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肠移植是治疗不可逆性小肠衰竭的有效方法,但因术后排斥反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而影响其发展。亲体小肠移植组织相容性较高,可减少排斥反应或减轻其严重程度,且有缺血时间短、不需供体等待等优势。我院于2005年1月11日实施1例亲体小肠移植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全小肠移植袖套式血管吻合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袖套”式血管吻合法对120只Wistar大鼠行异位小肠移植60例次,供受体时间共约120分钟,血管吻合一次成功率达92%。本手术方法明显缩短肠缺血时间,减少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操作简便,认为是目前最为简便易行的小肠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3.
小肠移植为短肠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首例临床小肠移植术,并就小肠移植有关的技术、免疫、感染及肠功能恢复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母子亲体小肠移植的方法及其对短肠综合征所致小肠衰竭的疗效。方法:为1名15岁短肠综合征(仅残留小肠8cm)致小肠衰竭的男患者行小肠移植术。供体为患者母亲。取供体带血管蒂回肠中下段1.2m移植于受体腹腔,两端分别造瘘及作人工肛。二期手术于6个月后施行,将受体残余肠中部横断,上下端分别与供肠近、远段行端侧吻合。结果:供、受体手术顺利。受体一期手术后曾发生感染及排斥,经治疗后痊愈。二次术后随访8个月,受体小肠功能逐渐恢复,患者体重明显增加,一般情况好,进食半流质,生活能自理。结论:亲体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肠衰竭的有效方法。排斥和感染是威胁小肠移植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2004年7月14日为1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施行了小肠移植,现将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最理想的方法,但由于供体的短缺和其剧烈的排斥反应及因此而导致的远远低于实质脏器移植的成功率,使小肠移植的临床开展受到极大的限制。1小肠移植的发展和现状小肠移植的实验研究早在1902年即已开始,而首例临床小肠移植于1964年由Detterling等开展,至  相似文献   

7.
2004年7月,我院为一例短肠综合征患者成功施行部分小肠移植,现将本例的手术麻醉处理报道如下。患者为男性,50岁,体重55 kg。2003年5月因肠系膜血管栓塞并发肠坏死行小肠切除术(残余回肠约20cm)。小肠移植前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阿托品0.5 mg,术中开放上肢静脉通路,行颈内静脉、桡动脉置管。全身麻醉诱导用药:咪达唑仑5 mg,丙泊酚40 mg,罗库溴铵50 mg,芬太  相似文献   

8.
吻合血管组织移植在创伤与修复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修军  曲永明  周伦  徐国士 《中国骨伤》2002,15(12):715-717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组织移植在创伤与修复外科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86年以来行吻合血管组织移植127例,其中各种皮瓣或肌皮瓣60例,骨皮瓣移植6例,骨或半关节移植15例,足趾移植拇手指再造35例41指,趾甲皮瓣修复拇,指末节6例,趾关节移植修复指间关节2例,空肠或结肠移植重建咽食道3例。结果:2例皮瓣坏死,余均成活,效果良好。结论:以皮支血管为蒂的皮瓣移植、肌腱穿皮瓣组合移植,血管的端-侧或端-残支吻合、指-趾或跖血管吻合的应用使组织移植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9.
病例:患者女,28岁,因"小肠短路术后腹泻、腹胀7年"入院,患者于入院前7年因减肥在某美容专科医院行"肠缩容术(小肠短路术)"后出现粪质稀溏,大便不成形,呈泥浆状,大便次数增多,7~8次/日,每次排便量少,约10g,排便与食物种类无关,便后不尽感明显,伴明显全腹胀,自觉腹中气体走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的临床经验,为累及肠系膜血管根部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13例自体小肠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病因、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13例自体小肠移植手术均成功完成,其中12例病因为肿瘤累及肠系膜根部,肿瘤得到根治性切除,且避免了广泛小肠切除。11例同...  相似文献   

