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植物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方法 在紫金山和栖霞山采集的 18种健康植物中共分离得到了 1838株内生真菌 ,分属于 4 6个类群分别测定对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活性 ,对药用植物络石活性菌株头孢菌Tj5R代谢产物进行富集与分离并进行活性追踪。结果 在检测的 2 3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菌实验中 ,15 6株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对一种或多种测试真菌或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其中 15株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在药用植物络石的活性内生菌株头孢菌Tj5R富集的固体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的 8个化合物中有 3个化合物表现出抗菌作用 ,其中一个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 1.95 μg/mL ,比阳性对照酮康唑 (MIC值 3.9μg/mL)活性要强。 结论 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普遍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中真菌Penicillium terrigenum RD 4-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对真菌液态发酵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同时进行细胞毒活性和NO检测,探究其抗肿瘤与抗炎活性。结果 最终从Penicillium terrigenum RD 4-3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1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倍半萜类14-hydroxypetasol (1)、6-dehydropetasol (2)、isopetasol (3)、acremeremophilane G (4)、phomenone (6)、7-hydroxypetasol (7)、sporogen-AO1 (9)、petasol (10)、JBIR-28 (11)、JBIR-27 (12)、3-acetyl-13-deoxyphome (13)、penicilleremophilane A (14),以及苯的衍生物3-chloro-4-hydroxypheylacetamide (5)、phenols (8),其中化合物1(14-hy...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海洋细菌Halomonas elongate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分离纯化手段,对H.elongate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1H NMR谱、13C NMR谱及MS分析,并结合文献确定结构:采用MTT法对分离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检测.结果 从海洋细菌H.elongate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鉴定3个化合物,分别为胸腺嘧啶-2 '-脱氧核苷(1)、环(L-甘氨酸-L-脯氨酸)二肽(2)、1-(2'-脱氧-β-D-赤式-呋喃戊糖)-1氢-1,2,4-三嗪酮(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3个化合物对人肺癌细胞H1299生长活性均无显著抑制作用(IC50>20 μμmol/L).结论 化合物1~3均为首次从Halomonas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 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华南毛蕨内生真菌及分析其中1株活性较强的菌株的代谢产物.方法 以敏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供试指示菌,采用琼脂块法对43株内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筛选,以Pestalotiopsis sp.CYC38作为目标菌株,对其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并采用波谱学分析手段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43株内生真菌中有19株菌株至少对1种指示菌有抑菌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从高活性菌株CYC38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啤酒甾醇和1-(4-羟基苯基)-2氨基乙醇.结论 华南毛蕨内生真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且对耐药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抑制作用,该结果为开发新型的抗耐药菌药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从黄海海滨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和结构信息。方法:分析分离得到的菌株的16srDNA、形态等特征,确定其种属以及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BSC)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并对BSC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根据该株菌的16s rDNA、形态等特征,确定其为芽胞杆菌属,其次级代谢产物BSC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其分子式为C48H94O19。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为芽胞杆菌属,其次级代谢产物BSC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活性,是潜在的抗生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内生真菌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和筛选具有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的红树林内生真菌。方法从红树林植物桐花树、海漆、秋茄、木榄、白骨壤、银叶树中分离到60株内生真菌,对其代谢产物进行抗菌检测,通过滤纸片法来检测内生真菌代谢产物抗细菌和抗真菌活性。结果共有35株内生真菌具有抗细菌活性,占待侧菌株总数的58.3%,其中以不产孢类、青霉属、曲霉属、镰孢属为主,分别占活性菌株总数的51.4%、8.6%、8.6%、8.6%;共有49株内生真菌具有抗真菌活性,占待侧菌株总数的81.7%,其中以不产孢类和盘长孢属为主,分别占活性菌株总数的44.9%、17.1%。