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接治的胆囊良性病变患者98例,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试验组除给予常规术后护理外,还进行早期进食干预和活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满意度、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75±1.88)h、(24.58±4.76)h、(44.28±6.33)h和(3.04±1.02)d,对照组分别为(12.29±3.24)h、(31.19±4.88)h、(52.59±8.74)h和(4.89±1.5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医疗环境、知识宣教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68±6.33)分、(97.58±4.85)分、(96.38±7.44)分和(94.58±5.34)分,对照组分别为(77.79±6.52)分、(75.58±5.33)分、(80.04±4.78)分和(79.68±6.5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均低于术前,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高于术前(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食及活动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四磨汤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120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药物对照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前2h和术后每6h口服四磨汤20ml;药物对照组术前2h和术后每6h口服西沙必利混悬液20ml;空白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疗法,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腹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四磨汤具有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需行胆囊切除术的64例患者,按照病情及患者意愿分为腹腔镜组38例及开腹组26例,腹腔镜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结果术前、术后1、3、5d两组间T-BiL、ALP、ALT、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dT-BiL、ALT、AST均较术前升高,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T-BiL、ALP、ALT、AST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短期内对肝脏功能有所影响,但是术后5d均可恢复正常。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柯自强  董亨静  何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8):2528-252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肠功能紊乱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36例中17例早期出现的胆肠功能紊乱进行分析。结果236例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其中17例出现胆肠功能紊乱。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2~3d后症状明显缓解,5~10d症状消失。结论经腹腔镜胆囊切除,少数患者因手术的刺激,胆道功能的改变,个体差异因素,气腹压力过高或时间过长术后进食过早过多,易致胆肠功能紊乱。应用中医药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健康完美需求的提高 ,微创手术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方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 tectomy ,LC)就是这种时代需求的产物 ,但由于LC需要购置昂贵的专有设备 ,病人花费大幅度增加 ,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难以推广 ;况且LC还存在着并发症多 ,适应证窄 ,掌握这一技术的医师少等问题。因此 ,还很难说LC能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术 (OpenCholecys tectomy ,OC)。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SmallIncosionCholecystectomy ,SC)…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泰州市姜堰区官庄卫生院及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150例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术切除胆囊,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进食时间、饮食功能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肠胀气等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术后饮食功能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开塞露使用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对于传统开腹术,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更快更好,因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今后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全程吸入麻醉,试验组实施全凭静脉麻醉,对两组临床麻醉之前和以后的认知功能量表(MMSE)评分给予对比。结果:临床麻醉前,两组MMSE评分情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麻醉前,试验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取全凭静脉麻醉,不会对患者手术以后的认知功能带来较大影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血塞通的应用。方法将参与研究的5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30例术后不给予血塞通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治疗。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后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值(INR)和D-二聚体(DD)等血浆凝血指标,以及血塞通对术后凝血状态的影响。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PT显著缩短,FIB及DD水平显著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用血塞通治疗可使PT、FIB及DD水平基本恢复正常,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血液高凝状态,术后应用血塞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左武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4):50-5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6月~2013年10月在本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6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腹胀、食欲、呕吐、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情况及术前、术后胃肠激素(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及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胀、呕吐及食欲差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48 h,观察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管活性肠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影响小,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36例患者设立为腹腔镜组,选择同期行开腹胆囊手术38例患者设立为开腹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T细胞亚群各指标术后第1天虽有轻度下降,术后第7天各指标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开腹组CD4+、CD8+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后第7天仍未恢复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D4+/CD8+比值较术前也下降,且开腹组CD4+/CD8+比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腹腔镜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干扰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对患者胆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肝胆外科128例胆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测定术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评估患者胆囊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1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胆囊容积和最大收缩率均明显大于/高于观察组,最小剩余容积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临床治疗效果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降低手术时间、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中出血量,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促进胆囊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慢性肝病患者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p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对173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的各种肝病的影响,以确定Lc在各种肝病中的合理选择。方法:有5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的各种肝病经治疗后病情及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缓解后行Lc,术后随访病情,ALT、TBil基本正常。117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的各种肝病经治疗后无缓解,因结石性胆囊炎反复发作而行Lc,术后随访各种肝病的病情变化。结果:Lc对治疗后基本正常的各种肝病无影响。Lc能明显改善、减轻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原因不明的肝损害及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但可加重中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结论:Lc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的各种轻度肝损害有益或无影响,而对合并各种中度以上肝损害者有加重之虞,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15.
刘敏  金艳 《中国医药指南》2013,(25):269-27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并探讨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采取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取全程吸入麻醉。分别在手术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分析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比较,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手术后第1天,研究组的MMSE评分大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全凭静脉麻醉方式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床上体位变化、呼吸训练以及关节活动等早期床上运动护理干预.观察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32.51±5.82)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4.68±7.13)h(P< 0.05);观察组腹内压为(11.08±1.9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8±3.11)mmHg(P< 0.05);观察组患者的腹胀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25%(P< 0.05).结论 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肠功能的影响显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间长短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4 0例胆囊切除术病人按手术时间长短分为两组 ,A组 (<1h) ,B组 (≥ 1h) ,每组 2 0例。围手术期测T淋巴细胞亚群 (包括CD3 、CD4、CD8及CD4/CD8比值 )、免疫球蛋白 (IgA、IgM、IgG)和补体 (C3 、C4)浓度。结果 外周血CD3 、CD4含量 ,血清IgG浓度 ,两组手术后明显降低 (P <0 0 5 ) ,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外周血CD4/CD8比值 ,血清IgM、IgA ,C3 及C4浓度只有在B组手术后明显降低 (P <0 0 5 ) ,其中外周血CD4/CD8比值、C3 浓度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外 ,其余无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的延长进一步抑制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吴勤祥 《云南医药》2021,(3):230-231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胆道系统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隐痛、恶心、黄疸等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对于该病主要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通过开腹获得清晰手术视野,能够有效清除结石,但创口较大,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影响患者术后恢复[1].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口较小,对机体损伤较小,利于术后恢复[2].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腹腔镜...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对患者胆囊功能及血栓栓塞风险的影响。方法: 100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继续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对照组患者于术前7 d停用阿司匹林,术后继续使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栓栓塞发生情况,胆囊功能、凝血功能变化,及术中、术后有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前1 d,观察组的胆囊体积减小,胆囊收缩率及排空指数均高于术前7 d时(P<0.05),且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凝血功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血栓栓塞总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围手术期不停用阿司匹林使用,有利于胆囊体积缩小,促进胆囊排空,降低围手术期血栓栓塞风险,合理使用抗凝药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