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紧张型头痛发病机理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焦虑、忧郁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等使机体产生过多的5-HT,从而导致持久性的头颈部疼痛反复发作[1]。临床使用阿米替林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大。本文试用黛力新治疗,并同阿米替林作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男15例,女20例,年龄20-65岁,均为2000年2月至2002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诊断符合以下标准:(1)首次发病年龄≥20岁;(2)有10次以上的发作;(3)每次疼痛持续30分钟以上到7天;(4)头痛的部位在枕部、颈部、颞部或顶部,一侧或双侧;(5)头痛的性质为持续压迫感、紧箍感;(6)不伴恶心呕吐,不伴畏光、畏声,但偶伴其中一种。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头痛,有急性或严重心、肾、肝功能异常,孕妇,低血压患者,过敏体质及有精神病史,近期内有抗抑郁药物摄人者。  相似文献   

2.
失语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不同时期失语的治疗效果和机制不完全相同.文章对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卒中后失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非流利性失语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恢复期失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言语训练,治疗Ⅰ、Ⅱ组在言语训练前接受1个疗程的低频rTMS,刺激强度分别为健侧肢体运动诱发电位阈值的80%和100%,余参数相同。结果与对照组及治疗前相比,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90 d治疗Ⅰ、Ⅱ组患者AB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结束时相比,治疗结束90 d治疗Ⅰ、Ⅱ组患者ABC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仍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强度低频rTMS刺激结束90 d后,治疗Ⅰ、Ⅱ组的命名准确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低频rTMS可改善脑梗死后非流利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并且治疗效果可持续到治疗后3个月;不同强度的低频rTMS可能对语言功能恢复的效果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4.
失语症系脑部器质性病变所致大脑语言区及其相关区域受损,而造成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1]。急性卒中后失语症的发病率高达30%~4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对帕金森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尚有矛盾。但大多数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表现为静止阈值降低,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增大,中枢静止其缩短。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也取得了明显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UPDRS各项评分降低,但最佳刺激参数、部位和时程仍需进一步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临床应用以来有着良好的安全记录,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后抑郁症(PSD)发生率高达31.89%~42.06%〔1〕。积极改善抑郁症状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2〕。本研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PSD患者的影响。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2年10月至2013年04月在我院住院及门诊的PSD患者60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3〕,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符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已应用于卒中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制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 MCI)的影响。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磁刺激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Rivermead行为记忆能力测验(RBMT)量表评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r TMS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Mo CA和RBMT量表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结束时RBMT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TMS治疗能改善a MCI患者的记忆和认知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痴呆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正经颅磁刺激(TMS),自1985年Barker等首先创立并用于人脑皮质功能研究以来,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安全、简便、副作用小以及适应证较广的神经调控治疗新方法[1]。1994年Pascual-Leone等首次将其用于帕金森病(PD)治疗发现,给予初级运动皮质(M1)阈下高频TMS后,PD患者运动症状可明显改善。但TMS对PD的治疗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以往认为,TMS感应磁场穿透力有限,刺激深度只能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帕金森病(PD)伴抑郁的疗效.方法 49例PD伴发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和重复经颅磁刺激组.治疗8 w,分别于第2,4及8周末评价其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Ⅱ,Ⅲ)、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HAMD总分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第8周时UPDRSⅡ,Ⅲ评分rTMS组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与帕罗西汀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TMS组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rTMS治疗PD伴发抑郁障碍较安全有效,治疗4~8w时其抗抑郁作用强度接近于帕罗西汀,抗抑郁作用可能不依赖于其对于运动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接受系统的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共4 w。在基线及治疗后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患者的认知状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基线评分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MoCA各因子评分及总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TMS可改善老年期慢性酒精中毒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则予经颅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HAMD评分、MYMOP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1.1%,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样,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MYMOP评分亦显著降低,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评分亦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颅刺激联合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且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低频经颅磁刺激(TMS)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伴发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北京老年医院住院的伴有抑郁症状的AD患者4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3例)和对照组(24例),研究组给予超低频TMS联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联合米氮平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和治疗第4周末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评估抑郁症状,以总有效率评定对抑郁症状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周末研究组G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13.43±2.57) vs (16.08±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末两组GDS评分[(9.48±3.11) vs (9.67±3.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评估表明,治疗2周末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0.87% vs 2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6,P=0.029);治疗4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7,P=0.348)。结论 超低频TMS联合米氮平治疗比单纯米氮平治疗起效时间更早,早期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rTMS治疗,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3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九孔柱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MA总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九孔柱时间均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7.1%与85.7%,P<0.01)。结论:低频rTMS刺激联合针刺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后上肢FMA、九孔柱时间、Barthel评分,且改善作用优于单纯低频rTMS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布南色林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布南色林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rTMS治疗。两组均治疗12 w,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2 w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认知功能量表(LOTCA)及治疗过程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分。结果 治疗前,两组PANSS、LOT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w,干预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LOTC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w,两组TE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rTMS联合布南色林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阴性、阳性症状,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的治疗效应.方法 选取隆福医院神经内科2008年8月-2010年2月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均为卒中发病后7 d内入院,随机分为Ⅰ组(重复经颅磁刺激配合药物治疗组),Ⅱ组(单纯药物治疗组).Ⅰ组于发病后第8天开始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一次.两组分别于患病后第7天和第21天进行汉密尔顿抑郁测评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测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HAMD、SD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患者于发病后第7天行HAMD、SDS评分,组间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于发病后第21天行HAMD、SDS评分,Ⅰ组分值较Ⅱ组分值低(P<0.05).结论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相关症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29例,给予低频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高压氧治疗,低频rTMS患者行耳鸣同侧颞顶叶皮质1 Hz rTMS磁刺激,每天40次×40次,共20 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0 d后,采用耳鸣致残(THI)量表、阿森斯失眠(AIS)量表及目测类比法(VAS)进行评估。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THI评分、AIS评分和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THI评分、AIS评分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治疗组的THI、AIS评分和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20 d后,治疗组中有19例患者THI评分降幅≥20分,有效达65.5%;对照组有12例患者THI评分降幅≥20分,有效率为4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联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神经性耳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其运动、语言、吞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可一定程度减轻残疾,但尚不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功能障碍的恢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大脑特定皮质区的功能,从而改善脑卒中后的功能障碍,近年来国内外有较多研究结果,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从运动功能、情感障碍方面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帕金森病(PD)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 rTMS组用1HzrTMS技术治疗20例PD患者共15d.10例与rTMS组相匹配的PD患者接受假刺激治疗15d.rTMS、假刺激治疗前后观察统一PD评定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变化.结果 rTMS治疗后20例患者运动功能症状改善良好,UPDRS评分由治疗前的(38.45±17.33)分降至(30.95±17.00)分,降低19.51%,(t=6.780,P<0.01),UPDRS各项评分下降;HAMD总分由治疗前的(12.15±7.62)分下降到治疗后的(8.75±7.31)分,降低27.98%,(t=5.101,P<0.01),躯体化、睡眠障碍和阻滞的因子分低于治疗前;HAMA评分无明显改变(t=1.757,P>0.05).强直型患者症状改善更为明显.假刺激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HzrTMS可以改善运动功能和抑郁症状,对焦虑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