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牙周炎波及到磨牙区易导致根分叉病变,由于受多种解剖因素的影响,根分叉病变的治疗较为复杂。本文主要对根分叉病变的解剖因素及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今后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根分叉病变是牙周炎病变波及多根牙根分叉区,导致根分叉处的牙周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由于多根牙根分叉区解剖结构复杂,彻底清创难度较大,一旦伴有根分叉病变,病情进展较单根牙更快且附着丧失更明显。因此,伴有根分叉病变牙齿的失牙率也更高。根据根分叉病变的严重程度,临床医生可以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牙周非手术治疗是最基本的治疗,其他治疗手段包括牙周手术治疗(根据根分叉病变程度选择不同的术式)、牙周-牙体联合治疗、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法的预后不尽相同。文章就根分叉病变的发生、发展、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等相关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根分叉病变治疗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分叉病变由于其解剖部位的复杂性及多变性,是临床表现较复杂的一种牙周组织病损,几乎是不可治愈的,仅仅维持其病变性状。近十年来,随着牙周再生技术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生物材料研究的进展,根分叉病变的治疗也有较大发展。本文较系统回顾了近年对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情况,显示了牙周再生技术在根分叉病变治疗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CBCT测量青少年双根型下颌第一恒磨牙(PMFMs)牙根外形解剖数据,为根分叉病变的预防、牙周炎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选取359颗双根型PMFMs的CBCT影像学资料,测量根柱长度、CEJ根方2 mm处的根柱凹陷程度、根分叉穹窿顶点下2 mm处的根分叉宽度和根面凹陷程度.结果:颊侧根...  相似文献   

5.
再生胶原膜治疗牙周根分叉病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国产BME - 10X型医用胶原膜引导组织再生 (GTR)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40例牙周炎患者、46颗牙Ⅱ 根分叉病变 ,随机分组 ,实验组用GTR术 ,对照组用翻瓣术。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年的牙周临床指数和摄X线牙片。结果与结论 再生胶原膜治疗Ⅱ 根分叉病变优于常规牙周翻瓣术  相似文献   

