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了解环状RNA(circRNA)在胰腺癌中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的研究方向,为其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复习近年来关于circRNA在胰腺癌中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加以综述.结果 有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大量circRNA在胰腺癌组织和胰腺癌细胞系中表达异常,并且通过调控下游靶分子如微小RNA或RNA结合蛋白进而参与胰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胃癌组织内检测且经过生物学功能验证发现, 与胃癌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的环状RNA种类不断增加。环状RNA已被证实具有调控胃癌相关基因、作为基因转录蛋白质和成为微小RNA的分子海绵调控基因表达等多种功能, 因此环状RNA毫无疑问参与调控胃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免疫逃逸、迁移侵袭等过程。环状RNA的结构特异性和生物学稳定性使其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总结了环状RNA的产生、特性和分子生物学功能, 并讨论了环状RNA在胃癌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3.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是由线性RNA经反向剪切形成的闭合环状结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且可在多种体液中检测到,具有结构稳定、高度保守以及表达具有特异性等特点,是肿瘤的重要调节因子.circRNA主要通过吸附微小RNA (miRNA)或者RNA结合蛋白(RBP)发挥"海绵作用",进而调...  相似文献   

4.
环状RNA是最近发现的一类非编码RNA,缺少5'帽子和3'多聚A尾,以反向剪接的方式形成一个共价闭合的环形结构。最初认为circRNA是由基因转录过程中的错误引起的,然而,经过进一步调查,科学家们认为circRNAs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circRNAs具有稳定性、保守性和组织特异性。它们还可以作为miRNA海绵起作用,调节基因表达,并与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影响细胞行为,参与多种骨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骨肉瘤等)的发生和发展,有望成为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笔者简要回顾了circRNA的特征、生物起源、分类和功能,特别关注circRNA在多种骨科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其发病隐匿、恶性度高、预后差.环状RNA(circRNA)异常表达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但circRNA与ICC的关系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初步探讨ICC中差异表达circRNA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福建省立医院经病理确诊的5例I...  相似文献   

6.
N6-甲基腺嘌呤(m6A)是真核生物RNA中最常见的表观遗传修饰,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阅读蛋白共同调控实现生物体内动态平衡及甲基化的可逆变化,影响RNA的剪接、加工、定位、转运、翻译和降解等过程,从而调控肿瘤的进展。环状RNA (circRNA)作为一种新型多功能非编码RNA,具有结构稳定、进化保守、高度丰富、组织特异性等特征,同时它可通过充当microRNA (miRNA)分子海绵、结合蛋白质、翻译蛋白和调控基因转录和剪接等方式参与调节多种生理病理活动,有望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及潜在药物靶点。大量研究表明,m6A与circRNA可分别调控癌基因表达,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调节作用,m6A修饰可调节circRNA生物发生、核输出、降解、翻译和先天免疫,circRNA也可通过miRNA分子海绵或结合m6A修饰酶等机制调控m6A修饰,共同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干性、耐药性和免疫微环境等过程,这将有助于发现更多肿瘤研究的调节机制和治疗靶点。然而,鉴于m6A修饰和circRNA生物学的复杂性,许多研究仍有待阐明,如m6A检测技术尚不精确、m6A修饰的circRNA数...  相似文献   

7.
环状RNA(circRNA)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它是一种具有不同性质和功能的非编码RNA,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被阐明。但随着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其在膀胱癌细胞增殖迁徙、侵袭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章就circRNA中的某些靶向分子有望成为膀胱肿瘤细胞发生的有效靶点和肿瘤标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肾纤维化是各种病因导致的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变化, 其治疗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环状RNA一种是由直链RNA 3’端和5’端通过共价结合形成的闭合环形非编码RNA, 具有充当微小RNA(miRNA)海绵、调控基因表达以及参与蛋白翻译等重要生物学功能, 可影响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等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环状RNA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 然而其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总结环状RNA(cRNA)的分类与功能, 以及其与肾纤维化的发生可能存在的机制, 为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又称环形RNA,是新近确认的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ncRNA),主要由外显子和(或)内含子构成。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某些疾病(如肿瘤、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ircRNA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这不仅使我们对环状RNA有了更好认识,而且在某些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circRNA)是参与多种癌症进程的重要调节因子.据报道,环状RNA FBXW7(circFBXW7)在胶质瘤中通过编码一种新蛋白发挥抑癌作用.然而,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了circFBXW7在TNBC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40例TNBC患者的...  相似文献   

