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TCI)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术中镇静的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下腹部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Ⅰ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异丙酚组,Ⅱ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TCI咪达唑仑组。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TCI,利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镇静程度,OAA/S评分发生变化时记录即刻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BIS及血药浓度。术中保持OAA/S评分于3分水平,如病人出现躁动则加深至2分。术中监测不良反应,手术结束前停TCI,观察苏醒时间。结果 不同OAA/S砰分时两组病人MAP、HR、SpO2、BIS均有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苏醒时间Ⅰ组短于Ⅱ组(t=5.15.P〈0.01)。OAA/S评分与BIS呈正相关(r=0.829、0.871.P〈0、01),BIS与血药浓度呈负相关(r=0.771、0.687,P〈0.01)。结论 异丙酚和咪达唑仑靶控输注用于硬膜外麻醉病人的术中镇静安全有效.BIS与OAA/S评分可有效指导TCI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喷他佐辛对靶控输注(TCI)咪哒唑仑患者镇静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I~II级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P1组、P2组和P0组.以咪哒唑仑血浆药物浓度作为靶目标进行靶控输注(TCI),咪哒唑仑血浆靶控浓度维持在80 ng/mL.静脉微泵注入15 min后,按分组给药,P1组(n=20):喷他佐辛0.5 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静脉注射(30 s);P2组(n=20):P2组喷他佐辛1 mg/kg,方法 同P1组;P0组(n=20):生理盐水10 mL,方法 同P1组.记录咪哒唑仑TCI启动前(T0),咪哒唑仑TCI启动后5 min(T1)、10 min(T2)、15 min(T3),分组给药后5 min(T4)、10 min(T5)、15 min(T6)各时点的RE、SE、MAP、HR、SpO2及OAA/S评分.结果 3组患者在靶控咪哒唑仑80 ng/mL后10~15 min,RE、SE及OAA/S评分均显著下降,T2-3与T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0和P1组注药后5~15 min,RE、SE和OAA/S未见有显著改变(P>0.05);P2组静注喷他佐辛1 mg/kg后RE、SE及OAA/S评分继续下降,T6与T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组静脉注射喷他佐辛后T5-6与T3时点比较MAP和HR轻度升高(P<0.05).P1、P2组在静注喷他佐辛后SpO2明显降低(P<0.05).结论 喷他佐辛与咪哒唑仑联合用药具有协同作用,静脉注射喷他佐辛1 mg/kg可加深血浆浓度80 ng/mL咪哒唑仑靶控的镇静程度,患者由清醒镇静状态进入睡眠状态,可降低RE和SE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椎管内麻醉辅以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方法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成年病人6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予以丙泊酚(I组)和咪达唑仑(II组)持续靶控输注镇静。分别在入室平卧10min(T1)、静脉给予镇静药后2min(T2)、5min(T3)、10min(T4)、20min(T5)、30min(T6)、手术结束前10min(T7)、手术结束时(T8)8个时间点记录OAA/S镇静评分、BIS值及心率、血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与给药前比较,丙泊酚组给药后2、5、10、20和30min BIS值明显下降(P<0.05);OAA/S评分在给药后2min到30min都有明显下降(P<0.05)。咪达唑仑组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5min到30min BIS值明显下降(P<0.05),OAA/S评分也在给药后5min到手术结束前10min都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辅以丙泊酚、咪达唑仑持续靶控输注镇静效果良好,且对生命体征影响小;BIS值对丙泊酚和咪达唑仑镇静监测反应灵敏。  相似文献   

4.
