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资料,分析其临床及螺旋CT表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缘、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增强程度、肿瘤被覆黏膜面溃疡情况。结果平扫所有肿块均位于胃肠道壁内,密度略低于肌肉。6例向腔外生长,3例向腔内生长,3例同时向腔内外生长。10例肿瘤呈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边界清晰;2例略呈分叶状,边缘不清。3例可见肿瘤部位胃肠道黏膜面有浅小溃疡形成。增强扫描,所有肿瘤均呈匀质实性肿块;10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呈中度强化;2例动脉期轻度强化,而门静脉期明显强化。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或扁圆形的匀质实性肿块,边缘清晰,缓慢且均匀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T图像纹理分析在鉴别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肝细胞癌(HCC)肾上腺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HCC肾上腺转移瘤和乏脂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采用Image软件于动脉期、静脉期轴位图像肿瘤最大层面手动绘制ROI,提取病灶的GLCM纹理参数,比较两组肿瘤各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动脉期GLCM纹理参数中熵和能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熵和能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乏脂性腺瘤组动脉期、静脉期的熵值均小于HCC肾上腺转移瘤组,能量均大于HCC肾上腺转移瘤组,其中静脉期熵的诊断效能最佳,其AUC为0.862,以6.577为临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69.7%。结论 CT增强图像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肾上腺乏脂性腺瘤与HCC肾上腺转移瘤,其中静脉期的熵是最佳鉴别参数。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00,自引:0,他引:100  
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可能是Cajal细胞,该肿瘤并不不见,以往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包括所有发生于胃肠道的平滑肌细胞,神经鞘细胞或平滑肌和神经鞘细胞双向分化的肿瘤以及未定分化的肿,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证明,胃肠是质瘤为一组独立的起源于胃肠道壁的间叶性肿瘤,与经典的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不同,因此,本文重点阐述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胃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瘤和间质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在临床工作中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胃神经内分泌瘤和53例胃间质瘤的临床资料、上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资料;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长径、生长方式、强化方式、溃疡、坏死囊变、钙化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统计学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且方差齐)、卡方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性别、长径、年龄、钙化及周围淋巴结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变坏死、溃疡、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及动脉期较平扫CT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囊变坏死(27/53)、溃疡(13/53),分叶状(17/53)及腔内外生长(28/53)有利于GIST的诊断,而NET好发于胃体(13/15);ROC曲线分析显示动脉期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增强幅度有利于鉴别病灶为胃神经内分泌瘤,其曲线下面积、临界点、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55.0HU、100%、72%,0.81、74.5HU、80%、87%,0.93、21.5HU、100%、74%。结论:不规则增厚及早期明显强化有利于诊断胃神经内分泌瘤;类圆形或分叶状、囊变坏死及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中度到明显强化,有利于胃间质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对最大径<5 cm的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或免疫组化证实为胃神经鞘瘤14例,胃间质瘤51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检查资料;采用Fisher,s确切概率对2组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形态、边界、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及程度、溃疡及病灶内低密度影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最大径<5 cm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多表现为强化均匀,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灶内低密度影及腔内面溃疡形成在胃小间质瘤中更常见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胃小间质瘤相比,胃小神经鞘瘤CT多表现为均匀强化,腔外或腔内外生长方式.多排螺旋CT在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郑春生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21(10):1053-105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肠道间质瘤螺旋CT的特点。结果良性9例,恶性16例。