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卵巢-附件超声报告和数据风险分层系统(O-RADS US)在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就诊, 同时接受经腹经阴道超声检查和CEUS检查的56例卵巢-附件肿块患者。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对图像进行O-RADS US分类、CEUS诊断;在O-RADS US分类的基础上, 结合CEUS的增强时间、增强水平、增强模式, 对O-RADS US分类结果进行升降级。构建ROC曲线, 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评估诊断效能。同时由另一名高年资医生进行O-RADS US分类, 以评估一致性。结果卵巢-附件肿块O-RADS US分类单独诊断卵巢-附件良恶性的AUC为0.844(0.722, 0.927), CEUS单独诊断的AUC为0.833(0.710, 0.920), 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0(0.842, 0.986)。CEUS联合O-RADS US分类诊断效能最高, 优于O-RADS US(Z=2.322, P=0.020)和CEUS(Z=2.158, P=0.031)单独诊断。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卵巢-附件超声报告和数据风险分层系统(O-RADS)在诊断附件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接受妇科超声检查的附件区肿块共计110个,且均经手术证实,采用回顾性分析,将图像进行O-RADS分类,以病理为金标准,创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O-RADS诊断附件区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1)O-RADS 2、3、4、5类中附件区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0、8.33%、27.27%、78.38%;(2)O-RADS诊断附件肿瘤性质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909,O-RADS 5类为最佳截断值,此时灵敏度为80.56%、特异度为89.19%、准确度为86.36%;(3)不同医师对于O-RADS分类表现较好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为0.975,P<0.001。结论 O-RADS在附件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有较好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O-RADS分类系统在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3月收集的卵巢肿瘤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按照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提出的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varian-Adnexal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O-RADS)对肿瘤进行分类,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及病理结果、超声O-RADS分类中卵巢肿瘤恶病灶检出率、超声O-RADS分类对卵巢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O-RADS 2类、3类、4类、5类的恶性病灶检出率分别为0.00%、6.67%、50.00%、71.43%,其中O-RADS 2类、3类判定为良性肿瘤,4类、5类判定为恶性肿瘤,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10,P <0.05),其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特异度84%、阳性预测值60%、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85%。结论:超声O-RADS分类系统在诊断卵巢良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超声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分类对卵巢-附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就诊的67例卵巢-附件肿瘤患者病历资料,均接受超声诊断,获取超声图像进行O-RADS分类,并接受手术治疗获取病理结果。分析卵巢-附件肿瘤病理诊断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O-RADS分类中卵巢-附件肿瘤恶性检出率,并采用公式计算O-RADS分类中卵巢-附件肿瘤的诊断效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O-RADS分类对卵巢-附件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67例患者术前O-RADS分类恶性检出率20.90%,其中O-RADS 2类、3类、4类、5类的恶性病灶检出率分别为0、0、22.73%、90.00%。O-RADS良性肿瘤患者(2类、3类)恶性率为0,明显低于恶性肿瘤患者[4类、5类患者,43.75%(14/32)],χ2=19.357,P<0.05。公式计算结果显示,术前O-RADS分类灵敏度100.00%(14/14),特异度66....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会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在卵巢-附件肿块超声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诊断试验。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进行手术且有病理结果的卵巢或附件肿块患者441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参照O-RADS分类标准对每个卵巢及附件区肿块进行O-RADS恶性风险分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O-RADS分类法诊断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最后以病理诊断为参考标准,绘制诊断四格表分析该分类诊断系统的有效性。 结果441例肿块中良性353例,恶性88例。O-RADS 2-5类中,其恶性肿块分别占1.1%、3.7%、47.8%、91.1%。O-RADS分类法诊断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7,95%可信区间为0.919~0.975,良恶性截断值为3.5。当将O-RADS 4和5类作为恶性肿块的预测指标时,其诊断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94.3%、88.6%、67.5%、98.4%、8.27、0.06、0.82。当只将O-RADS 5类作为恶性肿块的预测指标时,其诊断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57.9%、98.6%、91.1%、90.3%、41.36、0.43、0.57。 结论O-RADS可作为超声诊断卵巢-附件肿块良恶性的可靠方法,建议以O-RADS 4和5类为预测卵巢-附件肿块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李荣斌  孙宪  连淑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0):1949-1951+1961