结论红树林内生真菌是抗菌活性物质的一个潜在的、丰富的资源库,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滇重楼新鲜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并研究其代谢产物抑制人体病原细菌的能力.方法 滇重楼新鲜植株表面消毒后, 采用YPD平板分离培养内生真菌.各菌株的液体发酵物经乙酸乙酯萃取并浓缩.然后,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沙门菌、屎肠球菌3种可感染人体的细菌为指示菌, 采用滤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活性.结果 分离到54株内生真菌.其中20株内生真菌有抑菌活性, 活性菌株占总菌株数量的37%.其中, J09对上述3种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 (49.67±1.25) mm、 (50.33±0.52) mm、 (37.00±1.63) mm, 经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J09为灰黄青霉.同时, 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确定, 该抑菌成分并非青霉素或灰黄霉素.结论 内生真菌 (J09) 的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较强, 具有开发抗菌药物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来自深海沉积物中的海洋细菌Psychrobacter submarinus1 A01998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大孑L吸附树脂、硅胶、ODS和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层析色谱分离方法,对海洋细菌Psychrobacter submarinus1 A01998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纯化,根据1H NMR、13C NMR和MS等波谱数据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深海细菌Psychrobacter submarinus 1A01998的发酵粗提物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环(L-脯氨酸-L-酪氨酸)(1)、环(D-脯氨酸-L-酪氨酸)(2)、3-吲哚甲醛(3)、2'-O-甲氧基尿嘧啶核苷(4).结论 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环二肽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对一株真菌ZME及其所产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通过形态观察和ITS测序对真菌ZME进行菌株鉴定,并对其发酵液上清液和菌丝体分别用乙酸乙酯和甲醇萃取;萃取后的有机试剂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和半制备HPLC分离纯化;纯化后的各组分利用光谱分析进行结构解析。结果表明,真菌ZME初步判断属于Beauveria felina。对这株真菌次级代谢物结构解析,共鉴定5个化合物Isaridin B、Isaridin A、Roseocardin、Roseotoxin B和Destruxin B,这5个化合物均为环缩酚酸肽类化合物,其中Roseocardin具有抗细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蜚蠊肠道内生放线菌WA23-4-4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分离纯化菌株WA23-4-4次级代谢产物;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质谱(MS)等技术鉴定结构;微量肉汤稀释法体外测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结果 ...  相似文献   

11.
头孢霉 AL0 3 1菌株是本课题组从云南省哀牢山箭竹上分离筛选到的一株丝状真菌。通过抗菌活性试验证明 ,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抗细菌、真菌活性 ,可望开发为药用真菌。该真菌为我们首次获得 ,并且通过数年的引种驯化培育 ,现已可通过液体发酵 ,而在实验室中大量制备此真菌。经初步研究 ,从该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到 3 ,4-二氢异香豆素类化合物 (另文报道 )。异香豆素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是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1]。然而 ,对产生异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头孢霉属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至今 8尚未见报道。本工作采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金叶女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次生代谢产物抑制细菌活性.方法 采用植物组织块培养分离法从金叶女贞茎和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分别进行YPD液体培养,将培养物过滤后用丙酮萃取次生代谢产物,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试验指示菌株,用滤纸片法分别测定次生代谢产物对3种供试菌的抑菌活性.结果 从金叶女贞茎和叶中共分离得到29株内生真菌,有25株内生真菌对试验菌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占总分离菌株的86.2%.不具抗菌活性的菌株为4株,占总分离菌株的13.8%.结论 金叶女贞茎、叶中均存在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海洋微生物因其特殊的生存环境而具有产生新型生物活性物质的巨大潜力,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药用活性物质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鉴定出了大量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这些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抗菌或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本文对2010年来研究者们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的部分次级代谢产物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海洋真菌天然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粘细菌的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稻瘟霉模型筛选活性菌株,对活性菌株Myxococcus xanthus 095B06发酵液的甲醇提取物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化学成分,通过1HNMR、13CNMR和ESI-MS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利用纸片扩散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生物活性评价.