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两组均接受常规的临床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入作业疗法指导,分别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时(初评时)以及平稳后1个月、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和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上肢、手运动功能指数及ADL得分,初评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1个月后、3个月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早期介入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可显著降低家庭依赖程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 99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作业组52例,采用包括作业疗法的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47例,采用无作业治疗的其他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及偏瘫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并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作业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手功能实用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作业疗法可以提高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及手的实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运动表象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两组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和常规作业治疗,观察组另加运动表象疗法.2个月为1个疗程.分别进行Fugl-Meyer上肢及手功能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FIM).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Fugl-Meyer上肢及手功能评分、FIM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运动表象疗法结合作业疗法能明显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及手功能,进而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7,他引:21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统一标准入选的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治疗组除常规临床治疗外,严格按照“十五”攻关课题“脑血管病三级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康复训练,直至病程6个月末:对照组不做任何正规康复训练。分别于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恢复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上肢、手及下肢的运动功能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1个月时上肢和下肢功能差异出现显著性意义(P〈0.05);3-6个月时差异更加显著(P〈0.01);同时手功能也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在入组时ADL能力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1个月时差异出现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3—6个月时差异更为显著(P〈0.01)。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作分析及在此基础上的强化性分离运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物理治疗和作业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每个作业活动进行动作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性分离运动训练。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分别用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和Brunnstrom分期评定上肢功能,以及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作分析的强化性分离性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对提高脑卒中的康复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4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镜像疗法和运动想象相结合的作业治疗,对照组则增加常规作业训练.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Brunnstrom分期、偏瘫上肢功能测试(香港版)(FTHUE-HK)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评价其上肢和手的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runnstrom分期、FTHUE-HK评分和BI评分分别为(4.55±0.86)级、(5.73±1.03)级和(73.50±10.89)分,对照组则分别为(3.90±1.02)级、(4.55±1.34)级和(67.05±12.03)分,2组各项指标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镜像治疗结合运动想象训练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镜像疗法。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ayer量表、简易上肢功能评定(Simple test for evaluating hand function,STEF)和Barthel指数(BI)评分分别评价其上肢运动功能以及ADL能力。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可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和ADL能力,对临床康复护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居家作业治疗对脑卒中中后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接受脑卒中二级预防,实验组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布置居家作业康复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开始前、治疗后3个月接受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上肢功能的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2组患者上肢功能及Barthel指数评分,经3个月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居家作业治疗对脑卒中中后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方法51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5),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但治疗组增加作业疗法。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及手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手功能评定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作业疗法强化上肢及手功能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恢复偏瘫患者的各种精细协调动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针结合作业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作业治疗,治疗组在作业治疗的同时进行头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定患侧上肢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治疗后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与进食、穿衣、如厕、个人卫生、自己洗澡之间呈明显正相关;随访3个月,治疗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头针配合作业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疗效优于单纯作业疗法。  相似文献   

11.
巴氯芬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抗痉挛药物的时机及其对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按肌张力增高程度将 8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轻度增高组 (A组 )和严重增高组 (B组 ) ,每组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康复训练 ,试验组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接受巴氯芬治疗 ;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 1个月后对 4组患者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和ADL能力评定。结果训练1个月后 ,4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和ADL能力均有提高 ,但A组内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提高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B组内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提高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肌张力轻度增高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无显著影响 ,只有当肌张力明显增高 (Asworth 3级以上 )并影响运动训练时 ,才有必要进行药物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和运动疗法对老年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分为观察组(运动疗法加作业疗法)和对照组(运动疗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病例对照方法。经运动想象问卷(KVIQ)评定后,入选的3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19),治疗组用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干预。入选时和治疗8周后,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FMA和MB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想象疗法可明显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4.
范利  杨坚  张颖  刘功亮 《中国康复》2017,32(1):10-12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配合偏瘫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前后分别使用BIODEX system-3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检测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NRS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来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疼痛。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NRS疼痛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肌张力均较前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伸肌力,且不会加剧肌肉痉挛和肩关节疼痛,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简化的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sCIM T )在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中对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89例,分为sCIM T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采用社区康复治疗3个月,sCIM T组在训练开始的第1个月,给予一个类似于拳击手套的装置,限制健侧手及腕关节的活动,同时给予sCIMT的行为技术治疗,后2个月同对照组社区康复方法。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简化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FMA)及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0.05),且sCIMT 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2组U-FM A及BI评分均呈持续上升趋势( P<0.01,0.05);且sCIM T 组评分更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简化的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能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适合社区康复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水中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40名恢复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2组患者均接受每周6天的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还接受上肢作业治疗活动指导训练。观察组另外接受水中上肢运动指导训练,均为每天1次,每次45min,每周6d,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采用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评估受试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的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的上述2项评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水中运动疗法可促进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90 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观察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给予个体化作业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康复的同时予靳三针结合作业治疗,疗程4 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FMA)和Barthel 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后FMA、B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01),FMA、BI 评分差值试验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采用靳三针治疗和个体化作业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及其相关治疗机制。 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强制性运动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康复训练组(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康复治疗。治疗4周后用Wolf运动功能试验(WMFT)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评测上肢运动功能,用Barthel指数(BI)评测ADL能力。 结果治疗组患者WMFT、FMA、BI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可用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与常规康复治疗同时应用,可促进和加快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显著提高患者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9.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综合复康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运动疗法、ADL训练及皮肤刺激对9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6-12个月治疗,结果:治疗后94例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步行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0.001)。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偏瘫患儿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强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Bobath治疗手法,强制组在Bobath治疗手法的基础上应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治疗,使用厚棉质连手手套限制健侧手的活动,对患儿进行集中、大量、反复的训练,疗程2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手功能实用能力评定、儿童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及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患肢及手功能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但强制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对改善偏瘫患儿上肢功能恢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