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肾上腺静脉采血是近年来在我国兴起的一项新技术,本文通过不同方案,采用不同的参数及切点,分析其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肾上腺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手段相比较,阐明其在分型诊断中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孙燕琼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21,(1):162-164
目的 探讨整体化护理在肾上腺静脉取血术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高血压中心住院进行肾上腺静脉取血术检查的5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以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均为单侧肾上腺静脉取血.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给予整体化护理,包括肾上腺静脉取血术前责任护士协助患... 相似文献
4.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一组由于醛固酮不恰当的高分泌,部分是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的自主性分泌而引起的疾病。过多的醛固酮导致高血压、心血管损害、肾素抑制、 相似文献
6.
肾上腺静脉采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采血(AVS)检查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瑞金医院近4年来39例临床确诊的原醛症患者[23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16例醛固酮瘤],经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取双侧肾上腺静脉以及肾静脉水平下的下腔静脉血液,测各点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并将结果与影像学检查、体位激发试验(PST)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23例特醛症患者体位激发后血醛固酮较基础值均升高;16例醛固酮瘤患者血醛固酮升高者占56.3%(9/16);(2)特醛症患者肾上腺B超检查符合率为69.6%(16/23),醛固酮瘤患者为56.3%(9/16);肾上腺CT检查特醛症患者符合率为73.9%(17/23),醛固酮瘤患者为81.3%(13/16);(3)AVS检查以两侧醛固酮之比作为判定标准时符合率为71.8%,以醛固酮与皮质醇之比为判定标准则达到100%。醛固酮瘤患者生化异常程度较特醛症患者明显。PST在特醛症及醛固酮瘤中有部分重叠;体位激发后血醛固酮升高者不能排除醛固酮瘤,而血醛固酮下降者可诊断为醛固酮瘤。结论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对于原醛症患者进行分型诊断易发生误诊。AVS检查的准确性高,对于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者须进行该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AVS结果,用两侧醛固酮与皮质醇的比值之比分析较单纯比较两侧醛固酮之比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分型诊断检查方法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近7年来57例临床确诊的原醛症患者[醛固酮瘤2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26例,原发性肾上腺增生9例],检测患者的血电解质、血浆肾素活性及血、尿醛固酮,将结果与1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再通过肾上腺CT、体位激发试验及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对原醛症患者分型并随访.结果 (1)醛固酮瘤患者血压及血、尿醛固酮较特醛症患者高,血钾及血浆肾素活性则低,而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临床及生化改变介于两者之间.肾上腺CT检查在原醛症分型诊断中的符合率为醛固酮瘤86.4%,特醛症73.1%,原发性肾上腺增生22.2%;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以两侧醛固酮之比作为判定标准时符合率为86.4%、80.8%和77.8%,以醛固酮与皮质醇之比为判定标准则符合率分别为95.5%、92.3%及100.0%.(2)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随访血醛固酮均下降,血压恢复正常者分别为22.7%及44.9%,血钾恢复正常者为83.3%及100.0%,而特醛症患者随访中各项测值无明显变化,另有33.3%诊断时血钾正常的患者随访中出现低血钾.结论 原醛症的分型诊断需依靠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分析,单纯依赖影像学检查或体位激发试验并不可靠,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可作为影像学检查的补充,用两侧醛固酮与皮质醇的比值分析较单纯比较两侧醛固酮之比更为可靠;醛固酮瘤及原发性肾上腺增生患者术后临床及生化测值均得以明显改善,而特醛症患者随访中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
肾上腺静脉插管取血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临床 14例明确为原醛患者 ( 11例腺瘤及 3例增生 )经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 ,取双侧肾上腺静脉以及肾静脉水平下的下腔静脉采血 ,测各点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 ,并将结果与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腺瘤患者插管结果与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符合率为 81 82 % ( 9/ 11) ,3例增生患者插管结果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均相符。结论 肾上腺静脉插管检查在原醛的分型诊断中有较好的准确性 ,是影像学检查有疑问时可选择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55年Conn首次描述了以高血压、低钾血症、低肾素活性和高醛固酮分泌为特点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过去观点认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仅占高血压患者中的0.4%~2%,并且对其认识不足,因而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大量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未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本文将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查、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观点的更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11.