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神经炎症反应中的作用,为CsA合理地用于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75 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环孢素A治疗组(CsA组)、生理盐水治疗组(NS组)。采用行为学评估、H-E染色、q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损伤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组织损伤面积、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 结果 行为学评估显示,随着观察时间点推移,CsA组和NS组大鼠的BBB评分逐渐升高,后肢运动功能逐渐恢复,但CsA组大鼠的BBB评分自脊髓损伤后14 d起均显著高于NS组(P<0.01)。H-E染色显示,脊髓损伤后28 d CsA组的损伤面积百分比显著低于NS组(P<0.01)。qRT-PCR显示,脊髓损伤后6 h和1 d CsA组脊髓的IL-1β,IL-6及TNF-α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sA组脊髓损伤后6 h和1 d的IL-1β,IL-6及TNF-α在脊髓灰质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胞质表达的相对蛋白水平显著低于NS组(P<0.01)。 结论 CsA可能通过减轻脊髓损伤后局部炎症反应而减缓继发性脊髓损伤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小RNA 411(miR-411)靶向调节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脊柱脊髓损伤(SCI)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CI组(模型组)、agomir-NC组、miR-411 agomir组;Allen′s法构建SCI模型;qRT-PCR检测脊髓组织中miR-411及HIF-1α表达。结果:相较于假手术组,SCI组脊髓组织中miR-411表达、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降低,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脊髓组织病理学程度、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细胞凋亡指数、凋亡相关蛋白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凋亡诱导因子(AIF)表达增加(P<0.05);相较于SCI组和agomir-NC组,miR-411 agomir组miR-411表达、BBB评分增加,HIF-1α mRNA及蛋白表达、脊髓组织病理学程度、IL-1β及TNF-α水平、细胞凋亡指数、Caspase-3、AIF表达降低(P<0.05)。结论:miR-4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乌甲素(LA)对脊髓损伤(SCI)大鼠脊髓含水量以及脊髓IL-1β、IL-10、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神经保护功能。方法 2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表法分为SCI组,SCI+生理盐水组(saline组)、SCI+LA组(LA组)和SCI+甲强龙组(MP组),每组60只。每组含有时间点为1、3、6、12、24 h。LA组术后腹腔注射LA,4 mg/kg;saline组术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 mg/kg;MP组术后立即按首次剂量30 mg/kg腹腔注射,1 h后按5.4 mg/(kg·h)给药,计23 h总量,分4次腹腔注射完毕。在各时间点对各组大鼠进行脊髓含水量测定和脊髓IL-1β、IL-10、TNF-α水平检测。结果 SCI发生后各组各时间点的脊髓含水量明显增加,其中在术后24 h,LA组及MP组脊髓含水量与SCI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CI后各组各时间点的脊髓IL-1β、IL-10、TNF-α水平明显增加;在术后3、6、12、24 h,MP组及LA组的脊髓TNF-α水平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12、24 h,MP组及LA组脊髓IL-10水平高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各时间点,LA组的脊髓IL-1β水平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12、24 h,MP组脊髓IL-1β水平低于S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及MP可减轻SCI大鼠的脊髓水肿程度,降低脊髓IL-1β、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对SCI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通督活血汤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探讨通督活血汤对急性脊髓损伤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56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8)、模型组(n=24)、通督活血汤组(n=24)。模型组、通督活血汤组均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不打击脊髓,其他步骤同模型组,造模后通督活血汤组给予通督活血汤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术后第1、3、7天对各大鼠进行BBB功能评分,评分后取脊髓组织,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变化,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TNF-α、IL-1β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组织TNF-α、IL-1β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1、3、7天模型组、通督活血汤组BBB评分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术后第3、7天通督活血汤组BBB评分显著增高(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1、3、7天模型组、通督活血汤组TNF-α、IL-1β及其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通督活血汤组TNF-α、IL-1β及其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通督活血汤可以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抑制急性脊髓损伤的炎症反应,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后大鼠下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7):38-41
