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A期肺腺癌经肺泡腔内气道播散(STA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完成解剖性肺切除术且病理诊断为ⅠA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分为STAS阳性组和STAS阴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ⅠA期肺腺癌发生STAS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肺腺癌患者254例, 年龄(58.02±10.11)岁,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STAS阳性组患者CT肿瘤直径>STAS阴性组[(19.47±4.65) mm比(16.64±6.21) mm, t=-2.620, P<0.05]、肿瘤实性成分比例(CTR)(0.66比0.27, Z=-6.692, P<0.01), STAS阳性组与STAS阴性组之间分叶征(χ2=22.899)、空泡征(χ2=5.798)、胸膜牵拉(χ2=5.670)、血管集束征(χ2=23.534)、病理低分化(χ2=20.601)、微乳头(χ2=70.179)、乳头(χ2=17.875)、实性亚型(χ2=10.378)、癌胚抗原(CEA)阳性(χ2=20.601)、C...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性激素联合癌胚抗原对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乳腺癌患者52例, 经腋窝淋巴结超声检查后将其分为淋巴结未转移组与转移组。收集患者血液标本, 获得血清并检测血清雌二醇、睾酮、孕酮及癌胚抗原水平, 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借助Logistic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手术切除后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未转移组患者与转移组患者肿瘤最大直径及是否绝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余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转移组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为(153.97±35.55)pg/ml、孕酮水平(0.33±0.05)ng/ml、癌胚抗原水平(11.44±3.77)ng/ml, 转移组患者雌二醇水平为(207.19±52.11)pg/ml(t=4.13, P<0.001)、孕酮水平(0.38±0.04)ng/ml(t=4.01, P<0.001)、癌胚抗原水平(15.41±3.46)ng/ml(t=3.94, P<0.001), 转移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60岁以上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64例60岁以上ⅠA期NSCLC的临床资料,分别行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肺段切除组,n=32)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叶切除组,n=32),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结果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100(20~900 ml)、150(50~500 ml)ml,无统计学差异(Z=-1.509,P=0.1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2/32)、9.4%(3/32),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5.4±1.2)、(5.5±1.1)d,无统计学差异(t=0.218,P=0.828);住院时间分别为(6.4±1.2)、(6.5±1.1)d,无统计学差异(t=0.218,P=0.828)。肺段切除组手术时间(136.8±65.2)min,明显短于肺叶切除组(189.2±74.2)min(t=2.999,P=0.004)。肺段切除组淋巴结切除中位数6.5枚(3~45枚),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中位数12.0枚(4~30枚)(Z=-4.750,P=0.000);肺段切除组切除N1淋巴结中位数3.0枚(2~9枚),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中位数5.0枚(2~11枚)(Z=-3.294,P=0.001);切除N2淋巴结中位数3.5枚(0~36枚),明显少于肺叶切除组中位数8.5枚(1~29枚)(Z=-4.814,P=0.000)。肺段切除组32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12~42个月),肺叶切除组32例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2~19个月),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可以作为60岁以上老年ⅠA期NSCLC的治疗选择,近期效果不差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吸烟状态病人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探讨吸烟对临床ⅠA期腺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 2013年12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术的临床ⅠA期(cⅠA期)肺腺癌病人156例,其中曾经吸烟病人47例(FSG组)、吸烟病人45例(SG组),从不吸烟病人64例(NSG组)。对三组病人围术期指标、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SG、FSG和NSG组病人的淋巴结转移率中位数分别为24.49%、22.77%和10.19%,肿瘤最大直径分别为2.54 cm、2.62 cm和2.36 cm,其中,SG组和FSG组病人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NSG组病人(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吸烟情况、分化程度是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生存方面,有吸烟史(SG组和FSG组)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更大,吸烟史和分化程度是病人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CI值分别为1.297~6.829和1.054~1.280)。结论 有吸烟史的病人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大于从不吸烟病人,吸烟和分化程度是病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组织蛋白酶 B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 B( CatB)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 83例患者的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外周静脉血 CatB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原发灶、正常结肠黏膜、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6.6%、 31.3%、 88.4%和 85.0%,癌原发灶、肝转移灶和转移淋巴结中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χ 2=45.6124, P< 0.01);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癌原发灶(χ 2=11.5982、 4.3747, P< 0.05). Dukes C、 D期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 Dukes A、 B期(χ 2=16.9385, P< 0.01),低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 CatB表达阳性率高于高、中分化腺癌(χ 2=14.2338, P< 0.01). 