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与哌替啶复合氟哌利多用于术中镇痛、镇静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CSEA)行下腹部、盆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A组静脉滴注布托啡诺0.03mg/kg+咪达唑仑0.03 mg/kg,B组静脉滴注哌替啶1.0 mg/kg+氟哌利多0.05 mg/kg。分别记录给药后5、10、30、60 min各时点的HR、MAP、SpO2,并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两组患者术中Bp、HR、SpO2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在给药后5、10、30、60min B组OAA/S评分均高于A组。结论:布托啡诺复合咪达唑仑用于CSEA,镇痛、镇静起效快,镇静遗忘效果强,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靶控输注系统(TCI)用于硬膜外阻滞患者清醒镇静的可行性和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所需的靶控血药浓度范围.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患者,运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评估镇静深度.以血浆室为靶控目标,采用咪达唑仑靶控输注行清醒镇静,确定相应靶控血药浓度(Cp).结果 达到理想清醒镇静深度时(OAA/S评分3分),所需靶控血药浓度为(122.5±12.8)ng/ml.结论 咪达唑仑靶控输注系统用于硬膜外阻滞患者清醒镇静可控性良好,镇静深度适宜,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100例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对照组芬太尼和生理盐水组。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分别静注两组的药物,Ⅰ组芬太尼1-2ug/kg,咪达唑仑100ug/kg.h;Ⅱ组芬太尼1-2ug/kg,0.9%盐水2-4mL。记录给药时、给药后5、15、30、60m in时的HR、MAP、SpO2、RR等。作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并记录分值,作遗忘的评定并记录级别,记录躁动、恶心、呕吐、肌张力增高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HR、MAP维持平稳于正常值较低界限,无躁动、恶心、呕吐、肌张力增高等不良反应,OAA/S评分≤2分,患者处于睡眠状态。遗忘评定Ⅲ级者达84%,Ⅱ级者达1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结论: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中效果良好,咪达唑仑是消除患者术中记忆的较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臂丛麻醉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4组,每组20例,咪达唑仑组(A组:咪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B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眯达唑仑+右美托咪定恒速输注组[C组:眯达唑仑0.04 mg/kg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恒速输注组(D组:负荷量2.5μg/(kg·h)诱导10 min+右美托咪定0.7μg/(kg·h)恒速泵入]。记录静脉给药前(T_0)、给药后10 min(T_1)、20 mm(T_2)、30 min(T_3)、60 min(T_4)及术毕(T_5)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心电图(ECG)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T0MAP、HR和OAA/S评分相比,A组仅T_1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T_1-T_5均平稳,差异无显著性(P>0.05);C和D组T_1-T_4均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4组间T_1-T_4MAP、HR和OAA/S评分比较,A组仅T_1较B组一过性下降,C组和D组均较B组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和D组除T_1外均较A组降低,但C组和D组相比,D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四组组内和组间给药前后SPO_2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因心率减慢(HR≤45次/min)需给阿托品者,C组1例,D组5例,C组和D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辅助臂丛神经阻滞镇静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日间手术麻醉中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行日间手术麻醉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联合丙泊酚复合阿芬太尼麻醉,研究组联合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麻醉,术中发生体动时分别加注丙泊酚或瑞马唑仑,直至体动消失。记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至出手术室时心率(heart rate, 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BP)。采用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 OAA/S)评估两组患者镇静状态。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体动比例、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开始时(T1)至手术结束时(T3)时HR、MAP、SpO2及OAA/S评分与术前(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时对照组HR、MAP、SpO2及OAA/S评分较T0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T1、术中(T2)、...  相似文献   

9.
黄巧文 《吉林医学》2011,(9):1745-1745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中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择中下腹及下肢手术小儿60例,行硬膜外麻醉协同咪唑地西泮、氯胺酮、丙泊酚术中镇静,记录镇静评分OAA/S的值,术前、术中MAP、HR、SpO2,停药后患儿OAA/S为3分以上的时间及有无躁动、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对术前、术中指标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丙泊酚用于小儿硬膜外麻醉,镇静及镇痛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恶心、呕吐少,术后清醒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麻醉安全状态下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消除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可行性及两药的合适用量。方法选择下腹部开腹手术患者40例,行硬膜外麻醉联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和咪达唑仑,观察患者呼吸指标、循环指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和警觉/镇静观察(OAA/S)评分,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1.9~2.5)μg/mL、咪达唑仑血浆靶浓度为(0.15~0.3)μg/mL,患者无知晓,且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平稳。BIS与OAA/S评分标准呈正相关,而且不同OAA/S评分之间的BIS值有统计学差异。②BIS、OAA/S值与异丙酚、咪达唑仑两药剂量呈负相关。③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低于(0.8~1.0)μg/mL、咪达唑仑血浆靶浓度低于(0.08~0.12)μg/mL,BIS75时患者会出现术中知晓。结论异丙酚联合咪达唑仑TCI能有效消除CEA患者术中知晓。