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儿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合并肺/主动脉(PAD/AOD)及右/左心室(RVD/LVD)比例异常胎儿的产前超声特征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为PLSVC合并无器质性改变的主动脉细及左心室小的胎儿(研究组)36例,以及相应孕周单纯PLSVC胎儿(对照组)83例的产前超声特征及随访结果,根据产前超声诊断的孕周将研究组胎儿分为中孕期研究组(21~27+6周,17例)及晚孕期研究组(28~39+6周,19例),相应孕周的对照组分为中孕期对照组(21~27+6周,61例)和晚孕期对照组(28~39+6周,22例),同时根据研究组胎儿不同妊娠结局将研究组进一步分为出生组及引产组,分析研究组及对照组胎儿超声心动图特点,采用t检验比较研究组、对照组及研究组内不同孕周、不同妊娠结局胎儿间RVD/LVD、主动脉瓣环Z-score(AOD(Z-score))以及PAD/AOD的差异,跟踪随访胎儿结局及生后发育情况。 结果36例合并主动脉细及左心室小的PLSVC胎儿与相应孕周的单纯PLSVC胎儿相比,其RVD/LVD(中孕期:1.45±0.26 vs 1.08±0.24,晚孕期:1.56±0.40 vs 1.10±0.20)和PAD/AOD(中孕期:1.81±0.45 vs 1.31±0.32,晚孕期:1.83±0.29 vs 1.32±0.30)值均增大,AOD(Z-score)值减小(中孕期:-1.80±0.63 vs -0.36±0.11,晚孕期:-1.37±0.37 vs -0.06±0.2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VD/LVD:t=3.985,P=0.004;t=4.199,P<0.001;PAD/AOD:t=-2.858,P=0.042;t=-3.142,P=0.006;AOD(Z-score):t=-3.362,P=0.016;t=-2.272,P=0.037)。研究组中,中孕期组结构数据95%可信区间:RVD/LVD为1.32~1.59,AOD(Z-score)为-2.12~-1.47,PAD/AOD为1.58~2.04,晚孕期组结构数据95%可信区间:RVD/LVD为1.36~1.77,AOD(Z-score)为-1.56~-1.18,PAD/AOD为1.68~1.98,同一孕期不同妊娠结局合并主动脉细及左心室小的PLSVC胎儿(出生组与引产组)心脏各结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结果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胎儿出生后生长发育均无明显异常,合并主动脉细及左心室小的患儿37.03%(10/27)在出生后7 d内RVD/LVD恢复正常,88.23%(15/17)患儿出生后2年AOD恢复正常。 结论产前超声诊断为PLSVC合并不伴有器质性改变的主动脉细及左心室小的胎儿多为继发于PLSVC的主动脉细及左心室小,其心脏结构数据在一定范围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对胎儿房间隔膨出瘤(FASA)进行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检测,并进行出生后超声随访,以探讨FASA的声像图特征及评价FASA预后的客观指标.方法 以产前检出的12例FASA胎儿为研究组,以30例胎龄近似、卵圆孔正常的胎儿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卵圆孔各项参数之间的差异.在产后同一时间段,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两者婴儿之间卵圆孔闭合率、卵圆孔各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FASA组与对照组胎儿卵圆孔峰值血流速度及左右心房最大压力阶差、膨出瘤占位效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12例FASA胎儿中,1例结局不良并终止妊娠,占8.33% (1/12).其余11例足月分娩,恢复良好,占91.67% (11/12).产后第1个月末2组婴儿卵圆孔闭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卵圆孔峰值血流速度、左右心房最大压力阶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第2至第6个月末,2组婴儿的卵圆孔闭合率、卵圆孔峰值血流速度、左右心房最大压力阶差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房间隔膨出瘤具有占位效应是FASA的特异性超声征象,彩色血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FASA的最佳手段;单纯的FASA是部分胎儿发育过程中短期过程,不应作为畸形而引产,没有合并症的FASA结局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在研究胎儿心脏发育与孕周增长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6例正常胎儿超声心动图测值,统计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以及心率随孕周变化增长的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胎儿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长,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性最大,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小;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②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及心脏横径/胸廓横径比值均呈正态分布,前者均数为0.95,接近1.0;后者均数0.44,小于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评估胎儿心脏发育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右优势心(RDH)的临床意义,描述各类RDH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和分析40例RDH胎儿的声像图特点.RDH胎儿的诊断标准: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测胎儿右、左心房和心室的内径比及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1.5;产前超声心动图排除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尤其CoA)和心外畸形.