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菌肽生物功能化TiO2纳米管的抗菌性能及其对人角质形成细胞黏附、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光滑钛片(光滑钛组)表面构建TiO2纳米管阵列(纳米管组), 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将抗菌肽(LL-37)加载至TiO2纳米管表面(抗菌肽组)。每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试样, 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荧光标记和荧光酶标仪观察各组试样表面形貌、粗糙度、亲水性以及抗菌肽释放特点。将人角质形成细胞分别培养于3组钛试样表面, 每组设置3个重复,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形态,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黏附数量;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分析细胞迁移特点, 评价各组钛试样对HaCaT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将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接种至3组钛试样表面, 每组设置3个重复, 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 活死细菌染色法测定细菌活力, 评价各组钛试样对Pg的抑制作用。结果抗菌肽组试样表面可见均匀排列的纳米管阵列, 管口处有颗粒状抗菌肽覆盖。纳米管组和抗菌肽组钛试样表面粗糙度[分别为(20.40±3....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聚酰胺-胺对纯钛表面白色念珠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将64个纯钛试件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8组.A、A1为对照组,B、B1聚酰胺-胺处理,C、C1唾液处理,D、D1聚酰胺-胺+唾液处理,A、B、C、D4组试件加入2 ml白色念珠菌菌液;A1、B1、C1、D1组试件加入牙龈卟啉单胞菌液.试件于白色念珠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液中培养,染色,荧光观察.结果A、B、C、D4组白色念珠菌黏附量值为227.1±17.6、175.4±17.0、340.7±26.0和283.5±27.8,析因设计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聚酰胺-胺处理组的菌黏附量减少(F=46.405,P<0.001);A1、B1、C1、D1组黏附的牙龈卟啉单胞菌活菌率为(59.42±2.76)%、(40.97±1.93)%、(63.03±1.99)%和(43.92±2.27)%,聚酰胺-胺处理组的活菌率低于未处理组(F =552.037,P<0.001).结论聚酰胺-胺对纯钛表面黏附的白色念珠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AD/CAM氧化锆种植体表面显微形貌特征及粗糙度的影响。方法:通过CAD/CAM技术加工氧化锆圆盘与一段式氧化锆种植体( Y-TZP, WIELAND),根据表面处理方式分为终烧结表面、喷砂表面及喷砂加热酸蚀处理表面;标准对照组选用BEGO钛种植体表面。各组圆盘试件及种植体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Keyence 3D激光显微形貌测量显微镜进行表面显微形貌观察与测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统计学差异。结果:各组CAD/CAM氧化锆试件表面显微形貌观察显示,喷砂后表面出现边缘锐利的凹坑及沟槽;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后,氧化锆表面可见纳米级的微小孔隙及沟纹。氧化锆种植体粗糙度测量结果显示:终烧结组的表面粗糙度值(Ra=0.69μm)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01),喷砂组Ra值(Ra=1.30μm)显著低于喷砂加热酸蚀组(Ra=1.49μm)及BEGO钛种植体组(Ra=1.57μm)(P<0.01),而喷砂加热酸蚀组与BEGO钛种植体组则无显著差异(P=0.196)。结论:CAD/CAM氧化锆试件终烧结后喷砂或喷砂加热酸蚀处理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表面粗糙度,热酸蚀处理能够改变氧化锆表面的纳米级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纯钛,对纯钛微观结构及纯钛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纯钛试件不同时间的组均为实验组,不使用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的纯钛试件组作为对照组。分别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X射线能谱仪(EDS)、电子万能试验机、体式光学显微镜对纯钛试件表面接触角、表面形貌、元素含量、纯钛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以及粘接断面的断裂模式等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冷常压等离子处理的各实验组纯钛与氧化锆陶瓷粘接强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纯钛表面接触角变小,氧元素含量升高,表面粗糙度与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纯钛试件能在不改变其表面粗糙度及形貌的情况下,增强表面亲水性,提高表面氧元素含量,从而增强纯钛试件与氧化锆陶瓷试件粘接的强度。