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资料 [例1]男56岁。因排黏液样血便1月余来诊。直肠指诊发现距肛门6cm处直肠后壁有直径约2~3cm隆起肿物,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无触痛。初步考虑直肠癌,准备行肿物活检。但患者自动到省城某医院行肿瘤活检,该院病理报告为直肠慢性炎症,即给予抗感染治疗。2个多月后症状加重,并出现里急后重感,再次来我院。直肠指诊发现直肠肿块比原来明显增大,肿物固定,  相似文献   

2.
直肠杯状细胞类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肠杯状细胞类癌赖文敏,马正中,孙肇武(北京医院病理科100730)分泌粘液的腺类癌发生于直肠者甚少见,现报告1例。患者男,60岁。因便血、腹痛、肛门下坠感半月入院。查体:于直肠后壁距齿状线4cm处,有1.5cm×1.5cm肿物,质中,活动,边界清,...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71岁,便血5年,呕吐、腹痛、腹胀。膝胸卧位肛门指诊示:于直肠后壁约12点钟距离肛门约6cm处可触及一大小约4cm×3cm的包块,带蒂。经直肠超声检查示:于直肠后壁侧约11~2点钟区域可见一实性团状等回声,大小约3.7cm×2.5cm,  相似文献   

4.
王春晓 《临床误诊误治》2005,18(10):730-730
直肠癌是常见的下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以便血为首发症状,极易误诊和漏诊。近年来,我院有9例直肠下段癌漏诊,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46~67岁,平均52·3岁。均有内痔病史多年。1·2临床表现便血8例,连续便血或间断数月不等,每日1~3次,伴有直肠下坠及排便不净、里急后重等症状。1·3确诊经过5例以内痔或混合痔住院手术,术中发现距肛门缘6~7 cm处直肠占位病变,活检病理报告为直肠癌。3例行内痔术后仍便鲜血或暗红色血,来院复诊时发现直肠占位病变。1例排黏液便,偶带脓血,首次诊断为结肠炎、内…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男,14岁。于2007—07~13因排便困难2个月来诊。患儿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排便困难,便条变细,便痛,无便血,大便1次/2~3d,追问病史,2个月前曾有发热,最高达38.6℃,自服解热镇痛药后体温恢复正常。肛门指诊见:胸膝位1~4点,距肛缘1.5cm处有条形肿块,皮色正常,范围3.6cm×2.0cm×0.3cm,轻度触痛,质硬,无波动感。食指进肛4CiTI,齿线上未及异常隆起,直肠内未及肿物。血常规:WBC6.9×10^9/L,RBC5.0×10^9/L,N0.55,L0.32,单核细胞0.07。肛门周围彩超:见肛门周围两个液性暗区分别为3.5cm×2.2cm及2.5cm×1.4cm,内无血流,伴周围散在结节。超声诊断:肛周脓肿。  相似文献   

6.
李敏  覃勤  黄小瑜  徐娟  毛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446-7446
对直肠肠源性囊肿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10月龄。因反复肛内肿物脱出2个月于2010—06—08人院。2个月前患儿于便时肛内肿物脱出肛外,便后肿物能自行回纳入肛中,便时患儿哭闹,无便血,未行诊治。  相似文献   

7.
直肠肛门部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是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的关键,我院自1988~1997年共诊治经病理证实的直肠肛门恶性肿瘤102例,其中76例曾被延误诊断,误诊率达74.5%。现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讨论。亚临床资料1.1一扭资料本组男44例,女32例;年龄24~82岁;其中直肠癌69例,直肠类癌4例,肛门恶性黑色素瘤1例,肛门癌2例。1.2症状和体征便血和粘液血便69例(gi%),大便频数和里急后重54例(71%),肛门坠胀感、疼痛15例(20%),指诊触及肿物54例(71%)。其他症状有贫血、排便困难、腹痛、腹泻便秘交替等。肿瘤位于直肠上段14…  相似文献   

8.
<正>1病例资料女性,16岁,10个月前发现肛门处肿物,3个月后自觉肿物生长迅速,并伴有肛周疼痛,于4个月前在我院行相关检查确诊为"肛门横纹肌肉瘤",拒绝手术,口服中药治疗,自觉肿物未见缩小,且疼痛加剧而入院治疗。入院查体:直肠肛门检查(胸膝位):12-3点位可见3cm×2cm肿物,皮肤完整光滑,肿物质地坚韧,无活动度,压痛阳性,且肿物向肛门内延伸。肛内指检:肛门功能正常,肛门略狭窄,进指略困  相似文献   

9.
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0岁。以发现肛门肿物5个月余,疼痛2 d为主诉收入院。该患5个月前发现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外,排便后回纳,无伴疼痛,无脓血便及排便习惯改变。2 d前排便时再次脱出不能回纳,伴疼痛,逐渐加重来院。查体:心肺腹无异常,专科检查:胸膝卧位见肛周一肿物约3 cm×3 cm大小,色暗红,表面无脓血,触痛明显,指诊触及有蒂连于直肠肛管交界约4点方向,蒂长约2 cm,基底宽约0.2 cm×0.4 cm。初步诊断:直肠肛管腺瘤。完善术前检查后2008-04-03于骶管麻醉下行经肛门直肠腺瘤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肛门恶性黑色素瘤,肿瘤厚度10mm,表面有溃疡形成,切缘未见肿瘤浸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0年本院收治的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男5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1.6:1;平均年龄58.8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肛门肿物,2例发生于肛管部,4例发生于齿状线,2例发生于直肠下端,肉眼呈结节状、息肉状或溃疡型,镜下形态多样,主要为上皮细胞型、梭型细胞型,7例见黑色素颗粒。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瘤是一种少见,恶性度极高的恶性肿瘤。S-100,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有助于诊断,特别是对于无色素型,且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1.
对我院2003—01/2007—06PPH手术20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9例,女95例,年龄26~83(平均47.49)岁,其中Ⅲ期内痔148例,Ⅳ期内痔56例,其临床表现为肛门肿物脱出和间歇性大便带血。  相似文献   