结果 (1)40例RDH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或临床随访证实15例(37.5%)为正常胎儿,9例(22.5%)为RDH伴IUGR和动脉导管瘤,16例(40%)为RDH伴发CHD;RDH伴发的CHD包括主动脉缩窄6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伴冠状窦扩张各2例、主动脉弓离断1例.(2)RDH伴发CHD的胎儿其RDH发生的时间要早于RDH伴发IUGR、动脉导管瘤或正常RDH胎儿(P<0.05或0.001).RDH伴发CHD胎儿其三尖瓣反流发生率、RA/LA、RV/LV、PA/AO明显高于RDH伴IUGR、动脉导管瘤或正常RDH胎儿(P<0.05或0.001).(3)RDH伴CHD胎儿随妊娠时间增加,其RDH逐渐加重(P<0.05或0.005).结论 (1)RDH胎儿产后常伴发CHD,尤其CoA,产后应加强随访观察;(2)RDH伴CHD胎儿有一定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可以与RDH伴IUGR、动脉导管瘤及正常RDH胎儿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胎儿主动脉弓缩窄(CoA)的产前超声诊断线索、诊断方法与技巧及畸形特征。方法所有胎儿均常规获得四腔心切面、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即主动脉弓横切面)的灰阶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当四腔心切面发现左心系统偏小、3VT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内径比例失调疑CoA时,进一步获得主动脉弓纵切面和冠状切面(Y平面)并测量峡部内径。结果产前超声共诊断56例CoA患儿,28例有解剖或新生儿超声心动图和手术结果,产前超声误诊和漏诊4例。其中8例合并单心室、心内膜垫缺损、右心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永存动脉干等其他严重复杂心脏畸形,7例合并心脏外严重畸形。22例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永存左上腔静脉(LSVC)等非复杂心脏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28例CoA患儿均首先于3VT切面发现两大动脉内径比例失调,主动脉弓异常小,四腔心切面显示左、右心室比例不对称,左心明显小于右心。此28例CoA患儿中有23例(82.1%)同时获得了3VT切面、主动脉弓纵切面及Y平面,14例于主动脉弓纵切面显示有来自降主动脉的反流。而误诊和漏诊的4例CoA患儿均未能获得满意的主动脉弓纵切面和Y平面。结论 3VT切面显示主动脉弓和动脉导管内径比例失调和四腔心切面不对称、左心偏小是CoA的诊断线索,进一步获取主动脉弓的特殊切面以获得至少2个平面的印证是提高CoA产前诊断率的主要技巧。CoA可以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超声心动图四腔心观测量正常中晚孕期胎儿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参考值,探讨分析上述测量值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360例,孕周21-40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方式获得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等生物学生长参数。并采用胎儿标准四腔心观测量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以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为自变量,以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为因变量,建立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351例(排除9例)正常胎儿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95%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19~0.48 cm,平均值为(0.32±0.08)cm;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的95%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25~0.62 cm,平均值为(0.43±0.1 0)cm。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与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均呈显著线性相关。结论:正常胎儿的心室收缩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和心室舒张末期左心房后壁至降主动脉之间距离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与胎儿孕龄、股骨长以及双顶径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例1:女,24岁,G1P0,孕32周来我院常规产前检查。超声显示:胎儿双顶径8.5cm,股骨6.3cm,肱骨5.4cm,羊水平均浓度7.0cm,四肢及颜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胎儿腹部横切可探及二个无回声,可相通,呈“双泡征”(图1)。胎儿心律齐,右心房较左心房大;三尖瓣增厚、变长,位置下移;可探及反流,反流速度140cm/s,主动脉与肺动脉呈十字交叉,内径相近(图2)。超声诊断:①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下移畸形);②胎儿消化道畸形(十二指肠闭锁);③羊水过多。3天后引产一女婴,外观正常。尸解见十二指肠降部肠管闭锁;左心房横径1.0cm,右心房横径1.4cm,三尖瓣增厚、变长,…  相似文献   

8.