11.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由mRNA 3′及5′末端首尾相连形成的无蛋白编码功能的RNA分子。circRNA可以通过海绵吸附miRNA的作用,结合RNA结合蛋白(RBP),调节转录翻译,参与恶性肿瘤多个生物过程,包括细胞周期、肿瘤发生、增殖、侵袭、转移、血管生成、细胞凋亡等。本文主要从circRNA的合成、特性、功能来阐述它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环状RNA(circRNA)在生物体中普遍、大量存在, 并且具有稳定、保守、特异的特性, 已成为包括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中至关重要的调节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circRNA在乳腺癌的组织和细胞系中异常表达, 参与到了乳腺癌的转移。然而, 关于circRNA参与转移性乳腺癌的系统知识仍不清楚。本文概述了乳腺癌转移相关的功能性circRNA, 并讨论了它们的潜在机制, 为未来乳腺癌转移的早期预测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状RNA 0001846(circ0001846)调控滑膜巨噬细胞极化在骨关节炎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机制。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骨关节炎患者及遭受膝关节创伤且无骨关节炎患者的滑膜组织各10例, 将10例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作为研究组, 10例非关节炎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环状RNA(circRNA)及巨噬细胞标志物在滑膜组织的mRNA表达水平;使用THP-1细胞上清液孵育软骨细胞, 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与流式细胞术测定软骨细胞活力、软骨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患者滑膜组织中M1巨噬细胞标志物表达高于对照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2.67±0.34比0.98±0.10, t=15.140, 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51±0.31比1.02±0.22, t=12.422, P<0.01和白细胞介素(IL)-1β:4.27...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环状RNA(circRN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编码RNA,其在生物学和病理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在膀胱癌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circ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环状RNA(circRNA)是新近发现的一种内源性非编码RNA,在多种哺乳动物组织或细胞中广泛表达,且与传统线性RNA相比,circRNA为闭环结构,对RNA外切酶和终止子核酸外切酶降解无效,稳定性好,能在血清、尿液、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大量文献报道circRNA通过circRNA-microRNA(miRNA)-mRNA网络参与生物的胚胎发育及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且与肿瘤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近年研究证实,甲状腺癌组织中存在circRNA的表达失调,表达失调的circRNA通过充当miRNA的“分子海绵”,调节下游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笔者通过收集circRNA的研究进展,对circR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甲状腺癌发生、发展、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WAC-AS1在胰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以及对胰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在线数据库计算并分析WAC-AS1在胰腺癌组织中相对正常组织的表达以及与其预后、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同时应用基因集差异分析(GSVA)以及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了WAC-AS1在胰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参与的信号通路。构建质粒转染人胰腺癌PANC-1细胞系, 分成空载对照组、低表达组、中表达和高表达组, 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WAC-AS1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影响,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WAC-AS1过表达后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变化,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lncRNA WAC-AS1在胰腺癌组织中(P<0.01)相对正常组织呈明显高表达。在胰腺癌中, WAC-AS1主要影响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0.01, 风险比(HR)=0.559, 95%可信区间(CI):0.368~0.848;P<...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了解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的功能并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其对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对近年来发表的有关circRNA的功能及其与胃癌相关关系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circRNA的闭合环状结构特点使其具有酶稳定性。目前研究中较为清楚的功能是它作为微小RNA(miRNA)海绵,它通过与相应位点结合调控基因转录,甚至能够作为翻译模版参与蛋白质的翻译。它通过miRNA海绵作用于被miRNA调控的靶基因从而调控参与胃癌发生及发展相关的生物信号通路以调控胃癌细胞的生长。circRNA在胃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以及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血清中均存在差异性表达,其与胃癌的临床特征(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CEA、CA19-9等)和胃癌患者较差的预后及更短的术后生存时间有关。结论由于circRNA的闭环结构特点,使得它具备酶稳定性并可发挥出miRNA海绵为主的多种生物功能。通过circRNA在胃癌中差异性表达的研究分析有望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是女性肿瘤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均为第一的肿瘤,其分子亚型中的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因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成为其治疗中的难点。寻找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来识别TNBC成为靶向治疗TNBC首先要解决的问题。TNBC相关非编码RNA标志物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热点。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参与细胞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与调控及信号通路等生命过程,且在癌症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了与TNBC发生发展相关的circRNA,并阐述了其分子机制,其中部分还可作为TNBC生物标志物。本文将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二位。胃癌好发于50 岁以上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由于饮食结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原因,胃癌出现年轻化趋势。由于早期胃癌无明显症状,往往易与胃溃疡、慢性胃炎等慢性上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因此早期胃癌往往不被重视,更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到晚期,或有转移,因此5 年生存期不足40%。近些年针对肿瘤基因研究和免疫检查点的靶向治疗取得较大的进步。环状RNA(circularRNA,circRNA)是一种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在生理学功能上具有特殊性,且与胃癌的分化程度、TNM 分期、预后等密切相关。环状RNA 结构的特殊性使其具有稳定性,因此有望成为肿瘤预测、早期诊断、治疗靶点的潜在标志。近年来,中药在治疗肿瘤方面越来越被重视,它以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小、价格低廉等特点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日益显现。本文对环状RNA 基础研究、生物学功能以及中药在胃癌方面的研究进行综合复习,探究环状RNA 结合中药治疗在胃癌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碳水化合物磺基转移酶11(CHST1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 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经手术切除的胰腺癌组织标本30例,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HST11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敲低胰腺癌细胞株PANC-1、AsPc-1中CHST11的表达, 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筛选出转染效率最高的一条小干扰RNA(siRNA)进行后续实验。将实验分为CHST11-siRNA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 细胞增殖实验(CCK-8法)、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方法、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敲降CHST11对PANC-1、AsPc-1细胞株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敲降CHST11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中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激活水平的影响。定性资料使用χ2检验, 定量资料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CHST11在胰腺癌组织中阳性检出率(43%)高于正常组织(1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