目的通过观察SD大鼠脊髓损伤后血糖的变化及其外周组织炎症反应状态,探讨脊髓损伤并发2型糖尿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模组和脊髓损伤组,其中假模组又分为假模普通饲料组(Sham+LFD)和假模三高饲料组(Sham+HFD)两个亚组,脊髓损伤组分为脊髓损伤普通饲料组(SCI+LFD)和脊髓损伤三高饲料组(SCI+HFD)两个亚组。以改良的Allen’s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在实验开始前及8周时监测各组体重、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指标。于8周时取大鼠肝脏、脾脏及内脏脂肪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观察各组织胰岛素、TNF-α、IL-1β、IL-6及IL-10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体重均有明显增长。脊髓损伤后大鼠血糖较损伤前明显升高,外周组织TNF-α、IL-1β、IL-6表达较假模组明显升高,IL-10则较假模组明显下降。相比Sham+LFD组,Sham+HFD组、SCI+LFD组以及SCI+HFD组大鼠组织中胰岛素、TNF-α、IL-1β含量显著增加,IL-10显著减少;相比Sham+HFD组,SCI+HFD组大鼠组织中胰岛素、TNF-α、IL-1β含量进一步增加,IL-10则进一步减少。结论脊髓损伤后外周炎症反应在脊髓损伤后并发2型糖尿病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黑果枸杞花色苷联合葡萄糖酸锌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黑果枸杞花色苷低剂量+葡萄糖酸锌组(简称"低剂量组")、黑果枸杞花色苷中剂量+葡萄糖酸锌组(简称"中剂量组")、黑果枸杞花色苷高剂量+葡萄糖酸锌组(简称"高剂量组"),每组20只。假手术组仅给予手术暴露,其余各组均采用改良的Allen’s法建立ASCI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灌胃14 d。分别于给药12 h、1 d、4 d、7 d、14 d比较各组大鼠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形态。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时间点BBB评分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醋酸泼尼松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给药3,7,14 d BBB评分明显升高,低剂量组给药7,14 d BBB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醋酸泼尼松组、高剂量组给药1,3,7,14 d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降低,低剂量组给药14 d血清IL-6含量明显降低,中剂量组给药3 d血清TNF-α含量明显降低,给药1,3,7,14 d血清IL-6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脊髓可见多个出血点,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细胞水肿且数量减少,灰质和白质之间结构紊乱;黑果枸杞花色苷联合葡萄糖酸锌能明显改善上述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结论黑果枸杞花色苷联合葡萄糖酸锌能明显改善ASCI大鼠脊髓组织的病理改变,降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从而保护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miR-133a对大鼠脊髓损伤(SCI)修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法诱导急性SCI大鼠模型。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以确定运动功能恢复;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133a水平与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水平;HE染色和Nissl染色评估脊髓神经元形态变化情况;TUNEL染色用于评估细胞凋亡;ELISA用于检测TNF-α、IL-1β和IL-10含量;免疫荧光用于评估GFAP、CD11b和NeuN阳性细胞表达情况。结果:SCI后大鼠BBB评分降低,Nissl小体数量减少,TUNEL凋亡率升高;并且TNF-α、IL-1β含量上调,IL-10含量下调,GFAP、CD11b蛋白水平升高,NeuN蛋白水平降低;此外miR-133a表达被抑制,而NLRP3炎性小体活化(P<0.05)。通过注射miR-133a激动剂上调其表达,进而可有效改善SCI大鼠的损伤情况以及对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情况(P<0.05)。此外,NLRP3抑制剂与miR-133a激动剂效果相似(P>0.05),但N...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剂量超短波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s 1-α,HIF-1α)和Nogo-NgR通路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超短波(ultrashort wave,USW)组,每组10只。对照组仅暴露脊髓,模型组、USW组采用改良Allen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USW组在造模24h后每日给予低剂量超短波干预,持续4周。