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明确泛素特异性蛋白酶41(ubiguitin-specific peptidase 41, USP41)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的表达情况, 及其与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敏感性的相关性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qPCR检测USP41在TNBC耐药细胞株及临床组织样本的表达情况。随后确定USP41分子高表达, 并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Western blot及CoIP-MS等细胞生物学方法评价USP41在TNBC恶性表型及阿霉素耐药中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USP41在TNBC样本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USP41在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DA-MB-231/DXR中表达量高出近40倍, IC50值为6.86 μM。干扰USP41可显著增加MDA-MB-231/DXR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干扰USP41可显著的抑制细胞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及迁移能力, 克隆数量降低30%~80%, 迁移细胞数量降低超过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 USP41敲低可提高MDA-MB-231细胞...  相似文献   

2.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最具侵袭性的亚型之一, 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15%~20%, 其发病年龄小、复发及内脏转移风险高、预后差, 已成为临床实践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迅速进展, 越来越多TNBC的潜在治疗靶点被识别, 且研究结果初步显示这些靶点很有希望在将来转变TNBC的治疗模式。本文回顾TNBC靶向药物的临床试验及临床应用, 并对纳米医学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USP47促进乳腺癌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验技术检测USP47在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正常乳腺细胞系MCF-10A(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细胞系均购自ATCC细胞库)中的表达。利用siRNA-USP47敲低MDA-MB-231、BT-549中USP47的表达。应用Transwell检测乳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利用细胞计数实验(CCK-8)、平板克隆和EDU实验检测MDA-MB-231、BT-549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两组之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USP47在MDA-MB-231和BT-549中USP47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癌细胞MCF-10A(MDA-MB-231:2.70±0.53, BT-549:2.50±0.65, MCF-10A:1.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A-MB-231:t=4.49,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叉头框蛋白M1(FOXM1)在乳腺组织表达水平及其对乳腺癌细胞进展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手术的68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FOXM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采用对照短发卡RNA(shRNA)和FOXM1 shRNA慢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MDA-MB-231, 建立对照组和FOXM1 KD组细胞, 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两组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分析两组细胞的周期和凋亡水平;Transwell分析两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标志物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肿瘤和细胞中FOXM1靶基因KIF4A、MYBL2和Integrin β1 mRN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FOXM1蛋白表达水平(1.29±0.28)明显低于三阴性乳腺癌组织(1.90±0.2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90, 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癌旁组织FOXM1 mRN...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921靶向调控微小RNA(miR)-9-5p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外科三阴性乳腺癌及癌旁标本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linc00921与miR-9-5p表达的相关性;将MDA-MB-231细胞分为linc00921过表达组和对照组, 利用细胞侵袭实验观察其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inc00921对miR-9-5p表达的影响;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linc00921与miR-9-5p的关系;将细胞分为miR-9-5p mimics+ linc00921组和miR-NC+linc00921组, 观察linc00921影响细胞的侵袭能力是否与miR-9-5p有关。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过表达linc00921组侵袭细胞数[(154.50±12.06)个]低于对照组细胞[(400.50±6.36)个, t=61.500, P<0.05];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验证盐诱导激酶2 (SIK2)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并探究其对TNB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利用Ualcan在线分析工具探索SIK2在TNBC中表达情况, 结合8对TNBC组织标本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验证。构建SIK2重组过表达质粒(GV703-SIK2)并包装重组慢病毒。分别感染TNBC细胞株MDA-MB-231和HCC1937, 经嘌呤霉素筛选构建SIK2稳定过表达细胞株和阴性对照细胞株。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NBC细胞株中SIK2表达水平, 通过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SIK2过表达对TNB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分析SIK2过表达后对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锌指转录因子SNAI1蛋白(Snail)、锌指转录因子SNAI2(Slug)、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2(p-SMAD2)蛋白、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SIK2 mRNA在TNBC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其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00461(LINC00461)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用RT-qPCR检测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与TNBC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中LINC00461的表达。