6.
羟基磷灰石修复Ⅲ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牙周骨缺损植骨的研究多为二壁和三壁骨缺损 (Ⅱ度根分叉病变包括在内 ) ,而Ⅲ度根分叉病变的植骨研究很少报道。本文采用羟基磷灰石(HAP)植入下颌后牙Ⅲ度根分叉病变的骨缺损区 ,评价其临床效果 ,以探求治疗的新途径。1 材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和分组选择成人牙周炎患者下颌后牙Ⅲ度根分叉病变患牙30例 (3mm≤PD≤ 7mm ,松动度≤Ⅰ度 ,牙槽骨吸收 <根长的 1/2 ) ,其中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 32~ 5 5岁 ,均无全身性疾病 ,随机分为实验组 (18例 )和对照组 (12例 )。1.2 治疗分组和材料实验组 :基础治疗后 1个月翻瓣术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磨牙根分叉形态及根柱凹陷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 3 0个上颌第一磨牙 ,15个上颌第二磨牙 ,3 0个下颌第一磨牙及 10个下颌第二磨牙进行测量 ,记录牙根长度(RL) ,根柱长度 (RTL) ,釉牙骨质界处的近远中径 (MDD)和颊舌径 (BLD) ,根柱凹陷的有无 ,釉牙骨质界到根柱凹陷的距离及根分叉开口下 2mm的宽度。结果 :①无论是上颌还是下颌磨牙 ,第一磨牙牙根长度及根柱长度均较第二磨牙短 ,而第一磨牙颊舌径、近远中径及根分叉开口下 2mm处宽度均较第二磨牙大 ,其中仅 4.71%的牙根分叉开口下 2mm处宽度小于 0 .75mm。②上颌磨牙根柱凹陷发生率高于下颌磨牙 ( p <0 .0 5 ) ,且 89.41%的牙至少在一个面上从根柱凹陷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零。结论 :根柱凹陷可能是造成根分叉病变的原因 ,并可能是导致牙周治疗效果欠佳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分叉病变的骨质破坏是牙周病中较为常见损害,其中Ⅱ度根分叉病变是临床最常见的磨牙根分叉病变。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和解剖特点,决定了根分叉病变在治疗上的复杂性。现将磨牙Ⅱ度根分叉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髓室底开窗术治疗根分叉区病变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髓室底开窗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28例31颗根分叉区病变牙,经髓室底开窗、清除病灶、填塞羟基磷灰石等方法的处理,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经近三年时间临床观察成功痃占90.3%,失败3例,其中2例均为选择病例不当,结论 随室底开窗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因重度牙周炎拔除的磨牙根分叉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量和分析了108颗因重度牙周炎而拔除的人类恒磨牙根分叉解剖结构(根分叉宽度和根面凹陷),结果发现:237个根分叉中,其开口以下2mm处宽度小于牙周刮匙可能的最小宽度0.75mm者,仅占3.6%;牙根面凹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均位有分叉内侧面。由此推论:磨牙根分叉开口过于狭小,并非是导致磨牙根分叉病变治疗困难的主因;集中于根分叉内侧面的根面凹陷,可能是牙为根分叉病变治疗困难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乳磨牙根分叉病变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88颗根尖周炎伴根分叉病变的乳磨牙 ,分别选用空管疗法或根管治疗 ,结合或不结合根分叉搔刮术进行治疗。结果 单纯进行根管治疗或空管疗法的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而结合使用根分叉搔刮术与未使用的两两比较中 ,成功率均提高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空管疗法结合根分叉搔刮术是治疗乳磨牙尖周炎伴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髓室底开窗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31颗根分叉区病变牙,经髓室底开窗、清除病灶,填塞羟基磷灰石等方法的处理,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经近三年时间临床观察成功率占90.3%,失败3例,其中2例均为选择病例不当。结论髓室底开窗术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残冠行分根术和冠延长术后核桩冠修复的效果.方法 22例22颗下颌磨牙,其中包括19颗下颌第一磨牙,3颗下颌第二磨牙,Ⅲ度或Ⅳ度根分叉病变合并有牙体缺损至龈下的残冠采用分根术和冠延长术,术后采用桩核和烤瓷冠、全瓷冠修复,追踪6 ~ 48个月,观察修复效果.结果 22颗牙中21颗咀嚼功能良好,无自觉症状,修复6个月后,X线片可见根间骨质轻度增生,边缘有硬骨板形成.1颗牙修复12个月后因持续性牙周炎和骨吸收、松动而拔除.结论 重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残冠,经分根术和冠延长术后,能消除根分叉病变,冠保留修复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性地阅读了1700例门诊患者上、下颌第一、二恒磨牙的X光牙片,旨在探讨根分叉区病变的发生率及发病因素。结果表明根分叉区病变的总发病率为42.97%,共有1052个牙受损;其中下颌第一恒磨牙发病率最高,占54.37%(57.2/1052),伴发牙周病变牙为78.8%(829/1052),三度以上龋坏者占36.03%(379/1052)。结果提示,根分叉区病变发病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口腔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15.
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植入治疗根分叉病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产BME-l0X型医用胶原膜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HA)联合引导组织再生治疗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根分叉病变患者施行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膜(nHAC),观察其疗效。结果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nHAC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根分叉刮治术并植入nHAC治疗根分叉病变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分根术后采用单冠或联冠、联合冠桥修复治疗下颌磨牙重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颗Ⅲ、Ⅳ度根分叉病变的下颌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将近远中根分离,然后保留单根或双根实行单冠或联冠、联合冠桥修复。结果经1~5年随访咀嚼功能良好,修复体稳固。有效率94.3%。结论分根术后保留重度根分叉病变磨牙并固定修复的治疗方法,适用于经牙周治疗后,牙周袋仍不能消除的重度根分叉病变的磨牙,是提高磨牙保存率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延长磨牙的寿命,恢复一定的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17.
多根牙龈下超声和手工刮治临床疗效及离体牙图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细线器和传统手工法对多根牙龈下刮治的临床和离体牙的除石效果。方法 12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的24颗磨牙,分别经两种方法智治后1个月,评价临床指标的改善。另外6例牙周炎患者的12颗应拔的牙,智治后用图像分析仪,离体观察刮治后根面和根分叉区残留菌斑、牙石的百分比。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后,临床指标均有改善(P〈0.05),当附着水平≥7mm时,细线器组优于手工组。在离体牙的根分叉区,细线器的  相似文献   

18.
柏宁  刘海光  梅予锋 《口腔医学》2016,(12):1108-1111
目的评价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基础治疗的下颌第一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患者共32例,16例患者的16颗牙,用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PRF植入骨缺损区并覆PRF膜,对照组的16例患者的16颗牙,用Bio-Oss植入骨缺损区并覆盖胶原膜,术后3、6、12个月回访,通过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术后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根分叉水平探入深度(HPD)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根分叉区骨密度显著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牙本质颗粒结合PRF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兰倩 《广东牙病防治》2007,15(9):427-428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骨内缺损和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在组织学及临床研究中均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对Ⅲ度根分叉病变,有研究探讨了多种方法,目前并未观察到确切一致的疗效。本文对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的对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骨内科缺损和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在组织学及临床研究中均获得了理想的效果.但对Ⅲ度根分叉病变,有研究探讨了多种方法,目前并未观察到确切一致的疗效.本文对应用引导组织再生太治疗Ⅲ度根分叉病变的对照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