胃部18例,食管1例,空肠4例,回肠2例,均为单发病灶。CT表现:(1)平扫,表现为圆或类圆形肿块影,9例良性肿块,8例边界清晰,16例恶性中11例边界不清,7例边缘呈分叶状,2例可见小钙化。(2)增强,25例肿瘤实质可见强化,以动脉期强化明显,但静脉期强化范围较动脉期广,其中15例肿块边缘模糊。结论螺旋CT是检查胃肠道间质瘤的一种重要手段,平扫结合增强检查有利于良恶性的判断,并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胃肠道神经鞘瘤的螺旋cT表现,并与胃肠道间质瘤(GIST)进行对照分析。资料与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神经鞘瘤12例及GIST3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螺旋CT表现,并对其螺旋CT表现加以比较。CT影像资料由两名具有丰富经验的高年资放射科医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肿瘤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增强模式、强化程度、肿瘤与黏膜接触面溃疡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q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良性GIST最大直径小于胃肠道神经鞘瘤和恶性GIST(P〈0.05)。胃肠道神经鞘瘤(83.3%)和良性GIST(80%)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而恶性GIST(84%)多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性GIST与恶性GIST肿瘤形态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恶性GIST均可呈腔内生长、腔外生长、腔内外生长,其生长方式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神经鞘瘤和良性GIST增强模式、强化程度与恶性GIST肿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GIST溃疡(28%)比胃肠道神经鞘瘤(25%)和良性GIST(20%)更常见,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神经鞘瘤CT上多表现为圆形、卵圆形/扁圆形的匀质肿块,强化不明显或呈轻度强化,该表现类似于良性GIST,但与恶性GIST影像学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胃十二指肠异位胰腺(HP)与直径<3 cm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及多排螺旋CT(MDCT)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大坪医院2012年5月-2021年5月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胃十二指肠HP 28例和直径<3 cm GIST 33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与MDCT特征,包括病变位置、生长方式、形态、轮廓、大小及MDCT多期增强表现等;寻找两者间差异显著的特征作为鉴别诊断的指标,采用ROC曲线评价各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胃十二指肠HP与GIST患者的性别、体重指数(BMI)、临床症状及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病变MDCT形态学特征(位置、生长方式、分叶征)及CT值(平扫CT值、门静脉期CT值及强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年龄、位置、门静脉期CT值鉴别效能较好,ROC曲线下面积(AUC)均>0.7。当3个MDCT形态学特征(位置、生长方式、分叶征)联合使用时,AUC可提高至0.954(95%CI 0.867~0.991)。平扫CT值、门静脉期CT值及强化值均可用于鉴别HP与...  相似文献   

9.
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10例行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4例行CT检查,2例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7例行电子纤维内镜检查。结果肿瘤位于胃部7例,小肠2例,食管上段及食管下段至贲门各1例。病灶检出率:胃肠道气钡双重造影100%,CT检查75%,肠系膜上动脉造影100%,内窥镜检查100%。结论气钡双重造影和内窥镜检查是胃肠道间质瘤筛选的重要方法,CT检查和动脉血管造影对胃肠道间质瘤向腔外生长型定位及判断良恶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胃神经鞘瘤的增强CT表现,并探讨其与胃间质瘤的鉴别诊断。方法 选取17例胃神经鞘瘤和88例胃间质瘤的增强CT图像,观察并记录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式、大小、轮廓、均质性、溃疡、坏死、出血、钙化、肿大淋巴结、强化峰值、强化程度,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17例胃神经鞘瘤发生在胃体8例、胃窦9例,生长方式为腔内外型5例、腔外型12例,大部分轮廓光整14例、成分均质13例,强化峰度以延迟期为主14例,多表现为中、高度的强化(分别为10例、6例)。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在病灶位置、生长方式、均质性、是否存在坏死以及强化峰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神经鞘瘤可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的增强CT表现,与胃间质瘤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SCT在十二指肠间质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CT表现及病理风险分级。结果:12例中,位于十二指肠降部9例、水平部3例。CT平扫均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增强扫描动脉期出现中度或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多数肠腔扩张。免疫组化:CD117阳性10例、CD34阳性8例。风险分级:低度危险性6例、中度危险性4例、高度危险性2例。结论:MSCT扫描可为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术前定位、危险程度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影像学依据,确诊仍需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在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搜集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GIST且具有完整术前CT增强扫描图像及临床资料的127例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低危组(极低风险和低风险)和高危组(中风险和高风险)。