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单周期及多周期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首个完整周期结局为活产、流产和未妊娠且继续助孕治疗的患者4125例,根据首个完整周期助孕结局分为活产组(n=229)、流产组(n=823)和未妊娠组(n=3073),研究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子-透明质酸结合试验(HBA)与不明原因不育患者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HBA测量值将238例不明原因不孕行IUI的患者分为A组(HBA≥65%)108例和B组(HBA<65%)130例,并比较不同水平的HBA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等妊娠结局。结果 A组周期妊娠率(16.7%)高于B组(1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流产率和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结合率高,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IUI所获得的妊娠率也较高,但与流产和活产率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宫腔内人工授精时机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行IUI助孕的756例患者,根据促排卵方法及授精时机的不同分为4组:自然周期排卵前授精组(A组)、自然周期排卵后授精组(B组)、刺激周期排卵前授精组(C组)和刺激周期排卵后受精组(D组)。对比分析4组妊娠率及流产率等情况。结果 4组注入宫腔精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妊娠率分别为10.9%、10.0%、15.9%、19.4%,刺激周期人工授精妊娠率较高;B组妊娠率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流产率分别为0、6.2%、16.1%、1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及刺激周期排卵前及排卵后均可进行人工授精,但刺激周期排卵后进行人工授精妊娠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睾丸穿刺取精(TESA)联合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荆州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行TESA联合ICSI助孕的132例患者(共136个周期)设为TESA组,因男方因素取精液中精子行ICSI助孕的498例患者(共517个周期)为精液组,观察睾丸精子对TESA-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将TESA组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妊娠组(88例)和未妊娠组(48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TESA-ICSI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TESA组的受精率(74.50%)和正常受精率(67.14%)均显著低于精液组(82.79%和75.84%)(均P<0.05),而正常卵裂率(97.47%vs. 95.95%)、可利用胚胎率(72.24%vs. 73.39%)和累积临床妊娠率(64.71%vs. 68.3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单因素分析,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及基础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与临床结局有显著关联(P<0.0...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患者临床妊娠率的有关因素。方法选择225例接受IUI助孕共400周期的不孕症患者,回顾分析女方年龄、治疗方案、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IUI周期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女方年龄>38岁的临床妊娠率(8.22%)低于年龄<30岁(21.74%)和30~38岁(17.48%),P<0.05;促排卵方案(CC、HMG、CC+HMG)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05%、19.66%和14.71%,高于自然周期的临床妊娠率7.14%,P<0.05;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23.56%)高于内膜<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13.27%),P<0.05;第1至第5周期的IUI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1.30%、15.60%、9.38%、0%和0%,多次重复IUI周期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方年龄、h CG日子宫内膜厚度、治疗方案均会影响IUI的临床妊娠率,但增加IUI的治疗周期数并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应综合各种因素再次评估患者的妊娠率,必要时进一步查找多次助孕失败的原因或改行IVF-ET助孕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孕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治疗过程中子宫畸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ART助孕的不孕女性中子宫畸形患者作为试验组纳入,共34周期;机械抽样选取同时期接受ART助孕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纳入,共73周期。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激素水平、试验室指标、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子宫畸形的不同类型将试验组分为5组,分别对5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统计。结果 子宫正常组与子宫畸形组的临床妊娠率、单胎率、双胎率、活产率、早期流产率、中晚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畸形5个亚组,临床妊娠率、单胎率、双胎率、活产率、早期流产率、中晚期流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治疗中子宫畸形不是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体外受精(IVF)/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TCRP术后行IVF/ICSI助孕并于新鲜周期行胚胎移植的EPs患者352例(366个周期),根据促不同排卵方案分为黄体期长方案组(198例,207个周期)和拮抗剂方案组(154例,159个周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IVF/ICSI助孕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探讨EPs患者TCRP术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IVF/ICS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352例患者中,总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为56.28%,临床妊娠率为54.64%,早孕流产率为7.50%,异位妊娠率为1.00%。