采用运动评分量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和斜板评分评价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情况,利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TGF-β1、HIF-1α、Nogo-A、Ng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BB评分与斜板评分显著降低(P<0.05),TGF-β1、HIF-1α、Nogo-A、Ng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USW组大鼠BBB评分与斜板评分显著升高(P<0.05),TGF-β1、HIF-1α、Nogo-A、NgR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脊髓损伤后进行超短波治疗可以降低TGF-β1、HIF-1α、Nogo-A和NgR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神经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雌性大鼠分为利拉鲁肽干预组、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大鼠脊髓动脉瘤夹夹伤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术后分别给予利拉鲁肽(0.12 mg/kg,0.5 m L)、生理盐水(0.5 m L)。术后2 d应用细胞凋亡技术检测神经细胞损伤程度,术后3 d采用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技术检测损伤脊髓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术后14 d对损伤脊髓组织行HE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变化并计算损伤空洞面积,术后3 d至28 d定期记录大鼠后肢行为学BBB评分。结果 SCI后利拉鲁肽干预组细胞凋亡、炎性因子表达、空洞面积计算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利拉鲁肽干预组双后肢BBB评分同期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给予利拉鲁肽可降低细胞凋亡及急性炎症反应,有利于后期神经组织修复以及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疗法(FMT)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作用.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SCI组(B组)、FMT组(C组),每组12只.A组仅手术暴露,不进行击打,B组和C组用改良Allen's击打法建立SCI模型.C组灌胃给予粪菌液,连续14d.对16SrDNAV3-V4高度保守区进行HiSeq平台测序,比较SCI后肠道菌群变化,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评估大鼠后肢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IL-17、IL-4和IL-10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学变化,尼氏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细胞及尼氏小体.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有益菌Bacteroide-tes和Saccharibacteria数量减少,BBB评分下降,脊髓组织中抗炎因子IL-10和IL-4下降和促炎因子IL-17升高(均P<0.05),炎性细胞浸润和神经元细胞核固缩,尼氏小体数量明显减少;与B组比较,C组BBB评分升高,脊髓组织IL-10和IL-4含量升高,IL-17含量下降(均P<0.05),细胞变性水肿情况改善,尼氏小体数量增加.结论:FMT疗法能够有效抑制SCI后炎症反应,从而治疗SC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益胃饮对Hp胃黏膜炎性损伤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胃饮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采用给予大鼠含量为109/mL的Hp灌胃造模,并给予益胃饮治疗.观察比较各组胃黏膜损伤评分和胃组织匀浆液TNF-α、IL-1β水平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胃黏膜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充血、水肿,并有溃疡存在.益胃饮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充血、水肿、溃疡等情况明显好转.模型组胃黏膜损伤评分、胃组织匀浆液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益胃饮各剂量组黏膜损伤评分、TNF-α、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益胃饮可显著减轻胃黏膜的炎性损伤,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抑制胃黏膜局部组织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鼠急性脊髓损伤(SCI)程度与血清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 取雌性SD大鼠90只,采用动脉夹压力法制备大鼠脊髓轻度损伤(轻度损伤组,30只)和重度损伤(重度损伤组,30只)动物模型,另30只大鼠仅行椎板切除作为假手术组。通过行为学观察(BBB评分)了解脊髓损伤程度及变化,分别于造模成功后12 h、24 h、3 d 、7 d、14 d采股静脉血,ELISA检测不同程度SCI大鼠伤后血清β-APP、hs-CRP含量变化。 结果 重度脊髓损伤组与轻度损伤、假手术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β-APP于损伤后24 h达到高峰后逐渐回落,hs-CRP于3 d达到高峰后回落。重度脊髓损伤组与轻度脊髓损伤、假手术组各时间点β-APP、hs-CRP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轻度脊髓损伤组与假手术组β-APP、hs-CRP水平除14 d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外,其余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急性SCI大鼠血清β-APP、hs-CRP水平变化可反映SCI的严重程度,β-APP比hs-CRP的变化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脊髓挫伤后,急性期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在脊髓内的表达变化以及地塞米松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Allen’s法建立大鼠脊髓(T12)损伤模型,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6)、SCI组(n=42)和DEX组(n=42,于SCI后15min尾静脉注射DEX30mg/kg),分别于损伤后1h、3h、6h、12h、24h、36h、48h取材,做常规HE染色和用抗TNF-α和抗IL-6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结果:TNF-α和IL-6在正常大鼠脊髓组织不表达;TNF-α、IL-6在脊髓损伤后1h均有表达,于48小时回落到正常。