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FISH检测LINC00461在细胞中定位。RNA pulldown和RIP检测LINC00461与c-Myc的交互作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验证LINC00461对TNBC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与MCF-10A相比, 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中的LINC00461表达显著升高。干扰LINC00461显著降低LINC00461表达及c-Myc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LINC00461显著降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LINC00461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50%~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结果显示LINC00461主要定位于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髓样分化蛋白2(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otein-2, MD-2)通过EGFR信号通路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细胞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B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D-2的表达并分析MD-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构建TNBC紫杉醇耐药细胞株, 干预细胞中MD-2的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转录组测序筛选MD-2调控的信号通路, 并通过Western blot验证。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 癌组织中MD-2表达显著增强。MD-2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肿瘤复发转移等情况密切相关(χ2=4.50, P=0.032;χ2=2.55, P=0.011;χ2=4.40, P=0.036)。细胞实验中, 与正常乳腺细胞比较, TNBC细胞系中MD-2表达显著增强。与sh-NC组比较(100±11.52)(6.81±0.57), 敲减MD-2能抑制紫杉醇耐药TNBC细胞的侵袭(61.44±6.78)(t=4.99,P=0.0...  相似文献   

9.
利多卡因作为一种酰胺类麻醉药, 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局部麻醉和心律失常治疗。研究发现利多卡因不仅具有抗炎、抗菌、镇痛等作用, 同时还对多种肿瘤细胞显示出抗肿瘤活性, 能够抑制乳腺癌、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文章综述了利多卡因的抗肿瘤机制, 包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抑制肿瘤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 协同增敏化疗药物与增敏热疗等,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OS)是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之一, 它以耐药、复发、以及高转移率为临床特点。尽管在各种治疗措施的发展下其临床预后有所改善, 但有转移的OS患者生存率仍不能令人满意。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事件中, 尤其是在人类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 各种研究结果已经表明UPS在OS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里, 我们将阐述UPS的组成部分及总结其近年在参与人类OS的发病机制中的进展, 以期为OS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干扰RNA(siRNA)沉默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和DU145)中DNMT1表达, 通过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沉默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i-DNMT1细胞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DNMT1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 并成功构建siDNMT1 PC3和DU145细胞系。4 d后, CCK-8结果显示, siDNMT1细胞增殖能力低于相应对照组[PC3:1.27±0.71和1.44±0.48比1.66±0.58, t=7.268、5.108, P<0.01;DU145:1.43±0.12和1.27±0.10比1.80±0.06, t=4.841、7.493、P<0.01]。Transwell显示, 与对照组细胞比较, siDNMT1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2.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阳性乳腺癌易转移, 预后不良。在抗HER2靶向治疗蓬勃发展的背景下, HER2阳性乳腺癌复发转移减少, 预后改善。但仍有部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不能从抗HER2靶向治疗中获益, 发生复发转移。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和辅助治疗和解救治疗的全程治疗使得HER2阳性乳腺癌从中获益。国内外学者探讨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手段, 取得一些成果。本文主要从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现况和发展方向两方面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活化T细胞核因子5(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 cells 5, NFAT5)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敲低其在食管癌细胞的表达对其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收集的26例食管癌患者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NFAT5的表达情况。将食管癌细胞ECA109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ECA109细胞转染NFAT5-siRNA质粒, 对照组ECA109细胞转染MOCK-siRNA质粒, RT-PCR检测各组细胞NFAT5 mRNA的含量,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NFAT5、TLR4、MyD88表达情况, Transwell实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的迁移(转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组织NFAT5阳性率为80.77%(21/26), 相应癌旁组织中表达率为15.38%(4/26), 食管癌组织中NFAT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实验组和对照组ECA109细胞转染相应siRNA后NFAT5 mRNA含量下降;实验组ECA109细胞NFAT5、TLR4、MyD88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  相似文献   

14.
