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6例。对患者进行抽样检验,取腹水、血、尿、咽位置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感染、咽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水感染,尿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提示临床可通过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基于Glasgow-Blatchford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Glasgow-Blatchford评分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的病死率、再出血率、护理满意度及Glasgow-Blatchford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死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22.2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出血率为2.78%(1/36),低于对照组的33.33%(1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高于对照组的63.89%(23/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lasgow-Blatchford评分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Glasgow-Blatchford评分的分级护理在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叶云  张爽  江泳  黄敏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8):1023-1026
目的: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与病人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肝硬化病人一般资料,根据病人有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为观察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2例)和对照组(肝硬化,123例).比较2组病人一般资料和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和SDS量表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过护理干预后,只有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和治疗费用的降低,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宽度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宽度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B超对32例无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和30例有上消化道出血肝硬化患者进行门静脉宽度测定。结果 无上消化道出血组门静脉宽度平均为(14.37±1.33)mm,上消化道出血组门静脉宽度平均为(16.40±1.79)mm。两者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宽度与上消化道出血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硬化初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AKI分期与补液扩容为主的综合治疗的疗效关系,探讨AKI分期与尿肾损伤分子-1(kidney injury molecule-1,KIM-1)水平的关系.方法 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收治肝硬化合并新发AKI患者61例,分为AKI 1期及2~3期,停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及肾毒性药物,给予补液扩容为主的综合治疗48 h,评价初发AKI时、治疗48 h两个时间点的疗效;采用ELISA方法检测尿KIM-1,分析AKI分期与疗效、尿KIM-1的关系.结果 61例肝硬化初发AKI患者,AKI 1期47例,2~3期14例;治疗48 h后,AKI 1期治疗有效率高于AKI 2~3期(63.8% vs.28.6%,P<0.05);相同AKI分期患者治疗48 h前后血BUN、SCr和尿KIM-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 1期患者对扩容治疗的疗效优于2~3期.AKI 1期患者扩容治疗前后,尿KIM-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10,P=0.766);AKI 2~3期患者扩容治疗前后,尿KIM-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92,P=0.696).结论 肝硬化初发AKI患者的分期越高,尿KIM-1水平越高;扩容治疗无效组尿KIM-1水平高于有效组.  相似文献   

8.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最常 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细菌感染被认为可能是出血 的直接诱发因素[1]。关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与上 消化道出血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报道甚少。笔者 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细菌感染与上消化道出血 关系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右美托咪定预防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761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分为右美组和对照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各项指标。结果 匹配后每组103例配对成功,两组间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术后资料发现,右美组患者术后AK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85%vs. 12.62%,P=0.048),术后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再次开胸止血、切口不愈合、肝功能不全、脑血管意外、使用呼吸机>24 h、使用连续肾替代治疗、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以及30天生存率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AKI的发生率,同时右美托咪定对该患者群体的长期益处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ASD)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开滦总医院住院治疗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94例,采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进行筛查,SASRQ得分≥40分为观察组,得分<40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与控制疾病提供依据。方法:对124例肝硬化住院患者的多种影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出血史、不良生活饮食习惯、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食道静脉曲张程度、胃底静脉曲张、门脉高压性胃病及门静脉内径在出血组和非出血组间有显著性差异;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病程、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食道静脉曲张程度、BPC、PT及门静脉内径等。结论:病程、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食道静脉曲张程度、BPC、PT及门静脉内径是肝硬化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上消化道出血是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一直成为临床医务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2000~2004年107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病。目前认为细菌感染可能是出血的直接原因并且是止血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无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血液、尿液、咽喉部、腹水有无细菌感染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时间及季节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疏导方法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护理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规范治疗,消化内科护理常规,应用心理疏导护理法;对照组30例,给予以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规范治疗,消化内科护理常规.统计分析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愈率及患者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有提高,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减少,并且结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时应用心理疏导,确实可明显改善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缓解病情,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出血病因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外,部分为并发急性胃粘膜糜烂或消化性溃疡所致,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很高。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止血成功率。方法:回顾分析105例门脉性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98例患者止血成功,成功率达93.3%。结论:密切观察,及时抢救,再加上精心护理,对病情有极大帮助,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两年来在我科收治的54例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用洛赛克等抗酸剂、善宁、垂体后叶素、施他宁及其他止血药、输血、输液等治疗措施后,出血均得到控制。经过我们精心治疗和护理,使他们康复出院,并且使患者及家属了解了有关疾病的预防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19.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住院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他们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患者的健康行为或问题,使其行为向有利于康复的方向发展的教育活动,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脉高压致胃底食道静脉破裂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它出血量大,病死率高,其发生与病人的健康状态,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对此类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