TNF-α在24h达高峰;IL-6在12h达高峰。地塞米松干预后二者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对TNF-α、IL-6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45-48+53+封三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后下丘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确认脊髓损伤导致大脑损害的特点及其在相关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18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假模组(Sham 组)和脊髓损伤组(SCI 组),以改良的Allen’s 撞击法制作脊髓损伤动物模型,常规饲养,分别于8 周取大鼠下丘脑组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脊髓损伤大鼠下丘脑组织c-Fos 表达,TUNEL 法观察两组下丘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应用ELISA 法检测两组大鼠下丘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结果 脊髓损伤后8 周,SCI 组较Sham 组下丘脑c-Fos 表达明显增加(P<0.05),同时下丘脑可见明显凋亡细胞,主要表现为胞浆减少,细胞核深染、固缩在一边;SCI 组TUNEL 阳性细胞数比Sham 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I 组大鼠下丘脑包括TNF-α、IL-1β、IL-6 等多种炎症因子水平较Sham 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脊髓损伤可对下丘脑造成损害,表现为下丘脑神经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明显增加,其可能与c-Fos 表达有关,脊髓损伤后对下丘脑的损害可能是某些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王义  牛延坪  戴俊 《广西医学》2022,(6):616-621
目的 分析X线照射治疗脊髓损伤(SCI)大鼠的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SCI组、SCI+2 Gy组、SCI+10 Gy组、SCI+20 Gy组,每组15只。除Sham组外,其他组均采用Allen法建立SCI模型。术后2 h,给予SCI+2 Gy组、SCI+10 Gy组和SCI+20 Gy组大鼠相应剂量的X线单次照射治疗。于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14天,采用巴索-贝蒂-布雷斯纳汉(BBB)量表和斜板试验评估大鼠运动功能的情况;术后第14天,取脊髓组织观察空腔面积比例和尼氏小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与Sham组相比,其他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的BBB评分、最大倾斜度降低或减小,术后第14天的脊髓空腔面积比例增大,而尼氏小体所占的面积比例降低(均P<0.05);术后第14天,SCI组、SCI+2 Gy组、SCI+20 Gy组、SCI...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柚苷对脊髓损伤与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自由落体打击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在手术前后7d均给予柚苷腹腔注射(100mg.kg-1.d-1)。通过BBB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后计算坏死面积;生物化学法检测损伤段脊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环氧合酶-2(COX-2)和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在手术第7天,损伤组大鼠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损伤空洞形成;组织内SOD活性降低而iNOS活性增强;MDA、NO的含量以及COX-2、IL-1β的表达显著增高。与损伤组相比,柚苷干预组大鼠上述各指标的改变明显减轻,且坏死面积减小,BBB评分增高(均P<0.05)。结论柚苷可能通过缓解脊髓损伤后的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从而促进大鼠的组织损伤修复和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SCI)后脊髓组织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含量变化,以探讨活性氧(ROS)在脊髓继发性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健康雌性成年SD大鼠采用改良式Allen氏法和脊髓横截面切割法分别造成50cmg、25cmg挫伤和半、全横截面切割伤四组及对照组模型。测定造模后6h损伤组和对照组脊髓组织内MDA和SOD含量并各组之间相互作比较.结果SCI后6h,四种损伤组与对照组比较MDA含量都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都显著下降(P〈0.05);在同一类型SCI的不同程度之间比较除半、全横截面切割伤之间SOD活性差别显著(P〈0.05)外,其余都显示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不同程度和类型的SCI后脊髓组织内ROS水平明显增高,因而说明在脊髓继发性损伤的病理过程中ROS可能是一种重要的参与者;同一类型的SCI脊髓组织的ROS水平在不同程度损伤模型之间比较,ROS含量与损伤程度并非完全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5只作为假手术组(仅接受T9~T10椎板切除术),其余45只大鼠采用改进Allens技术建立急性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利拉鲁肽组和利拉鲁肽+XAV939组,各15只。在脊髓损伤后的14 d内,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50 mg/kg生理盐水,利拉鲁肽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50μg/kg利拉鲁肽,利拉鲁肽+XAV939组大鼠每天皮下注射50μg/kg利拉鲁肽和0.4 mg/kg XAV939(一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小分子抑制剂)。