12.
多重癌1例     
张玉  苏勤  尚凤霞  巩丽  刘节  杨淑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3,10(5):315-315,i019
患者男性 ,80岁 ,僧人。因排便习惯改变伴便血 1年 ,加重 8个月入院。直肠指检发现肠腔呈环形狭窄 ,距肛门 6~ 8cm处可触及一肿物 ,质硬 ,有触痛。肠镜示直肠内有一半环状隆起肿物 ,表面高低不平 ,易出血 ,经活检病理诊断为直肠管状腺癌。腹部B超示膀胱右侧壁发现一面积为 2 1cm×1 7cm的稍强回声区 ,向腔内突起。膀胱镜下见右侧壁与前壁交界、距输尿管开口上方 2cm处有一菜花样肿物 ,直径为3cm ,触之易出血 ,经活检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此外 ,在右侧乳晕区还发现一个约 3cm无痛包块 ,质地硬 ,表面不光滑 ,边界不清 ,表面皮肤无红…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女,36岁,因下腹隐痛、腹泻伴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便2周,便血1次(量约150ml)入院。经治疗病情平稳后行电子结肠镜检查。见距肛门5.5cm直肠后壁的直肠瓣上有一直径1cm圆形深溃疡,底附白苔及血痂,周边粘膜充血水肿发红。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2001年以来采用后位扩肛挂线、分组扇形结扎注射等综合疗法治疗环状混合痔3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34~76岁,病程1~34a。静脉曲张型环状混合痔32例,结缔组织型4例。均有便血,伴有内痔2度脱出12例,3度脱出21例,内痔嵌顿3例。1.2治疗方法麻醉生效后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选择间隔的3~4个较大痔核,于其内痔上缘各钳夹一把止血钳,先行扩肛术:即于肛门后正中位做一纵行切口,上至齿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误诊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便血9例(52.9%),肛门肿物6例(35.3%),大便性状改变1例(5.9%),肛门下坠感或疼痛1例(5.9%).误诊为痔6例(35.3%),息肉7例(41.2%),直肠癌4例(23.5%).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少见易误诊,预后差,便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免疫组化有助确诊.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9岁.因直肠癌根治术后11个月下腹部坠胀2个月入院.既往于1992年行乳腺癌根治术,2005年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于2008年10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暗红色,量不多,有脓血便,便前伴肛门下坠及排便不尽感,时有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增多.2009年1月出现大便困难,大便表面带脓血,来我院行直肠镜检查:直肠距肛门12 cm处可见黏膜不规则隆起,取活检,病理回报为慢性炎症部分组织坏死,极少数散在细胞可疑恶性.因考虑心脏原因及盆腔情况,手术风险大,建议到外院治疗.于2009年3月11日住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直肠指诊示距肛门约5 cm处可触及一3 cm×4 cm菜花样肿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肛门肿物脱出1年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乳腺外佩吉特病。查体:外阴皮肤完好,未见皮疹,肛周可见环周菜花样肿物,质韧,表面呈颗粒状,有少量分泌物,肛门指检触及肛周右侧肿物上缘延伸至齿状线上2 cm。完善盆腔MRI、活组织病理检查,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肿物直肠肛管根治性切除伴结肠造口术,结合术中所见及病理结果,确诊为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术后予化疗,症状好转出院。随访8个月,病情未复发。结论肛周佩吉特病并直肠中分化腺癌伴黏液腺癌临床少见,及时行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8.
小儿重度肠套叠综合诊治2例报告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普外科(马鞍山243000)王健小儿肠套叠是外科常见病,但回肠套入结肠,结肠套入直肠,至肛门凸出者少见。近年,我们收治2例报告如下。1病例摘要例1,女,2岁,腹泻、便血伴肛门可复性肿物凸出1天。体检...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35岁,体检时发现直肠壁内肿物遂来就诊.追问病史有痛经史,无其它不适主诉,无便血,无黑便,无里急后重等.查体:腹部无压痛.直肠指诊 :直肠左侧壁可触及一肿物约2.0cm×3.0cm,界限清楚,有触痛,质韧,表面光滑,指套上未见脓血及黏液等.直肠镜示:距肛门缘约8.0cm处,直肠左侧壁可见局限性凸起,表面黏膜光滑规整未见破损溃疡.B超提示:直肠肿物(性质待定).CT示:直肠左侧壁内可见约 2.5cm×3.0cm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CT值约40.0Hu,增强后CT值约86.0Hu邻近直肠壁未见明显浸润及增厚(图1、2).手术及病理示:(直肠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3岁,间断性便后带血5年,排便时肛门肿物脱出20d.入院4d前曾在外院作内痔结扎切除术治疗。术后排便时仍有肿物脱出,即来我院就诊,局部检查:肛管齿线附近,6、12点外各有1.0-1.5cm大之创面,肛管指诊6.0-7.0cm处可触及柔软弹性肿块,指套染有鲜血,嘱患者排便后可见直径3.0-4.0cm绒毛状带蒂之肿物脱出,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