这为临床上使用冷常压等离子体处理种植体钛基台后,增强钛基台与氧化锆陶瓷牙冠的粘接强度方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己定修饰多孔钛的抗菌性能及其对成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为构建具有抗菌性能的种植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直径10.0 mm、厚度1.5 mm的光滑纯钛试件,以碱热处理后钛试件为对照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的钛试件为硅烷化组、碱热处理+共价结合氨基硅烷+戊二醛接枝氯己定的钛试件为接枝组。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元素组成、接触角测量仪分析亲水性(每组6个)、酸性橙Ⅱ法分析氨基或亚胺基团含量(每组5个);用光密度法测定氯己定组5个钛试件的氯己定接枝密度;用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涂板计数法、抑菌环法评价各组钛试件抗菌能力,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评价各组与成骨细胞共培养1、3、5 d后的细胞活性,细菌-细胞共培养评价有菌环境中各组钛试件的细胞黏附能力。结果氯己定接枝后多孔钛表面的孔隙减小,C、N、Cl原子百分含量增加,接触角下降至37.5°±4.0°,氯己定接枝密度为(5.07±0.39)μg/cm^2;死活菌染色及扫描电镜显示氯己定组仅有少量细菌黏附且细菌壁破裂;氯己定组菌液涂板仅见零星菌落,抑菌环透亮;细胞培养1、3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5 d氯己定组细胞活性(0.547±0.087)显著小于对照组(0.751±0.056)(P<0.05);细菌-细胞共培养显示对照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菌,氯己定组钛表面黏附大量细胞,且细胞形态良好。结论氯己定接枝修饰的多孔钛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在有菌环境中可保障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A波段紫外线( ultraviolet A,UVA)和C波段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对微弧氧化纯钛表面理化性质及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探索新的种植体表面处理方法.方法 医用纯钛片微弧氧化(micro-arc oxidation,MAO)处理后,用15W UVA汞灯[λ=(360±20) nm]和15WUVC灭菌灯[λ=(250±20) nm]分别对钛片照射24h.实验分3组:MAO组、MAO+ UVA组、MAO+ UVC组.采用扫描电镜、表面接触角测量仪、X射线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分析钛片表面理化性能.双金鸡宁酸色度法测定浸泡2、6、24 h后钛片蛋白吸附率,Hoechst细胞核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计算各组材料表面培养MG-63细胞1、2、4h的细胞黏附率,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 3组材料表面形貌、晶相、元素组成均无明显差别;MAO+ UVC组、MAO+ UVA组和MAO组表面接触角分别为(65.34±1.16)°、(44.64±1.28)°和(3.41±0.4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AO+ UVC组蛋白吸附率在2h达到最大值(48.16±1.24)%,显著高于MAO组[(8.22±2.99)%]和MAO+ UVA组[(5.29±2.27)%,P<O.001];培养1、2、4h后MAO+ UVC组表面细胞黏附率[分别为(40.71±4.08)%、(53.72±2.38)%、(70.32±2.85)%]均显著高于相应MAO组和MAO+ UVA组(P <0.05);MAO+ UVC组表面细胞伸展良好,MAO+ UVA组与MAO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UVC照射微弧氧化纯钛表面可提高材料的生物活性,利于细胞的黏附和伸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喷砂粒度对激光快速成形(laser rapid forming,LRF)纯钛与瓷结合强度的影响,以期为LRF纯钛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LRF技术加工纯钛,测量LRF纯钛、铸钛和牙本质瓷试件的热膨胀系数(n=3).分别以0.5 MPa压力,50、120、250 μm的Al_2O_3对LRF纯钛表面进行喷砂处理(LRF纯钛-50μm组、LRF纯钛-120 μm组、LRF纯钛-250μm组),以0.5 MPa压力、50μm Al_2O_3喷砂处理铸钛试件作为对照(铸钛-50 μm组),测量4组钛试件的表面粗糙度(n=10)、表面接触角(n=10)并观察试件表面形貌,4组钛试件烤瓷后(n=5)测量钛-瓷结合强度.结果 LRF纯钛与铸钛的热膨胀系数[分别为(9.79±0.31)×10~(-6)和(9.84±0.42)× 10~(-6)/℃]与牙本质瓷[(8.93±0.36)×10~(-6)/℃]匹配.随着喷砂粒度的增大,LRF纯钛表面粗糙度增加,表面接触角增大.铸钛-50 μm组的钛-瓷结合强度[(26.42±1.65)MPa]略大于LRF纯钛-50μm组[(25.91±1.02)MP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F纯钛-120 μm组钛-瓷结合强度[(21.86±1.64)MPa]与LRF纯钛-250μm组[(19.96 ±1.03)M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钛-瓷结合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0.5 MPa、50 μm Al2O3喷砂处理后,LRF纯钛与瓷的结合强度可达到ISO 9693所要求的基本值(25 MPa).