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增强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及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在尺神经瘤扫描中的参数设置及图像分析,探讨VIBE FS和SPACE STIR在尺神经神经瘤扫描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5例尺神经瘤患者,行肘关节MR检查,平扫序列为冠状面T1梯度回波容积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序列(VIBE),冠状面T2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矢状面和轴位分别行T1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应用Gd-DTPA造影剂增强后,再次对肘关节行MR检查,增强序列为T1梯度回波容积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T2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及T1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对所得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平扫T1呈等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后TI信号增高,T2呈高信号,肿瘤和神经及其之间关系得到清晰显示.结论:增强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及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能清晰显示尺神经瘤及肿瘤和尺神经的关系,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的MRI成像最佳序列及其可行性,为MRI研究动物外周神经损伤提供客观基础.方法:24只新西兰白兔左下肢作为损伤侧,建立坐骨神经急性挤压伤模型,右下肢为假手术侧,于损伤后1周对所有动物坐骨神经进行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1WI、3DT2WI、T2WI/SPIR、STIR、T2WI/SPAIR,观察各序列对损伤侧坐骨神经近、远段显示情况.结果:损伤侧坐骨神经术后1周在T1WI上未见异常变化,3DT2WI、T2WI/SPIR、STIR、T2WI/SPAIR上挤压伤远段神经明显增粗,信号增高,挤压伤近段所有序列未见异常改变.3DT2WI、T2WI/SPIR、STIR、T2WI/SPAIR对损伤神经远段的显示分别为95.65%(23/24)、60%(15/24)、70.83%(17/24)、60%(15/24),提示3DT2WI对损伤神经的显示明显高于其他三序列(P<0.05),其他三序列对损伤神经的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STIR序列的图像较SPIR、T2WI/SPAIR清晰.结论:3DT2WI对损伤神经显示率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序列,常规MRI可以清晰显示兔坐骨神经损伤,3DT2WI及STIR序列是显示外周神经损伤最好的序列.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引导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阻滞在手部和前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拟行手部或前臂手术的病人施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根据手术范围选择相应的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利用PNS定位进行单点法阻滞,所有病人根据PNS定位的具体神经被分为正中神经组(n=30)、尺神经组(n=32)和桡神经组(n=18),分别于阻滞后5、10、20、30min评价上肢7支感觉神经的阻滞情况并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PNS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达95.6%,该入路对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效果较好。3组病人的资料显示:桡神经组的疗效明显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适用于手部和前臂手术的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定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高频超声获取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横截面积(CSA)正常值,并探讨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80名健康志愿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进行高频超声观察,依次测量3个位点的CSA(腕管入口,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肘管内尺神经、桡神经沟处桡神经)。结果高频超声下正常成人上肢神经呈筛网状、蜂窝状低回声图像,横截面呈梭形、椭圆形或三角形。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在上述3个位点的CSA依次为(7.49±1.27)、(6.65±1.40)和(7.30±1.62)mm2,双侧神经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走行以及形态结构,对其所做的定量研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外周神经疾病提供了更为直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锦绣 《中原医刊》2007,34(22):31-31
目的探讨前臂切割伤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治疗。方法神经外膜对端缝合或缺损神经行游离神经移植桥接及后期功能的重建。结果21例中桡神经浅支损伤病人完全恢复,正中神经损伤病人除2例神经缺损移植外恢复良好,尺神经损伤中2例完全恢复,2例有效,1例出现爪形手畸形。结论神经损伤吻合口越少,恢复越好。  相似文献   

6.
