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和最致命的癌症之一。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的细胞死亡形式, 其特点是细胞内过氧化脂质积累和氧化还原失衡, 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本篇综述中, 总结了目前铁死亡在胃癌研究中的相关进展, 着重讨论铁死亡相关基因在预测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潜力和利用铁死亡解决胃癌耐药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多样。铁死亡是一种铁离子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 以细胞内脂质过氧化物积累和氧化还原平衡紊乱为特征。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铁死亡在肝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促进铁死亡可抑制肝癌发展。本文回顾近年来肝癌铁死亡的相关研究, 归纳铁死亡在肝癌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全球发病率第三位、致死率第二位的癌症。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细胞死亡在生命体发育过程中普遍存在,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有序的死亡方式,其在调节生命稳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调节性细胞死亡在恶性肿瘤中的广泛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铁死亡、自噬和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N-乙酰转移酶10(NAT10)对Erastin诱导结直肠癌(CRC)细胞铁死亡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使用公共数据库明确NAT10在CRC中的表达及其与Erastin利用度的关系;应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探索Erastin对NAT10 mRNA表达的影响;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NAT10抑制剂Remodelin联合Erastin对CRC细胞SW620活力的影响。构建NAT10稳转敲低细胞株,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效率成功后, 进行RNA-Seq和ac4C-RNA-Seq的测序, 分析与对照组比较, NAT10敲低组出现ac4C修饰水平降低和mRNA表达水平下降的基因, 再和铁死亡抑制因子集取交集, 最后筛选出NAT10调控铁死亡的潜在下游靶基因。RT-qPCR或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和NAT10敲低组或Remodelin处理细胞中的转录调节因子核蛋白1(NUPR1)表达水平, 验证NAT10对NUPR1的调控作用。两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结果 NAT10表达越高, Erastin的药物利用度越低(R=-0...  相似文献   

5.
铁死亡是一种在生化和形态上区别于细胞凋亡、坏死等过程, 由脂质过氧化引起的铁依赖性细胞死亡机制。研究发现, 铁死亡可参与不同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潜在的治疗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铁死亡与肿瘤耐药密切相关。前列腺癌是目前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雄激素剥夺疗法(ADT)与化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 但在前列腺癌临床治疗过程中去势抵抗与化疗耐药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近期有研究提示铁死亡可能与去势抵抗和紫杉醇类耐药有关, 故本文阐述了铁死亡在前列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以及与ADT和紫杉醇类药物作用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 针对晚期HCC的患者, 使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药物进行全身治疗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诱导细胞铁死亡是一种新兴的靶向治疗方式, 主要过程为细胞内铁蓄积、自由基产生、脂质过氧化和多种细胞死亡效应器激活, 最终导致细胞质膜破裂。研究证明诱导肿瘤细胞铁死亡可增强化疗药物的效果。本文阐述了铁死亡及其在HCC中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分子机制, 以期为临床治疗HCC提供潜在的药物治疗靶点和可能的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中铁死亡的相关分子机制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方法从基因表达(GEO)数据库搜索并下载SCI相关数据组表达基因芯片数据GSE183591, 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 使用Network Analysis分析GSE183591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EGs), 对数据取交集获得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FRDEGs), 使用David工具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 使用STRING网站构建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通过cytoHubba确定关键基因, 使用CIBERSORT包进行22种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使用Timer 2.0工具进行9种免疫浸润细胞分析。结果共识别42个在1、2、8周共同表达的FRDEGs。GO和KEGG分析结果发现FRDEGs主要在免疫和炎性反应方面富集。STRING分析结果显示, 共有42个节点, 71条边, cytoHubba分析确认了5个中枢调控基因, 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1β(IL1b)、转化生长因子1(Tgfb1)、血红素加氧酶1(Hmox1)、Cd44。CIBERS...  相似文献   

8.
