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少年下颌骨缺损多由良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创伤和颌骨炎症所致,其修复重建具有一定挑战性,除了成人颌骨重建面临的问题外,手术对供区和受区生长发育的影响、缺损重建的远期疗效以及移植骨的转归效果也是必须考虑的临床因素.目前重建主要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从远期效果看,自体骨移植依然是治疗的金标准.青少年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病...  相似文献   

2.
种植修复目前已经成为牙列缺损后常见的修复方法,发生于颌骨的囊肿通常会导致大量骨质破坏,尤其是上颌前牙区为囊肿多发部位,临床中摘除囊肿并拔除患牙后通常会造成大面积骨缺损,最终使种植修复面临很大困难。目前,多种骨增量手术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自体骨是移植材料的金标准,但术后自体骨不可预知的吸收常影响临床效果。本文就1例上颌前牙囊肿摘除术后的病例,取下颌骨外斜线自体骨块Onlay植骨联合  相似文献   

3.
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应包括恢复颌骨连续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类义齿修复等,以重建颌骨功能和颌面部美观。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后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是颌骨缺损重建的一种有效且前沿的治疗方法。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后进行种植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将聚焦颌骨缺损重建中植入骨瓣的牙种植体预后,重点介绍其研究进展,系统回顾植入骨瓣中种植体的生存率、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风险因素,为颌骨缺损重建中种植修复的预后评估及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志洪  李超 《口腔医学》1993,13(4):182-183
本组用钛合金、碳素、自体下颌骨供骨胎骨等多种材料修复颌骨缺损和颞颌关节重建共143例。其中颌骨缺损和畸形修复106例,颞颌关节成形术37例。随访时间最长12年,最短6个月,平均5.4年。钛合金或与胎骨联合移植为7.3年;碳素或与胎骨联合移植为5.7年;自体下颌骨供骨修复为3.7年;胎骨或与自体下颌骨供骨联合移植为2.5年。4种材料单独或联合移植,其无期疗效按铁和检验,P>0.5,无明显差异,可根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1例上颌前牙区颌骨囊肿病例,行颌骨囊肿刮除术后,前牙区遗留大量骨质缺损,应用髂骨自体骨块进行骨增量,术后8个月进行延期种植修复,最终修复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口腔医学》2017,(7):607-611
目的探讨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完成的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病例共30例,植入种植体共81颗。按照自体块状骨的供区来源分为颌骨组(16例34颗)和髂骨组(14例47颗)两组,通过临床随访及影像学检查,分别计算并比较其种植体存留率。结果 30例自体块状骨移植结合GBR后骨增量明显且愈合良好,术后均无明显供区并发症。同期或延期种植体植入,经平均7.8个月(4~18个月)骨结合期后,除1例种植体因松动拔除,其余29例均完成永久修复。种植体植入后平均随访期为26个月(9~68个月),植入的81颗种植体在随访期内存留率为98.76%。其中颌骨组升支取骨失败1颗,种植体存留率为97.06%;髂骨组失败0颗,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者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体块状骨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后种植修复,其种植体存留率,较骨量正常情况下的种植修复无明显差异。颌骨与髂骨两种供区的块状自体骨,其移植重建牙槽骨骨量不足均可取得理想的种植修复临床效果。但颌骨内取骨因避免了第二术区、减少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小等优点,临床上应予以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7.
选用珊瑚人工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修复16例颌骨肿瘤术后颌骨缺损,观察10至24个月,术后行X线检查,^99mTc-MDP核素骨三相显像,结果发现,13例I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失败;术后1个月植骨区开始出现核素浓聚,3个月珊瑚骨开始被吸收,12个月完全被宿主骨取代,不留痕迹。结果表明,珊瑚骨和自体骨髓复合移植可以加速颌骨缺损的修复,是可供选择的骨代用品。  相似文献   

8.
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采用自体肋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切除病变的下颌骨骨段,切取相适宜的自体 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颌骨缺损,骨接端用钛合金板同定,并采用颌间及颅颌弹性绷带辅助固定。结果:24例治疗 患者随访6个月~4年均植骨成功,获得满意的效果。结论:自体肋骨游离移植不失为修复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 方法。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缺损修复移植骨存活与疗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颌骨可由外伤、严重感染、肿瘤切除和颌骨畸形等造成不同程度缺损,传统的修复方法很多,但目前应用最多并得到公认者仍属于自体骨移植。过去对骨修复后疗效的评定多偏重于是否存活,对疗效评定标准介绍不多。本文就移植骨存活的因素,以及疗效评定的标准浅议如下,以供...  相似文献   