黄小鹏 《中外医疗》2014,(20):65-66
目的由高频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锁骨上、锁骨下)阻滞的麻醉效果,探讨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手部及上肢前臂、血管造瘘术患者120例,将其分为锁骨上超声引导组与锁骨下超声引导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在高频超声引导下行阻滞治疗,结合测定麻醉时间,分别记录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上臂内侧皮神经、腋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持续时间以及麻醉并发症情况,并对麻醉效果做出判定。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桡神经、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有效率差异无经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对达靶神经起到有效引导作用,且能显示臂丛神经与局麻药的扩散情况,方法可行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经腋路单点法选择性臂丛阻滞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引导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阻滞在手部和前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拟行手部或前臂手术的病人施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根据手术范围选择相应的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利用PNS定位进行单点法阻滞,所有病人根据PNS定位的具体神经被分为正中神经组(n=14)、尺神经组(n=16)和桡神经组(n=9),分别于阻滞后5、10、20、30 min评价上肢7支感觉神经的阻滞情况并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 PNS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达94.9%,该入路对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效果较好。3组病人的资料显示:桡神经组的疗效明显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适用于手部和前臂手术的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定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往尺、桡及正中神经阻滞多在肘关节部位,此处已经有了分支,阻滞不够完善。根据臂神经的解剖,为了阻滞更加完善,将尺、桡及正中神经阻滞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1)掌心向上,肱骨中下1/3处,肱二头肌的内缘为尺神经阻滞点,肱二头肌的外缘为桡阻滞点,肱二头肌的肌肤中点为正中神经阻滞点,用力向肱骨上按压有酸胀感,选4cm长5号针垂直皮肤进针约2-3cm,有异感向手放射,抽吸无回血,各点注射药液5-10ml。(2)以上法选正中神经阻滞点,注药完毕,将针拔出皮下,向肱骨外缘和内缘分别刺入,分别阻滞桡神经和尺神经。结果 本组107例共阻滞452次,其中有64例阻滞1个疗程痊愈;28例阻滞2个疗程愈,6例无效,总有效率94.3%。对92例进行随访,最长4年,最短6个月,无复发。结论 肱骨中下1/3处为穿刺点,此处神经走行集中,阻滞方便,成功率高,并且避免了关节部位损伤,也便于门诊病人。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求一种更加清晰高效的臂丛神经成像技术。方法在行臂丛神经检查的患者中,先常规序列扫描后,再行增强SPACE序列扫描。结果增强SPACE臂丛神经成像经过最大密度投影(MIP)或者多平面重建(MPR)处理后,能更加立体、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为诊断臂丛神经是否存在病变提供依据。结论充分结合常规扫描序列与及增强SPACE序列,能更全面、清晰地显示臂丛神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183例行择期上肢手术的病人,均在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75%罗哌卡因与2%利多卡因等量混合液0.4m1·kg^-1。观察操作时间、起效时间及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锁骨上神经的阻滞效果;评定手术全程的麻醉效果及镇痛时间。结果:操作时间为(3.8±1.6)min,起效时间为(4.3±2.1)min,桡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外侧皮神经7根神经分支阻滞效果相同(P〉0.05),锁骨上神经阻滞完善率低于以上7根神经(P〈0.05)。麻醉优秀率为96.6%、良率达100%,镇痛时间为(450±110)min。结论: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效果完善,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T1高信号常见良性病变信号特点及机制。方法回顾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卵巢T1高信号良性病变,分析术前T1WI/TSE、T2WI/TSE、T2WI/SPAIR序列图像,观察T1WI高信号强度和均质性、T2WI和SPAIR信号强度。结果 16例患者发现31个T1高信号病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8例17个病灶,T1WI显著高信号16个、中等高信号1个,均匀12个、不均5个,T2WI、SPAIR高信号15个、低信号2个。浆液性囊腺瘤出血2例2个病灶,T1WI中等高信号,均匀,T2WI、SPAIR高信号。成熟性囊性畸胎瘤3例6个病灶,T1WI显著高信号,不均,都有T1WI、T2WI高信号且SPAIR信号减低灶。