83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静脉血 CatB平均水平为( 5.9± 2.9) ng/ml, 30例健康志愿者 CatB平均水平为( 2.3± 1.1) 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6975,P< 0.01). Dukes C、 D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 CatB水平高于 Dukes A、 B期患者.结论 CatB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外周静脉血 CatB水平对临床预测和判断淋巴结和肝转移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评价和观察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死亡风险因素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和术后6个月死亡率的关系。方法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688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的生存情况, 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 单因素分析各组在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骨折类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术后谵妄情况,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老年部骨折术后6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3例患者术后6个月内死亡, 死亡率为10.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存活组与死亡组在性别(χ2=11.346, P<0.01)、年龄(Z=-3.713, P<0.01)、ASA分级Ⅲ或Ⅳ级(χ2=16.858, P<0.01), NLR(Z=-3.150, P<0.05), 术后谵妄(Z=8.352, P<0.05)和血红蛋白(χ2=-3.443,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性别[比值比(OR)=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联合低剂量螺旋CT(LDCT)对恶性孤立性肺结节(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方法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于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连续收治120例LDCT检出的孤立性肺结节(SPN)患者。术前检测CTC、测量LDCT上肺结节实性成分占比(Cdmax/Td),以术后病理为诊断金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C、CTC联合LDCT对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并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CTC与MSPN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20例SPN中,恶性肺结节102例(85%),其中肺腺癌97例(81%);含浸润成分的MSPN[包括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CTC明显高于不含浸润成分的MSPN[原位腺癌(AIS)][10.65(9.05~12.70)比8.00(6.85~10.20)FU/3 ml,Z=-3.119,P<0.05];CTC、Cdmax/Td预测MSPN是否含浸润成分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855;CTC联合Cdmax/Td预测MSPN是否含浸润成分的AUC大于Cdmax/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914比0.855,Z=2.243,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TC与肺腺癌LDCT肿瘤最大径(Td)、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χ2=7.118、14.474、4.368,P<0.05),与恶性结节脉管侵犯、胸膜侵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无相关(χ2=1.601、0.822、0.457,P>0.05)。结论CTC对MSPN病理浸润具有预测价值;CTC联合LDCT对MSPN病理浸润的预测价值优于单纯影像预测;CTC与Td、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手术切除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探讨肺腺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的109例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 109例肺腺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为44.0%(48/109),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χ~2=8.995,P=0.003)、淋巴结状态(χ~2=12.727,P=0.000)、TNM分期(χ~2=39.544,P=0.000)、残端有无癌残留(χ~2=35.551,P=0.000)、PCNA表达情况(χ~2=5.441,P=0.020)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TNM分期、支气管残端有无癌残留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术后辅助化疗是Ⅱ期和Ⅲ期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χ~2=11.299,P=0.001)。结论肿瘤大小、TNM分期高、外科手术切除不完全是肺腺癌预后差的重要影响因素;Ⅱ期和Ⅲ期患者能够从术后辅助化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激活素A受体Ⅰ型(ACVR1)在胃癌中的表达、预后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375例胃癌转录组数据、32例正常胃组织转录组数据及临床相关参数, 利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ACVR1 mRNA的表达差异, 采用卡方检验分析ACVR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通过基因表达交互网站(GEPIA)及单多因素回归分析胃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其中, 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同时, 通过R语言分析ACVR1基因的相关通路, 探索其在胃癌中的潜在机制。结果 ACVR1在胃癌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织[4.673(4.247, 5.087)比3.699(3.332, 4.426), Z=16.6, P<0.01], 其表达量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χ2=11.521, P<0.01);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ACVR1高表达患者预后差(Logrank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VR1表达(风险比=1.639, 95%可信区间:1.102~2.436, P<0.05)是影响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赖氨酸组蛋白甲基转移酶2D(KMT2D)的表达水平并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KMT2D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分析其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0例胃癌组织中的KMT2D高表达率[78%(78/10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高表达率[12%(12/100)]。