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对在纯钛表面粘附的人牙龈上皮细胞(human gingival cpithelial cclls,HGE)形态的影响。方法:HGE原代培养3—5代细胞接种于纯钛试件表面,部分纯钛试件用50g/L HSA预孵育,扫描电镜观察HGE的形态学特征。结果 :细胞接种后第4h、12h、24h,HSA预孵育组及对照组的纯钛试件表面培养的HGE,细胞形态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人血清白蛋白对粘附在纯钛表面的人牙龈上皮细胞的早期形态学特征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以不同pH值反应液行纯钛表面液相沉积处理后对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36个纯钛试件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n=9),经喷砂处理后3个实验组分别置于pH值为8、9、10的反应液中进行液相沉积处理.然后分别用扫描电镜观测试件的表面形貌;接触角测量仪测量钛-蒸馏水表面接触角;最后参照IS09693 (1999) Amd.1 2005 (E)标准在各组试件的中部烧结瓷层用万能试验机测各组试件的钛瓷结合强度;扫描电镜观察钛瓷结合界面形貌.结果:各实验组钛瓷结合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pH 9组钛瓷结合强度分别高于pH 8组和pH 10组(P<0.05).结论:用液相沉积法在纯钛表面制备中间层可明显提高钛瓷结合强度,当反应液pH值为9时钛瓷结合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等离子渗氮对钛表面的组织结构、性能及对变形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将相同规格的钛片60片经逐级抛光后随机分成抛光组和等离子渗氮表面处理组。测量所有试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并采用扫描电镜、Axiovert 25CA光学图像分析仪及GDA750对钛表面渗镀层的表面形貌情况进行分析;将材料接种于变形链球菌悬液1h,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黏附细菌的数量。结果:等离子渗氮表面处理仅使纯钛表面粗糙度略微增加,并均在0.2μm以下;扫描电镜显示,等离子渗氮表面处理后材料表面的原始划痕消失;GD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渗氮表面处理后,表面主要由氮化钛化合物组成。经渗氮处理后,纯钛黏附细菌的量显著减少。结论:纯钛经等离子渗氮表面处理后形成了稳定的改性层,且能减少细菌的黏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氧化锆试件(20 mm×10 mm×3 mm)并进行烧结和喷砂,随机分为5组后进行表面处理,A组-不做处理,B组-压缩空气低温等离子体,C组-氮气低温等离子体,D组-氧气低温等离子体,E组-95%氩气+5%氧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测试氧化锆表面水接触角;使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观察表面形貌变化,测试平均表面粗糙度;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分析表面元素变化。在氧化锆试件表面烤瓷,测试剪切粘接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SEM观察氧化锆瓷剥脱面表面形貌;截断并打磨烤瓷试件,SEM观察锆-瓷结合横断面。结果: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表面水接触角显著减小;SEM示各组氧化锆均呈现粗糙样貌,处理后的表面形貌无明显改变;AFM示各组的平均表面粗糙度无统计学差异;XPS示处理后氧化锆表面C元素明显降低,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切削表面形貌对氧化锆瓷与饰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将40个Upcare氧化锆基底材料以CAD/CAM切削烧结瓷块试件,随机等分为4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操作进行打磨、喷砂及抛光等处理。实验组均采用CAD/CAM时预设程序,分别使切削产生的刀路与剪切强度测试加力方向呈垂直(A组)、平行(B组)及突起(C组),并对试件进行喷砂处理。测量并比较各组试件的表面粗糙度和剪切强度。扫描电镜观察断裂界面的情况。结果各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A组(27.64±4.24)MPa、B组(27.12±5.32)、C组(36.86±7.21)MPa、对照组(24.14±2.74)MPa,其中对照组与A组、B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A组(5578.34±1165.58)Ra、B组(5227.98±1440.29)Ra、C组(5699.97±1234.28)Ra、对照组(5964.92±1013.834)Ra,各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试件表面粗糙度与剪切强度之间无线性相关关系(P>0.05)。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组较其他组氧化锆瓷与饰瓷结合更致密,未见气泡,无孔隙存在。