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对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率的影响及其对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82例ERCP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合并憩室患者与未合并憩室患者ERCP插管成功率、EST胆总管取石成功率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有憩室组患者ERCP插管成功率与无憩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憩室组取石成功率明显高于胆总管结石未合并憩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总管结石合并憩室组并发症的发生与胆总管结石未合并憩室组比较,EST创口出血者增多,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其它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管结石经内镜下取石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高龄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ERCP疗效。方法将2010年03月至2017年01月共收治高龄(≥75岁)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患者46例纳入研究中。结果 46例患者共完成治疗性ERCP 44例,成功率为95.6%。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ERCP疗效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在胆结石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检查的462例患者,其中合并乳头憩室92例(憩室组).无合并乳头憩室370例(非憩室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胆结石的患病率、结石发生部位及结石成分方面的差异.结果:本组462例患者中,憩室组92例,占19.9%,非憩室组370例,占80.1%.憩室组平均年龄61.8岁,明显高于非憩室组(61.8 vs 51.2岁,P<0.01),且憩室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P<0.01).本组92例十二指肠憩室有72例合并胆结石,其发生率78.26%,而非憩室组370例中仅97例合并胆结石,占26.2%.十二指肠憩室组并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憩室组.本组中乳头旁憩室胆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乳头周围型憩室者,有显著性差异.乳头旁憩室患者的原发性胆总管结石发生率明显高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及胆囊结石,且结石成分主要为胆色素结石.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胆结石发病率显著增高,且主要与原发性胆总管结石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用EST胆总管取石加LC的微创治疗.方法:对25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病人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取石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结果:24例手术成功,避免开腹手术,1例因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改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后痊愈.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用EST胆总管取石加LC治疗,属微创治疗、效果好、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EST后远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因素.方法 选择EST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83例,对复发患者(96例)和未复发患者(787例)的有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3例中96例(10.9%)结石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的年龄、既往胆石症病史时间、有无乳头旁憩室、乳头切开大小、孔洞形成等因素与结石复发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胆总管宽度、结石是否单发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慢性胆道感染、并发乳头旁憩室或胆总管扩张、结石数量和性状,以及乳头大切开是EST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缩窄性乳头炎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并缩窄性乳头炎患者手术切除的疗效。结果 21例行憩室切除同时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者,1例出现胆瘘,3例出现一过性胃排空障碍,5例行憩室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及胰管-空肠Roux-en-y吻合者,无手术并发症,远期随访疗效好;2例行毕2式胃大切、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者,手术恢复顺利,1例术后3年出现恶性贫血,1例术后1年有胆汁反流性胃炎。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缩窄性乳头炎时,应切除憩室,同时行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或胆胰管转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方法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的60岁以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102例,对所有病例行B超及/或CT扫描并做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其所患胆胰疾病,分析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结果全组并发胆系结石75例,占73.53%。各种胰腺炎共21例占20.6%。34例胆囊切除患者中29例继发胆总管结石,占85.29%。结论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有关,特别与胆系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经十二指肠镜治疗合并乳头旁憩室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乳头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经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9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采用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乳头扩张术(EPBD)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取石球囊、机械碎石等治疗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率为97.9%(47/48),对照组成功率为95.8%(46/48),两组患者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4/48),对照组为18.8%(9/48),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效果显著,相较于乳头扩张术安全性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贺友才 《海南医学》2014,(24):3652-3654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检查,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多排螺旋CT诊断的十二指肠憩室53例,分析其影像征象,根据憩室与十二指肠乳头的关系进行分类,统计不同类型憩室伴胆胰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非乳头旁憩室4例,乳头旁憩室49例(92%),其中乳头旁中央型憩室33例(67%),周围型16例(33%);19例(58%)十二指肠乳头旁中央型憩室伴胆总管不同程度扩张;合并胆结石及胆囊炎6例(18%),胆总管结石及胆管炎3例(9%),胰腺炎2例(6%),胰头癌2例(6%)。周围型憩室中2例(13%)伴胆管轻度扩张,1例(6%)合并胆囊炎。4例非乳头旁憩室未见合并胆胰疾病。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中央型憩室是胆胰疾病重要病因之一,MSCT对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及相关胆胰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治疗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1989年6月~2008年8月接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诊治患者6 221例.