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术前镇痛在股骨骨折硬膜外麻醉前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拟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术的股骨骨折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A组先后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15mg/kg、舒芬太尼0.04μg/kg,B组静脉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者入室时(T1)、给药后(T2)、侧卧后(T3)、翻身平卧后(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患者给药后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评分)和侧卧位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每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评估患者的满意率。结果两组各时点SpO2及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两组VAS评分、一次穿刺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A组显著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咪达唑仑术前镇痛能有效缓解股骨骨折患者硬膜外麻醉前改侧卧位穿刺时的疼痛,提高麻醉穿刺成功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股骨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下布托啡诺-咪达唑仑与哌替啶-异丙嗪抑制胃部手术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行穿孔修补手术的40例胃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的药物不同分为2组:哌替啶-异丙嗪(DP)组和布托啡诺-咪达唑仑(BM)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DP组:哌替啶50mg和异丙嗪25mg混合于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BM组:布托啡诺0.02mg/kg和咪达唑仑0.04mg/kg混合于切皮前5min静脉注射。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现牵拉反应的情况,计算抑制牵拉反应的有效率;并分别记录静注前(T2)、静注后5min(T2)、10rain(T2)、15min(T2)和术毕(T2)各时相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采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评估2组患者术中镇静深度。结果:DP组和BM组患者术中抑制牵拉反应的有效率分别为50%和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相点,DP组患者的MAP、HR、SpO2与B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OA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下,布托啡诺-咪达唑仑比哌替啶-异丙嗪更能有效地抑制胃部穿孔修补手术引起的牵拉反应,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或阿托品复合咪哒唑仑(咪唑安定)对病人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催眠、镇静和遗忘作用的影响效果。方法:根据术前用药,随机分为A组(盐酸戊乙奎醚组)和B组(阿托品组);两组均给予咪哒唑仑0.07mg/kg(总量〈5mg)。病人入室后常规连续监测心电图(EKG)、MAP、HP、SpO2,确定其基础值,麻醉选以腰麻-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采用Ramsay分级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程度,分别观察两组镇静和遗忘。结果:两组HR,MAP,SpO2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阿托品明显增快患者心率(P〈0.05),各组MAP、SpO2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镇静遗忘作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作为术前用药,阿托品可以明显增快患者心率,盐酸戊乙奎醚则对患者心率无明显影响。盐酸戊乙奎醚可增强咪哒唑仑的镇静和遗忘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文强  邱小凤  梁郁  李方卿 《吉林医学》2013,(30):6258-6260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实施清醒镇静结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0例行实施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S组(67例):舒芬太尼0.10.15μg/kg加咪达唑仑0.040.15μg/kg加咪达唑仑0.040.06 mg/kg、C组(63例):实施常规结肠镜检查。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SpO2,术中Ramsay镇静分级,术后对术中疼痛评分(数字评分法NRS)和术中操作的记忆,以及对结肠镜检查的感受。结果:与C组比较,S组结肠镜检查时间缩短(P<0.05);术中Ramsay镇静分级20.06 mg/kg、C组(63例):实施常规结肠镜检查。观察和记录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SpO2,术中Ramsay镇静分级,术后对术中疼痛评分(数字评分法NRS)和术中操作的记忆,以及对结肠镜检查的感受。结果:与C组比较,S组结肠镜检查时间缩短(P<0.05);术中Ramsay镇静分级24级;术后对术中疼痛NRS评分低(P<0.01),对操作无明显记忆(P<0.01),术后感觉舒适(P<0.01)。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在S组SBP、HR变化幅度均在正常范围内,而C组检查中收缩压及HR显著升高(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结肠镜检查,患者清醒配合,无痛镇静,对操作无明显记忆,其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是安全、舒适、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全麻复合右关托咪定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胸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72例ASAⅠ-Ⅱ级择期胸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Ⅰ组(全麻复合右美托咪定)、Ⅱ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Ⅲ组(单纯全麻组,即对照组),每组各24例,在入室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进胸探查时(T3)、关胸时(T4)分别监测患者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空腹血糖(GLU)及皮质醇(Cor)水平。结果:与T1相比,T2-T4时Ⅲ组在MAP、HR及Co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T2时间点开始,Ⅰ、Ⅱ组与Ⅲ组相比,Cor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时间点Ⅰ组Cor水平相对Ⅱ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麻复合右关托咪定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其程度与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相当,且在维持血流动力学方面前者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芬太尼或氟哌合剂(氟哌利多与哌替啶)合用于硬膜外麻醉镇静时的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下肢或下腹部手术患者100例,按辅助用药不同随机分为5组(n=20):Ⅰ组为咪唑安定与芬太尼组、Ⅱ~Ⅴ组为不同剂量咪唑安定与氟哌合剂组。观察并记录给药时,给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90min时各时间点患者的HR、SBP、DBP、SpO2、用药后不良反应、术中遗忘效果及OAA/S评分。结果:仅Ⅰ组有20%发生呼吸抑制,其他各组生命体征平稳;Ⅰ~Ⅴ组上呼吸道梗阻2分以上发生率分别为25%、0%、5%、20%、5%。Ⅰ~Ⅴ组患者在观察期内完全遗忘率分别为60%、25%、60%、65%、35%;OAA/S镇静评分在4分以内的时间分别为:Ⅰ组(60.5±12.68)min、Ⅱ组(61.6±10.83)min、Ⅲ组(88.4±13.56)min、Ⅳ组(89.5±14.28)min、Ⅴ组(65.3±18.43)min。结论:咪唑安定0.03mg/kg+氟哌啶0.03mg/kg+哌替利多0.6mg/kg为90min内下肢或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较适宜的辅助镇静方案。  相似文献   

17.