甲状腺肿1例2个病灶,T1WI稍高信号,均匀,T2WI、SPAIR高信号。粘液性囊腺瘤2例4个病灶,T1WI中等高信号2个、稍高信号2个,均匀,T2WI、SPAIR高信号3个、低信号1个。结论卵巢良性病变MRI中,出血比蛋白质引起的T1高信号更强、更不均质,但二者信号有重叠,还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征象和临床信息加以鉴别。卵巢含脂肪成分良性病变T1高信号在脂肪抑制序列特异性减低,容易确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验证三维多回波数据联合成像 (three dimensional multi-echo data imagine combination with selective water excitation, 3D MEDIC WE)和三维快速自旋回波成像 (three dimensional 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 optimized contrasts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 3D SPACE STIR) 序列在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中的可行性和重复性。方法 将55例受试者分为腰椎无异常表现的正常对照组(20例)、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组(20例)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症(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 CIDP)组(15例),分别应用两种腰骶丛神经根成像,评价图像质量参数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和对比度(contrast ratio,CR),并验证正常对照组、CIDP组和LDH组测量神经根直径的一致性。结果 两序列测得神经根直径的一致性较高(正常组r=0.95,CIDP组r=0.99,LDH组r=0.97,P<0.001),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显示,3D SPACE STIR序列在SNR、CNR和CR三项指标中占优,3D MEDIC WE定性评估图像质量评分较高。两序列均能清晰显示正常腰骶丛神经根、病变所致的弥漫性形态增粗神经根以及间盘突出受挤压变形的神经根。结论 3D MEDIC WE和3D SPACE STIR序列可应用于腰骶丛神经根成像,两序列对正常和异常形态、走行的神经根评估具备很高的可行性和重复性。综合考量临床图像的定性、定量评价,可择优选择恰当的序列为腰骶丛神经根成像提供影像支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在膀胱癌肌层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收治的6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频率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 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 SPAIR)及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scan,DCE)。比较DCE联合DWI+T2WI与T2 SPAIR联合DWI+T2WI两种不同序列组合的图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肌层浸润35例(58.33%),无肌层浸润25例(41.67%)。将两种序列组合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DCE联合DWI+T2WI序列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更高。DCE联合DWI+T2WI序列对诊断肌层有无浸润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高于T2 SPAIR联合DWI+T2WI序列(P<0.05)。两种序列组合诊断肌层有无浸润的特异性比较差异...  相似文献   

14.
常英娟  宦怡  张劲松  任静  徐俊卿  张静  邱力军 《医学争鸣》2007,28(12):1128-1130
目的:探讨磁共振内耳成像在儿童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38例可疑内耳畸形所致SNHL患儿,使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 T超导磁共振仪,首先进行颅脑常规扫描,排除颅内其他病变后,分别进行3D/T2WI/TSE轴位和B-TFE的超薄斜矢壮位扫描,迷路病变采用MIP重建.结果:16例32耳显示听神经、迷路正常.2例3耳Michel畸型;6例12耳Mondini畸型;12例24耳前庭导水管扩大;20例畸形中有6例12耳同时伴有耳蜗前庭神经信号不同程度的缺失.2例4耳显示内听道狭窄伴蜗神经变细.结论:磁共振内耳成像对诊断儿童先天性SNHL有着重要的价值,对判断患儿内耳迷路及各神经发育情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这类患儿进行人工耳蜗置换的术前必要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下肢生长性疼痛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就诊的下肢生长性疼痛的患儿2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体检就诊的正常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对22例儿童下肢生长性疼痛的影像学表现作回顾性分析,比较2组磁共振信号强度AV值。结果:下肢疼痛患儿膝关节、胫腓骨中下段X线正位片未见异常。下肢疼痛患儿膝关节MRI示:两侧股骨、胫骨干骺端、骨骺髓腔内对称性斑片状、斑点状T1WI低信号、FS-T2WI/PD高信号,皮质完整连续。下肢疼痛患儿胫骨、小腿软组织MRI示:两侧胫骨中下段髓腔对称性斑片状、斑点状T1WI低信号、FS-T2WI高信号影,边界欠清,皮质完整;两侧腓肠肌内侧头、胫骨前内侧筋膜呈条片状T1WI低信号、FS-T2WI高信号;横断位示两侧腓肠肌内侧头对称性FS-T2WI条片状高信号。