年轻乳腺癌患者妊娠率远低于普通人群, 与患者对肿瘤复发的担忧、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减退、内分泌治疗周期漫长、缺乏专业化多学科协作团队保驾护航等因素相关。目前, 有关年轻乳腺癌患者肿瘤治疗前实施生育力保存、治疗后成功妊娠并生产的数据有限。为顺利开展年轻女性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工作,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角色回归, 提升其子代健康水平, 本文就影响生育力的因素、生育力保存的合适人群和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乳腺癌生育力的保存时机、方式、恢复时机等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5.
随着乳腺癌疗效的改善, 越来越多年轻患者的生存问题得以解决, 随之而来的是该患者群体的生育问题。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妊娠安全性、生育力保存及生育时机的选择是临床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梳理与上述问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指出目前证据提示妊娠不增加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复发风险, 应把生育力保护纳入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诊疗计划, 多学科综合评估妊娠时机, 以实现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育愿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人类抗原R(HuR)对乳腺癌功能表型的影响及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调控方式。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了解HuR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选取与HuR显著相关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及基因富集分析(GSEA)。以MCF-7和SK-BR-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iRNA)沉默HuR基因, 利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HuR的表达。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划痕、Transwell实验检测两种乳腺癌细胞系的增殖、迁移、侵袭。通过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组间差异采用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 Hu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3.429±0.300比3.913±0.370, Z=-15.216, P<0.01), GO和GSEA结果显示HuR相关基因主要富集于通过死亡结构域受体对外部凋亡信号传导途径的负调节、血液微粒、细胞外基质结构组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丝氨酸/精氨酸蛋白特异性激酶1(SRPK1)对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并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Oncomine癌症数据库分析SRPK1基因在膀胱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构建SRPK1特异的慢病毒干扰质粒(sh1和sh2)和阴性对照质粒(NC), 包装慢病毒颗粒, 分别感染T24细胞和5637细胞。设空白对照组(T24和5637)、阴性对照组(T24/NC和5637/NC)、干扰组1(T24/sh1和5637/sh1)和干扰组2(T24/sh2和5637/sh2);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RPK1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及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Oncomine癌症数据库中SRPK1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P<0.001)。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染色质解旋酶DNA结合蛋白1样(CHD1L)调控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对铂(DDP)敏感性的作用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收集212例乳腺癌患者和53例晚期TNBC患者组织标本,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HD1L表达水平, 分析CHD1L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铂化疗疗效的相关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试剂盒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探究相关机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 CHD1L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54.25%比18.40%, χ2=58.90, P<0.01)且与高组织学分级(67.88%比29.33%, χ2=29.02, P<0.01)和高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指数(64.17%比41.30%, χ2=10.97, P<0.01)相关, 其在TNBC亚型表达最高(68.18%);CHD1L阴性的TNBC晚期患者接受铂化疗的临床获益高于阳性患者(77.78%比42.86%, χ2=4.52, P<0.05);CHD1L敲低后TNBC细胞存活和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特异性蛋白1(S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相关临床特征的关联, 分析其在肝癌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30例住院接受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癌和对应癌旁组织标本, 其中男28例、女2例, 年龄(48.0±7.3)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SP1的表达。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肝癌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以及临床信息, 以分析SP1在癌和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SP1区分肝癌和正常组织的能力。根据SP1表达中位数, 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181例)和低表达组(181例), 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研究SP1调控的潜在分子机制。结果 IHC显示SP1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80%(24/30)比40%(12/30), χ2=8.403, P<0.01]。对TCGA和GEO数据集分析显示SP1的表达水平与肝癌分化程度相关(r=0.197, P<0...  相似文献   

20.
序三题录     
近年来, 新型免疫治疗药物的出现是肿瘤治疗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免疫治疗日益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肿瘤病人从中获益。然而, 作为新兴治疗, 尤其在肝胆肿瘤领域, 免疫治疗还未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 免疫治疗领域还有很多问题亟需探讨。为进一步总结临床应用经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汇集关于肝癌免疫治疗经验, 期待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造福广大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