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初产妇40例,每组20例,G组施行全身麻醉,E组施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诱导用氯胺酮和异丙酚,以异丙酚和罗库溴铵维持麻醉,胎儿娩出后静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组选择L2~3间隙,注入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比较两组产妇MAP、HR和SpO2;新生儿剖出时间(I-D),新生儿Apgar评分和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结果:E组手术开始及新生儿剖出时MAP显著低于术前和G组(P<0.05),新生儿剖出时E组HR显著高于术前和G组(P<0.05);两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剖出时间G组短于E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和NBN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身麻醉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显著小于硬膜外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对新生儿安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的镇静、遗忘、并发症及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等,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协会(ASA)麻醉分级,也称为麻醉分级的Ⅰ-Ⅱ级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和观察组(B组),每组30例。B组患者于颈丛阻滞前5min缓慢静注咪唑安定1.52.0mg,颈丛阻滞后微量泵输注异丙酚3mg/(kg·h)、芬太尼1.125μg/(kg·h)。A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缓慢静注异丙酚1 mg/kg、芬太尼0.05mg,继以异丙酚42.0mg,颈丛阻滞后微量泵输注异丙酚3mg/(kg·h)、芬太尼1.125μg/(kg·h)。A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缓慢静注异丙酚1 mg/kg、芬太尼0.05mg,继以异丙酚46mg/(kg·h)输注维持。监测并记录入室时(T0)、颈丛阻滞后10min(T1)、20min(T2)、30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及术毕(T5)时的BP、HR和SpO2,并计算MAP。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术后遗忘程度。结果:与T0比较,A组患者在T1、T2、T3时MAP显著升高、HR显著加快(P<0.01),B组患者术中MAP、HR变化不明显(P>0.05);B组MAP、HR在T1、T2、T3时明显低于A组(P<0.01)。A组呼吸暂停发生率(36.7%)明显高于B组(0%)(P<0.01)。B组患者术后颈丛阻滞操作遗忘率和手术过程的Ⅲ级遗忘率高于A组(P<0.01)。结论:小剂量的咪唑安定、异丙酚和芬太尼合用于颈丛阻滞甲状腺手术,镇静效果满意,能有效抑制颈丛阻滞后的心血管反应,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不良反应少,术后对颈丛阻滞操作和手术过程遗忘作用强,可提高患者的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诱导对围拔管期的影响。方法 50例ASAⅠ-Ⅱ级全麻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5):布托啡诺组(B组)和芬太尼组(F组)。B组诱导时静注布托啡诺30μg/kg,F组静注芬太尼4.0μg/kg,咪达唑仑、顺苯磺酸阿曲库铵、依托咪酯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雷米芬太尼、顺苯磺酸阿曲库及丙泊酚维持麻醉,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管后送PACU。记录麻醉前、气管拔管前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VAS镇痛评分;不良反应。结果与麻醉前比较,B组拔管前和拔管后MAP、HR无明显变化(P〉0.05),F组围拔管后即刻MAP、HR明显增高(P〈0.05);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F组躁动、寒战肌僵、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甲状腺手术病人,布托啡诺30μg/kg全麻诱导,拔管前后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辅助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镇静效应及安全性。方法择期下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M组( n=30)。神经阻滞后,M组予以芬太尼1.5μg/kg+咪唑安定0.05 mg/kg;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10 min静脉注射后,予以0.5μg/( kg· h)维持。监测并记录观察麻醉前( T0)、给药后10(T1)、30(T2)、60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T0比较,D组、M组T1~T3时MAP、HR降低,BIS值均下降(P<0.05),两组各时间点BIS值、MAP与HR差异无显著性。 M组T1~T2时SpO2下降( 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与M组SpO2在T1~T2时点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患者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镇静,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