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用于异体神经移植中的免疫抑制剂-环胞素A价格昂贵;而相关文献报道,中药雷公藤制剂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替代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进行免疫抑制可行性.设计随机分组双盲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完成,对象为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Wistar大鼠18只,SPF级,体质量180~210 g,购自武汉大学医学动物实验中心.干预方法取Wistar大鼠坐骨神经为供体,于SD大鼠上制备坐骨神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自体移植组,行自体神经原位移植;CSA组,异体神经移植应用CSA 5 mg/(kg·d)5周;雷公藤组,异体神经移植应用雷公藤多甙5 mg/(kg·d)5周;对照组,单纯异体神经移植而无免疫抑制剂.主要观察指标移植术后12周移植段神经形态学观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峰值、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幅积分,腓肠肌称重及再生轴突计数.结果12周时,自体移植、CSA、雷公藤组的潜伏期峰值、诱发电位、传导速度、振幅积分、肌肉湿质量、肌肉湿质量恢复度、轴突数目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q=3.95~8.32,P<0.01),再生神经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时,雷公藤多甙可以替代CSA发挥有效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羊膜材料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替代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48只健康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自体神经原位移植组(A组),异体神经移植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5mg/(kg.d)5周组(B组),异体羊膜材料桥接缺损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组(C组),单纯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6只Wistar大鼠取双侧坐骨神经作为供体。于术后12周取移植段神经行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测定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峰值、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幅积分、腓肠肌最大收缩力,再生轴突计数及髓鞘厚度测定。结果 12周时A、B、C组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D组(潜伏期、诱发电位峰值、传导速度、腓肠肌最大收缩力、髓鞘厚度及再生轴突计数AN0VA结果分别为F=12.87,P&;lt;0.05;F=19.54,P&;lt;0.05;F=3521.P&;lt;0.0l;F=56.33,P&;lt;0.01.F=75.26,P&;lt;0.05;F=1483.P&;lt;0.05;F=96.1l,P&;lt;0.01),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gt;0.05),再生神经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长段周围神经缺损,应用异体羊膜复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桥接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羊膜材料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替代神经材料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48只健康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即自体神经原位移植组(A组),异体神经移植应用环孢素A(CyclosporineA,CSA)5mg/(kg.d)5周组(B组),异体羊膜材料桥接缺损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组(C组),单纯异体神经移植组(D组)。6只Wistar大鼠取双侧坐骨神经作为供体。于术后12周取移植段神经行光镜、电镜形态学观察,测定神经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神经运动诱发电位峰值、神经传导速度和振幅积分、腓肠肌最大收缩力,再生轴突计数及髓鞘厚度测定。结果12周时A、B、C组的各项检测指标明显优于D组(潜伏期、诱发电位峰值、传导速度、腓肠肌最大收缩力、髓鞘厚度及再生轴突计数ANOVA结果分别为F=12.87,P<0.05;F=19.54,P<0.05;F=35.21,P<0.01;F=56.33,P<0.01.F=75.26,P<0.05;F=14.83,P<0.05;F=96.11,P<0.01),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再生神经形态与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长段周围神经缺损,应用异体羊膜复合神经生长因子进行桥接可以有效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背景:有文献报道,在皮肤移植中使用雷公藤预处理供体皮片后再移植,可减轻排斥反应,促进皮片存活,但采用雷公藤作为免疫抑制剂预处理周围神经再移植的报道罕见.目的:观察中药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对大鼠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神经再生情况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观察实验,于2007-09/2008 07在重庆医科大学完成.材料:雷公藤多甙片由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5只为供体.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为受体,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方法:切取供体双侧15mm坐骨神经共30段,生理盐水冲洗,10段置于雷公藤多甙溶液中.建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造模后,雷公藤预处理组将在400 mg/L雷公藤多甙的细胞保存液浸泡24 h的供体坐骨神经移植于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进行新鲜异体神经移植,术后口服雷公藤多甙5mg/(kg·d),5周;自体、异体神经移植组进行自体、异体神经移植.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8,14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对神经移植片段进行光镜的组织学检查,并在术后14周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透射电镜观察、再生轴突图像分析.结果:术后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神经功能指数均逐渐下降,在14周时接近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术后,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移植段排斥反应稍重于自体神经移植组,但明显小于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14周时雷公藤多甙预处理组、异体神经移植+雷公藤多甙组、自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神经传导速度、动作电位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再生有髓神经神经纤维的面积,总数和髓鞘厚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异体神经段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可降低移植物与宿主间的免疫排斥反应,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羊膜复合异体神经移植促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3组,切除10mm坐骨神经造模,造模后3组分别采用自体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加雷公藤药物、异体神经移植。移植术后第24周,观察移植段神经形态学、坐骨神经指数(SFI,术后第8周开始)、胫前肌湿重、单位面积移植神经中段轴突数量和髓鞘厚度。结果:移植术后第24周自体神经移植组和异体神经移植加雷公藤药物组的坐骨神经指数、单位面积移植神经中段轴突数量和髓鞘厚度、胫前肌湿重各项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再生神经形态和功能恢复良好,检测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促进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治疗坐骨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6.