10.
颌骨大型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的重点问题,自体骨移植是主要的方法。然而,自体骨移植后的骨质易吸收,即使通过吻合血管,移植骨的自发性疏松化仍然严重影响牙种植及功能恢复。因此,血管化自体骨移植的疏松化成为颌骨重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尚无预防措施。血供充足的自体骨无法避免自身疏松化的问题提示:血供之外被长期忽略的神经等系统因素可能调控移植骨内环境。笔者基于前期神经微环境调控间充质干细胞的系列研究,通过构建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动物模型及尸体解剖,提出了同期神经支配的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新术式。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移植是在髂骨瓣(骨肌皮瓣)植入受区并行血管吻合后,对同时获取的支配髂骨的髂腹股沟神经(传统方法一般忽略并牺牲)与下牙槽神经近心端及颏神经行显微缝合。笔者团队通过开展临床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证实同期神经化血管化髂骨瓣移植的新方法不仅抵御骨质吸收,而且能够恢复唇等周围软组织的感觉,可解决颌骨重建后感觉缺失及疏松化的关键问题,保证了牙种植义齿的成功,并提出“血供+神经”双系统骨移植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1.
多种材料修复颌缺损的评价(附14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143例颌骨缺损应用钛合金,碳素、自体下颌骨供骨及胎骨等单独或联合修复的经验.经统计学处理四种材料修复颌骨缺损无明显差异,但对颌骨缺损长度等各有适应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9例自体髂骨、肋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病例,经随访0.5~14年,观察移植骨存活、咬合关系与咀嚼功能及颌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结果:45例植骨区伤口一期愈合,占91.8%;47例移植骨完全成活,占95.9%;34例咬合关系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占69.4%;42例面部外形恢复满意,占85.7%。随访1年时,有39例整体效果满意,满意率为79.6%。颜面外形及咀嚼功能恢复较差者多为大范围缺损行游离肋骨移植病例。结论:单纯自体骨游离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术式简单,操作简便,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修复效果满意,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具有较大应用价值。但单纯应用肋骨修复下颌骨体  相似文献   

13.
游离复合骨瓣移植结合口腔种植体行上颌骨缺损的功能性重建是近年来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进展之一。在各种应用于上颌骨重建的游离复合骨瓣中 ,腓骨复合瓣因其独特的优点 ,目前已成为上颌骨重建最常用的游离骨瓣。传统的游离腓骨复合瓣修复上颌骨缺损仍有缺陷 ,用于口内缺损修复的皮岛有时过于臃肿 ,甚至影响到腓骨的准确就位 ;由于所需皮岛的面积较大 ,小腿供区通常无法直接拉拢缝合而需游离植皮 ,从而加重了供区的病损 ;对无法制备皮岛的患者 ,往往需要制备另一软组织瓣 (通常为前臂皮瓣 )以修复口内缺损 ,这样又需开辟另一手术野 ,不仅延长…  相似文献   