2组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膝关节横状位、矢状位MRI信号强度A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胫骨横状位、矢状位MRI信号强度A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儿童下肢生长痛X线平片表现正常,MRI呈两侧对称性骨髓水肿征像的特征;结合临床体征及影像学测量数据,可作出一定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飞利浦Intera 1.5T MR多序列对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筛选最佳序列组合应用于临床。方法对收集的187例前列腺增生患者、86例前列腺癌患者行飞利浦Intera 1.5T MR检查。选用序列有常规序列(T1WI/T2WI)、脂肪抑制(SPAIR)、弥散成像(DWI)、单体素波谱成像(MRS),52例前列腺癌加扫全身弥散成像(WB-DWI)。对比分析常规序列、常规序列+SPAIR、常规序列+DWI、常规序列+SPAIR+DWI、常规序列+DWI+MRS的应用价值以及WB-DWI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筛查价值。结果 BPH组:常规序列、常规序列+SPAIR、常规序列+SPAIR+DWI诊断准确率高(100%)。PCa组:常规序列+SPAIR+DWI、常规序列+DWI+MRS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和95%,高于其他序列组合。WB-DWI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检出率高。结论常规序列能够诊断前列腺增生,常规序列+DWI+MRS对前列腺癌诊断准确率更高,WB-DWI是无辐射污染、重复性好、检查步骤不繁琐、一站式筛查全身转移病变的最好序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正常健康人肘管内部结构组织高频超声的回声表现,建立正常人肘管相关结构超声测量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对130例受试者行肘管高频超声检查。分别于伸肘位及屈肘位观察尺神经和弓状韧带的形态、大小、解剖关系及回声表现;屈肘时观察尺神经与肱骨内上髁的关系;分别测量伸肘位时弓状韧带的厚度、肘管的宽度和深度,并测量不同肘位下尺神经的横截面积。结果①高频超声能横向和纵向显示尺神经和弓状韧带。②尺神经达到或超过肱骨內上髁的顶点,本研究尺神经脱位的发生率为8.5%(11/130)。③伸肘位及屈肘位肱骨内上髁处尺神经的横截面积分别为(6.68±1.57)mm2、(5.60±1.45)mm2;弓状韧带的厚度为(1.14±0.26)mm;肘管的宽度及深度分别为(7.66±1.30)mm、(17.69±2.81)mm。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楚显示肘管内尺神经及弓状韧带的形态、大小及其解剖关系,并能测量尺神经及相关结构的径线。  相似文献   

18.
断掌再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断掌再植的神经修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侧成人手标本掌部浅、深两层的主要神经分支进行解剖。以远侧腕横纹为横坐标,以掌中线为纵坐标对掌部主要神经分支的起、止点进行坐标测量。将手掌部划分为64个正方形小区,按照掌部主要神经分支起、止坐标对各神经进行小区定位,确定各神经分支的体表投影。模拟不同平面断掌,确定各断掌平面应修复的神经。结果:R1T3、R1T4、R2T2、R2T3、R2T45个小区集中了正中神经返支、正中神经分叉处及尺神经深支的大鱼际肌段,此区域神经分支较多,是断掌时神经修复的重要区域。U2T1、U2T2、U1T33个小区有尺神经深支通过,通过此三小区的断掌应仔细修复尺神经深支。结论:应用本方法可以对断掌及其他手掌外伤的神经损伤作出较为准确的估计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掌部损伤神经进行有目的的修复。  相似文献   

19.
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三点腋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45名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入异感定位组(paresthesia,PAR组n=23)和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组(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组n=22),分别采用异感定位法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法定位支配上肢的4支混合神经中的3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将等量的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40mL分别注射于3支神经周围.其中肌皮神经5mL.正中神经15mL.桡神经或R神经15mL,另5mL侵润上臂内侧的皮神经。臂丛阻滞成功被定义为注射30min后.肘部远端5支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完全,比较2组在臂丛阻滞成功率、时效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NS组的肌滞成功率要高于PAR组(95.5%对54.5%.p〈0.001).两组间差异主要由于PAR组的肌皮神经和桡神经阻滞率较低(P〈0.05).PN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PAR组(19mn对29min.P〈0.01)。两组中共有3例病人(6.6%)发生术后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3周内均获完全恢复。结论 PNS法是一种良好的定位手段.将该方法应用于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优于传统异感定位法的效果.臂丛阻滞后神经功能障碍并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