目的:分析经超声造影校对O-RADS分类在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O-RADS分类系统分级为2-5类的卵巢肿块102个,均进行超声造影,根据超声造影表现再对102个肿块进行重新分类;以术后临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超声造影校对O-RADS分类,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根据临床病理诊断卵巢良性肿瘤71个,恶性31个。通过分析比较单独运用O-RADS分类及结合超声造影校对后再次分类,对于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前者的诊断AUC为0.805,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9.2%、80.3%,而采用超声造影重新校对分类后,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AUC达0.89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5%、88.5%,二种诊断方法效能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RADS分类对于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结合超声造影校对分类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 目的 比较常规超声(US)和超声造影(CEUS)对肾囊性肿物的诊断效能。 方法 2014年6月到2015年11月对 29例患者共29个肾囊性肿物进行 US 和 CEUS 诊断,对其进行良恶性分类,与病理金标准进行比较,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析两者的一致性,最终比较 US、CEUS 对肾恶性囊性肿物的诊断效能。 结果 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肾恶性囊性肿物诊断的敏感度、 特异性、 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6.7% VS 94.4%,72.7 %VS 81.8%, 68.9% VS 89.7%,80.0%VS89.5%,57,1%VS90.0%,0.697和0.874,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肾脏恶性囊性肿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 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恶性囊性肿物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CEUS)评估BI-RADS 4a类乳腺病变,建立恶性风险评估模型并评估该模型诊断价值。方法:纳入457例经我院常规超声检查评为BI-RADS 4a类乳腺病变,且行CEUS检查的患者,对比良、恶性病变临床资料及常规超声特征、CEUS特征差异,建立恶性风险评估模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获取截断值,并调整BI-RADS分类,检验其对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在457例BI-RADS 4a类病变中,良性病变413例,恶性病变44例。基于患者年龄>50岁;常规超声特征:最大直径>1.5 cm、边缘不光整;CEUS特征:蟹足样增强、造影后病灶范围扩大建立恶性风险评估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6(P<0.01,95%CI:0.93~0.98)。以4分为截断值诊断恶性并调整BI-RADS分类,共393个良性病灶降为BI-RADS 3类,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1.8%、95.1%、93.9%、64.3%、98.0%。结论:常规超声结合CEUS模型能较准确地评估BI-RADS 4...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血管成像(SMI)联合超声造影(CEUS)对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分析122个BI-RADS 4类病灶的SMI及CEUS声像图特点。以无血管型、线型及树枝型为诊断良性病灶的依据,残根型及蟹足型为诊断恶性病灶的依据,CEUS评分1~3分为良性病灶,4~5分为恶性病灶。BI-RADS 4a类诊断为良性,BI-RADS 4b及4c类诊断为恶性。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者单独及联合对BI-RADS 4类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122个病灶,良性74个,恶性48个。乳腺良恶性病灶组间微血管形态分型及超声造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US、SMI及常规超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OC)分别为0.891、0.790、0.791,均低于CEUS联合SMI调整BI-RADS分类的方法(0.942)(P0.05)。常规超声、SMI、CEUS、SMI联合CEU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1.25%、77.03%、78.69%;68.75%、89.19%、81.15%;91.69%、86.49%、88.52%;93.75%、94.59%、94.26%。结论 SMI联合CEUS能进一步提高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被常规超声定义为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节重新定性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进一步诊断价值。结果 84例102个常规超声TI-RADS 4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在增强模式和TIC的曲线变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62.26%、特异度65.31%、准确度63.73%、阳性预测值66.00%、阴性预测值61.54%,超声造影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77.36%、特异度73.46%、准确度77.45%、阳性预测值78.85%、阴性预测值76.00%,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45%、特异度87.76%、准确度90.19%,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类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诊断,可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 4a类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入组149个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a类的乳腺肿块行CEUS检查,以粗针穿刺或手术病理学检查为对照,比较良恶性肿块的CEUS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恶性肿块在CEUS中的优势比征象,并调整肿块的BI-RADS分类。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比较CEUS调整前后的BI-RADS分类的诊断效能。结果:在149个BI-RADS 4a类乳腺病灶中,良性病灶112个,恶性病灶37个。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EUS增强后病灶形态不规则(OR=4.32)及有滋养血管(OR=15.79)为恶性肿块的优势比征像。CEUS诊断后,BI-RADS分类调整为:3类83个(55.70%),4a类57个(38.25%),4b类9个(6.04%)。