M型超声心动图评价胎儿心房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型超声心动图在正常胎儿心房功能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能清晰显示横位心尖四腔心标准切面的84例正常胎儿分为3组,Ⅰ组孕龄〈24周38例,Ⅱ组24~32周30例,Ⅲ组〉32周16例,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取胎儿横位心尖四腔心切面,采集左、右心房壁及房间隔的M型超声运动曲线图,检测左、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LAD、RAD)、收缩末期内径(LAS、RAS),并计算左、右心房短轴缩短率(LAFS、RAFS)。结果 (1)左、右心房壁运动均为心房收缩期向心腔内运动,心房舒张期呈离心运动;房间隔运动与左心房壁呈逆向运动,与右心房壁呈同向运动;(2)LAD、RAD、LAS及RAS随孕龄增大而增大(P〈0.01),LAFS、RAFS随孕龄增大而无明显改变,但LAFS明显高于RAFS。结论 胎儿期左右心房均有收缩功能,左心房功能占优势;M型超声心动图操作简单易行,是评价胎儿心房功能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背景 胎儿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对胎儿及母体均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在临床逐渐得到推广应用。妊娠期母体合并症及胎儿畸形均可引起胎儿形态、发育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明确不同孕周正常胎儿的生长发育状态及血流动力学特点对发现胎儿期异常变化意义重大。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正常胎儿心脏径线及血流速度与孕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讨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研究胎儿心脏发育趋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6例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胎儿心脏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心脏横径、左右房室横径、主动脉内径、肺动脉内径、主动脉及肺动脉流速、动脉导管舒张期和收缩期流速随孕周变化关系,分析正常胎儿心脏发育趋势,比较胎儿左右房室大小。结果 ①除胎心率与孕周无明显线性相关外,其他参数与孕周之间均呈线性正相关,随孕周增长而增大;心脏横径与孕周间的线性相关最明显,动脉导管舒张期流速受孕周影响最不明显;②右心房横径与左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与左心室横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心系统横径大于左心系统横径;③心脏横径/孕周比值均数为0.9562±0.1426,接近1.0。心脏横径/胸廓横径均数为0.4769±0.3023,接近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作为胎儿心脏发育评估的手段。随着胎儿超声心动技术的逐步开展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胎儿心脏发育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将越来越深入,胎儿超声心动技术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0.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尸体解剖证实的主动脉缩窄胎儿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其异常声像图特点.结果 10例胎儿主动脉缩窄中,7例主动脉弓失去正常柔和的弯曲状,呈细窄僵直状,2例足月胎儿主动脉峡部直径小于2.6mm,1例主动脉弓部血管显示不清;10例均显示右心房室增大,肺动脉及动脉导管增宽,4例动脉导管呈瘤样扩张,3例伴左心发育不良,4例伴室间隔缺损,2例合并右室双出口,1例合并二尖瓣闭锁;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9例,误诊主动脉弓离断1例.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晚孕期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声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超声声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9例中晚孕期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检查结果和产前超声特征.[结果]29例染色体异常胎儿中,产前超声检出单发畸形5例,17例胎儿表现为多发畸形,单纯表现为超声微小异常5例,2例胎儿超声未见任何异常.超声异常声像发生率93.1%(27/29),18例畸形胎儿同时伴随超声微小异常出现,超声微小异常发生率为85.2%(23/27).10例18-三体胎儿,9例产前超声表现为多发畸形,主要为神经系统畸形(7/9)、心脏畸形(7/9)及胎儿手姿势异常(5/9),1例仅表现胎儿水肿;5例21-三体胎儿,3例无结构畸形,仅表现为一个或多个超声微小异常,2例未见任何异常;3例13-三体胎儿,产前超声均表现有严重神经系统畸形,其中全前脑2例,Dandy-Walker综合征1例;4例45X0;7例染色体结构异常胎儿,3例(3/7)可见心脏畸形或伴有其它异常超声表现.[结论]中晚孕期染色体异常胎儿产前超声检查大部分可发现异常声像,以多发畸形常见,大多数伴有超声微小异常.部分染色体异常胎儿有相应的典型异常声像.  相似文献   

12.
