蛋白。心肌间隙连接的数目、分布和组成在不同动物、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均表现出差异 ,并与各种心脏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心脏间隙连接的结构、分布、功能以及心脏发育过程 ,和疾病状态下间隙连接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过表达连接蛋白32(Cx32)对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cDNA 3.1(-)/Cx32重组质粒转染至MHCC-97H细胞,G418稳定筛选.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32蛋白表达,划痕标记荧光传输实验显示细胞通讯功能的变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转染pcDNA 3.1(-)/Cx32重组质粒使得MHCC-97H细胞过表达Cx32蛋白.与正常对照组和转染空质粒组细胞相比,转染pcDNA 3.1(-)/Cx32重组质粒并过表达Cx32的细胞胞间通讯功能增强,细胞侵袭能力减弱.结论 Cx32在人原发性肝癌的侵袭过程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定量研究持续性快速右心房起搏后犬肺静脉-左心房(PV-LA)连接处自主神经重构的情况。方法 12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起搏组,每组各6只,起搏组以400次/min的速率快速起搏犬右心房,持续4周。起搏结束后立即测定所有犬左上肺静脉-左心房(LSPV-LA)连接处的有效不应期,并收集所有PV-LA连接处直径为1cm内的组织。用酪氨酸羟化酶(TH)及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分别标记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ting进行神经定量研究。结果 起搏组LSPV-LA连接处有效不应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83.33±16.33) vs (111.67±20.41)ms, P<0.05]。起搏组2只犬发生自发性房颤,而对照组无房颤发生。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起搏组LSPV-LA连接处TH及ChAT的平均密度及分布不均一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ting显示,起搏组的4个PV-LA连接处TH和ChAT总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 持续性快速右心房起搏后犬PV-LA连接处发生了自主神经重构,可能与房颤的发生相关,并在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Atrial fibrillation originating from rapid firing foci in the superior vena cava is rare. Its electrophysiological features and catheter ablation techniques are described in this report. A decapolar catheter was positioned in the superior vena cava to map the origin of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in a 39-year-old female patient who had a 3-year history of symp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 and fibrillation. Intracardiac mapping showed rapid firing foci in the anterior wall of the superior vena cava (SVC), 2.0 cm above the SVC-right atrium junction. During tachycardia, the focal electrogram from SVC was 55 msec earlier than the P waves on body surface ECG.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successfully abolished SVC potentials, resulting in a SVC-atrium conduction block. There was no recurrence of atrial arrhythmia after a 14-month follow-up. Rapid activities from the muscle sleeves in the SVC may cause atrial fibrillation. Such a focal atrial fibrillation can be eliminated by isolating the arrhythmogenic SVC with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鼠心房肌缝隙连接蛋白Cx40增龄性改变及增龄导致心房颤动发生率增高及房颤持续时间延长的原因。方法:随机取9~12月龄(青年组)、16~19月龄(中年组)、24~26月龄(老年组)健康雄性SD大鼠,每组24只。每组随机取12只通过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Ach-氯化钙混合液0.1 m L/100 g诱发房颤,监测其肢体导联心电图,记录各组大鼠房颤发生率及房颤持续时间。每组余下的12只大鼠麻醉后取心房组织,各组心房肌组织分别用苏木素一伊红及马森染色观察心房肌细胞及基质的改变,运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技术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Cx40的分布及量的改变。结果:老年组12只大鼠房颤发生率(83.3%,10只)及房颤持续时间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心房肌细胞肥大,细胞排列稀疏,心肌纤维化明显。Cx40的表达量随增龄显著减少,老年组与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缝隙连接蛋白的分布由端端排列为主渐趋杂乱。结论:老年组大鼠心房颤动诱发率较高及房颤持续时间长可能与心房组织形态结构增龄性重构、心房内缝隙连接蛋白Cx 40的数量减少及分布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行球囊冷冻消融后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连续入选阵发性房颤行球囊冷冻消融后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并行再次消融的患者.术中使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先对左心房进行电压标测,判断各支肺静脉及肺静脉前庭是否仍有电传导,若有,则行射频消融,完成肺静脉及肺静脉前...  相似文献   

15.