两组体重指数(BMI)、TCRP距胚胎移植时间间隔、息肉个数、胚胎移植周期次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日雌二醇(E2)水平、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息肉个数、息肉位置、受精方式为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超促排卵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不育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UI-SO)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其妊娠率的主要临床因素。方法采用GnRHa HMG HCG短方案超促排卵,于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后24、48h分别行两次IUI或于肌注HCG后31~40h行1次IUI,共327周期。结果周期妊娠率26.91%(88/327),流产率6.82%(6/88),多胎率11.36%(10/88),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0.61%(2/327)。因宫颈因素、免疫因素、男方因素或不明原因不育行IUI的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妊娠与未孕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子宫内膜为三线型患者的妊娠率高于均质型内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个周期中行1次IUI的妊娠率35.37%,高于行两次IUI的妊娠率24.0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行第1、2周期IUI的妊娠率分别为30.91%、21.43%,无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第3周期(8.70%)。结论GnRHa HMG HCG短方案超促排卵联合IUI可提高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安全性较好。于肌注HCG后31~40h进行1次IUI,以及行第1或2周期IUI,妊娠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精子应用于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的胚胎发育及早期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因男性因素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ICSI治疗的1 732个新鲜移植周期。根据精子来源分为:A组射精组(n=1 253),B组经皮附睾精子抽吸(PESA)组(n=418),C组经皮睾丸精子取精(TESA)组(n=61)。比较三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结果:C组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均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优质胚胎率高于A组和C组(P0.05),B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P0.05),三组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早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SA和TESA均可以用于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助孕,但就早期胚胎质量和临床妊娠率综合考虑,经皮附睾取精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术更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角子宫不孕患者行辅助生殖助孕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泡浆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的50例单角子宫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利用SAS软件对妊娠年龄、不孕年限、孕前体质指数等影响助孕结局的因素按1∶3比例进行Case control matching匹配,选取150例同时期的不孕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不孕患者的助孕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不孕类型、不孕因素、平均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50例患者行85个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23例共32个周期,其胚胎种植率为28.67%(41/1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7.65%(32/85);对照组患者150例行288个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126例共156个周期,胚胎种植率为34.25%(186/543),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54.17%(156/288)。观察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晚期流产率(28.13%,9/32)(P=0.027)和剖宫产率(70.59%,12/17)(P<0.001)显著升高,足月产率(37.50%,12/32)(P=0.032)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平均孕周(36.01±2.23)周(P=0.039)更小,累积活产率更低(21.18%,18/85)(P=0.002),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角子宫并不影响卵巢储备及促排卵巢反应性和胚胎培养结果,但降低IVF/ICSI助孕的临床妊娠率和累积活产率,增加妊娠流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精液精子、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男方因素寻求ICSI助孕的28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其中精液精子行ICSI组174个周期,附睾精子行ICSI组55个周期,睾丸精子行ICSI组54个周期,比较3组的受精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3组患者的受精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使用附睾精子的胚胎卵裂率低于精液精子(90.95% vs 94.02%,P<0.05).结论 若能够获得可移植的胚胎,精液精子、附睾精子和睾丸精子对ICSI助孕结局无明显影响;附睾精子行ICSI形成的胚胎,其发育潜力可能低于精液精子行ICSI形成的胚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BOTs)患者术后采用体外受精(IVF)助孕的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9年1月BOTs术后在我院接受IVF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0例。探讨其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的结局。结果:10例患者共进行28个周期的IVF,其中常规方案4个周期,微刺激方案19个周期,自然周期方案5个周期;共进行20个胚胎移植周期,其中新鲜周期胚胎移植7个周期,冷冻胚胎移植13个周期,其中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妊娠率为42.86%,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率为46.15%,累积妊娠率为45.00%;10例患者中经过IVF助孕,共分娩7名婴儿,婴儿发育正常;未发现卵巢肿瘤复发的情况。结论:对于有生育意愿的BOTs患者,经评估后行保留卵巢生育功能手术后行IVF-ET助孕,临床结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张国忠  胡艳梅  伍学一  张玲  张曦予   《四川医学》2023,44(3):257-261
