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 比较2017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 v2017)与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标准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行Gd-EOB-DTPA检查的213例肝硬化高危结节患者, 共246个病灶。由2名放射科医师根据LI-RADS v2017和v2018分类标准, 对MRI主要征象进行分析评估后对病灶分别进行分类。以术后病理或随访结果为金标准, 分别以LR-5和LR-4+LR-5为诊断HCC的标准, 计算LI-RADS v2017和v2018诊断HC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 两者的比较采用McNemar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246个病灶中, HCC 165个, 非HCC恶性病变31个, 良性病变50个。由于LI-RADS v2018中阈值增长和LR-5分类标准修订和简化, 共38个(15.4%, 38/246)病灶分类发生调整。LI-RADS v2017中84.6%(33/39)满足阈值增长的病变v2...  相似文献   

2.
目的前瞻性评价LI-RADS(2014版)分类标准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临床应用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2月行肝脏钆增强MRI检查的143例初治高危病人的前瞻性影像报告,并对202例肝脏病灶进行了LI-RADS分类。统计分析了LI-RADS分类对肝细胞癌(HCC)和肝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29例LR-4中20例(69.0%),75例LR-5中73例(97.3%)以及全部5例LR-5V(100%)病灶病理结果为HCC,剩余2例(2.7%)LR-5病灶为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13例LR-M病灶中10例(76.9%)为HCC。LR-5/5V对HC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5%和97.3%,纳入LR-M后敏感度增加(68.2%,P=0.002),但特异度降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2%,P=0.154)。LR-5/5V/M对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68.9%,特异度为100.0%。结论 LI-RADS(2014版)成功应用于临床钆塞酸二钠增强MRI。LR-5/5V对诊断HCC特异性最高,但多数LR-M观察结果也为HCC,并有相当一部分非HCC恶性肿瘤被分为LR-4或LR-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LI-RADS 2018版和2017版的MRI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115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包括121个肝脏局灶病变。由3位MRI诊断医师独自分析、分别根据LI-RADS 2018和2017进行LR分类,再做统计分析。结果当LR-5作为预测指标时,LI-RADS 2018与2017版相比,敏感性(63.1%vs. 53.8%),阴性预测值(69.2%vs. 64.3%)和准确性(78.5%vs. 73.4%),约登指数(0.595vs. 0.502);当LR-4/5为预测指标时,MRI诊断HCC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版中7个LR-4病灶在2018版中分类为LR-5。结论 LI-RADS 2018版诊断性能优于2017版,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当LR-5为肝细胞肝癌的预测因子时,2018版的修订主要影响LR分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比较2017版肝脏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LI-RADS v2017)与2018版(LI-RADS v2018)分类标准对肝硬化背景下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0月至2020年5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行Gd-EOB-DTPA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采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018版(LI-RADS v2018)诊断肝细胞癌(HCC)的效能,并与LI-RADS v2017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5月本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有病理结果的HCC高危患者.由三...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比较MRI纹理分析和LI-RADS分类在鉴别肝硬化小肝癌(sHCCs)与不典型增生结节(DNs)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4月在本院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65例肝硬化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前MRI资料。共78个肝硬化结节(≤3cm),56个为sHCCs,22个为DNs。由两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共同分析肝硬化结节的MRI征象,并根据LI-RADS(LR)v2018标准对结节进行分级。采用MaZda软件在横轴面T2WI上于病灶最大层面沿病灶边缘手工勾画ROI,提取病灶的纹理特征,联合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及分类错误概率+平均相关系数三种纹理选择方法筛选出30个最佳特征子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关键纹理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采用ROC曲线评估LR-5类、LR-4+LR-5类和影像组学标签鉴别2种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LR-5类、LR-4+LR-5类和影像组学标签诊断良、恶性肝硬化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95% CI:0.645~0.885)、0.851(95% CI:0.739~0.962)和0.970(95% CI:0.947~0.993)。与LR-4+LR-5类相比,影像组学标签能显著提高诊断特异度(77.3% vs. 95.5%,P=0.031)和符合率(88.5% vs. 96.2%,P=0.023),两者之间诊断敏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9% vs. 96.4%,P=0.397)。