孕妇21岁,孕1产0,孕21周,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孕期无感染及服药史,于我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胎儿超声心动图: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的位置关系正常,四腔心切面清晰显示,左心室明显扩大,右心室缩小,右心房比左心房大,二尖瓣及三尖瓣清楚,启闭运动均见,室间隔未探及明确回声失落,左心房侧探及活瓣甩动,长约5.4 mm,房间隔中部可见卵圆孔无回声区,宽约3.5 mm;长轴切面见主动脉起自左心室,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探及肺动脉起自右心室,探及肺动脉瓣回声,未探及明确开闭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e-Flow)显示并定位4条肺静脉,为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和风险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6~12月在我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200例胎儿,孕妇孕龄为20~40周,根据成人肺静脉定位方法,应用e-Flow技术对胎儿不同切面的4支肺静脉进行观察。结果 200例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及定位肺静脉图像满意。左上肺静脉在胸部横切面显示四腔心及降主动脉时,距离降主动脉较远,斜行进入左心房。左下肺静脉在胸部横切面显示四腔心及降主动脉时,紧邻降主动脉,垂直进入左心房;主动脉弓切面,左下肺静脉与降主动脉胸段呈90°角,走行于降主动脉前方,垂直进入左心房。右上肺静脉在胸部横切面显示四腔心时,紧邻右心房顶部走行,在上腔静脉左侧进入左心房。胸部横切面显示四腔心,右下肺静脉较右上肺静脉距离脊柱更近,平行于房间隔水平进入左心房。结论 e-Flow技术可以显示胎儿4条肺静脉,并能对肺静脉进行定位。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0岁,孕1产0,孕39周,无遗传病史.产前常规超声检查显示:宫内单胎,头位,胎儿双顶径9.7 cm,胎儿胸腔、腹腔及鞘膜腔内均探及少量液性无回声区,深度分别为0.4 cm,0.5 cm,0.5 cm.胎儿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心切面显示:十字交叉存在,右房室腔明显扩大,右心房横径22 mm,右心室横径23 mm,左心房横径13 mm,左心室横径16 mm,房间隔中部可见卵圆瓣回声,室间隔回声无明显中断,肺动脉较主动脉增宽,心包腔内可见深4 mm的液性无回声区,胎儿心律明显不齐.彩色多普勒显示:三尖瓣中至大量反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超声中心经产前及产后超声心动图或引产后尸检确诊的13例TAPVC胎儿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的临床意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产前超声诊断12例TAPVC,其中心上型7例,心下型3例,心内型2例。超声表现为:胎儿左心稍小于右心,卵圆孔较大,心房水平右向左分流丰富,左心房与降主动脉距离增宽,左心房顶部光滑,无肺静脉开口,其后方可见共同肺静脉干,追踪共同肺静脉干走行可显示引流部位,相应引流部位血管内径扩张。产前超声漏诊1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内型TAPVC。13例TAPVC胎儿中3例为单发畸形(3/13),10例合并其他心内或心外畸形(10/13)。结论 TAPVC有特征性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TAPVC的可靠方法;产前诊断TAPVC有利于孕妇作出优生优育选择,使胎儿出生后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胎儿心脏发育异常的筛查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孕妇1201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内胎儿心脏发育是否存在异常进行筛查,将所得结果与随访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超声检查产前检出率为22.98%(276/1201),检出符合率为96.50%(276/286),敏感度为93.24%,特异度为68.40%,漏诊率为6.76%;胎儿左心房、左心室及右心房、右心室内径随胎龄增长而不断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276例心脏发育异常胎儿中,7例于引产后实施尸检,尸检结果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基本相符;四腔心切面检出率高于三血管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规范化超声检查可有效检测出子宫内胎儿心脏发育异常情况,漏诊率低,且四腔心切面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弓离断(IAA)的价值,探讨胎儿IAA的病理演变过程。