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原发性肾上腺增生(PAH)、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性醛固酮增多症(GRA)和单侧肾上腺增生症(UAH)。IHA为主要类型,发病与异常的促醛固酮分泌因子的增加及基因变异有关。UAH是一种新的亚型,较为少见。肾上腺静脉采样是鉴别腺瘤与增生、双侧增生和单侧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之一.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6型,不同亚型的治疗方式存在差异,因此分型诊断是PA诊断治疗的重点.目前临床上存在多种分型诊断方法.肾上腺静脉采血是公认的"金标准",但其存在侵入性操作、技术要求高等局限性,目前尚未普及;肾上腺影像学检查可对PA进行初步分型诊断,但在微腺瘤、结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5-2005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67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血钾值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及病程长短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6、0.08,P分别为0.06、0.02;病灶大小与PAC及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PAC/PRA)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0.09。B超、CT、MRI的对病灶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6.9%、100%、91.7%。结论 血钾值与PAC不具有相关性但与病程长短相关,病灶大小与PAC及PAC/PRA不具有相关性。病灶的定位优先考虑CT。目前手术治疗PA的主要手段是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分型定侧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醛 )临床分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指导治疗。目前所知原醛至少有 7种类型 ,其中以醛固酮腺瘤 (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IHA)两型为多见。鉴别腺瘤和增生的方法中以双侧肾上腺静脉采样检查 (AVS)法最为可靠 ,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局限性而难以广泛开展。CT应用最为广泛 ,对于单侧大结节腺瘤CT诊断的结论可靠 ,不必考虑AVS检查 ;对于其它病例 ,特别是IHA ,CT检查的结论不可靠 ,必需进行AVS检查以及早作出分型诊断和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5.
17.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995—2005年收治并经手术证实的67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钾值与血浆醛固酮浓度(PAC)及病程长短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6、0.08,P分别为0.06、0.02;病灶大小与PAC及血浆醛固酮浓度血浆肾素活性比值(PAC/PRA)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3、0.09。B超、CT、MRI的对病灶的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6.9%、100%、91.7%。结论血钾值与PAC不具有相关性但与病程长短相关,病灶大小与PAC及PAC/PRA不具有相关性。病灶的定位优先考虑CT。目前手术治疗PA的主要手段是采用腹膜后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证实的42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钾值与血浆醛固酮(Ald)浓度及病程长短的决定系数,2分别为0.26、0.09(P分别为0.07、0.03),病灶大小与Ald、肾素(PRA)及ARR(血浆Ald/PRA比值)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56,0.48,0.09(P〉0.05)。B超、CT、MRI对病灶定位准确率分别为76.9%、96.2%、100%;定性准确率分别为53.5%、76.9%、93.8%。结论:血钾值与Ald浓度不具有相关性但与病程长短相关,病灶大小与血Ald,PRA及ARR不具有相关性。CT和MRI检查可提高疾病的诊断率。PA的病因决定其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祝之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2,(7):503-507
<正>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其罹患率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可达15%~20%,但国内外高血压患者中PA的筛查率不足1%,大量PA患者仍按普通高血压治疗[1-3]。PA易导致难治性高血压,如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将显著增加远期卒中、心肌梗死、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的风险[3-6]。PA的主要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与肾上腺手术切除,但临床常有药物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愿手术或无手术适应证的PA患者,有些PA患者即使做过手术,但手术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下导静脉(IEV)显影是否是右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可靠标志。方法:连续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111例行肾上腺静脉取血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临床和手术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肘前静脉路径行肾上腺静脉插管造影,影像学上确定插管成功后取血。肾上腺静脉/外周静脉血浆皮质醇浓度比值≥2定义为肾上腺静脉取血成功。记录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中IEV是否显影和肾上腺静脉取血结果,按IEV是否显影分为IEV显影组(n=51)和IEV未显影组(n=60),分析IEV显影与右侧肾上腺静脉插管成功的关系。结果:111例PA患者中有103例(92.86%)右侧肾上腺静脉取血成功,其中51例(42.86%)患者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可见IEV,取血均成功(100%),其余60例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未显示IEV,取血成功率为86.67%,两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右侧肾上腺静脉造影时IEV显影是插管成功的可靠标志之一,但需要更大样本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