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低管电压和低对比剂方案用于非肥胖患者门静脉成像(MSCTP)的可行性.方法:纳入接受MSCTP、体质量指数≤25 kg/m2的患者160例,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常规组管电压为120 kVp,对比剂用量为1.2 mL/kg,双低组管电压为80 kVp,对比剂用量为1.0 mL/kg.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CT剂量容积指数(CTDIvol)、有效管电流(mAs)、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和对比剂用量、肝实质CT值(CTH)、门静脉CT值(CTp)、图像噪声(SD)、肝实质SNR(SNRH)、门静脉与肝实质CNR(CNRp)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评分.采用Kappa检验两位医师评分结果一致性.结果:双低组CTDIvol[(4.59±1.03) mGy]低于常规组CTDIvol[(7.50±1.45) mGy(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双低组ED[(1.71±0.50) mSv]低于常规组[(2.75±0.67) mSv(P<0.05)];双低组平均辐射剂量比常规组减少了1.05 mSv,减少38.09%;双低组图像质量评分(3.93±0.88)高于常规组[(3.33±0.81),有统计学差异(P<0.05)];双低组CTH和CTp分别为(126.74±30.59)和(223.78±45.85) HU均明显高于常规组(95.60±15.89)和(161.47±25.37) 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SD(24.61±2.77) HU高于常规组(1.65±3.38) HU,P<0.05],双低组SNRH为(5.20±1.24) HU低于常规组SNRH(7.00±2.44) HU,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双低组门静脉与肝实质CNRp为(4.33±0.97) HU与常规组(4.67±1.44) H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平均对比剂用量为(66.56±2.48) mL显著低于常规组[(80.48±2.97) mL(P<0.05)],双低组平均造影剂用量较常规组减少17.30%.结论:采用80 kVp低管电压结合低剂量和对比剂方案对非肥胖患者进行MSCTP能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并进一步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碘浓度对比剂(300 mgI/ml)结合低管电压(100 kV)联合idose4迭代重建算法在肾动脉CT血管成像应用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并分析在我院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4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标准组(52例)及双低组(42例)进行扫描,常规组扫描方案:管电压120 kVp,对比剂浓度350 mgI/ml。双低组扫描方案:管电压100 kVp,对比剂浓度300 mgI/ml;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图像质量主、客观评价指标、CT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结果常规组及双低组别年龄及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P=0.62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分支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4,0.526),双低组血管衰减、信噪比、CNR明显高于标准组组(均P<0.05)。两组肾动脉分支的图像质量和显示情况相似(P>0.05)。与标准组相比,双低组CTDIvol、DLP和ED分别降低26.43%、35.22%和为32.76%。结论在100 kVp、欧乃派克300 mgI/ml条件下应用于肾动脉血管成像,可以提供良好的图像质量,同时较常规方案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李玮  刘建新  王霄英  朱颖   《放射学实践》2013,28(5):482-485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碘对比剂剂量(双低)头颈CTA的可行性。方法:30例患者行双低头颈CTA检查,对比剂剂量为0.3mL/kg,管电压100kVp。3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CTA检查,对比剂剂量为60mL,管电压120kV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的对比剂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体型特异性剂量估计值(SSDE);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等级、头颈动脉各段的CT值等级。结果:双低组对比剂剂量均值为(28.13±2.76)mL,对照组为60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SSDE均值为(24.29±0.98)mGy,对照组为(31.77±2.27)m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DLP均值为(889.24±62.00)mGy.cm,对照组为(1185.04±140.05)mGy.c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部血管CT值等级评分中大脑中动脉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血管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kVp、低对比剂剂量头颈CTA检查所得图像能够满足诊断需求,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电压、低碘对比剂浓度(双低)在冠状动脉 CTA 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76例行冠状动脉 CTA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 A、B 2组,A 组38例为双低组,采用100 kVp 管电压+等渗对比剂威视派克270 mg I/mL+迭代重建技术(ASIR 40%)重建,B 组38例为常规组,采用120 kVp 管电压+低渗对比剂欧乃派克350 mg I/mL+滤波反投影技术(FBP)重建,图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进行双盲图像评分。评价主动脉根部(AO)、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近端的图像质量,包括 CT 值、噪声、信号噪声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的测量及计算,并采用 Paired t-test 进行对比分析,记录辐射剂量(CTDIvol,DLP,ED)并用 Paired t-test 进行比较。