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28排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56例进行128排螺旋CT腰椎容积扫描,对扫描图像采用三维重建、矢状位重建、曲面冠状位重建和薄层横断面重建等方法对椎体骨折情况进行评价,并与X线和MRI(磁共振成像)诊断结果对照,对骨质疏松程度进行初步分级.结果 56例72个椎体压缩骨折,有骨折线椎体65个,椎管狭窄4个,5个椎体附件骨折,1个椎体神经孔狭窄,5个椎体发生滑脱;128排螺旋CT多种重建方法联合应用,能准确全面诊断椎体骨折情况,对椎管狭窄及附件骨折显示准确度明显高于普通X线片及MRI;56例经过128排螺旋CT图像测量评估骨质疏松程度分别为轻度28例,中度19例,重度9例.结论 128层螺旋CT对椎体压缩骨折程度的判断较以往检查方法有明显优势,并能初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X线平片、螺旋CT、MRI检查技术的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9例脊椎骨折的X线平片、螺旋CT、MRI影像学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89例椎体骨折病例的均有脊柱曲度改变,X线平片、螺旋CT及MRI均能全部显示;对椎体骨折线、椎弓骨折的显示,CT轴位图像结合MPR及3D重建、X线平片和MRI的显示率分别为71%、32%、63%,CT优于X线平片和MRI;MRI显示脊髓损伤、韧带损伤、椎体骨髓挫伤(83%)比螺旋CT(68%)具有优势。结论 X线平片是急性脊柱骨折的基础检查方法;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及3D联合运用能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立体直观,有利于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MRI对于脊髓损伤的改变和骨挫伤的显示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及二者联合在诊断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中优劣势。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3例,对患者分别进行MSCT、MRI及联合诊断,分析患者骨折范围及分布结果,分析腰椎压缩性骨折的MSCT及MRI影像表现,比较MSCT、MRI及二者联合在诊断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结果经MSCT诊断发现新鲜腰椎压缩性骨折与陈旧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比较在骨折线清晰锐利、脊髓挫伤出血、脊椎旁软组织影、附件骨折、椎体周围脏器挫裂伤、椎间盘真空征象、椎体骨小梁结构紊乱硬化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MRI和MSCT联合MRI对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出率较MSCT的检出率高(P0.05)。结论 MSCT在诊断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RI能反映脊髓及韧带的损伤,MSCT与MRI联合诊断更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STIR序列在椎体骨挫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93处椎体骨挫伤患者X线平片、CT及低场(0.3T)MRI资料,比较各常用MRI序列的信号强度。结果 47例93处椎体骨挫伤病灶,X线平片未见骨折征象,CT亦无明显骨折征象。低场MRT1WI病灶显示率为80.65%,表现为小片条带状,线状低信号;T2WI病灶显示率为61.29%,表现为不规则等高信号;STIR表现为高信号,显示率为100.00%。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能有效诊断椎体骨挫伤的方法;在低场MRI中,STIR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表现。方法采用1.5TMRI装置对我院近3年来,80例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扫描。结果骨质疏松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可累及一个或多个椎体,椎体静脉显示清晰,极少累及椎弓根;呈楔形、双凹面状或单凹面状、扁平状,椎体前后径无增宽,边缘光滑;椎体后角逃避现象,并向后上或后下突向椎管;新旧骨折常常并存;骨折椎体相邻椎间盘明显膨大。结论 MRI对骨质疏松所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有诊断价值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月兵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4):1892-1893
目的:进一步提高胸腰椎轻度楔性改变的诊断水平并评价CR、CT、MRI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分析60例椎体轻度楔性改变的CR、MRI、CT影像。结果:40例诊断为轻度压缩性骨折,CR显示患椎呈轻度楔形改变,椎体前上缘局部骨皮质不光整,局部凹陷;CT显示患椎中前部骨皮质断裂,可见透亮线、局部骨密度增高;MRI示患椎急性挫裂水肿表现。18例诊断为椎体应力变形,CR平片显示患椎轻度匀称楔形变形,并可见患椎及邻近椎体退行性改变;CT显示患椎骨小梁呈层板样;MRI示患椎无急性创伤出血和水肿表现。2例诊断为Scheurmann病,CR表现为患椎轻度楔形改变,椎体下缘骨皮质不光整,椎体前部上下角可见阶梯样改变;CT显示椎体内可见Schmorl结节,椎间盘变性。结论:正侧位CR片结合CT片可明确诊断轻度压缩性骨折,椎体应力性变形以及Scheurmann病,MRI可以鉴别是否是急性轻度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7.
廖海林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95-96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6例老年骨质疏松椎体隐匿性骨折,所有病例均作了X线平片、CT及MRI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6例中有54个椎体骨折。X线平片仅提示脊柱退行性变、椎体内结构消失、骨小梁稀疏、周围骨皮质变薄,均未见明显骨折;CT诊断40个椎体骨折,表现为椎体骨皮质断裂、骨小梁断裂、椎体缘小骨折片、双边征;14个椎体未见异常。MRI显示54个椎体内均见异常信号,表现为片状或水平线条状T1WI低信号、T2WI不均匀高、低、混杂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见片状或水平线条状高信号,椎体形态未见异常。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当临床出现症状,X线平片检查虽未见明显骨折时,应进行CT和/或MRI检查,避免漏诊。  相似文献   

8.