结论固位突起的锆瓷表面形貌可有效增加锆瓷与饰瓷间的结合强度,而表面粗糙度对界面的结合强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光选区熔化(SLM)制造的钛试件表面不同形貌对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黏附的影响。 方法通过喷砂、碱处理和阳极氧化在SLM钛片表面制备纳米网(NN组)和纳米管(NT组)表面形貌,并与喷砂SLM钛片(SB组)及未处理SLM钛片(SLM组)进行对比,通过扫描电镜、表面形貌分析仪、表面接触角测试仪对各组钛片表面形貌、粗糙度和亲水性进行表征。将各组钛片与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共同培养24 h。通过菌落形成单位计数及细菌荧光染色分析比较不同表面形貌SLM钛片上2种细菌在的黏附活、死菌量及活死菌总量,进而评价SLM钛表面不同形貌对口腔链球菌黏附的影响。 结果SLM组表面为波浪状起伏微米形貌,SB组表面为沟嵴状起伏微米形貌;NN组表面和NT组表面形成了纳米网和纳米管结构。经表面处理的SB组、NN组和NT组较SLM组表面粗糙度降低(RaSB= 2.87 μm,RaNN= 2.90 μm,RaNT= 2.65 μm,RaSLM= 7.19 μm),亲水性提高(SLM组、SB组、NN组和NT组表面水接触角分别为76.90°、64.47°、23.17°和44.13°)。菌落形成单位计数结果显示,NT组表面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细菌密度为661.29和668.45 CFU/mm2,为各组最低,且与其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T组表面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活死菌总平均荧光强度为281.17和303.58,亦为各组最低,且与其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N组表面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死菌比例为0.47和0.62,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 结论在SLM起伏微米形貌基底上,阳极氧化纳米管具有较强的抗细菌黏附性能,碱处理纳米网抗细菌黏附性能弱于阳极氧化纳米管,但具有一定杀菌性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处理对纯钛表面形貌、理化性能以及钛-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将30个纯钛试片表面用碳化硅砂纸打磨后得到规格为25 mm×3 mm×0.5 mm的标准试件,随机均分为3组,A 组为喷砂组,B组为激光处理15 s组,C组为激光处理30 s组,测量各组的表面粗糙度值和金属-蒸馏水表面接触角。钛表面烤瓷,测试钛-瓷间的三点弯曲结合强度并统计学分析,用扫描电镜观察纯钛处理后的表面形貌和钛-瓷分离面的表面形貌以及EDS分析。结果: 3组钛-瓷结合强度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01),B组钛-瓷结合强度高于A组(P<0.05),且小于C组(P<0.05)。结论: 钛表面Nd:YAG激光处理后可有效提高钛-瓷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酸碱处理后的多孔钛表面血清蛋白吸附行为。 方法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多孔钛材料,使用酸碱处理后制作酸碱处理多孔钛(AAPT)试件51个,同时制备未行酸碱处理多孔钛(NTPT)及致密钛(NTDT)试件各35个。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NTDT试件表面形貌,用表面接触角分析仪与全自动气体吸附仪测定三组的表面接触角和比表面积(SSA)。BCA法测定NTDT、NTPT及AAPT组试件不同时间的蛋白吸附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LSD-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 结果SEM显示NTDT表面光滑。AAPT组表面接触角(22.08°)显著小于NTPT组(93.7°)和NTDT组(7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392.02,P<0.001)。AAPT组SSA(27.05)均高于NTDT组(3.74)和NTPT组(1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586.10,P<0.001)。在各时间点,AAPT组吸附的蛋白质明显多于NTDT组和NTPT组(P<0.001);AAPT、NTPT和NTDT组表面的蛋白吸附随着时间逐渐增加,最终达到稳定。 结论酸碱处理后的多孔钛可显著提高材料表面的血清蛋白吸附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在厌氧环境下变形链球菌粘附对2种抛光方式的纯钛及钛合金表面腐蚀的影响.方法:将牙科用纯钛、钛合金材料制备成30mm×8mm×1mm板片,各32片,分为2组,分别进行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再将每组试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培养基对照组、3个月实验组和6个月实验组.将试件放入各组对应的试管,置于95%N2、5%CO2、37℃环境中,细菌每周传代1次,试件按各组预定时间取出,消毒灭菌.以表面轮廓仪测试各组试件表面粗糙度变化,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形态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纯钛实验组较对照组粗糙度无显著差异(P>0.05),钛合金实验组较对照组粗糙度有显著差异(P<0.05).