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 MRI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术前 MRI检查,评价乳腺内肿瘤最大径、瘤体最大信号增强率(SERmax )及同侧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边缘、信号强度和强化方式,并与术后同侧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60例乳腺癌患者 MRI显示28例同侧腋窝淋巴结有转移,病理证实22例腋窝淋巴结有转移。MRI 检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为90.91%、78.95%、83.33%。57例同时行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59.09%、94.29%、80.70%。腋窝淋巴结转移组淋巴结大小(1.20±0.59)cm,无转移组淋巴结大小(0.85±0.24)cm,2组间腋窝淋巴结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8,P=0.001<0.05)。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与有转移组间乳腺内肿瘤 SERmax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P=0.000<0.05),转移组 SERmax值大于无转移组。转移性淋巴结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规整,信号强度及强化不均匀。结论乳腺 MRI能在检出乳腺癌的同时全面评价腋窝淋巴结,是术前评估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乳腺癌MRI特征建立可以无创性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诺模图。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20年8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394例,均行MRI检查并在1个月内获得淋巴结病理结果。根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描述病变的MRI表现,分析乳腺癌原发肿瘤的MRI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并建立诺模图。结果 乳腺癌原发肿瘤的最大径及ADC值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相关性,其次,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特征还有肿瘤位置、肿瘤边缘及肿瘤形状(P <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后纳入肿瘤最大径、ADC值、肿瘤形状及腋窝有无可疑淋巴结建立对淋巴结预测的诺模图AUC值为0.890。结论 基于乳腺癌MRI特征的诺模图可以预测ALNM。这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很有前景。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MRI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0例临床或乳腺X线摄影诊断有困难的患者行乳腺和腋窝MRI检查,17例经组织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分析MRI显示乳腺癌病灶和胸肌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所有结果均与病理对照。结果 17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35个病灶,包括6例多中心性乳腺癌、4例多灶性乳腺癌和7例单发病灶(包括2例隐匿性乳腺癌)。6例(35.3%)出现胸肌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其中9例病理证实,其敏感性为81.8%。结论乳腺MRI对检出隐匿性乳腺癌,多灶性和多中心性乳腺癌,评估胸肌有无浸润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T2加权成像压脂序列(T2-weighted imaging fat suppression,T2WI-FS)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所构建机器学习模型在术前预测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s,ALN)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乳腺癌患者68例,共171枚ALN(转移101枚,非转移70枚)。在T2WI-FS图像上勾画每个目标淋巴结的三维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并提取一阶统计量特征、几何形状及纹理特征等影像组学特征。随机将两组ALN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8∶2),采用K最佳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对训练集特征降维以筛选出关键特征,最后建立基于K近邻(K-nearest neighbor,KNN)、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3种分类器的机器学习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DCE-MRI及临床病理特征建立的预测模型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的预测价值,为临床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并符合入组标准的26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根据SLN病理结果,将全部患者分为SLN转移阳性组(n=127)和SLN转移阴性组(n=133),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MRI特征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与SLN转移相关的预测因子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R、PR、HER2、分子分型、多灶、增强形态与乳腺癌SLN转移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HER2、增强形态、ADC值(P<0.05)是乳腺癌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10(P<0.05),其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7.2%,特异度为58.6%。结论:ER、PR、HER2、分子分型、多灶、增强形态与乳腺癌SLN转移相关,基于PR、HER2、增强形态、...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MRI诊断的价值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我国己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且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MRI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在这一领域的深入研究,使乳腺早期癌灶的检出与诊断准确性明显提高,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笔者对乳腺MR的成像技术,MRI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8.