以BI-RADS 4a为活检阈值,活检率由造影前的100.00%降低至44.30%,癌症检出率由24.83%升高至51.52%,允许随访患者的恶性风险仅2.01%。以BI-RADS 4a为恶性阈值,常规超声和CEUS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00和0.835(95%CI:0.392~0.680 vs 0.764~0.907,P0.05)。结论:CEUS有助于常规超声BI-RADS 4a类肿块良恶性的鉴别,可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但对部分BI-RADS 4a类依据CEUS降类的肿块,应综合判断,以降低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5分法与CEUS预测模型对不同大小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类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165例(共166个病灶),均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且BI-RADS分类为4类。根据病灶大小分为直径≤2.0 cm组101个,直径>2.0 cm组65个。分析病灶的CEUS特征,包括增强强度、增强时相、增强方式、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增强均匀性、灌注缺损、增强范围、蟹足征及滋养血管。应用CEUS 5分法和CEUS预测模型重新判定病灶良恶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大小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直径≤2.0 cm组中良恶性病灶的10项CEUS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径>2.0 cm组中良恶性病灶的CEUS特征除增强强度、增强方式及灌注缺损外,其余7项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于直径≤2.0 cm的病灶,CEUS 5分法、CEUS预测模型诊断其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8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直径>2.0 cm的病灶,CEUS 5分法、CEUS预测模型诊断其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32、0.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 5分法中评分为2、3、5分病灶的诊断符合率较高,评分为1、4分病灶的诊断符合率偏低;CEUS预测模型中A、D、E、F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B模型次之,C模型较差。结论 对于直径≤2.0 cm的BI-RADS 4类乳腺病灶,CEUS 5分法与CEUS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相当;对于直径>2.0 cm的BI-RADS 4类乳腺病灶,CEUS 5分法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CEUS)5分法与CEUS预测模型对不同大小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165例(166个病灶,均为BI-RADS 4类),均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根据病灶大小分为直径≤2.0 cm组101个和直径>2.0 cm组65个,分析并比较两组良恶性病灶的10项CEUS特征(包括增强强度、增强时相、增强方式、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增强均匀性、灌注缺损、增强范围、蟹足征及滋养血管)。应用CEUS 5分法和CEUS预测模型判断病灶良恶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诊断不同大小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效能。结果 直径≤2.0 cm组中良恶性病灶的10项CEUS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径>2.0 cm组中良恶性病灶的CEUS特征除增强强度、增强方式及灌注缺损外,其余7项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EUS 5分法、CEUS预测模型鉴别诊断直径≤2.0 cm病灶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常规超声BI-RADS 4类乳腺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对比研究。方法选取86个常规超声发现的BI-RADS 4类乳腺病灶,均进行超声造影及磁共振增强检查,采用BI-RADS分类法进行重新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恶性病变65个,良性病变21个,CEUS和DCE-MRI两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23%、80.95%、93.55%、70.83%;92.31%、85.71%、95.24%、78.26%,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BI-RADS 4类病变降至3类:CEUS 17个,DCE-MRI 18个;BI-RADS 4类升至5类病变:CEUS 11个,DCE-MRI 13个。结论在常规超声的基础上,超声造影对于常规超声BI-RADS 4类乳腺病变,能够进一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与增强磁共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腺超声造影(CEUS)的增强特征,构建乳腺病变CEUS预测模型,探讨该模型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于丽水市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乳腺病变患者192例共195个病灶,所有病灶均为常规超声检查BI-RADS分类4类及以上,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取得病理结果。将病例分为CEUS组120例共123个病灶,均经CEUS检查;CEUS+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组72例共72个病灶,均接受CEUS及DCE-MRI检查。对CEUS组120例患者的CEUS模式特征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乳腺恶性病变的CEUS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以CEUS+DCE-MRI组72例患者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CEUS预测模型与DCE-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 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乳腺恶性病灶的CEUS特征性表现为增强后病灶范围增大(OR=12.941,P=0.003),"蟹足"征或血管扭曲缠绕(OR=7.553,P=0.009),灌注缺损(OR=5.670,P=0.024)。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即Logistic回归方程为:Y=-4.108+2.560X6+2.022X7+1.735X8。该模型预测乳腺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3。