其中,38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的患者接受了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网篮取石术(ESR)及碎石器机械碎石取石术等治疗,与同时期行同样治疗的400例无壶腹周围憩室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相比较.结果 38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的患者经内镜治疗后胆总管结石取净率为97.43%(379/389),内镜治疗后无急性重症胰腺炎,无出血和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1例死亡.结论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及取石和碎石器机械碎石术对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是一种具有微创、取石成功率高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老年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方法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的60岁以上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102例,对所有病例行B超及/或CT扫描并做实验室检查以确定其所患胆胰疾病,分析憩室与胆胰疾病的关系。结果 全组并发胆系结石75例,占73.53%。各种胰腺炎共2l例占20.6%。34例胆囊切除患者中29例继发胆总管结石,占85.29%。结论 老年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有关,特别与胆系结石及胆囊切除术后继发胆总管结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EST(endoscopic sphincteropapillotomy)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首选及经典方法,但对于胆总管结石合并乳头旁憩室的情况时,EST难以形成有效的乳头切开,尤其是结石较大时,操作十分困难。EPBD(endoscopic ppapillo-sphincter balloon dilatation)自1983年应用于胆管结石的治疗,与EST相比,EPBD的并发症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内窥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十二指肠乳头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诊断胆总管结石 2 9例 ,十二指肠乳头狭窄 6例。其中 18例合并乳头旁憩室 ,3例为高危病人。进行经内窥镜乳头气囊扩张术。结果  2 9例胆总管结石中 2 8例 (96 .6 % )患者的结石得到清除 ,6例乳头狭窄患者症状缓解。并发轻度胰腺炎 2例 ,胆管炎 1例 ,乳头损伤 1例 ,均保守治愈 ,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经内窥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可部分替代经内窥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外科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病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总结外科诊疗方案,特别是对误诊误治的病例进行总结。结果22例病例中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合并胆石症8例,合并胰腺炎6例,合并非结石性胆系感染5例,同时合并胆石症及胰腺炎3例,22例均合并梗阻性黄疸,曾误诊误治8例,22例均行手术治疗。结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与胆胰疾病发生关系密切,发热、腹痛、胆管炎、胆囊炎、胰腺炎反复发作,且B超检查未发现胆系结石时,应想到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可能。手术方式宜选择胃肠、胆肠双转流术。  相似文献   

15.
胆总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憩室复发率高,患者年龄相对偏大,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现将南方医院肝胆外科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214例胆总管结石并发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技术。方法回顾24年间采用EST技术治疗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胆管结石患者30例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EST成功28例(93.3%),2例(6.7%)失败。2例(6.7%)合并消化道中等量出血,3例(10%)并发急性胰腺炎,无消化道穿孔并发症。结论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的EST技术治疗胆管结石仍然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JPDD)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接受ERCP治疗的159例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一次性取石成功分为成功组(131例)、未成功组(28例)。比较两组基本资料、既往史、术中情况(手术时间、结石、憩室情况等)及ERCP术后情况(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分析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 成功组与未成功组的结石数量、最大结石直径、是否为首次ERCP、手术时间、憩室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是影响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老年患者ERCP取石成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JPDD患者ERCP取石成功受多发结石、单个结石直径≥15 mm、非首次行ERCP治疗的影响。可以通过完善术前检查、选取有经验的医生、联合临床先进技术方法等提高ERCP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6月间收治的216例运用十二指肠镜及相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经验。方法依据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同的年龄、病情、结石大小、部位及有无十二指肠憩室等情况选择不同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合并胆源性胰腺炎及急性化脓梗阻性胆管炎者尽早进行相关操作,不能一次性取尽结石者放置鼻胆管引流;根据结石大小及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技术,如有乳头旁憩室者需注意乳头肌切开的方向和长度。结果 211例患者成功取尽结石,治愈率为97.7%。术后并发胰腺炎11例(5.1%),出现黑便2例(0.9%),十二指肠穿孔1例(0.5%)。结论 ERCP相关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和经济的。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个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接受ERCP术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后通过胆总管造影确认结石取尽,随后随访6月,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胆总管结石复发。分为:研究组(复发组)和对照组(未复发)。收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壶腹部周围憩室、胆总管直径、乳头切口、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为造成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ERCP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相关因素与合并壶腹部周围憩室、胆总管直径、乳头切口、胆总管结石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病变与胆总管结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病变与胆总管结石形成的关系,为胆总管结石的发生提供有效合理的预防措施。方法:500余例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病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伴有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病变的病人共107例,统计各种病变所占比例。结果:107例胆总管结石病人,其中伴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为49例(占45.79%),乳头及周围炎31例(占28.97%),乳头及周围癌17例(占15.89%),胆道畸形6例(占5.61%),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4例(占3.74%)。结论:十二指肠降段憩室与胆总管结石的形成密切相关,十二指肠镜检查是确诊憩室最有效的方法。对十二指肠乳头及周围病变的及时处理是预防胆总管结石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