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硒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元素之一,适量摄入具有抗肿瘤、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等多种功能。很多益生菌能将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和纳米硒(SeNPs),可降低硒毒性,并促进人体吸收。富硒益生菌兼具硒和益生菌的双重功效,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在食品、药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富硒益生菌发酵及生物活性的基础研究,并对当前重点研究的一些富硒益生菌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有机硒药物是一类新型化合物,由于其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以及治疗神经系统方面疾病的作用,已成为药物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有机硒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炎、抗衰老、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预防肝部疾病等药理作用。由于硒具有独特的生化性质和药理作用,因此开发含硒类药物极具意义。该文就近年来有机硒潜在药物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硒作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具有抗癌、抗氧化以及调节人体免疫等多种功效.纳米硒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硒形态,与其他形式的硒相比,其抗癌效果显著且毒性较小.纳米硒对癌细胞的选择性较高,而对正常细胞的选择性较低.其通常以被动靶向的方式进入癌细胞并发挥抗癌作用.以多糖、表面活性剂、生物大分子以及配体等对纳米硒进行表面修饰,可以提...  相似文献   

4.
硒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其抗癌作用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其抗癌作用最主要的一个方面,硒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应激、ROS介导、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及酶的表达、激活caspase系列酶等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此文综述硒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2):1676-1678
目的:探讨硒在抗癌中草药中的分布特征,并筛选出富硒能力较强的抗癌中草药,为富硒抗癌中草药的栽培以及抗癌新药的寻找提供支持。方法: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110味抗癌中草药中的硒含量。结果:110味中草药中的硒含量变化较大,其变化范围在0.03~5.45 mg/kg之间。结论:活血化瘀类抗癌中草药中的平均硒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类中草药。  相似文献   

6.
含硒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硒是一种重要的食物源抗氧化剂,在体内以硒代半胱氨酸形式参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碘化甲腺原氨酸脱碘酶等多种蛋白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含硒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HoMePAESe是第1个口服有效的含硒抗高血压药物,ebselen已作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药物进入Ⅲ期临床,其他还有抗炎,抗癌等多种含硒化合物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7.
乙烷硒啉是由北京大学药学院设计合成并具有国际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硒化合物,其生物学靶点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作为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乙烷硒啉正在进行临床Ⅰ期试验。本篇综述主要介绍目前已研究发表的乙烷硒啉的药效药理作用,包括体内体外的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功能。这些结果为乙烷硒啉进行更深入的抗癌临床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微量元素硒的防癌抗癌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与方法:通过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检索,综述了微量元素硒防癌抗癌作用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硒对动物和人体肿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特别是胃肠道癌和肝癌等受硒的影响最明显,补硒能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硒的防癌抗癌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硒能增强机体免疫系统是其防癌抗癌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硒化合物的抗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硒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 ,导致其生物学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硒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 ,其抗癌作用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的。硒化合物在抗氧化与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是癌基因表达的调节因子 ,诱导癌细胞程序性死亡 ;并且可以影响细胞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机硒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硒杂环、二硒醚、硒醚及硒氰等有机硒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其中依布硒啉及硒唑呋喃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机硒药物为活怕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有机硒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开发应用前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对微量元素硒的生物作用认识的不断深入,有机硒化合物作为药物的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硒杂环、二硒醚、硒醚及硒氰等有机硒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其中依布硒啉及硒唑呋喃已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良好疗效。有机硒药物为活怕氧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很有前途的治疗手段,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有机硒化合物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与机体多个代谢通路有关,如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等,含硒蛋白质更是人体内许多关键酶的组成部分。有机硒化合物因其广泛的生物学活性而成为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药物研发的热点。依布硒及乙烷硒啉都是目前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有机硒类候选药物。本文将从药理活性、作用机制等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有机硒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硒在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硒化合物作为认知功能损伤防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查阅硒与认知功能的动物试验和人群研究文献,总结硒在认知功能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硒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认知功能下降与硒水平下降有关,硒化合物具有成为认知功能损伤防治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研究背景:秦巴硒菇(Qinba mushroom),为珍稀药食兼用真菌,在真菌分类桑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蘑菇科,磨菇属。具有降血糖,调节免疫力,具有抗肿瘤等功效。而其提取物蛋白多糖和麦角甾醇是抗恶性肿瘤的关键化合物。ABM已被用于补充和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治疗,作为抗癌筛选药物已通过测试。目的:该实验旨在研究野生食用菌秦巴硒菇提取物酸性RNA蛋白复合物FA-2-b-β对人慢性髓系白血病原代细胞系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测定不同时间段原代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周期;蛋白印迹法测定Wnt/β-catenin相关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FA-2-b-β对慢性髓系白血病肿瘤细胞具有较高的抗增殖能力,而这种抗增殖能力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因此,秦巴硒菇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抗白血病效应,为中药秦巴硒菇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抗癌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5.
梁子 《医药世界》2002,(12):59-61
硒通过硒蛋白,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最近在硒蛋白生化性质表征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于最新鉴别的和以前鉴别的硒蛋白,都阐明了一些新的功能。大部分硒蛋白参与抗氧化性损伤和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此外,硒化合物的抗癌机理似乎不仅包括硒蛋白的表达,还包括硒的代谢物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57年Schwarz等发现硒是生命的要素以来,人们开始认识到生物体内因缺硒所引起各类疾病。亚硒酸钠滴丸是一种新型硒制剂,其功能可以抗癌,保护心脏,治疗关节病和大骨节病,预防克山病等。同时硒在人类胚胎发育及成熟时期均有重要作用,缺硒会使动物及人类产生心、肝、肾、肌肉和神经等多种组织病变。实验部分一、仪器与材料亚硒酸钠,北京化工厂出品;PEG,  相似文献   

17.
tuftsin是机体脾脏产生的一段生理活性肽,其基本功能是刺激巨噬细胞和粒细胞,提高促吞噬的能力;其对肿瘤细胞并没有直接杀伤效应,但可以通过增强效应细胞的细胞毒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在抗感染和抗肿瘤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肽链短、易被水解的特性,至今难以成药而应用于临床。tuftsin的系列衍生物以及与其他药物联用却可提高其抗癌活性,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尤其是衍生物T肽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基本明确,可望成为新型抗肿瘤生物反应调节剂。  相似文献   

18.
黄佳  王浩  钟薇  陈玲  伏箫燕  韩梦婷  陈岷 《肿瘤药学》2022,12(4):428-432
Tisotumab Vedotin-tftv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首款治疗宫颈癌的抗体偶联药物,也是全球首个获批靶向组织因子的抗体偶联药物,为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临床研究表明,Tisotumab Vedotin-tftv在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患者中具有较好的抗癌活性,且安全性良好。本文就Tisotumab Vedotin-tftv的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研究及安全性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硒化合物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其化合物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防癌抑癌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的。蛋白质组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在蛋白质水平上探索硒化合物对机体的作用模式、功能机理、调节调控方式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为病理研究、药物筛选、新陈代谢途径研究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黄婧  邹俊娜  任欢欢  王珊 《药学学报》2022,(6):1758-1770
抗癌纳米药物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上具有广泛和迫切的需求,但实体肿瘤中复杂的生物屏障一直是抗癌纳米药物向肿瘤实质渗透的主要障碍。依据传统的高渗透长滞留(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PR)效应设计的纳米药物在肿瘤渗透性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亟需寻找其他纳米药物设计理论。因此,本文综述了促进抗癌纳米药物肿瘤渗透的两种新型策略—主动转胞吞策略和免疫细胞介导的肿瘤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