戴畅  马海永 《农垦医学》2006,28(5):337-339
目的:分析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X线表现,并提高对螺旋CT诊断脊柱损伤价值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39个椎体脊柱爆裂性骨折的螺旋CT扫描和X线平片征象及临床资料,其中30例行CT多平面熏建。31倒中颈椎2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结果:脊柱爆裂性骨折以T12-L2最多见(占64.1%)。X线平片主要表现为椎体高度减低,脊柱屈曲后突,椎体后缘线的改变,X线平片有14例将爆裂骨折误诊为单纯压缩型骨折。螺旋CT可清楚显示脊柱骨折范围、椎管变形狭窄程度并判断脊髓损伤。X线平片和螺旋CT对爆裂性骨折的诊断率分别为54.8%和100%;椎管狭窄的显示率分别为22.6%和77.4%。结论:X线平片是脊柱损伤的基本检查手段,但有时爆裂性骨折较难与单纯压缩性骨折区分。螺旋CT检查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脊柱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重点分析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MRI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总结56例脊柱压缩性骨折MRI表现,常规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WI,FSE—T2WI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均有失状位和横断位成像,14例患者做了MRI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8例患者做了T1WI—SPIR增强检查;结果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较多,尤以胸段及胸腹段脊柱多见,腰段次之、颈段少见,常为多椎体变扁,呈鱼椎状,轻重程度不一,椎体附件无受累,骨折灶旁无软组织肿块,老年人多见;脊柱转移瘤性骨折较少,多为腰段,颈、胸及骶尾椎段受侵无明显差异,椎体形态明显不规则改变并常累及附件,但不侵犯椎间盘,中年多见。脊柱骨折的诊断从影像学检查为首选,传统的X线平片,CT扫描通常可以明确诊断,但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骨折性质的鉴别诊断、早期椎体形态轻轻微改变性骨析的诊断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MRI像技术以其没有电离辐射,主要依靠不同组织的T1、T2和质子数目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特点,能够提供关于脊术骨质疏松性骨折和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椎体形态无明显改变的早期轻微骨折信号进行分析。笔者总结56例无明显外伤诱因脊柱骨折患者的MRI成像不同序列信号改变,旨在提高对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转移瘤性骨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RI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脊椎外伤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均摄X线正侧位片,CT轴位扫描并矢状位重建,MRI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像、T2WI轴位扫描,将每个患者的X线、CT、MRI图像显示结果 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椎体压缩性骨折51个,椎体爆裂性骨折16个,椎体挫伤73个,椎弓骨折27处,脊髓损伤19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椎弓骨折5处,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损伤;CT亦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MRI漏诊椎弓骨折3处,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均能清晰显示. 结论 MRI在脊椎骨折中较X线平片、CT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的优势,对椎弓骨折的显示有待CT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在脊椎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脊椎外伤骨折病例,所有患者均摄X线正侧位片,cT轴位扫描并矢状位重建,MRI矢状位T1WI、T2WI及压脂像、T2WI轴位扫描,将每个患者的X线、CT、MRI图像显示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椎体压缩性骨折51个,椎体爆裂性骨折16个,椎体挫伤75个,椎弓骨折27处,脊髓损伤19例。其中x线平片漏诊椎弓骨折5处,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损伤;CT亦未能显示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MRI漏诊椎弓骨折5处,椎体挫伤、脊髓挫裂伤均能清晰显示。结论MRI在脊椎骨折中较x线平片、cT有明显优势,尤其对椎体挫伤、脊髓损伤及软组织损伤有独特的优势,对椎弓骨折的显示有待CT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压缩的MRI诊断。方法 对 10 7例 (12 3个 )由急性外伤或原发性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椎体的MRI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变形椎体内完全保留骨髓信号并混有高信号、椎体后上角突向椎管 ;T1椎体终板下带状低信号 ;椎体前后缘外形正常或略凹陷、边缘光滑 ;椎体静脉显示清晰是骨质疏松压缩的MRI表现。椎体较为均匀的低信号并部分保留骨髓信号、椎体变形明显、椎旁血肿、有骨折线或多伴脊髓水肿、囊变是外伤性压缩的MRI表现。椎体强化是骨折修复期的重要表现 ,是判定新鲜、陈旧骨折的一个参考标准。结论 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及骨折时间的判定可通过MRI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损伤的MRI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搜集46例脊柱损伤患者,行X线、CT和MRI检查,对其三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X线检查46例,显示压缩性骨折58个椎体,表现为椎体变扁,不能区分新鲜与陈旧性骨折。CT检查22例,显示压缩性骨折25个椎体,其中新鲜骨折17个,陈旧性骨折4个,不能区别新旧骨折4个椎体。MR检查46例,显示新鲜骨折53个椎体,椎体呈楔形改变,边界不清,信号不均匀,T1WI呈低信号,T2WI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陈旧骨折10个椎体,椎体呈楔形改变,T1WI、T2WI均呈等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等信号。显示挫伤42个椎体,椎体及附件形态正常,T1WI、T2WI均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抑脂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结论 MRI能提示脊柱椎体损伤的病理改变,明确区别新鲜与陈旧性骨折,能准确诊断椎体挫伤,是评价脊柱损伤、指导临床治疗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综合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效果及CT与MRI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收治7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行CT与MRI检查,比较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及后凸Cobb角。结果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由(6.5±1.6)分降低至(3.2±0.8)分,凸Cobb角由(21.8±3.8)°降低至(5.7±1.7)°,前后差异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螺旋CT对患者椎体骨折线、水平方向的细小骨折、椎管结构、轻微关节脱位、椎弓骨折、关节内骨折等方面信息的显示达72.0%,高于MRI的63.2%,MRI对脊髓与损伤及椎体骨髓挫伤的显示达84.2%,高于螺旋CT的57.3%。结论综合治疗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患者疗效满意,而CT及MRI在患者术前活术后的应用均具有较大价值,利于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5.