铁死亡是近来发现的一种非凋亡性细胞死亡类型, 主要由铁代谢、活性氧代谢等细胞代谢通路紊乱所导致, 其特征是细胞内铁超载和活性氧积聚导致脂质过氧化。铁死亡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 在急性肾损伤和肾细胞癌等疾病中作用的研究已广泛开展, 同时与肾纤维化的关系也有新的发现与进展。该文从铁死亡的最新调控机制及其在肾纤维化中的作用两方面系统综述铁死亡与肾纤维化的关系, 探讨通过靶向抑制铁死亡预防肾纤维化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概述铁死亡及其相关微小RNA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HCC患者的肿瘤标志物筛查和相关治疗靶点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方法 查阅并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铁死亡及其相关的微小RNA在HCC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就微小RNA调控铁死亡在H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结果 微小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能够调控基因在转录后及翻译水平的表达,在HCC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铁死亡是一种由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反应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在HCC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铁死亡相关的一系列微小RNA可能作为HCC生长调节剂来调控癌细胞的生长,或者逆转癌细胞的耐药性,从而促进或抑制HCC的发生和进展。结论 微小RNA可通过铁死亡途径调控HCC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HCC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以帮助其早期诊断,也可能作为相关治疗靶点为HCC患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炎症和铁死亡的变化及铁死亡抑制剂去铁胺的干预效果。方法 30至SD大鼠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去铁胺组, 每组10只。模型组和去铁胺组大鼠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 去铁胺组大鼠建模前2 h腹腔注射去铁胺100 mg/kg, 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评估大鼠神经功能;采用干事比重法测定脑组织水肿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生物化学酶法测定脑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应激分析谷胱甘肽和铁离子水平;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分析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去铁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5.80±1.14)明显低于模型组(10.20±1.5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44, P<0.05)。去铁胺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74.52±5.71)分]明显低于模型组大鼠[(87.20±3.71)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环状RNA KIF4A (circKIF4A)被发现在多种肿瘤的恶性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circKIF4A在结直肠癌中的生物学作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circKIF4A对结直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qRT-PCR检测不同结直肠癌细胞系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以及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circKIF4A的表达;用siRNA敲低结直肠癌SW620细胞中circKIF4A的表达后,分别检测细胞生长、克隆形成及侵袭能力以及细胞内总谷胱甘肽(T-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例与铁死亡抑制蛋白SLC7A11表达的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预测和分析circKIF4A的目标microRNA (miRNA)以及下游的靶基因并验证。结果: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及癌旁组织比较,circKIF4A在不同直肠癌细胞系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均P<0.05);敲低circKIF4A后,SW620细胞的生长、克隆形成、侵袭能力、细胞内T-GSH/GSSG比例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预测与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它在胰腺癌中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方法 查阅铁死亡分子机制及它与胰腺癌发生及发展相关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铁死亡是一种依赖铁聚集的非凋亡型细胞死亡形式,其分子生物学特点包括铁离子过载、活性氧堆积、脂质过氧化等。铁死亡与细胞代谢密切相关,胰腺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因代谢异常引起的铁死亡失衡,进而引发胰腺癌细胞异常增殖而导致其进展。通过对铁死亡的关键分子信号通路进行调控,有望为胰腺癌治疗寻找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及治疗途径,目前已有铁死亡的相关研究结果展现出了未来在胰腺癌治疗领域进行转化研究的潜力。结论 铁死亡机制在胰腺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于铁死亡的研究仍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对于其中的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未来随着对于铁死亡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望为胰腺癌治疗提供新思路并发掘新的药物研发靶点。  相似文献   

13.
脂质代谢介导铁死亡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前肿瘤研究领域热点和难点。目前肿瘤相关调控脂质代谢和铁死亡的关键调节分子仍然不是十分清楚。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转移蛋白(PITP)家族的成员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细胞质1(PITPNC1)特异性结合并转移磷脂酰肌醇和磷脂酸,促进细胞膜脂质转运,介导脂质代谢。新近发现,PITPNC1是一种脂质代谢相关促癌基因,在乳腺癌、肝癌、胃癌、直肠癌、肺癌和胰腺癌中高表达,参与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侵袭过程。笔者就PITPNC1介导脂质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可能对肿瘤细胞铁死亡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肿瘤细胞铁死亡以及脂质代谢的认识,为肿瘤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自噬是一种通过降解受损的蛋白质、细胞器和胞内病原体等来维持体内平衡的保守生物过程, 它既可以促进细胞生存, 也可以加速细胞死亡。铁死亡是2012年发现的以脂质过氧化和细胞膜损伤为特征的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在过去的几年里,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自噬和铁死亡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肾疾病发展过程中会受多种细胞死亡途径的调节, 自噬和铁死亡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 自噬和铁死亡在肾损伤中的潜在联系尚未被认识。