14.
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颌骨缺损是颌面部常见的畸形,自体骨移植是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为了达到恢复功能和外形的治疗目的,近年来人们进行了积极尝试。非血管化自体骨合并牙根种植体同期植入整复颌骨缺损是较为理想的设计,目前尚存在争议。自体血管化骨移植使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玻,各种血管化自体骨亦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血管化自体骨合并种植体移植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使下颌骨整复同期恢复功能和外形成为可能。本文对上述方法的应用和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血管化骨移植修复颌骨严重缺损并种植义齿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颌骨外伤、肿瘤或其他疾病常导致上下颌骨严重缺损,此时如何重建口腔颌面部的形态和功能一直是口腔修复的难点和挑战。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化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并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颌骨严重缺损患者行血管化髂骨肌瓣或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骨缺损,对牙列缺损患者采用手术导板指导移植骨块的定位,7例患者在导板指导下行同期牙种植体植入术。5例患者在术后4~6月行延期牙种植体植入术。3~4月后行种植义齿修复,其中种植覆盖义齿4例,种植固定义齿8例。结果:所有病例的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均获成功。种植义齿修复后经3~24月的临床观察,X片显示种植体与移植骨间未见透射影,2例发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增生,患者对形态和功能恢复感到满意。结论:血管化骨移植并种植义齿修复用于颌骨严重缺损的功能重建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自体骨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和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颌骨缺损颌面部常见的畸形,自体骨移植是下颌骨缺损最常用的修复方法。为了达到恢复功能和外形的治疗目的,近年来人们进行了积极尝试。非血管化自体骨合并牙根种植体同期植入整复颌骨缺损是较为理想的设计,目前尚存在争议。自体血管化骨移植使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各种血管一骨亦存在各自的优缺点。血管化自体骨合并种植体移植已在临床成功应用,使下颌骨整复同期恢复功能和外形成为可能。本文对上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肿瘤术后颌骨缺损的功能重建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肿瘤术后造成的颌面缺损使患者丧失咀嚼、语言等功能,并导致颜面畸形。采用植骨种植功能颌面建,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本组64例肿瘤术后颌骨缺损(上颌10例,下颌54例)所用3种方法:(1)下颌骨部分或全部缺损,采用血管化或非血管化骨移植延期(同期)牙种植,完成种植义齿修复;(2)一侧上颌骨缺损,健侧缺牙或无牙,采用健侧牙种植完成赝复修复;(3)双侧上颌骨缺损,采用颧骨种植,通过磁附着固位完成义颌赝复修复。结果:64例所用3种方法均达到恢复外形与功能理想的效果。观察时间最长12年,最短5年,其中6枚种植体未实现骨结合。上颌缺损修复的种植体存留率为97.5%;下颌骨缺损血管化植骨种植为97.1%;非血管化植骨种植为97.7%。结论:上颌骨缺损采用种植赝复修复可行,若颧骨较薄,应先植骨;植骨-种植是下颌骨功能重建理想的方法。血管化植骨种植适用于植骨床血运差的患者;非血管化植骨种植方法简单,易于推广。因缩短了移植骨的离体时间,骨细胞仍有活性,与血管化骨移植效果一致。证实了自体骨植骨块兼有骨形成、骨诱导及骨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两例因下颌骨良性肿瘤行下颌骨部分切除的病例,采用自体髂骨游离移植,同期骨内种植体植入,用以修复颌骨缺损及牙列缺损,治疗效果良好,为非血管化移植骨上同期植入牙种植体可以达到骨愈合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对颌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2012年,对11例因肿瘤、外伤造成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自体骨移植及延期植入种植体,并进行种植体支持的义齿修复,对修复后患者口颌系统的功能、外观进行评价和随访。结果本研究11例患者的自体移植骨均成活;共植入41枚种植体,除2例共4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龈炎外,其余种植义齿功能及美观恢复均较理想。结论由外伤或肿瘤引起的颌骨缺损采取血管化或者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的应用,能为患者恢复较好的外形和功能;种植体周围进行角化牙龈的移植有利于种植义齿耐受摩擦及咀嚼压力,并有利于维护种植体周围黏膜组织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前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在临床快速普及,越来越多的医师和患者接受这种修复方法。从种植适应证上讲,缺牙区牙槽骨量是决定种植成功以及美学修复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由于牙周疾病、外伤、拔牙时操作不当、义齿不适、长期牙缺失以及颌骨因病变被切除等原因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牙槽骨甚至颌骨的缺损。特别是因为牙周疾病和外伤造成的牙槽骨缺损在临床较常见,从而对于种植修复影响较大。如未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种植修复的适应证就会减少。现在临床常用的骨增量方法是:骨再生(GBR):该方法机理是利用生物屏障膜覆盖骨缺损区域和放入该区域的植骨材料,从而阻断纤维组织向骨缺损区生长,为骨组织的生长创造适合的空间。该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结果可预期。缺点是不适用与骨缺损量大的区域。即利用自体骨块移植到骨缺损区域,增加骨量。优点是可用骨量大,塑形好。缺点是有二次创伤(取骨),风险较大。基本方法是利用牵引器牵引牙槽突向咬合面延长,从而增加牙槽骨的高度。优点是在牵引牙槽骨的同时可使软组织同步增加,同时骨增量较大。缺点是技术复杂,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