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后近期运动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型哺乳类动物粗大和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15只犬分成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6只、自体神经移植组6只、新鲜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3只。右侧坐骨神经主干造成5.0cm长缺损,分别以上述3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进行步态分析:结果:同种异体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功能恢复一般情况相似.正常组、同种异体移植组及自体神经移植组犬距小腿关节角度平均极大值分别为59.0&;#176;,58.0&;#176;和61.9&;#176;,平均极小值分别为16.4&;#176;,7.6&;#176;和8.4&;#176;。新鲜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无任何恢复;同种异体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的右后肢运动及步态周期非常相似,距小腿关节跖屈及背伸肌群的肌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及正常犬。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在术后6个月近期运动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7.
冷冻法与免疫抑制剂法对鼠异体神经移植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应用冷冻法与免疫抑制剂法对同种异体鼠坐骨神经再生效果的比较。方法:实验分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供体神经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组。于移植后3周各组分别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电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测神经移植效果。结果:各组神经移植效果由优至差排序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冷冻神经移植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结论:周围神经的细胞成分可被低温保存,移植后可存活并具功能,冷冻法优于应用免疫抑制剂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冷冻法与免疫抑剂法对同种异体鼠坐骨神经再生效果的比较。方法 实验分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供体神经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组。于移植后3周各组分别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电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及迟发性超敏反应检查神经移植效果。结果 各组神经移植效果由优至差排序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冷冻神经移植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结论 周围神经的细胞成份可被低温保存,移植后可存活并具有功能,冷冻法优于应用免疫抑制剂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的粗大和长段缺损,观察其近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方法:12犬随机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组)各6犬。右侧坐骨神经造成5.0cm长缺损,以两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电生理观察,包括小腿三头肌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感觉诱发电位等。结果:①方波(1.0~2.0mA,0.1ms,1.0Hz)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小腿三头肌上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曲线。②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实验组平均为47.2m/s,对照组为60.9m/s,正常值为122.0m/s。③方波(5.0~10.0mA,0.2ms,1.9Hz)刺激胫神经远端,均在颅顶部记录到感觉诱发电位曲线;两组动物的感觉恢复程度相似,但均不及正常侧。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术后6个月近期感觉及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10.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_1是一种强效细胞生长增殖调节蛋白,在移植免疫的抗排斥反应、移植物血管病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观察经冷冻处理异体神经移植后,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受体为清洁级SD大鼠60只,分为3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每组20只.供体为40只Wistar雄性大鼠.pAdTrack-CMV-TGF-β_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四院骨科实验室惠赠.方法:取供体大鼠40只作双侧股后外侧纵切口,分离显露坐骨神经,切取双侧整段坐骨神经,置于无菌冷冻管中保存1周,备用.手术显微镜下将受体鼠自骨二头肌与半腱肌和半膜肌间隙剪开结缔组织,显露坐骨神经,从犁状肌孔下0.5 cm处整齐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选择粗细相等、已预制冷冻的自体及异体神经移植;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后于大鼠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内注射pAdTrack-CMV-TGF-β_1质粒40 μg/只.主要观察指标:术后3,6,9周各组大鼠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和轴突计数检查.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P < 0.01),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自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术后9周轴突计数较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高(P < 0.01).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光镜及电镜可见神经纤维走行正常,排列完好,神经纤维可见血管增生,髓鞘结构较好,神经纤维内见有大量再生髓鞘,许旺细胞明显增多,胞质较发达,大量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结构清晰,再生的轴突内微丝密集排列,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异体神经移植组光镜及电镜可见神经纤维数量少、排列紊乱,髓鞘轴突变性明显,大部分神经纤维脱髓鞘崩解,轴突消失,未见再生的神经纤维.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_1质粒联合冷冻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可以协同减轻移植后产生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被应用于周围神经移植来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但在某些情况下,转化生长因子又表现出正向免疫调节作用。