结果和结论:从粘细菌095B06发酵液中分离鉴定了4个大环内酯类化合物、1个甾醇类化合物及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Avermectin A1a(1)、Avermectin A2a(2)、Avermectin B1a(3)、Avermectin B2a(4)、麦角甾-7,22-双烯-3,5,6-三醇(赛勒维甾醇)(5)和4-喹啉羧酸(6).化合物1~5为首次从粘细菌中分离得到,且化合物2和4对肿瘤细胞SMMC-7721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均为5 μg/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深海来源链霉菌Streptomyces sp.WP6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TLC薄层制备层析色谱、中压快速制备层析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次生代谢产物,采用13C NMR、1H NMR、HMBC、HSQC、1H-1H COSY、LC-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结果 从该菌株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次级代谢产物,分别鉴定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N-乙酰基酪胺(2)、脯氨酸-亮氨酸(3)、N-乙酰色胺(4)、吲哚-3-甲酸(5)、苯乙酸(6)、环(脯氨酸-苯丙氨酸)(7)、(4S)-4,10二羟基-10甲基-2烯-1,4内酯(8).结论 首次从Streptomyces sp.WP6发酵产物中分离到上述8个次生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明来自深海海水的淡紫拟青霉ZBY-1的代谢产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采用活性跟踪分离模式,利用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代谢产物;根据理化和波谱数据结合部分化合物的甲醇解反应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测试抗肿瘤活性.结果 从淡紫拟青霉ZBY-1发酵产物中分离鉴定了9(11)-去氢过氧化麦角甾醇(1)、过氧化麦角甾醇(2)、(22E,24R)-5α,6α-环氧-3β-羟基麦角甾-22-烯-7-酮(3)和脑苷脂A(4)、B(5)、C(6)、D(7)等7个化合物.化合物1~3对人癌细胞K562、MCF-7、HL-60、BGC-823有较强抑制作用,IC50在9.5 ~ 59.6 mg/L之间,而4~7对上述4种癌细胞均无抑制活性.结论 本文是有关深海来源淡紫拟青霉代谢产物的首篇研究报道.化合物1~7为首次从淡紫拟青霉产物中分离得到,其中1和3首次从拟青霉属、3还首次从真菌中分离报道.化合物1对K562和BGC-823细胞以及3对上述4种癌细胞的抑制活性亦属首次测试报道.  相似文献   

17.
小多孢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多孢菌(Micropolysporasp.)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IR和MS等方法解析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小多孢菌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到2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被鉴定为:17-demethyl-lebrastatin(1)和4,6-二甲氧基-3-(3,5-二甲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1-氢-茚-1-酮(2)。结论:化合物1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瓶尔小草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体外抗神经炎症活性。方法用组织块法对瓶尔小草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脂多糖(LPS)刺激小胶质细胞造成神经炎症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测定LPS诱导的TNF-α的表达。结果从瓶尔小草中分离纯化得到24株菌株,其中有3株(PE-4、PE-9、PE-24)菌株代谢物可明显抑制LPS诱导的炎症模型中TNF-α产生,PE-24菌株的抗炎活性最强。结论瓶尔小草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抗神经炎症活性,是筛选天然生物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的潜在资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离、筛选抗白色念珠菌放线菌菌株,为开发微生物来源的抗白色念珠菌感染药物提供菌株资源.方法 采集赤水丹霞山区土壤样品,利用不同的放线菌选择培养基分离、纯化单菌落.提取分离菌株基因组DNA,以细菌16S rRNA通用引物PCR扩增16S rRNA基因,产物测序并比对分析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小量发酵产物进行抗白色念珠菌活性测试.结果 筛选得到7株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放线菌,其中6株为链霉菌,1株为地中海拟无枝酸菌.结论 从赤水丹霞山区分离得到多株具有抗白色念珠菌活性的放线菌,可为开发微生物来源的抗白色链珠菌药物提供菌株来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Z13次级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凝胶柱,ods柱,反相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等,对该真菌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Z13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desmethylmonacolin-J-15(1), 3,5-dihydroxy-7-(8-hydroxy-2-met-hy-hexahydronaph-thalen-1-yl)heptanoic acid(2)和penicopeptide A(3),圆弧菌素(4)和圆弧菌醇(5),viridicatol (6)和viridicatin (7),吲唑(8),吲哚乙酸(9),环(异亮氨酸-脯氨酸)(10)。结论:海洋真菌Penicillium sp. Z13可以产生结构多样的次级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