结论:MRI纹理分析在鉴别肝硬化小肝癌与增生结节方面较LI-RADS分类具有更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 v2018)中肝细胞癌(HCC)的特异性辅助征象替代主要征象中的阈值增长后,其中的LR-5对HCC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收集未经治疗并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Gd-EOB-MRI)且经病理证实的HCC和其他肝内恶性肿瘤(OM)病人262例共262个病灶。由2名放射科医师依据LI-RADS v2018对病灶进行分析,采用t检验比较HCC和OM病灶中伴和不伴阈值增长的病灶大小;分析HCC和OM病灶间主要和辅助影像征象的差异,并确定HCC特异性辅助征象。分别计算标准LI-RADS v2018以及HCC特异性辅助征象替代阈值增长后LR-5对HCC的诊断效能,并采用McNemar检验比较其差异。结果 262个病灶中,HCC 187个(71.4%),OM 75个(28.6%)。共47个HCC和29个OM病灶用于阈值增长评价,其中22个HCC和14个OM病灶出现阈值增长。HCC和OM病灶中,伴有阈值增长的病灶直径均小于不伴阈值增长者(均P<0.05)。主要征象中,OM较HCC更常见阈值增长;辅助征象中,HCC较OM更常见结中结和病灶内含脂(均P<0.05)。以结中结和病灶内含脂作为特异性辅助征象替代阈值增长,诊断HCC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5.4%、88.6%、81.0%和74.9%、89.3%、81.0%,诊断效能与标准LI-RADS v2018(74.3%、88.6%、80.4%)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当阈值增长被HCC特异性辅助征象替代后,并未影响LI-RADS v2018诊断HCC的效能,即阈值增长可以被结中结和病灶内含脂替代。  相似文献   

8.
张庆  李云  熊浩  彭婕 《放射学实践》2023,(12):1581-1586
目的:探讨基于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添加MRI辅助征象对不典型肝细胞癌(HCC)与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鉴别诊断价值,明确Gd-EOB-DTPA增强MRI鉴别LR-M患者中HCC和ICC的可靠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搜集2017年6月-2022年8月在本院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的LR-M类肝脏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不典型HCC 42例,ICC 56例。基于2018版LI-RADS中主要MRI征象和添加辅助MRI征象对不典型HCC与ICC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诊断HCC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LI-RADS中诊断HCC的主要MRI征象建立HCC诊断模型(模型A)并分析其诊断效能,在模型A的基础上添加辅助征象建立HCC诊断模型(模型B)并分析其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模型A和模型B的AUC的差异。结果:不典型HCC与ICC血清甲胎蛋白(AFP)和CA-199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8),强化包膜(P=0.001)、病灶内出血(P=0.040)、脂质沉积(P=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LR)中辅助征象对LR分类的影响及其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在本院经病理或影像学随访证实并行肝脏MRI增强检查的181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资料。共217个肝内病灶,包括HCC146个、非HCC的恶性肿瘤16个和良性病变55个。所有病例的MR图像由3位医师共同读片并达成一致意见。计算并比较仅采用主要征象或主要征象联合辅助征象对HCC的诊断效能及其权重。结果:当以LR-4+LR-5为标准诊断HCC时,采用主要征象联合辅助征象对HCC的诊断效能略高于仅采用主要征象(约登指数0.71 vs.0.62,P=0.013)。在倾向为HCC的辅助征象中,结中结与HCC的相关性最大[诊断比值比(DOR)=4.68,95%CI:1.36~16.08],病灶含脂征象次之(DOR=2.93,95%CI:1.41~6.06)。在倾向恶性非HCC特异的辅助征象中,扩散受限(DOR=8.81,95%CI:4.13~18.82)与HCC的相关性最强,T 2WI上轻~中度高信号次之(DOR=8.17;95%CI:3.84~17.39)。结论:在HCC高危患者的MRI诊断中,应用LI-RADS v2018主要征象联合辅助征象有助于提高HCC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肝脏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LI-RADS)是一个由美国放射学院(ACR)发布的肝脏影像检查规范及诊断分类系统,对肝细胞癌(HCC)高风险人群的影像检查技术、征象描述术语、诊断报告及数据收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规范化要求。自2011年第一版LI-RADS发布以来,ACR分别于2013、2014、2017及2018年对该系统进行了更新。LI-RADS v2018针对超阈值生长和LR-5分类标准进行了修订和简化,随后又发布了详细的使用手册。本文将对LI-RADS v2018中CT及MRI部分相关内容的更新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2014版评分系统,探讨CT和 MRI对乙肝肝硬化基础上的肝细胞肝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个体内对照研究,搜集51例(54个 HCC 病灶)经病理证实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HCC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两项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1个月)。由2位不同年资的放射科医师根据LI-RADS标准分别对所有入组病例的动态增强CT、平扫联合动态增强MRI两个阅片单元进行独立盲法读片,每位阅片者每个单元读片结束后需等待至少一个月方能进入下个读片单元。通过Kappa检验对两位阅片者间的评分一致性进行分析。结果:两位阅片者对51例 HCC 患者 CT 图像进行评价,LI-RADS评分分别为4.13±1.10和4.07±1.13,一致性中等(Kappa=0.550);而基于平扫联合动态增强 MRI,两位阅片者的LI-RADS评分分别为4.61±0.65和4.31±0.91,一致性一般(Kappa=0.398)。结论:针对 HCC 病灶,使用LI-RADS进行诊断评分时,动态增强CT的阅片者间一致性较好,优于平扫联合动态增强 MRI。  相似文献   

12.