以穿刺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EUS风险预测模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分别为93.0%、73.3%、93.0%、73.3%、88.9%;DCE-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分别为94.7%、73.3%、93.1%、78.6%、90.3%。CEUS风险预测模型与DCE-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0)。 结论乳腺CEUS预测模型对鉴别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操作相对简单、检查时间短、可重复性好、价格相对低廉,不失为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一种有效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800例卵巢肿瘤患者的术前超声资料,以O-RADS对之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O-RADS定性诊断卵巢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800例患者、836个卵巢肿瘤病灶,病理诊断良性591个、恶性(含交界性)245个;包括617个上皮-间叶肿瘤(良性399个、恶性218个)、106个生殖细胞肿瘤(良性96个、恶性10个)及55个性索-间质肿瘤(良性40个、恶性15个)。以O-RADS>3类为最佳截断值,O-RADS分类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6.73%(237/245),特异度为86.29%(510/591),AUC为0.962;鉴别良、恶性上皮-间叶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及性索-间质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7.25%(212/218)、90.00%(9/10)及93.33%(14/15),特异度分别为84.96%(339/399)、86.46%(83/96)及85.00%(34/40),AUC分别为0.963、0.926及0.923。结论O-RADS可定性诊断卵巢肿瘤及鉴别诊断不同病理类型卵巢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超声2022版(O-RADS US v2022)及其联合恶性风险指数4(RMI4)鉴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手术病理诊断为附件肿瘤患者,根据O-RADS US v2022将1~3类归为良性病变、4~5类归为恶性病变,以450为RMI4分类的临界值,基于二者进行联合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单一O-RADS US v2022、RMI4及其联合鉴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126例附件肿瘤中,良性94例、恶性32例。O-RADS US v2022鉴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AUC分别为78.13%、80.85%和80.16%、0.795,RMI4分别为71.88%、84.04%和80.95%、0.780;二者联合的特异度及准确率(93.62%、92.06%)均高于单一O-RADS US v2022(χ2=7.322、5.967,P=0.007、0.015)或RMI4(χ2=4.625、5.331,P=0.032、0.021),而敏感度及AUC(87.50%、0.90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O-RADS US v2022能有效鉴别附件良、恶性肿瘤,联合RMI4可提高鉴别特异度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中国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C-TIRADS)分类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的116位患者121个甲状腺结节,进行C-TIRADS分类和超声造影评估。以手术病理和细针穿刺(FNA)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TIRADS分类、CEUS评分法及两者联合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C-TIRADS分类、CEUS评分和联合诊断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0.824、0.886,最佳分类阈值分别为4C类、2分、4C类。CEUS联合C-TIRADS分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应用C-TIRADS分类和CEUS评分(Z=3.183,P<0.01;Z=2.070,P=0.038)。结论 超声造影对C-TIRADS 4类结节有校正价值。CEUS联合C-TIRADS分类有助于提高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9.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肾实质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诊断肾脏实质内病灶良、恶性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患者共61个临床诊断为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 (CECT)检查,通过分析病灶CEUS和CECT各个时相中的灌注特点,比较两种方法 的诊断效能.结果 61个病灶中39个为肾脏恶性肿瘤,22个为肾脏良性病灶,CEUS和CE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4%、90.91%、95.08%、95.00%、95.24%与89.74%、81.82%、86.89%、89.74%、81.82%.两种方法 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和CE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病灶中,具有相似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CEUS在鉴别肾脏结构异常和反映肿瘤微循环灌注方面优于CEC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超声卵巢-附件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与国际卵巢肿瘤研究组(IOTA)简单法则诊断卵巢良恶性肿块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块患者129例,共计159个病灶,分别使用O-RADS和IOTA简单法则进行分类评价;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并比较二者对卵巢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O-RADS与IOTA简单法则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3、0.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O-RADS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77.6%;IOTA简单法则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74.5%。结论 O-RADS鉴别卵巢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较IOTA简单法则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