使用达尔文平台在每例患者的增强CT动脉期图像上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88)和验证组(n=39)。通过最小绝对收缩降维和选择算子算法(LASSO),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诊断医师于PACS系统中观察两组病例的主观CT特征和临床资料,利用统计显著性特征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从CT动脉期图像中提取的939个影像组学特征参数中经筛选最终选择5个特征参数,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对于训练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95%CI:0.846~0.969);验证组的AUC为0.917(95%CI:0.783~0.981)。两组在肿瘤最大径和肿瘤形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用于建立临床-CT征象预测模型,训练组的AUC为0.865(95%CI:0.77...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常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胃(60%),以往常被误诊平滑肌肿瘤及神经源性肿瘤,CT在GIST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旨在探讨螺旋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的64排螺旋CT表现,重点分析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特点.结果 增强扫描动脉期瘤体实质部分渐进性轻微强化6例,瘤体内其他部位呈均匀略高于囊性密度.6例静脉期强化程度均较动脉期略强,较动脉期平均高6~10 HU.结论 64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64层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GIST患者影像资料,并与临床及病理表现对照.6例患者先行消化道钡餐检查,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22例胃肠道间质瘤中位于胃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4例,回肠4例,腹腔网膜2例.腔外型生长者6例,腔内生长2例,腔内外生长者12例,2例系膜来源间质瘤.肿瘤直径2.5~16cm不等,肿瘤大于5.0cm者多有中心或偏侧坏死区,且与周围组织境界不清时考虑肿瘤恶变.多数病灶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22例中5例恶性,其中2例伴肝转移,1例伴有肺转移.结论:64层螺旋CT可以很好的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其CT动态增强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功能在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及对临床治疗指导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传统上被诊断为消化道平滑肌(肉)瘤或(恶性)神经鞘瘤。近年的研究发现该肿瘤是一种起源于胃肠道肌壁内Cajal间质细胞的间质性肿瘤。由于小肠间质瘤发病率低,文献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鞘黏液瘤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资料与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鞘黏液瘤6例,平扫1例,平扫加增强扫描5例,增强扫描采用动脉期、静脉期双期扫描,所有病例均进行多平面重组(MPR),以多方位、多角度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肌肉的关系。并将CT图像与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对比。结果6例神经鞘黏液瘤中位于右侧腋窝2例,左侧上臂内侧1例,右侧下颈部1例,左侧下颈部2例,肿瘤多为类圆形或袋形,有均匀完整的包膜,边界非常清楚;平扫肿瘤为不均匀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呈团状、条块状强化,静脉期病灶有延迟强化表现。结论神经鞘黏液瘤有一定的CT影像特征,掌握这些征象有助于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方法 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CT表现对照.结果 位于食管1例,胃7例,小肠12例,结肠5例,肠系膜4例,由于肿瘤巨大,不能分辨来源1例,多发2例,起自胃肠道及其系膜.肿瘤最小1.5 cm×1.5 cm×1.0 cm,最大约45 cm×45 cm×32 cm.32例中恶性21例,潜在恶性6例,良性5例.肿瘤平扫密度不均匀,2例可见钙化.17例肿瘤与周围脏器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根据肿瘤的强化方式,分3种类型:I型,动脉期大致均匀强化,延迟扫描肿瘤全部强化,静脉期强化略高于动脉期.II型,肿瘤实性部分结节状强化,结节之间可见线状低密度影.III型,动脉期肿瘤周边线状强化,静脉期强化范围增大,呈"花环状",延迟扫描肿瘤中心低密度区仍无强化.结论 CT表现与大体病理标本有很好的相关性,在GIST的诊断、分期及随访中很有价值,但确诊仍需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胃肠道钡餐造影、CT、MRI检查对GIST的定位有帮助,但定性诊断方面的经验仍较欠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胃肠道X线钡餐造影、CT、MR表现,并对其部分误诊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颈交感、迷走神经鞘瘤的彩超诊断。材料和方法:收集22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为颈交感16例和迷走6例神经鞘瘤,均行彩超检查。结果:其中7例仅以肿瘤本身的声像图特征为诊断依据者,其术前作出神经鞘瘤诊断的4例,神经鞘瘤可疑、占位病变或淋巴结肿大各1例。无一例能确定神经来源。另15例以动脉、颈内静脉与肿瘤三者间的相关位置作为彩超诊断的根据:发现11例交感神经来源者,颈总(颈内)动脉移位并紧贴于肿瘤的前方至外方,颈内静脉移位于动脉之外后方,靠近动脉或与动脉相距30°-90°。4例迷走神经来源者,颈总(颈内)动脉移位于肿瘤之前内至内后方,颈内静脉与动脉相反方向移位于肿瘤外侧,动静脉相距120°~180°。结论:单纯肿瘤声像图难以区分颈神经鞘瘤,利用颈内动、静脉声像图可助诊断,其中颈内动、静脉-起被推移而相互位置不变或动、静脉相距0~90°内时提示交感神经鞘瘤,动、静脉相距120°~180°时提示迷走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