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产前超声诊断(n=33)或引产后尸检证实(n=6)IAA的39胎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并追踪其狭窄段主动脉演变情况。结果 39胎中,32胎产前超声诊断IAA,其中6胎主动脉缩窄(CoA)进行性加重,经超声心动图追踪复查诊断为IAA。其余7胎中,6胎产前超声误诊为主动脉弓病变,后均经尸检证实为IAA;1胎产前超声心动图显示左颈总动脉(LCA)与左锁骨下动脉(LSA)之间主动脉横弓无血流信号而误诊为B型IAA,经引产后尸检证实为LCA与LSA之间主动脉弓严重狭窄但未闭锁。38胎确诊IAA胎儿中,A型18胎、B型19胎、C型1胎;超声心动图表现主要为心脏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明显小于右心室或差别不明显,三血管切面主动脉明显小于肺动脉,三血管-气管切面和主动脉弓切面主动脉与降主动脉不相连,主动脉弓切面见主动脉弓弯曲度变小、走行僵直,主动脉、动脉导管及降主动脉之间无正常“V”字形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主动脉弓中断处无连续血流信号,动脉导管内见血流反转。6胎最初产前超声心动图表现为CoA的IAA胎儿后经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孤立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胎儿孤立性TAPVC的产前超声资料,观察分析其二维超声心动图及CDFI表现,测量TAPVC胎儿左心室与右心室横径比值(LV/RV)、左心房与右心房横径比值(LA/RA),并与同孕周正常胎儿预测值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5例孤立性TAPVC胎儿中,心上型9例,心内型4例,心下型2例;4例见血流梗阻,其中心上型3例,心下型1例,CDFI示梗阻处血流信号明亮,梗阻处流速1.0~1.6 m/s.15例孤立性TAPVC胎儿的LV/RV为0.75~0.99,平均0.88±0.08,小于同孕周正常胎儿预测值(t=-3.305,P=0.005).LA/RA为0.68~1.00,平均0.84±0.11,亦小于同孕周正常胎儿预测值(t=-3.320,P=0.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用以胎儿期诊断孤立性TAPVC.  相似文献   

19.
孕妇23岁,孕28+1周,G1P0。孕期无不良接触史,既往于3年前在我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室间隔缺损(膜部),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心肌致密化不全,并行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室水平分流消失。胎儿心脏超声示:心脏体积增大,心胸比约62.0%;左心房横径16.0 mm,左心室横径15.4 mm,右心房横径15.6 mm,右心室横径9.4mm,室间隔厚8.0mm,左室后壁厚9.8  相似文献   

20.
胎儿期间,因胎儿心脏较小,心率较快,产前常规超声对TAPVC的诊断非常困难,只有在左房后方形成较为明显的肺总静脉,产前超声才较容易发现[3],所以一般产前常规超声容易漏诊。特别是最为重要的中孕大畸形筛查期间,假如超声检查图像不规范,也比较容易漏诊。 总结分析漏诊TAPVC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胎儿期间因特殊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左右心房及心室基本对称,没有出现明显的右心房扩大,左心房缩小等较为明显的间接心脏改变。2.左房后方肺静脉与左心房存在空间的重叠,容易误认为肺静脉角存在,而认为肺静脉血流引流至左房,导致对TAPVC的漏诊。3.彩色多普勒技术应用不规范,通常情况下,将彩色血流速度标尺下降至 20 cm/s 左右,以便能更好地观察肺静脉血流。假如标尺过高,容易屏蔽低速肺静脉血流,而导致漏诊的发生。4.超声筛查时,技术不规范,切面不标准,左心房后方明显光滑,未仔寻找其明确原因,而导致漏诊的发生[4]。本例胎儿中孕期筛查图像,心脏图像较小,未进行充分放大,彩色标尺过高,未显示明显肺静脉血流,也未明显看到明显的肺静脉角,所得导致漏诊,误诊的发生。随着产前超声图像的标准化管理,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检出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