结果双低组的 CTDIvol,DLP,ED 比常规组分别下降了35.7%,38.6%,38.6%,碘摄入量下降了22.9%,而2组的图像质量没有明显差别,所有病例图像质量都能满足临床需求,A 组在主观评分上要略优于 B 组。结论管电压100 kVp+低碘对比剂浓度270 mg I/mL 完全可以满足诊断需求,而且大幅度降低了辐射剂量和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电压和迭代重建算法行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心率≤70次/min、心律规则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各30例,A组管电压120 kVp,370 mg I/mL对比剂,滤波反投影算法(FBP)重建;B组管电压100 kVp,270 mg I/mL对比剂,自适应迭代剂量减低算法(AIDR 3D)重建.采用双盲法评价2组间冠状动脉各节段图像质量的差异,比较2组兴趣区增强CT值、噪声(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辐射剂量(ED)的差异.结果 60例检查成功率为100%.注射对比剂时患者有明显热感者B组(4/30)明显低于A组(25/30).主观评价2组间可诊断的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兴趣区增强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D、SNR以及CNR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间DLP和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采用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联合低电压(100 kVp)和迭代重建算法(AIDR 3D)在320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中能获得满意的诊断图像,且患者舒适度好,并能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使用低管电压(100kVp)和低浓度等渗对比剂(270mg I/mL)进行肝脏增强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将我院108例行肝脏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4例。A组:管电压100kVp,对比剂为威视派克(270mg I/mL)。B组:管电压120kVp,对比剂为碘克沙醇(320mg I/mL)。测量、计算两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肝实质CT值、肝动脉CT值、门静脉CT值及有效辐射剂量(ED),并对两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对两组间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CNR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5),SNR高于B组(P<0.05),A组能够提供清晰的诊断图像,提高病变的显示;A、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8,P>0.05);A、B组的肝实质CT值及肝动脉CT值均无统计学差异(t=-1.81,P>0.05;t=0.96,P>0.05),而A组的门静脉CT值高于B组(t=7.55,P<0.05);A组的三期总辐射剂量[(8.04±1.12)mSv]低于B组[(11.62±2.41)mSv](t=9.94,P<0.001)。结论:双源CT肝脏增强扫描采用管电压100kVp和低浓度等渗对比剂(270mg I/mL)可以提供较好的图像CNR,提高门静脉CT值,保证诊断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第三代双源CT(DS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扫描方案行CT肺动脉成像(CTPA)检查的可行性及其对降低线束硬化伪影的价值。方法:前瞻性将拟行CTPA检查的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扫描方案(管电压90kV,对比剂30mL)和双低剂量扫描方案(管电压70kV,对比剂20mL)。记录2组的辐射剂量。测量并计算肺动脉干及其主要分支血管腔内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线束硬化伪影指数(AI)。通过五分量表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估。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Student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图像的图像质量及AI值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组内不同肺动脉分支间的AI值进行比较。结果:双低组辐射剂量低于常规组。两组间各项客观图像质量指标(CT值、SNR、CN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中右肺动脉(RPA)、右肺上叶肺动脉(RULPA)的AI值高于其它分支(P<0.05),而双低组中两者的AI值明显降低且与其它分支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A和RULPA的AI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P<0.01;t=7.82,P<0.01),同时两者在双低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优于常规组(Z=4.33,P<0.01;Z=4.53,P<0.01)。结论:第三代DSCT双低CTPA扫描方案可行,能显著降低线束硬化伪影对右肺动脉和右肺上叶肺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双低扫描(低千伏、低剂量对比剂)深度学习重组(DLIR)与能谱成像单能量重组CT肺动脉造影(CTPA)的图像质量、辐射剂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行CTPA检查的患者资料。根据扫描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DLIR组[管电压80 kV,DLIR高档(DL-H)算法重组]、能谱组(80/140 kV瞬切能谱扫描模式,50%ASIR-V算法重组),并固定两组扫描模式的噪声指数以及对比剂剂量一致。两组对比剂(碘海醇350 mgI/ml)注射剂量均为20 ml,注射流率4.5 ml/s。利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重组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四组单能量图像,比较各组单能量图像质量,获得能谱成像最佳单能量序列。比较DLIR、能谱最佳单能量成像肺动脉及其主要分支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以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诊断信心。分别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等。结果 共纳入60例患者,DLIR组、能谱组各30例。