于术前、干预第7天、第14天时,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第14天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分析β-连环蛋白(β-catenin)、胱天蛋白酶3(caspase-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蛋白表达水平。第14天采用HE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变化。结果 术前各组间BBB评分无差异。干预第7天、第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小肠及远隔脏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氢水组(HS组)、缺血后处理组(IP组)和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组(IP-HS组),每组12只。建立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2 h后采集各组大鼠静脉血及小肠、肝、肺组织,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和内毒素水平,测定血清及小肠、肝和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Chiu 6级评分法观察肠黏膜损伤情况,细菌培养观察细菌移位率。结果 IR组、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显著高于SO组(P<0.05),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显著低于IR组(P<0.05);HS组、IP组和IP-HS组大鼠肠黏膜绒毛损伤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O组大鼠腹膜、肝、肺组织均无细菌移位,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肝脏与腹膜细菌移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IL-10和内毒素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和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6、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HS组和IP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明显高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HS组和IP组(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5,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低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MPO活性和MDA水平显著低于HS组和IP组(P<0.05)。IR组、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低于SO组(P<0.01),HS组、IP组、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高于IR组(P<0.05,P<0.01),IP-HS组大鼠血清及小肠、肝、肺组织中SOD、CAT活性显著高于HS组和IP组(P<0.05)。结论氢水联合缺血后处理可以减轻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果优于二者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瑞香素激活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kappa B(Toll like receptor 4/NF-κB, TRL4/NF-κB)信号通路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促进SCI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建立脊髓损伤实验大鼠模型,并分别于术后1 d、8 d、14 d、21 d和30 d,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和联合行为评分法(combine behavioral score, CBS)评分测试评价各组SCI大鼠治疗后的神经功能;采用相关试剂盒检测脊髓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eicdialdehyde, MD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 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 IL-10)的表达量变化;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术后各组脊髓组织中对实验大鼠脊髓组织中BCL2-Associated X的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 Bcl-2)、Caspase-3、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 Cyt-c)、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Trk B)、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B(phospho-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 p-TrkB)、TOLL样受体4重组蛋白(recombinant toll like receptor 4, TRL4)和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kappa b p65, NF-κB p65)水平的影响。结果瑞香素能够显著性改善实验大鼠BBB评分和CBS评分结果,且联合用药治疗组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的疗效。此外,瑞香素能够改善实验大鼠脊髓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和MDA含量,能够降低脊髓组织中TNF-α、IL-1β、IL-6和IL-10含量;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瑞香素对脊髓损伤诱发的凋亡相关蛋白异常表达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并能够显著性调节BDNF/Trk B信号通路和TRL4/NF-κB信号通路。结论瑞香素改善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与是激活TRL4/NF-κB信号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