胃癌组织中的KMT2D高表达与浸润深度(χ2=36.515, P<0.01)、淋巴结转移状态(χ2=52.329, P<0.01)、TNM分期(χ2=78.952, P<0.01)、肿瘤瘤体大小(χ2=10.905, P<0.010)、淋巴管侵犯状态(χ2=22.355, P<0.01)、静脉侵犯状态(χ2=4.100, P<0.05)显著相关, 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远处转移、肿瘤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无明显相关(P>0.05)。此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MT2D高表达组的胃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5个月, 低于KMT2D低及正常表达组的患者,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1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Anchor Attachment蛋白(AA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及肝转移灶中AAP的表达,并分析AAP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正常肠黏膜、癌原发灶、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5%、53.0%、69.8%和80.0%;癌原发灶、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x2=42.349,P<0.01),转移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AAP阳性率又高于癌原发灶(x2=6.666,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和肝转移患者的原发灶AAP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x2=10.056,7.705,P<0.01);Dukes分期A、B、c、D期患者AAP阳性率逐渐增高,各分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13,P<0.01).83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AP水平为(6.3±2.8)ng/ml,30例志愿者AAP水平为(2.2±0.9)ng/m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7,P<0.01);Dukes分期A、B期患者血清AAP水平为(5 2±2.6)ng/ml,C、D期患者AAP水平为(7.1±2.9)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8,P<0.05).结论 AAP增强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外周静脉血AAP水平对预测和判断结直肠癌局部复发和肝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睾丸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其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睾丸肿瘤患者共计69例, 其中经病理证实生殖细胞肿瘤57例。采用非参数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差异。通过COX回归分析影响睾丸生殖细胞瘤复发的风险因素, 同时构建预测模型并计算模型的C-index指数。结果睾丸精原与非精原细胞瘤的患者在年龄(Z=-3.254, P<0.05)和肿瘤T分期(χ2=4.613, P<0.05)方面存在差异;而在肿瘤体积、肿瘤侧别、淋巴转移及复发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提示睾丸非精原细胞瘤患者更容易出现复发[风险比(HR)=16.389, 95%可信区间(CI):2.946~91.164, P<0.05];肿瘤的体积越大, 其术后复发的风险越高(HR=1.008, 95%CI:1.001~1.016, P<0.05);治疗前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复发的几率相对较高(HR=33.524, 95%CI:5.226~215.031, P<0.01);右侧睾丸生殖细胞瘤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综合治疗模式对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学分期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收治的219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 根据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分为直接手术组、新辅助化疗组和新辅助放化疗组。使用R语言的"Trimatch"包, 以性别、年龄、合并症、体重指数、临床T分期、临床N分期及Siewert分型为协变量对3组进行匹配, 卡钳值取0.2;每组29例患者共87例纳入分析。男性82例, 女性5例, 中位年龄63岁(范围:38~76岁)。采用方差分析、Wilcoxon秩和检验或χ2检验比较各组术后病理学分期, 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 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直接手术组脉管癌栓的比例为72.4%(21/29), 高于新辅助化疗组的37.9%(11/29)(χ2=6.971, P=0.008)和新辅助放化疗组的6.9%(2/29)(χ2=26.696, P<0.01)。新辅助放化疗组和新辅助化疗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盘状大同源物5(discs large homolog 5,DLG5)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2例Ⅰ期和ⅢA期肺腺癌组织中DLG5的表达情况,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0对肺腺癌组织癌组织和癌旁组织DLG5的表达情况。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LG5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曲线对随访数据进行预后分析。结果:Ⅰ期肺腺癌组织中DLG5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ⅢA期肺腺癌组织(P0.01)。肺腺癌组织中DLG5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肺组织。DLG5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OS)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51.1%vs 28.1%, P0.01)。肺腺癌组织中DLG5的阳性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0.01)、TNM分期(P0.01)和肿瘤复发(P0.01)呈负相关。生存分析显示DLG5和TNM分期是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DLG5在肺腺癌中表达下降,DLG5可能对肺腺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小结节型ⅠA期肺腺癌胸膜侵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68例ⅠA期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109例,年龄28~83(58.7±11.5)岁。采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小结节ⅠA期肺腺癌胸膜侵犯的危险因素。