蒋金鑫  金红  王东明 《医学综述》2008,14(9):1300-1302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微波折返和异位起搏点的驱动触发作用在心房颤动起始和维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连接蛋白是构成缝隙连接的主要成分,缝隙连接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细胞间电流通路,保证动作电位协同的扩布。由于连接蛋白表达水平和空间分布的改变引起的传导速度不均和各向异性减弱,在微波折返以及肺静脉袖的异位起搏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连接蛋白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发展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肥大及缝隙连接蛋白40(Cx40)表达的影响。方法20只1周龄左右Wistar大鼠,用于体外心房肌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设置正常对照组、AngⅡ(1μmol/L)组、AngⅡ+二甲亚砜组和AngⅡ+阿托伐他汀0.1、1.0、10μmol/L共6组。72h后利用氚标亮氨酸掺入法检测心房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脑钠肽的前体(Nppb)、转化生长因子(TGF)-β1Cx40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ngⅡ组氚标亮氨酸掺入量和Nppb mRNA表达呈显著性增加(P〈0.05),同时TGF-β1mRNA高表达而Cx40mRNA低表达,阿托伐他汀逆转上述变化,10μmol/L组作用最强(P〈0.05),而作为溶剂的二甲亚砜无明显作用。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抑制Nppb mRNA的高表达来逆转AngⅡ诱导的心房肌细胞肥大,抑制TGF-β1RNA的高表达减轻心房纤维化,同时可能通过增强Cx40 mRNA的表达来逆转缝隙连接蛋白的重构,最终减低房颤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缝隙连接与心房颤动的折返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永霞  钟国强 《医学综述》2006,12(6):335-336
缝隙连接(GJ)由缝隙连接蛋白(Cx)构成,GJ作为细胞间的一种特殊通道介导着细胞间电和化学信号的传递,在维持电和机械耦联的正常进行以确保心肌协调收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GJ重构易致微折返形成,因而心房颤动容易产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8.
贾喜菲 《医学综述》2011,17(3):345-347
间隙连接蛋白的正常和异常表达,可直接影响细胞及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其中间隙连接蛋白43是最重要的间隙连接蛋白。在子宫组织中,间隙连接蛋白43水平的升高,为子宫肌细胞间收缩控制提供了低电阻通道,使离子很容易通过间隙连接的通道,保证了子宫肌细胞群在代谢及行为上的协调性。其异常表达,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宫颈癌等多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李珂  安闽生  雷森  葛正庆 《四川医学》2011,32(5):640-643
目的探讨肺静脉脂肪垫酒精消融对左心房-肺静脉交界触发的局灶性房颤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成年杂种犬10只,通过脂肪垫静注氯化乙酰胆碱(Ach)+心房短阵快速电刺激(burst)诱发出左心房-肺静脉交界触发的局灶性房颤,并给予心内电生理监测。比较房颤模型建立前后及肺静脉脂肪垫酒精消融前、后,左右心房不应期、肺静脉-左房交界处不应期以及房颤诱发率。结果所有犬均能诱发房颤,左房和肺静脉-左房交界处不应期均较基线(窦性心律时)显著缩短(P〈0.0001),右房无明显变化(P=0.343)。酒精消融后房颤诱发率显著降低(P〈0.003);肺静脉-左房交界处不应期显著增加(P=0.037);左房及右房不应期无变化(P=0.343)。结论肺静脉脂肪垫酒精消融对左心房-肺静脉交界触发的局灶性房颤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Cajal间质细胞(ICCs)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在先天性巨结肠(HD)肠管中的分布情况,探讨H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兔抗人多克隆c-kit抗体和connexin 43抗体,通过SABC双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35例HD患儿肠管c-kit^+ICCs和connexin 43的分布情况。结果ICCs分布在环肌内和肌间神经丛周围,ICCs彼此及与平滑肌细胞形成缝隙连接。在HD病变肠管ICCs数目明显减少甚至消失,与HD正常肠管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1)。在HD病变肠管connexin 43表达明显减弱。结论ICCs和connexin 43分布异常导致了HD病变肠管慢波节律和兴奋传导异常,从而引起或加重HD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