40 keV、50 keV、60 keV、70 keV四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能谱CT采用80k Vp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结合ASIR技术行CT肺动脉成像(CTPA)的可行性。方法 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行CTPA检查。A组管电压为120k Vp,对比剂用量60ml,FBP技术重建。B组管电压为80k Vp,对比剂用量为20ml,50%ASIR技术重建。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两组图像肺动脉CT值、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图像主观评分差异。结果 B组肺动脉CT值、SNR、CNR均高于A组(P<0.05)。B组CTDIvol、DLP、ED均低于A组(P<0.05)。两组图像背景噪声、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0k Vp、低剂量对比剂结合ASIR技术行CTPA检查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降低人体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双低”)扫描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2例临床疑诊冠状动脉疾病于本院行256层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双低扫描(管电压80kV ,对比剂用量0.8ml/kg)的患者资料(A组),均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Dose 5进行图像重建;50例行64层螺旋CT常规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传统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CG )检查。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按照15段分段法采用4级图像质量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并记录对比剂用量及辐射剂量,以CCG为准,评估两组冠状动脉C T成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256层CT及64层CT 冠状动脉成像。A组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677节段,以CCG为标准,敏感度为94.5%,特异度为97.4%,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98.0%,诊断准确率为96.6%。B组冠脉成像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631节段,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89.9%,阴性预测值为96.1%,诊断准确率为94.5%。两组患者的平均对比剂用量分别为56.8ml和82.2ml ,辐射剂量分别为1.46mSv和8.37mSv。结论256层螺旋CT低管电压冠脉成像技术结合低对比剂用量及迭代重建算法可实现冠状动脉成像的“双低”扫描,与CAG对比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底向主动脉弓方向CT扫描联合低管电压对胸痛三联征检查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60例行CT检查的胸痛三联征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各40例。A组给予100kV+碘海醇,B组给予100kV+碘普罗胺,C组给予120kV+碘海醇,D组给予120kV+碘普罗胺,均采用由心底向主动脉弓方向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对各组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进行评分,比较各组冠状动脉、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平均CT值、图像信噪比、噪声对比度、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剂量等差异。结果四组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评分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冠状动脉、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主干平均CT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冠状动脉图像信噪比和冠状动脉、降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噪声对比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底向主动脉弓方向CT扫描方式联合低管电压不仅可确保胸痛三联征的检查效果,而且可有效减少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的用量,实现双低控制,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浓度等渗对比剂和低管电压的"双低"模式行320排CT肺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42例行肺动脉CT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使用120kV管电压,优维显370mgI/ml对比剂;B组22例,采用100kV管电压,碘克沙醇270mgI/ml对比剂,其余参数设置相同。测量每例患者肺动脉主干和分支的CT值,计算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记录设备自动生成的剂量长度乘积,计算有效剂量。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两组肺动脉各段CT值、图像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20kV组的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高于100k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碘克沙醇270mgI/ml对比剂、100kV管电压结合迭代重建行320排CT肺动脉成像,图像质量能满足临床诊断要求,且有效地降低了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宝石能谱CT肺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A组为常规组,使用浓度为370 mg 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60 mL,扫描管电压为120 kVp.B组为能谱组,使用浓度为300 mg I/mL的对比剂碘帕醇,用量为20 mL,扫描方式为能谱模式(GSI).比较常规组和能谱最佳单能量组肺动脉CT值、图像背景噪声、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肺动脉最佳单能量图像能量水平集中在63~68 keV.