正摘要目的比较MRI和多层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背景下肝脏边缘结节的诊断效能,并根据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对结节进行分类。材料与方法本研究获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2018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 v2018)对高危人群肝细胞癌(HCC)及非HCC恶性肿瘤(OM)的诊断价值,以及基于对比增强CT(CECT)和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Gd-EOB-MRI)图像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 回顾性收集行CECT和Gd-EOB-MRI检查且具有HCC高危风险的患者2...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肝硬化再生结节多步演变的多模态MRI影像特征,探讨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乙肝肝硬化患者50例(85个结节),回顾性分析其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对病理证实的多步演变结果与对应的MRI影像表现进行对照研究.结果:MRI检出82个结节,检出率为96.5%,T2 WI和动态增强扫描是检测再生结节较敏感的序列,检出率分别为93.9%和96.3%,磁敏感成像(SWI)的检出率稍低(69.5%);再生结节(RN)与低级不典型增生结节(LGDN)(x2=8.348,P=0.004)、高级不典型增生结节(HGDN)与肝细胞癌(HCC)(x2=4.612,P=0.032)的MRI诊断符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WI图像上LGDN的信噪比(SNR)值与RN、HGDN、HC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2 WI图像上HCC的SNR值与RN、LGDN、HGD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MRI是目前检测肝硬化结节最敏感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MRI与病理的对照分析,多模态序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肝硬化再生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演变规律,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DSA和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对肝癌术后复发微小病灶的诊断效能,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肝癌术后怀疑有微小复发病灶的患者3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DSA、DSA碘油CT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对比分析各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和阴性病例,计算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所有病例均由2名放射科副主任医师根据诊断标准独立诊断,以手术或者穿刺病理结果以及至少6个月随访作为最终诊断依据.结果 38例患者,共发现47个病灶,病灶直径0.5~2.0 cm,平均(1.2±0.8)cm,其中41个病灶证实为复发微小肝癌,22个有病理结果,其余19个病灶经过随访证实.6个病灶为非肝癌病灶,全部由随访证实.所有病灶中,常规DSA诊断的灵敏度为73.2%,特异度为80.0%.DSA结合碘油CT诊断的灵敏度为90.2%,特异度为100%.Gd-EOB-DTPA增强MRI诊断的灵敏度为95.1%,特异度为100%.诊断效能之间统计学分析显示,常规DSA-DSA碘油CT以及常规DSA-MRI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碘油CT与MR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术后的微小肝癌结节,DSA联合碘油CT的诊断效能和Gd-EOB-DTPA增强MRI类似,对于临床上不适合做MRI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DSA联合碘油CT作为替代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慢性肝病病人经基础治疗的预后情况,并回顾性分析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2014版)4类(LR-4)和5类(LR-5)结节的增强MR影像表现。材料与方法该回顾性研究包括260例经LI-RADS分类为LR-4(132例)或LR-5(128例)的小结节病人。病人在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经Barcelona临床肝癌分期系统进行了结节切除、肝脏移植、射频消融(RFA)或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术(TACE)治疗,并随访至2016年8月31日。比较LR-4和LR-5类病人局部肿瘤复发(ILR)及远处肿瘤复发的发生率(IDR)和复发生存率(RFS)。对每一类别,比较4种治疗方法的ILR、IDR、RFS。结果与LR-4类病人相比,LR-5类病人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方案[分别为72.7%(93/128)和41.7%(55/132);P0.001],不采用RFA[分别为19.5%(25/128)和30.3%(40/132);P=0.047]和TACE[分别为6.3%(8/128)和22.0%(29/132);P0.001]。LR-4和LR-5类病人治疗后的ILR和ID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48.3%(14/29)∶0~25.0%(2/8),P≥0.423;0~55.2%(16/29)∶0~37.5%(3/8),P≥0.447]。两类病人R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3个月∶41.7个月;P=0.084)。两类病人中经肝移植治疗者均无局部或远处肿瘤复发。在LR-4和LR-5病人中,与RFA和TACE治疗相比,肝切除病人具有较高的RFS、较低ILR和IDR。结论 LR-4类病人与LR-5类病人具有相似的ILR、LDR和RFS。4种基础治疗相比,肝脏移植和手术切除表现出更好的局部肿瘤控制能力,且其RFS要优于RFA或者TACE。  相似文献   

17.
