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46±15)min 术中平均出血量(250±55)mL 平均住院(15.3±3.5)d 平均卧床时间(5.0±0.9)d。本组48例患者经过治疗疗效优16例,占33.33% 良27例,占56.25% 可4例,占8.33% 差1例,占20.08%。优良率89.58%。有2例患者在术后1年出现了不良的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17%。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优良率高,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是临床上一种有效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外伤易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保守治疗常导致骨不连,骨延迟愈合以及骨畸形愈合,且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还易危及患者生命。内固定手术治疗如DHS、r-钉等,虽较保守治疗的疗效显著,但对某些严重不稳定性骨折合并骨质疏松者,疗效尚不理想。我院骨科近年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治疗这类骨折2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2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2例,男40例,女52例,年龄65~100岁,平均81岁;骨折按改良Evens分型:II型4例,III型15例,IV型63例,V型10;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75例.结果 手术时间35~55min,平均40min,出血量80~150ml,平均105ml;术后第7~14天离床活动,伤口一期愈合,出院后平均随访7.5个月(6~15个月),术后第15~30天,可扶助步器下床患肢不负重行走.术后1~2个月,可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个月完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按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9例,良50例,可12例,差1例,优良率85.8%.无股骨颈螺钉切出、骨折断端塌陷吸收、主钉末端股骨干骨折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对手术时间、输血量、手术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进行统计、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00min、平均输血700ml,住院期间未见感染、静脉栓塞,术后随访2~5年(平均2.5年),未见假体脱位、松动,术后Harris评分平均85分(75~9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某些类型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术后下地活动早、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9):98-100
目的研究和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行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行内固定术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设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与对照组的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0.00%vs 7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早,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67%,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67%vs 30.00%,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较内固定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更具优势,能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早,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常因并发症而致死。我们自1989年以来,分别采用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89例,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89例中,男119例,女70例,年龄59~89岁,平均68.9岁,多为摔伤所致。92例术前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1-2 骨折类型:依据胥少汀及Evans分型,顺转子间骨折:Ⅰ型28例,Ⅱ型50例,ⅢA型44例,ⅢB型23例,Ⅳ型27例,逆转子间骨折17例。1-3 手术方法:应用多根斯氏针固定39例,多根螺纹钉固定67例,麦氏鹅头钉板固…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DHS内固定术,重建内侧结构,恢复关节功能。结果:22例经过4-36个月随访,伤口均一期愈合,按疗效评定标准:优16例,良5例,差1例。结论: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老年股转子间骨折患者运用微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具有完善随访资料的老年股骨头转子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微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组)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组)两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手术所用时间和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后关节活动恢复所花费时间、手术后至可以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后骨痂生成时间均显著低于或者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全部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829,P<0.05)。结论:较之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微创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髓内外两种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的疗效。方法:选取行内固定术治疗的IFF患者107例,其中髓外固定39例和髓内固定68例,利用设计的调查表和SF-36健康调查表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相关资料,比较髓内外两种固定术相关参数和疗效差异。结果:2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关节功能的优良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髓外固定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功能训练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高于髓内固定术(P<0.05)。结论:髓内固定术是一种较理想治疗老年IFF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PFNA)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范县中医院收治的8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PFNA组40例,全髋关节置换组45例.比较两组手术参数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组术中出血量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手术治疗4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定期随访及复查,回顾性分析手术效果及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44例得到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3~18个月,1例在术后3个月因内科疾病死亡.得到随访的43例中,均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1例断钉,未出现螺钉切出、断板、退钉及髋内翻、髋关节僵硬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老年人身体条件差,骨质疏松,常并含多种内科疾病,术后并发症多,以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内固定方式,针对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治疗,不仅手术操作方便,而且手术用时也比较短.另外,内固定坚强,可以较早活动,并减少并发症、有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DHS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自2011年12月-2012年12月一年间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40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的39例作为对照组,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上两种手术方式在住院时间和手术效果上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HS及PFNA都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式,应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较DHS内固定治疗的患者,手术切口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骨折的愈合时间快。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骨折患者46例,对其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及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6~18个月,46例骨折患者全部愈合.术后功能评价:优33例、良8例、差5例,优良率为89.13%.结论 充分的术前评估和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收集78例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的老年患者资料,其中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30例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8例,术后随访36-84个月,平均45个月。结果 PFNA组平均手术时间(79.83±21.48)min,术中出血量50-500 ml,平均(297.66±148.32)ml;术后伤口引流量80-320 ml;平均(136.66±33.14)ml;患肢负重时间3-28 d,平均(11.26±6.10)d。Harris髋关节评分:优26例(86.7%),良4例(13.3%),差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63.37±12.05)min,术中出血量200-380 ml,平均(234.52±43.26)ml;术后伤口引流量100-280 ml,平均(117.29±21.51)ml;负重时间3-7 d,平均(4.95±1.30)d,Harris髋关节评分:优42例(87.5%),良6例(12.5%),差0例。两组间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平均患肢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和骨折愈合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长期随访PFNA组与人工髋关节置换组,治疗部位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人工髋关节置换在患肢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方面等较PFNA有一定优势,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有翻修的风险。对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骨折选择合适的适应证都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6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髋关节活动情况,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5.60±2.42)个月。结果:随访疗效满意,疗效评定中50例为优,10例为良,差4例,患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本组有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髋内翻3例,伤口浅表感染1例,无呼吸道、尿路感染,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患侧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采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取出患者股骨内固定物,对患者采用髋关节置换术重建髋部功能,统计并分析患者手术前以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Harris评分。结果手术过程中,未出现死亡病例,无中毒、过敏等症状。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2年,患者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16例患者均未出现脱位、坠积性肺炎、褥疮及伤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Harris评分(81.6±8.7)与术前(44.1±9.3)比较显著提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作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一种补救治疗方法,疗效确切,患者髋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