能谱组(7.5g)较常规组(24.0g)所用的碘总量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最佳单能量组图像质量与常规组CTPA相比,两者肺动脉CT值、图像噪声、SNR、CNR、DLP、ED以及主观评分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石能谱CT低浓度、低剂量对比剂CTPA检查,在降低人体碘摄入量的同时,能达到与常规120 kVp结合高浓度、常规剂量对比剂相当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未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源CT低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电压扫描在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前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5例拟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术的供体按对比剂浓度和管电压随机分为3组,A组:对比剂320mgI/ml,电压120kVp;B组:对比剂320mgI/ml,电压80kVp;C组:对比剂270mgI/ml,电压80kVp。对三组肾动脉图像进行客观评价、主观评分及与手术结果对照的CT诊断正确率评价,记录辐射剂量。结果①三组图像主观评分均≥2分,满足诊断要求;②A、B组血管强化CT值有统计学差异,B组高于A组(P0.05);B、C组血管强化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三组血管SNR及CNR无统计学差别(P0.05);④四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及排泄期)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I)C组低于A组(P0.05);⑤三组术中所见供肾血管情况与CTA观察结果一致。结论低浓度对比剂(270mgI/ml)联合低管电压(80kVp)在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前肾动脉CT血管成像的应用是可行的,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不仅降低辐射剂量(约55%),而且降低对比剂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能谱CT虚拟单能量成像(VMS)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ASiR)技术,在双期腹部增强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能谱CT动脉期和静脉期腹部增强扫描的80例患者,其中研究组40例行80/140kVp能谱CT扫描模式,对照组40例采用120 kVp常规CT扫描模式,分别使用滤波反投影技术(FBP)和ASiR对图像进行重建,得到最佳70 keV VMS-FBP(A组)、70 keV VMS-ASiR(B组)、120 kVp-FBP(C组)、120 kVp-ASiR(D组)重建图像.对4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采用秩和检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4组重组后图像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各解剖部位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t检验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辐射剂量.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80±0.30) mSv和(4.84 ±0.3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1,P=0.00),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了21.5%.在动脉期及静脉期,4组比较图像噪声评分、解剖细节评分、图像伪影评分及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高于其他3组,A组高于C组及D组,C组及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图像的CT值、CNR和S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在肝脏、胰腺、肾脏、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脂肪组织的CT值最高;A组图像在主动脉测量的CT值较C、D两组高,而在肝脏、胰腺、肾脏等实质性脏器的CT值,与C、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门静脉及脂肪组织的CT值高于C组.B组的SNR和CNR均优于其他三组,A组优于C、D组,D组优于C组.结论 与120 kVp常规CT扫描模式相比,70 keV VMS图像能够得到较好的图像质量,联合ASiR重建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腹部增强扫描的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评价在不同碘浓度对比剂和不同管电压的条件下采用非迭代重建技术后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解放军第九七医院2014年5-10月50例临床怀疑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检查条件为管电压120kVp、对比剂碘浓度370mg I/mL;B组为管电压100kVp、对比剂碘浓度270mg I/mL。对2组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后,图像采用滤过反投影(FBP)法进行重建,分别测量及计算右冠状动脉(RCA)近段及左冠状动脉主干(LMA)的CT值、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2组间RCA近段、LMA管腔内CT值、SNR、CNR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CTDIvol、DLP及ED比较B组均低于A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碘浓度对比剂(270mg I/mL)联合低kV(100kVp)通过非迭代重建技术仍可获得管电压120kVp及对比剂碘浓度370mg I/mL扫描条件下相同质量的图像,不仅可以满足诊断需要,还可以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低碘浓度对比剂联合低管电压在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而行CTPA检查的患者纳入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管电压120 kV,对比剂碘含量350 mgI/ml,滤波反投影(FBP)算法重建;B组:管电压100 kV,对比剂碘含量280 mgI/ml,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重建(AIDR3D)标准水平重建;C组:管电压80 kV,对比剂碘含量245 mgI/ml,AID3D高水平重建。记录各组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测量各组图像的肺动脉强化CT值和背景噪声;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对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3组间的CTDIvol、SNR、CNR和主观评分。