9.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比较MRI检查和美兰示踪法检出SLB的数目、采用Spearman分析两种方法检出SLB的相关性,评估MRI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度。结果:85例患者,MRI检查定位145枚M-SLN,美兰示踪定位167枚D-SLN,两种方法检出的SLB的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存在明显相关性(Rs=0.773,P<0.05)。MRI诊断M-SLN阳性92枚,阴性53枚,良恶性淋巴结的形态大小(长/短径)、淋巴门是否存在、周围脂肪间隙、DWI信号和ADC值、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5.8%(91/95),特异度为98.0%(49/50),准确度为96.6%(140/145)。结论:MRI具有无辐射、软组织对比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较高,可成为临床专科医师术前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MRI诊断脑转移瘤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彦增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2,3(2):83-85
目的 探讨MRI诊断脑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分析36例脑转移瘤患的临床及MRI资料,全部病例均行非增强及增强MRI检查。结果 多发颅脑转移瘤29例,其中3例为弥漫性脑转移瘤。单发脑转移瘤7例。脑转移瘤发生在幕上21例,幕下4例,幕上及幕下均有11例。4例伴有邻近脑膜受累。非增强MRI病灶上多数为长T1长T2信号,增强MRI上病灶均有强化,以环状强化为多见。增强MRI比非增强MRI发现转移瘤病灶将近高1倍。结论 增强扫描是MRI诊断脑转移瘤所必须的。结合临床病史和MRI特征,对大多数病例可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世界范围内每年新确诊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约140万,乳腺癌也位居我国女性癌症死亡原因第六位,并且具有发病率高、逐渐年轻化以及预后差、生存率低等特点,尤其年轻女性患者生存率更低,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其中,淋巴结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途径,影响患者的总复发率和生存率,并且随转移淋巴结数量的增多,其5年生存率逐步降低.因此,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并总结乳腺癌脑(脊)膜转移的MRI特征,提高对乳腺癌脑(脊)膜转移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27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脑(脊)膜转移患者进行头或(和)脊椎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将脑(脊)膜转移分为3型,Ⅰ型为硬膜蛛网膜型,Ⅱ型为软膜蛛网膜型,Ⅲ型为混合型脑膜转移,对各型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在27例患者中,Ⅰ型12例,Ⅱ型11例,Ⅲ型4例;伴有颅骨和(或)头皮转移3例;27例中有15例平扫可见病灶(55.6%),其中软脑脊膜型转移的显示率最低(36.4%),MRI增强扫描能显示所有异常强化的脑(脊)膜转移灶(100%).结论 MRI已成为乳腺癌脑(脊)膜转移检出的一种重要诊断方法,尤其是增强扫描在该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付兰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35(6):539-542
三阴性乳腺癌指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均表达阴性的乳腺癌。该型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侵袭性强,缺乏有效的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是乳腺癌分子亚型中预后最差的一种。MRI是目前诊断乳腺癌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MRI表现为肿块型单一病灶.形状不规则.边缘光滑,呈环形强化,T2WI上病变中心呈高信号,表现为Ⅲ型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以及较高的ADC值,对诊断三阴性乳腺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MRI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新辅助化疗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病人中的广泛应用,已使乳腺癌临床治疗的理念和方法有了很大转变。但是,对于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一直缺乏较为及时、准确、有效的方法。常规的体格检查、乳腺X线摄影、超声检查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RI检查,包括功能性MR检查技术在肿瘤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增多。综述磁共振检查技术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评价中的作用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three-dimensional shear wave elastography,3D-SWE)技术定量参数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手术且均有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证实的乳腺癌患者121例共121个结节。测量乳腺肿瘤3D-SWE的3个正交切面(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定量参数最大弹性值(Emax)、平均弹性值(Emean)和弹性数据离散度值(Esd)、病灶与周边组织比值(Eratio)值,分析乳腺肿瘤的3D-SWE定量参数与其腋窝淋巴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121例患者,腋窝淋巴结阳性39个,阴性82个,两组间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肿瘤钙化、病理学类型,以及乳腺肿瘤的3D-SWE Emax、Esd、Eratio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3D-SWE Emean...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小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常规超声特征与腋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95例小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常规超声特征资料,将腋下淋巴结分为转移组(31例)及未转移组(64例),先对小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常规超声检查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对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腋下淋巴结转移31例,无转移64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病理特征中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PR),常规超声检查中小乳腺癌肿块呈垂直位、内部有微钙化、血流分级为Ⅱ-Ⅲ级是腋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小乳腺癌的部分临床病理及超声特征与发生腋下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对于预测小乳腺癌患者腋下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并验证动态增强MRI(DCE-MRI)影像组学模型能否于术前无创性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转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DCE-MRI检查且经病理证实的128例女性乳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及MRI资料,病人平均年龄(45.94±10.08)岁;其中,前哨淋巴结(SLN)阳性者61例,阴性者67例;将病人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89例)和验证集(39例)。提取DCE-MRI第2期相的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最大最小值归一化算法将所有原始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采用最优特征筛选器及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Logistis回归(LR)算法依次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降维筛选,选择出7个对术前预测SLN转移有价值的最优特征,包括1个一阶统计特征、3个形状特征和3个纹理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VM)、LR及决策树3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SLN阳性组和阴性组、训练集和验证集间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种模型的诊断效能,计算相应的曲线下面积(AUC),并通过验证集进行验证。结果 SLN阳性组和阴性组、训练集和验证集组间病人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机器学习模型中,决策树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的AUC均最高(分别为1.00和0.90),其次为LR模型和SVM模型;决策树模型在训练集与验证集中也均呈现最高的敏感度,分别为100.00%和89.50%;决策树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度最高(100.00%),其次为LR模型和SVM模型。验证集中3种模型的准确度相等(89.74%)。 结论 基于DCE-MR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SLN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乳腺癌病人术前预测SLN转移提供一种无创而简便的方法,有助于临床个体化精准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