同种材料2种抛光方式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粗糙度变化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下可见纯钛及钛合金试件表面存在腐蚀.纯钛表面腐蚀孔较钛合金少.结论:变形链球菌黏附对纯钛、钛合金表面产生腐蚀,单纯机械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对变形链球菌腐蚀作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纯钛种植体的2种表面处理对细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2种表面处理(等离子渗氮和物理气相沉积TiN涂层)对钛表面的组织结构、性能及对变形链球菌黏附的影响.方法: 将相同规格的钛片经逐级抛光后分别随机分成3 组,每组3 片,依次为抛光组,渗氮表面处理组,TiN涂层表面处理组.以抛光钛作为对照.测量所有试件表面的粗糙度值,并采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Axiovert 25CA)及辉光放电光谱仪(GDA750)对钛表面渗镀层的表面形貌进行分析;将材料接种变形链球菌悬液1 h,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黏附细菌的数量.结果:2 种表面处理仅使原有表面粗糙度略微增加,均在0.2 μm以下;扫描电镜显示2 种表面处理后材料表面的原始划痕消失;GDS检测分析结果表明:2 种表面处理后,表面主要由氮化钛化合物组成.经2 种处理后,钛表面黏附细菌的量显著地减少,而2 种表面处理间细菌黏附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纯钛经2 种表面处理后形成了稳定的改性层,且能减少细菌的黏附.等离子渗氮技术有望作为种植体穿龈部和种植体基台部的表面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多孔磷酸三钙 羟基磷灰石 (tricalcium phosphate hydroxyapatite ,TCP HA)复合材料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黏附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在纯钛试件表面制备多孔TCP HA复合涂层材料和羟基磷灰石 (hydroxyapatite,HA)涂层材料 ,定量对比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在涂层和未涂层材料表面初期黏附、增殖、细胞铺展面积、细胞外基质和黏着斑形成的情况。结果 TCP HA和HA涂层材料表面黏附的细胞数、细胞铺展面积高于纯钛未涂层组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 ,黏着斑的形成早于未涂层组 ;TCP HA表面黏附的细胞数和Ⅰ型胶原的形成都高于纯钛未涂层组和HA涂层组。在培养 2 4h后TCP HA组表面黏附细胞数为 198 1± 2 7 7,Ⅰ型胶原形成的荧光强度为 15 4 10± 31 5 6 ,同纯钛组表面的细胞数 ( 12 5 1± 2 9 9)和Ⅰ型胶原荧光强度( 132 6 3± 35 2 6 )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与纯钛未涂层和HA涂层材料相比 ,多孔TCP HA复合涂层材料更有利于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初期黏附 ,具有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振荡培养条件下比较氧化锆陶瓷和钛合金抛光后表面粗糙度的差异及变形链球菌在其表面的黏附能力。方法:制作氧化锆陶瓷和钛合金样本各6个。A组氧化锆陶瓷用EVE专用抛光轮高度抛光,B组钛合金原始铸件依次用粗砂纸、水砂纸(依次为200目、600目、800目、1000目、1200目、1500目、2000目)逐级磨光,再用抛光轮抛光。用表面粗糙度检测仪测量各组样本的表面粗糙度。将两组样本置于变形链球菌悬浮液中,37℃振荡培养条件下培养1h。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黏附变形链球茵的数量,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各样本的表面形貌。结果:A、B两组的表面粗糙度分别为(0.0548±0.027)μm、(0.0483±0.006)μm。变形链球菌在A、B两组样本表面的黏附数分别为4.2222±1.019、8.5417±2.208。经统计学分析,A、B两组表面粗糙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样本变形链球菌黏附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扫描电镜显示,氧化锆陶瓷抛光组试件表面散在少量细小孔隙,而钛合金抛光组试件表面未见少量细小空隙,但有较多裂隙和凹陷。结论:氧化锆陶瓷和钛合金抛光后表面能达到同样光滑,但钛合金表面比氧化锆陶瓷表面更容易黏附变形链球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模拟口腔环境,研究在牙刷磨耗机的磨擦下,等离子渗氮对纯钛的耐磨性能的影响。方法:铸造纯钛试件24片,随机分为0.2%NaF渗氮组、0.2%NaF未渗氮组、人工唾液渗氮组、人工唾液未渗氮组,在牙刷磨耗机上刷洗75 000次,对比刷洗前后的粗糙度Ra增加值及色彩变化,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试件表面形貌。结果:与未渗氮组比较,0.2%NaF等离子渗氮后纯钛的表面粗糙度Ra增加值及色彩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不同混合液比较,0.2%NaF溶液对试件的耐磨性能影响较人工唾液的影响大(P<0.05)。SEM观察表明:在0.2%NaF溶液中刷洗后未渗氮组纯钛试件表面磨耗现象严重。结论:等离子渗氮后纯钛的耐磨性能得到提高;含氟溶液能降低纯钛表面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