结果 肺动脉主干及各叶肺动脉平均CT值A组明显低于C组(F=2.65,P<0.05),但B组与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景噪声A组明显高于B、C组(F=16.38,P<0.001),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NR和CNR均明显低于B、C两组(F=17.17、19.13,P<0.001),但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CTDIvol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非过度肥胖患者,在CTPA成像中,注射稀释低碘浓度对比剂,并联合低管电压扫描和迭代重建算法,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控制辐射剂量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试验注册 北京协和医院,PUMCH-PULMONARY DISEASES 2011BA11B17。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第3代双源CT大螺距70 kV联合超低对比剂用量16 ml在肺栓塞低辐射剂量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3例临床可疑肺栓塞行CT肺动脉成像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36例,管电压100 kV,螺距1.0,对比剂总量60 ml;双低组,47例,管电压70 kV,螺距2.2,对比剂总量16 ml。记录两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以计算有效剂量(E),测量各级肺动脉增强CT值、背景噪声及肌肉CT值以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两组的总体图像质量和上腔静脉引起的线束硬化伪影均采取3级评分进行主观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之间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肺栓塞比例及各级肺动脉增强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E为(0.76±0.13)mSv,常规组为(1.91±0.54)mSv,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3,P<0.001)。双低组背景噪声高于常规组(Z=-4.99,P<0.001),且SNR和CNR均低于常规组(Z=-4.56、-4.48,P<0.001),但两组总体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双低组上腔静脉引起的线束硬化伪影评分(1.34±0.60)低于常规组(2.94±0.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15,P<0.001)。结论 第3代双源CT大螺距70 kV联合16 ml超低对比剂用量,可以显著降低对比剂线束硬化伪影对右肺动脉、右肺上叶动脉的干扰,保证肺栓塞诊断图像质量,并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约60%,同时减少73%对比剂总量。  相似文献   

19.
赵凯  姜原  郭小超  胡娟  邱建星  王霄英   《放射学实践》2013,28(5):496-500
目的:探讨100kVp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将临床拟诊为冠心病、体重<80kg的101例病例分别纳入100kVp组(n=65)和120kVp组(n=36),均在64排螺旋CT上进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100kVp组管电压为100kVp,心电图自动管电流调制(峰值400mA);120kVp组管电压为120kVp,心电图自动管电流调制(峰值500mA),对比剂流率及用量均采用个性化给药方案。两组均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30%ASIR)。记录有效辐射剂量(ED)值及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值。评估主动脉根部及冠状动脉主要分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降支、右冠支及后降支)的强化效果和图像质量(噪声、CNR及SNR),同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结果:100kVp组目标血管CT值均明显高于120k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00kVp组(5.65mSv)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120kVp组(12.66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kVp组较120kVp组辐射剂量降低约55.34%;100kVp组(29.68mGy)的SSDE值较120kVp组(70.34mGy)降低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kVp组的图像噪声高于100kVp组(P<0.05),SNR及CNR低于120kVp组(P<0.05),两组之间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体重<80kg的患者,采用100kVp的低剂量扫描模式行冠状动脉成像,可以在大幅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获得满足临床诊断需要的图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联合自动管电流技术在降低头颅CT扫描辐射剂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头颅CT扫描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A组50例,采取常规剂量扫描(管电压120kVp,管电流350mA),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BP)进行图像重建;B组50例,采取自动管电流技术(管电压120kVp,管电流100~400mA,噪声指数4),采取30%ASIR进行图像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及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SSDE)。全部图像由一位影像医师进行主观评价。在双侧基底节层面测量两组患者正常脑白质、脑灰质核团及脑脊液的CT值,兴趣区面积为10~20mm2。结果:两组患者CTDI、DLP及SSDE比较,B组均较A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两组脑白质、脑灰质及脑脊液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头颅CT检查中,与常规FBP相比,适应性统计迭代重建技术(30%ASIR)联合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对CT值测量没有影响,在不降低图像质量的同时,可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