所以有必要进行量效关系研究获取可靠的数据佐证。 目的:从剂量学上观察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与免疫排斥反应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选用雄性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清洁级雄性SD大鼠5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自体神经移植组、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低、中、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AdTrack—CMV—TGF-β1质粒,pAdEasy—1—Bj51833细胞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传染病实验室曾令兰教授惠赠。 方法:于手术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cm处整齐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异体神经移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注射剂量为10,20,40μg/只,空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注射空质粒。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6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轴突计数检查。 结果: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计数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接近(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显示,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移植神经段效果接近于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P〉0.05),并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高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迟发性超敏反应优于低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 结论:局部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减轻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作用,在10~40μg范围内,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无细胞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神经再生效果。方法:正常鼠坐骨神经用非变性生物剂处理后得到无细胞的基膜管,桥接鼠坐骨神经20mm缺损。实验分3组:无细胞基膜管移植组(A组);自体神经移植组(B组);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术后进行肌电图、组织形态学及图像分析仪检查。结果:A组再生神经有大量轴突通过移植体,术后2个月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的潜伏期及波幅低于B组(ta=2.101,P&;lt;0.05;tb=5.00,P&;lt;0.05),3个月时无显著性差异。髓鞘厚度在术后3个月时亦低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ta=5.68,P&;lt;0.05)。轴突直径及数目两组无差异。结论:无细胞基膜管移植体能支持轴突的生长和雪旺细胞的迁移,是一种良好的神经移植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修复大型哺乳类动物粗大和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15只犬分成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6只、自体神经移植组6只、新鲜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3只.右侧坐骨神经主干造成5.0 cm长缺损,分别以上述3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进行步态分析.结果同种异体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功能恢复一般情况相似,正常组、同种异体移植组及自体神经移植组犬距小腿关节角度平均极大值分别为59.0.,58.0.和61.9.,平均极小值分别为16.4.,7.6.和8.4..新鲜神经同种异体移植组无任何恢复;同种异体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的右后肢运动及步态周期非常相似,距小腿关节跖屈及背伸肌群的肌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及正常犬.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在术后6个月近期运动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预制的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术后12周,分别进行显微解剖观察,再生轴突神经电生理测定,再生轴突生长和成熟情况的组织学观察及其图像分析处理。结果: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结构完整,组织相容性良好: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相对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再生轴突在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体内生长良好,并可见较好的髓鞘结构形成。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移植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比再生轴突密度恢复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组织工程化周围神经可修复大鼠坐骨神经15mm缺损;  相似文献   

15.
同种异体移植近期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衷鸿宾  侯树勋  徐莹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908-4909,F003
目的:观察犬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近期神经再生。方法:15犬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6犬、自体神经移植组6犬、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3犬。坐骨神经5.0cm长缺损,以3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再生的组织学观察。结果:移植段内大量新生神经纤维,新生血管及许旺细胞;远端胫神经内大量的有髓神经纤维;靶肌肉运动终板的数量、形态及分布良好。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非常相似。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作为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在修复犬的粗大和长段神经缺损时不会被宿主排斥和吸收,其神经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6.