结果 168例小结节型ⅠA期肺腺癌患者病理确诊胸膜侵犯20例(11.9%),无胸膜侵犯148例(88.1%),χ~2检验分析发现患者结节直径、性质、肿瘤-胸膜空间位置分型(RLP)、病变至胸膜最小距离(DLP)、病理类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在有、无胸膜侵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结节直径、性质、RLP、DLP、EGFR突变对胸膜侵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是胸膜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结节型ⅠA期肺腺癌患者影像-病理-生物学特征与胸膜侵犯密切相关,临床诊治应综合上述参数评估胸膜侵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杂瘤颈成角的腹主动脉瘤(AAA)行腔内修复术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30例择期行血管腔内修复术(EVAR)治疗的肾下型AAA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114例, 女性16例。根据近端瘤颈是否属于复杂瘤颈成角将患者分为复杂成角组(59例)和非复杂成角组(71例)。收集两组围术期资料和随访结果, 比较两组的瘤颈解剖条件、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两组在性别和D-二聚体水平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7, P=0.012;779(615, 2 110)ng/ml 比 531(309, 905)ng/ml, Z=-2.948, P=0.003], 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复杂成角组相比, 复杂成角组瘤颈长度更短[(3.98±1.67)cm 比(3.38±1.72)cm, t=2.029, P=0.045], 肾上角[(21.97±9.69)°比(40.30±19.27)°, t=6.645, P<0.001]和肾下角[(40.85±12.61)°比(70.92±11.58)°, t=14.048...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最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对p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261例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肺癌根治术联合包含最上纵隔淋巴结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pN2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0例, 女性81例, 年龄(61.5±9.4)岁(范围:31~83岁)。以最上纵隔淋巴结是否转移, 将患者分为转移组128例和无转移组133例, 对两组患者术后复发及生存情况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两组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曲线和总体生存曲线, 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全部261例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28个月, 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19个月比33个月, P=0.005)。全组中位总体生存期为44个月, 转移组低于无转移组(37个月比49个月, P=0.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全肺切除、脏层胸膜侵犯是术后总体生存(HR=1.85, 95%CI:1.25~2.72, P=0.002;HR=1.82, 95%CI:1.30~2.56, P=0.007)和无病生存(HR=1.61, 95%CI:...  相似文献   

18.
Vater壶腹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Vater壶腹腺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存活的101例Vater壶腹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中TNM分期Ⅰ期42例(41.6%),Ⅱ期32例(31.7%),Ⅲ期27例(26.7%).中位随访时间为46(2~192)个月,25例(24.8%)复发转移,中位复发转移时间为20(2~93)个月.局部复发11例(10.8%),远处转移20例(19.6%),其中6例同时出现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复发转移的25例患者与未复发转移的76例患者的肿瘤最大直径>2 cm(64%比39%,X2=4.56,P=0.033)、淋巴结阳性率(52%比17%,X2=11.98,P=0.001)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1%比20%,X2=7.50,P=0.006)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si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淋巴结转移(0R=5.14,P=0.0037)是复发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未出现淋巴结转移患者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为49(2~192)个月,淋巴结转移患者为32(12~152)个月,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P=0.0198).结论 Vater壶腹腺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复发转移较为常见;淋巴结转移是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1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53例行肺叶切除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T1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161例,平均年龄(59.45±9.36)岁。分析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结果淋巴结转移阴性182例(71.9%),阳性71例(28.1%)。低分化(OR=6.988,P=0.001)、中分化(OR=3.589,P=0.008)、微乳头型(OR=24.000,P0.001)、实性型(OR=5.080,P=0.048)、胸膜受侵(OR=2.347,P=0.024)、年龄≤53.5岁(OR=2.594,P=0.020)均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风险因素。此外,肿瘤直径≥1.55 cm(OR=0.615,P=0.183),虽在截断值1.55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可提示我们肿瘤直径是淋巴结转移的重要风险因素。结论在T1期肺腺癌中,肿瘤直径大、分化程度较低、实性成分百分比较大、病理亚型为微乳头型或实性型的侵袭性肺腺癌更易出现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胆囊腺鳞癌患者与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35例胆囊癌患者临床资料。最终入组122例患者, 其中男性55例, 女性67例, 年龄(68.0±9.8)岁。122例患者依据肿瘤病理类型不同, 分为胆囊腺鳞癌组(n=14)和胆囊腺癌组(n=108)。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 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进一步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胆囊腺鳞癌组肿瘤最大径、肝脏侵犯比例、肿瘤低分化比例以及TNM分期Ⅲ~Ⅳ期比例高于胆囊腺癌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肝切除范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 P=0.016)。胆囊腺鳞癌组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28.6%、9.5%, 低于胆囊腺癌组的78.7%、6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 P<0.001)。胆囊腺鳞癌组中接受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