脊柱外伤的CT和MRI诊断价值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涌  曾阳东  邱维加  胡军祖 《广西医学》2009,31(8):1074-1076
目的探讨CT、MRI对脊柱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36例脊柱外伤的CT、MRI资料,对比分析CT、MR/对损伤脊柱的椎体骨折检出率、椎弓骨折检出率,以及对碎骨片移位率、椎间盘损伤、韧带损伤、椎管容积改变、脊柱曲度改变、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椎旁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效果。结果CT对显示榷体、椎弓骨折线和骨折片的移位优于MRI;MR/对显示脊髓损伤、神经根损伤、韧带损伤、椎体挫伤、软组织损伤比CT更敏感、更清楚,显示损伤范围比CT更大、更明确。结论CT、MR对显示脊柱外伤各有优缺点,所有脊柱外伤应首选MR检查,对爆裂骨折,两种方法结合能达到相互弥补不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CT、MRI影像学特点及良恶性鉴别要点。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椎体压缩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理结果为基准对患者CT及MRI征象进行统计,并明确良性与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CT、MRI征象差异。结果 50例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18例为良性、32例为恶性。CT与MRI征象均以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为主。其中良性与恶性患者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等征象的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0.05);77.8%(14/18)的良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出现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显著高于恶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所出现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边征、充气征、骨质破坏、椎旁软组织影、骨膜反应、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为椎体压缩骨折的常见CT与MRI征象,其中辐条车轮状高密度征可作为鉴别良性及恶性椎体压缩骨折关键征象,利于椎体骨折病变性质的判定,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T联合MRI检查在腕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112例腕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MRI检查。对112患者所得图像进行分析,对比CT检查、MRI检查以及两者联合检查对患者腕关节损伤情况(腕关节骨折、腕关节脱位、隐匿性骨折、移位骨折片、软骨损伤、骨挫伤)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CT+MRI对患者骨折、脱位、隐匿骨折、移位骨折、软骨损伤、骨挫伤片情况检出率明显高于CT和MRI单独检查(P<0.05);CT、MRI检查对患者骨折、脱位、隐匿骨折情况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软骨损伤、骨挫伤检查检出率高于CT检查(P<0.05),在移位骨折片检出率上低于CT检查(P<0.05)。结论CT和MRI检查在腕关节损伤诊断中各有其优缺点,联合检查可提高检出诊率,并可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MRI、CT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我院骨伤科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患者CT及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并比较,同时评估两种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32例研究对象中,28例为单个椎体病变,3例为双节椎体病变,1例为三节椎骨折,病变部位:胸椎18例,腰椎14例。MRI影像学特点显示椎体形态:楔形16例,倒楔形0例,凹陷形14例,扁平形2例;T1WI低信号10例,T2WI高信号8例,DWI低信号12例,DWI高信号2例;后缘膨隆3例,成角29例;椎弓根破坏0例,T1WI低信号1例;结节肿块0例,环形增厚11例。CT表现为椎体前缘、侧缘可见透亮线。17例局部骨皮质断裂不连,7例椎体前缘双边改变,12例椎体中前柱骨质致密、紊乱,3例经CT判断为外伤性压缩性骨折,同时可见椎体前缘骨皮质内细小裂隙,仅1例表现为椎体前缘局部骨密度增高与椎体相续。结论通过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MRI、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提示两者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出血患者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螺旋CT对脊椎结核与肿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6月30日~2012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脊椎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过程中是否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确诊率和常规CT与螺旋CT对于脊柱结核和脊柱肿瘤的诊断表现。结果使用螺旋CT进行检查的观察组的脊椎肿块确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脊柱结核诊断中,螺旋CT对于骨质破坏、椎间盘破坏、椎旁脓肿、椎体改变、死骨形成等诊断方面均优于常规CT;在脊柱肿瘤诊断方面。螺旋CT在骨质破坏、骨性椎管受累、椎旁软组织受累等诊断出例数及比率均多于常规CT。结论螺旋CT可以大幅增加脊椎结核与肿瘤鉴别诊断的准确率,且不增加患者的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