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早期许旺细胞尚未大量分裂增殖,此时由于解剖连续性的中断,通过轴浆逆向运输提供的营养因子骤减,缺乏神经营养因子支持的神经元有可能死亡,从而使周围神经不能再生或再生乏力.目的:观察植入经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去细胞神经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大耳白兔制备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抽签法分成4组:去细胞神经组,移植同种异体去细胞神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移植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去细胞神经:经诱导骨髓闯充质干细胞组,移植经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同种异体去细胞神经;自体神经组,移植自体神经.术后进行形态学观察与靶肌肉肌湿质量恢复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的检测.结果与结论:经富血小板血浆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的靶肌肉肌湿质量恢复率、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及形态学观察明显优于移植单纯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合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的效果,而与移植自体神经修复结果相似.说明经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具有许旺细胞的部分功能,可作为组织工程化外周神经的种子细胞,用于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坐骨神经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的粗大和长段缺损,观察其近期神经电生理恢复.方法12犬随机分成去细胞神经移植组(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组)各6犬.右侧坐骨神经造成5.0cm长缺损,以两种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术后6个月行神经电生理观察,包括小腿三头肌运动诱发电位、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感觉诱发电位等.结果①方波(1.0~2.0 mA,0.1 ms,1.0 Hz)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小腿三头肌上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曲线.②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实验组平均为47.2 m/s,对照组为60.9 m/s,正常值为122.0 m/s.③方波(5.0~10.0 mA,0.2 ms,1.9 Hz)刺激胫神经远端,均在颅顶部记录到感觉诱发电位曲线;两组动物的感觉恢复程度相似,但均不及正常侧.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移植修复犬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术后6个月近期感觉及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18.
背景:异体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是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手段是降低移植神经段的抗原性和全身使用免疫抑制剂。 目的:观察经反复冻融处理的冷藏异体神经移植,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处理的效果。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 材料:实验于2003-01/2004—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完成,选择健康成年不同窝的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只。方法:制备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及冷冻的异体坐骨神经。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将坐骨神经在梨状肌孔下0.5cm处,切除2.0cm,神经缺损用预制冷冻的异体神经2.0cm移植修复,实验组局部肌肉及神经两断端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6,12周各组10只大鼠取材、切片、染色并进行轴索计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无动物死亡,均进入结果分析。6周时对照组神经移植段轴索间有轻度水肿,实验组轴索间基本无水肿,再生神经数量接近正常;12周时,实验组整个神经移植段基本被再生轴突充满,有髓纤维排列整齐,轴突和髓鞘发育良好,实验组再生轴突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极显著性[(98.6&;#177;4.8),(75.8&;#177;5.1)个/μm^2,t=2.962,P〈0.01]。 结论:反复冻融冷藏保存可降低异体神经的抗原性,具有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能性。局部使用转化生长因子β1质粒,可在局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降低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9.
背景:心脏等移植时常采用胸腺内注射脾细胞抑制或减弱移植排斥反应,而在神经移植中很少有报道.目的:应用大鼠胸腺内注射脾细胞的方法,诱导大鼠同种异体坐骨神经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6/2008-06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选用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为受体,随机分为自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组,异基因抗原注射组,每组10只.雄件Wistar大鼠20只为供体.方法:异体神经移植组大鼠在显微镜下,从犁状肌下孔0.5 cm处整齐剪下长约1 cm的坐骨神经,将供体神经桥接于神经缺损处.自体神经移植组神经缺损处进行自体神经移植.异基因抗原注射组在异体神经移植后注入供体异基因抗原.主要观察指标:移植后2 周进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病理学、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血清白细胞介素检查.结果: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基因抗原注射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无显著差别(P0.05),但明显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病理学及透射电镜观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一致.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白细胞介素水平异基因抗原注射组明显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P<0.05).结论:胸腺内注射异基因抗原可以诱导大鼠对异体坐骨神经移植的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复合神经生长因子(NG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神经生理恢复情况。方法:采用药物微球技术制备的NGF微球,与生物纤维蛋白胶混合后,形成NGF复合缓释制剂,作为补充外源性NGF载体。选取30只Wister大鼠制备坐骨神经10 mrn缺损进行神经修复,随机分为A、B、C3组,A组予自体神经反转吻合,B组予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桥接,C组在化学去细胞神经移植段周围注射1 mL的NGF复合缓释制剂。术后16周观察大鼠在运动功能神经生理学恢复的情况。结果:方波刺激移植段近侧神经,均在小腿三头肌上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曲线。A、B、C组的神经移植段运动传导速度分别为(52.6±3.9)、(35.4±3.2)、(47.2±3.8)m/s,A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去细胞神经同种异体复合NGF缓释制剂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段缺损,术后4个月运动传导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