本文就自噬对铁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肾损伤中的可能联系进行阐述, 为急慢性肾损伤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肺部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ALI/ARDS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日益成为热点。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主动死亡方式, 除常见的凋亡、焦亡等方式外, 近年来铁死亡、坏死性凋亡、NETosis等方式逐一被发现。文章通过介绍铁死亡、坏死性凋亡、NETosis等方式在ALI/ARDS中的研究进展, 总结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在不同ALI模型中的调控机制, 为靶向治疗ALI/ARDS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铁死亡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方法 检索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铁死亡与急性肝损伤相关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对脂质过氧化修复活性的丧失,氧化还原活性铁的存在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磷脂氧化被认为是铁死亡的主要特征。目前铁死亡基因调控研究涉及常见肝脏疾病,包括药物诱导性肝损伤、肝细胞癌、肝纤维化、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基于铁死亡与急性肝损伤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未来利用靶向铁死亡的药物治疗,可为急性肝损伤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结论 铁死亡调控许多细胞生物过程以及其他下游效应,其异常表达从各个方面影响肝损伤的发生与发展。深入探究铁死亡基因调控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对寻找治疗急性肝功能损伤的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脂肪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RI)中发生铁死亡的现象与机制, 阐明靶向抑制铁死亡可减轻脂肪肝IRI的机制。方法先按照随机数字法取小鼠20只按照喂养方式不同分为2组:正常饮食(Normal chow diet, NCD)组(n=10)和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 HFD)组(n=10), 经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和油红染色验证, 脂肪肝建模成功。然后另取两组小鼠分别构建假手术组(sham组, 每组n=10)和缺血再灌注组(IRI组, 每组n=10), 免疫印迹法检测NCD-sham组(n=10)、NCD-IRI组(n=10)、HFD-sham组(n=10)和HFD-IRI组(n=10)肝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水平, 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线粒体形态等, 综合判断小鼠肝脏IRI中是否存在铁死亡的发生。另取NCD小鼠和HFD小鼠按照不同手术模型分为6组:NCD-sham组(n=10)、NCD-IRI组(n=10)、NCD缺血再灌注铁死亡组(NCD-IRI-fer-1, n=10), HFD-sha...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铁死亡相关微小RNA(miRNAs)-信使RNA(mRNAs)的调控网络并探讨其在骨关节炎(OA)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软骨相关数据集GSE175961和GSE1140007,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铁死亡相关miRNAs和mRNAs, 并进行富集分析、miRNA-mRNA网络构建以及诊断价值分析。最后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验证关键基因表达, 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 GSE175961数据集中共筛选获得了15个差异表达miRNAs。使用TargetScan和miRDB数据库分别预测差异表达miRNAs的下游靶基因, 共获得了5 115个共存的靶基因。与GSE1140007数据集中19个差异表达铁死亡基因取交集后共获得了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PARP15、KLF2、CDKN1A、PDK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构建了由15个差异表达的miRNAs和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组成的miRNA-mRNA调控网络。进一步富集分析表明, 4个下游铁死亡基因与多种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途径有关, 如脂肪酸代谢、细胞周期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旨在探讨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相关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64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449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手术死亡者共62例,手术死亡率为1.38%,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毒性休克、心血管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吻合口漏等.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术前基础疾病、术前合并症、腹水、手术年代、手术性质、Dukes分期、术后并发症等为影响手术死亡的因素,而年龄、肿瘤部位、组织类型、病理分级与手术死亡无关.多因素分析表明,术前基础疾病、术前合并症、腹水、手术年代、手术性质、Dukes分期、术后并发症是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前基础疾病、术前合并症、腹水、手术年代、手术性质、Dukes分期、术后并发症是结直肠癌手术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对胰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价值,并进一步探索其分子机制。方法 从公共数据库中下载胰腺癌患者的基因表达及相应的临床病理数据,采用R软件“limma”包筛选胰腺癌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使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预后相关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利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预后模型。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该模型在预测胰腺癌预后中的意义,用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胰腺癌预后的准确性。在ICGC验证队列中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在外部队列中的预测价值。依照风险值中位数,将TCGA训练队列分为两组,比较其基因表达差异、差异基因富集通路差异,评估免疫细胞浸润丰度。结果 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37个铁死亡相关基因被鉴定为预后基因(P<0.05)。利用LASSO COX回归分析,构建了一个基于15个铁死亡相关基因的预后预测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将队列中所有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高风险组的胰腺癌患者较低风险组生存时间短(HR=2.16,P<0.05)。ROC曲线分析证明了预测模型在胰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