目的参考LI-RADS分类系统,比较CT、MRI和联合CT/MRI的诊断性能和一致性,以对超声筛查期间肝脏病人的肝脏观察结果进行分类。方法 240例病人在超声监测过程中检测到296项肝脏观察结果,对其进行肝脏CT和MRI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临床和放射学随访。由6名放射科医师使用LI-RADS 2014版本独立评估观察结果,并使用CT、MRI和联合CT/MRI为每项观察指定一个LIRADS分类。结果 LI-RADS联合CT和MRI诊断肝癌的准确度(91.29%)、敏感度(90.71%)和特异度(92.31%)比单独的MRI或CT更好;MRI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下降到85.37%、86.34%和83.65%,CT的分别下降到67.6%、54.10%和91.35%。CT、MRI和联合CT/MRI之间LI-RADS评分的内分类结果良好[κ=0.9624(95%CI:0.9318~0.9806)]。结论 CT和MRI可以相互补充。联合CT/MRI能够更精确地确定肝脏观察的LI-RADS类别。但是,考虑额外费用增加,组合方法仅适用于疑似HCC病例。  相似文献   

18.
增强MRI是临床常用的对肝细胞癌(HCC)进行准确诊断和分期的无创性检查方法。HCC的典型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强化和门静脉/平衡期廓清,但直径20 mm的结节常表现为非典型的强化模式。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RADS)描述了一些影像辅助特征来帮助诊断,包括非特异性恶性特征(轻至中度T_2高信号、DWI扩散受限、病灶中乏脂、病灶中乏铁、直径增加小于阈值生长和晕环状强化)及HCC特异性征象(病灶内含脂、结节中结节、马赛克结构和出血)。现就上述MRI影像辅助特征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MRI 分级诊断标准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肝脏病变患者的上腹部MRI资料,并根据LI-RADS分类标准对病变进行分析评估,并与临床客观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8例患者MRI共发现117个病灶,其中LI-RADS 1~5类病灶99个:1类和2类病灶25个,临床客观诊断结果均为良性(阴性预测值为100%);3类病灶3个,其中1个为HCC(阳性预测值为33.3%);4类病灶8个,其中5个为 HCC(阳性预测值为62.5%);63个5类病灶中61个为 HCC(阳性预测值为96.8%)。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96(P<0.001)。若将LI-RADS 1~2类病灶归为阴性,3~5类归为阳性,LI-RADS对诊断 HCC的总符合率为92.9%(92/99),敏感度为100%(67/67),特异度为78.1%(25/32),阳性预测值为90.5%(67/74),阴性预测值为100%(25/25)。若将LI-RADS 3类病灶排除,1~2类病灶归为阴性,4~5类病灶归为阳性,LI-RADS对 HCC的诊断符合率为94.8%(91/96),敏感度为100%(66/66),特异度为83.3%(25/30),阳性预测值为93.0%(66/71),阴性预测值为100%(25/25)。结论:LI-RADS分类标准对HCC的MRI诊断具有很好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提高MRI诊断报告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Gd-EOB-DTPA增强MRI联合多b值DWI成像诊断早期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早期肝癌患者30例和肝脏良性肿瘤患者30例行多b值DWI扫描和Gd-EOB-DTPA增强MRI检查,通过诊断筛查试验,筛选具有最佳信噪比与最佳早期肝癌诊断效能的b值,并分析Gd-EOB-DTPA增强MRI诊断早期肝癌的价值,分析最佳b值ADC值、Gd-EOB-DTPA增强MRI单独和联合诊断早期肝癌的价值。结果 DWI扫描诊断筛查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B400,B800,B1200,B16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肝癌患者的A400,A800,A1200,A1600均明显低于肝脏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1 200时诊断早期肝癌最佳,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3.05%、81.97%、82.50%。ROC曲线显示,Gd-EOB-DTPA增强MRI联合诊断早期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要明显高于Gd-EOB-DTPA增强MRI和最佳b值DWI单独扫描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联合多b值DWI成像对早期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更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