目的 探讨精子超快速前向运动百分比(SPR)在不孕不育夫妇接受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助孕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UI的患者162例,共237个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精液常规分析指标SPR分为三组,分别为0≤SPR<10%(A组)、10%≤SPR<15%(B组)、15%≤SPR(C组)。分析各组的精液常规分析参数,以及接受IUI助孕治疗时优化前后的精液参数、回收率和临床结局。结果 (1)禁欲天数、精子活率和精子总活力等3个精液参数与SPR具有正相关(P<0.05),液化时间与SPR具有负相关(P<0.05)。(2)在IUI治疗周期中,优化处理前后的精液浓度和精子活率与SPR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但精子回收率与SPR无相关性(P>0.05);临床妊娠率与SPR也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不孕不育夫妇接受IUI助孕治疗时,SPR的高低对精子回收率没有显著影响,SPR也不能作为接受IUI助孕治疗患者的临床结局的直接预测因素,SPR的临床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输卵管积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液对IVF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5年12月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在我所接受IVF-ET助孕的438个周期.分组标准:助孕前B超或输卵管造影提示单(双)侧输卵管积液者为A组(147个周期),助孕前已行双侧输卵管切除者为B组(50个周期),输卵管阻塞无积液者为C组(241个周期),比较各组间Gn用量、获卵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不良妊娠发生率.结果:A组、B组与C组Gn用量、获卵数,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不良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积液患者IVF-ET助孕不良妊娠发生率高于无积液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49例IUI治疗周期患者临床资料,在治疗及手术期间的护理及随访中了解助孕情况,以便改进护理方法,提高妊娠率。结果对649例IUI患者术后随访,妊娠率达13.56%,随访率达98.83%。结论护士除做好临床配合外,还应掌握辅助生殖技术及伦理方面的知识,做好助孕的健康指导及随访,更好地满足患者,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随着人们生育观点的转变,要求施行人类辅助生殖助孕的人越来越多,然而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的周期妊娠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为此,探讨IUI的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以来对128例不育患者,共260个周期行夫精IUI助孕治疗,使47例患者获得妊娠。从中探讨出影响IUI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子宫不孕患者辅助生殖的助孕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一周期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双子宫不孕患者22例(研究组),根据年龄、不孕年限、体质量指数(BMI)、不孕类型及不孕因素同时期随机匹配66例正常子宫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IVF/ICSI助孕情况。结果:研究组宫体左右径、宫体体积计算值均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的超促排卵情况、胚胎培养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共移植43个周期,临床妊娠16例共20个周期,胚胎着床率30.43%,临床妊娠率46.51%;对照组共移植101个周期,临床妊娠38例共49个周期,胚胎着床率29.05%,临床妊娠率48.51%。两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流产率(45.00%)高于对照组(8.16%)(P<0.05),而抱婴率(55.00%)及累计活产率/周期(25.28%)均低于对照组(91.84%和44.55%)(P<0.05)。结论:双子宫畸形不影响超促排卵治疗的卵巢反应、胚胎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行供精人工授精(AID)助孕后异位妊娠(EP)发生的情况及临床表现,并探讨EP发生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SG)等检查和手术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本院2007年4月—2012年10月期间AID术后发生33例EP的临床资料,对HSG等检查与EP发生、手术治疗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3例EP占同期AID术后临床妊娠的1.37%;EP前HSG提示异常者12例,占36.36%(12/33)。EP行手术治疗25例,术中发现合并盆腔异常12例,占48%(12/25)。发生双侧输卵管妊娠1例,腹腔妊娠1例,其余为单侧输卵管妊娠。5例在HSG及EP术中均未发现异常,占20%(5/25)。除停经、妊娠试验阳性及B超宫内未见妊娠囊外,表现为少量或反复阴道流血22例,下腹痛21例,B超检查发现盆腔/附件区包块28例,占84.85%(28/33)。结论 AID助孕后EP发生率较低,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在AID助孕后发生EP的患者中,孕前近40%的患者经HSG检查发现宫腔及输卵管的异常;近50%的患者在EP手术中发现盆腔的异常。阴道B超检查在EP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治疗周期数与临床结局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96个IUI周期的病例资料,比较治疗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1625例患者行2196个IUI周期,有329例获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5%,夫妇累积妊娠率为20.2%。第1、第2、第3、第4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5.2%、14.9%、12.9%、0.0%,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3、4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9.7%、10.1%、8.9%、6.3%,累积妊娠率分别为19.7%、20.2%、26.7%、25.0%。两两比较分析显示1个周期组与2个周期组及3个周期组的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累积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UI治疗中适当增加助孕周期数可以增加累积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输卵管结扎术与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8年7月在安徽省立医院生殖中心实施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后行IVF-ET的214例患者按输卵管结扎术与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分成3组。A组89例:输卵管结扎与胚胎移植手术间隔≤3个月者; B组55例:输卵管结扎与胚胎移植手术间隔4~6个月者; C组70例:输卵管结扎与胚胎移植手术间隔> 6个月者。治疗结束后比较3组鲜胚周期移植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 IVF-ET助孕后,3组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侧输卵管结扎术与IVF-ET的间隔时间对生化妊娠、临床妊娠、异位妊娠、早期流产率与活产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