11.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对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为1例患超短肠综合的18岁男必患者施行父亲供肠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移植肠段为150cm长之回肠,以UW液灌洗。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肠近端与受者的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与受者的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曾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 急性排斥反应,经积极处理行到控制目前患者已健康存活14月余。结论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血缘性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ong W  Wu G  Song W 《中华外科杂志》2001,39(10):767-769
目的 探讨血缘性活性小肠移植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对2例短肠综合征患者切取有血缘关系的供肠行部分小肠移植术,1例18岁,男性,供体为患者的父亲,供肠150cm。另1例15岁,男性供体为患者的母亲,供肠160cm。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移植肠一期消化道重建,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异、抗感染、抗凝血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第1例患者术后曾出现贫血、急性排异反应,经积极处理得到控制,目前已存活26个月,肠道吸收功能正常,自由经口进食,能参加日常工作,第2例患者术后26d发生排异反应,顷冲击治疗好转,术后80d再次发生重度排异反应,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无效,改为单克隆抗淋巴细胞抗体、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冲击治疗,排异反应虽有好转,但发生不可控制的感染。抢救无效死亡。生存5个月。结论 具有血缘关系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淋巴管重建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适合于评估淋巴管重建对移植物存活,功能和对受者影响研究的小肠移植淋巴重建模型。方法 在小肠移植完成后,再将供者的胸导管与受者的乳糜池吻合,使得移植小肠的淋巴回流得以重建,结果 淋巴管重建的手术时间为16.2min,重建淋巴管的通畅率达82.5%。存活大鼠间重建淋巴管通畅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排斥反应对重建淋巴管通畅率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在小肠移植完成后即进行移植小肠的淋巴管重建,淋巴管通畅率高,手术时间短,可作为进行其它相关研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活体小肠移植术供体的选择及处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活体小肠移植供体的选择原则和处置。方法 对我国首次成功的2例临床活体小肠移植进行回顾性研究。受体均为短肠综合征患。患1由其父供末端回肠150cm;患2接受其母亲末端回肠160cm。两供体的组织配型HLA与各自的受体半相符,ABO血型相同。供体进行严格的体检,肠镜及钡剂造影确定小肠的长度合适,D-木糖吸收实验证实吸收功能正常,血管造影示肠系膜血管分布正常。术前严格肠道准备,术中细致取肠及运用4℃UW液进行重力灌洗。供体术后常规处理。结果 两名供体术后恢复顺利,无手术并发症,肠道吸收功能恢复正常。受体1目前已经健康存活24个月,正常进食,生活自理,体重增加20kg;受体2已健康存活5个月。2例均出现了1次急性排斥反应,但经激素冲击治疗后得到控制。结论 选用组织相容性好、健康标准体重的亲体作为供体,术前供体的充分准备、术中细致操作、术后细心管理,是保证移植小肠存活和供体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辅助减体肝、肠联合移植术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辅助减体肝、肠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和免疫抑制方案。方法 从一成年供者获取整块肝,肠,脾,肾后,将减体肝脏和十二指肠,空肠,部分回肠植入一无小肠的患者体内。术前和术后使用环孢素A(CsA),甲泼尼龙(MP),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治疗,给予抗凝和肠外营养支和术后使用环孢素A(CsA),甲泼尼龙(MP),环磷酰胺(CTX)免疫抑制治疗,给予抗凝和肠外营养支持疗法(TPN)。结果 临床观察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短肠综合征合并高位肠瘘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的经验和体会。方法为1例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而切除空肠、大部分回肠及右半结肠的患者施行亲属活体小肠移植,供者为患者之子,移植回肠长度为150 cm,供肠热缺血时间1 min,冷缺血时间65 min。受者切除肠瘘,供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供肠的近端与受者的空肠残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侧壁与结肠残端行侧端吻合,移植小肠末端造口,作为观查窗。术后使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和甲泼尼龙预防排斥反应,并给予抗感染、抗凝以及胃肠外为主、肠内营养为辅的支持治疗。结果术后移植小肠功能接近正常,能胜任一般的体力劳动。术后110 d,患者因情绪变化突发心脏意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合并肠瘘的短肠综合征并非小肠移植禁忌证,术前充分准备和术后细致观察及管理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三袖套血管吻合法行大鼠异位小肠移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改进大鼠小肠移植血管吻合术式,以缩短移植肠缺血时间,简化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动脉吻合采用供者带肠系膜上动脉的腹主动脉段两端与受者的腹主动脉袖套吻合,静脉吻合采用供者的门静脉与受者的左肾静脉袖套吻合,即三袖套吻合法。结果共进行70次手术,成功65次,手术成功率92.9%;整个手术用时2~3h,其中动脉吻合用时(5±2)min,静脉吻合用时(2±1)min,动静脉吻合用时(8±2)min。结论三袖套血管吻合法可简化大鼠小肠移植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采用内镜与病理检查监测亲属活体供小肠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2005年1月11日为1例诊断为小肠切除术后短肠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亲属活体供小肠移植术,供者为受者的母亲。术后采用肠镜和病理检查监测受者移植术后并发症。结果 小肠移植术后37d,内镜监测和病理活检发现急性排斥反应,术后65d时病理活检发现巨细胞病毒感染。给予激素冲击、OKT3抗排斥治疗,结合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控制,随访至今已存活16个月。结论 采用肠镜监测和病理活检可以及时发现小肠移植术后隐匿的病情,提高小肠移植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生长激素对短肠大鼠残留小肠形态及生长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单纯肠外营养 (PN)与添加生长激素 (GH)的PN对短肠大鼠残留小肠代偿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2 0只短肠SD大鼠随机分成PN组及PN rhGH组。行细胞增殖核抗原 (PCNA)测定、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染色及bcl 2、BaxmRNA测定。结果 PN组残留小肠粘膜明显萎缩 ,PN rhGH组肠萎缩显著改善。PCNA表达在PN组降低 [(8.37± 2 .2 3)个 /视野 ],PN rhGH组增高 [(19.2 8± 3.2 5 )个 /视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凋亡指数在PN组增高 [(2 2 .32± 3.84)个 / 10 0细胞 ],PN rhGH组降低 [(8.0 6± 2 .2 3)个 / 10 0细胞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bcl 2mRNA表达在PN组降低 (0 .2 0± 0 .0 3) ,在PN rhGH组增高 (0 .44± 0 .0 6 ) ,BaxmRNA表达则相反。结论 单纯PN使短肠大鼠残留小肠粘膜明显萎缩 ,rhGH通过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增生与抑制肠粘膜上皮细胞凋亡 ,显著促进残留小肠的代偿适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吻合方法对犬小肠手术后吻合口愈合的影响,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成年犬12条,根据吻合部位不同随机分为A、B2组,A组距离屈式韧带100 cm小肠采用双层吻合,距离屈式韧带200 cm小肠采用单层吻合;B组反之.术中记录2种吻合方式的操作时间.术后7d再次手术,找到吻合口并评价吻合口周围粘连分级,测量吻合破裂压(ABP)、小肠浆肌层破裂压.结果 单层吻合与双层吻合后局部粘连分级末见明显差异;单层吻合与双层吻合的ABP分别为(325.83±88.03)和(331.25±70.33) cmH2O(1 cm H2O=0.098 kPa,P>0.05);单层吻合与双层吻合的浆肌层破裂压分别为(185.42±40.87)和(182.08±20.72) cm H2O(P>0.05);单层吻合和双层吻合时间分别为(17.08±3.20)和(23.50±2.50) min(P <0.01).结论 单层吻合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小肠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