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 :82例磁共振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 ,急性损伤 6 5例 ,陈旧性损伤 17例。以手术和关节镜为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前交叉韧带 (ACL)断裂 2 3例 ,重度撕裂 19例 ,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后交叉韧带 (PCL)体部断裂 3例 ,P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结果患者均顺利进行磁共振检查 ,本组A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韧带完全断裂 ,断端分离移位 15例。ACL撕裂 2 7例 ,表现为韧带局限性变细 ,撕裂达韧带宽径一半以上 3例 ,撕裂 <韧带宽径一半 19例 ,ACL前倾角增大 ,胫骨轻度前移仅 5例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表现为ACL胫骨附着处骨块或骨片撕脱伴移位 ,8例骨折畸形愈合表现胫骨关节面隆起。本组P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PCL断裂伴断端分离移位 3例 ,PCL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ACL损伤诊断正确率为 88% ,撕裂、断裂、撕脱骨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6 .3%、6 5 .2 %、10 0 %。PCL诊断正确率达 10 0 %。本组 4 5例患者施行了交叉韧带重建术 ,2 9例患者施行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8例施行了骨折畸形愈合复位内固定术。结论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类型诊断较为准确 ,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A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ACL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行ACL重建,干预组术中保留胫骨端ACL残端,对照组术中不保留胫骨端ACL残端。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本体感觉和膝关节功能。结果:干预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被动活动察觉阈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12个月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膝关节Lysholm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ACL治疗ACL损伤患者能够加快本体感觉恢复速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透视辅助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对A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75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95例(常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和透视组80例(透视辅助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髓道定位参数、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透视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患者术后Blumensaat延长线与胫骨水平交点位置至胫骨隧道前边缘间距(a)与胫骨平台前后径宽度(c)比值(a/c)、Blumensaat线与胫骨隧道中轴线夹角(α角)小于对照组,Blumensaat线上垂直位点到Blumensaat线与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A)与Blumensaat线到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B)比值(A/B)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正常及损伤的膝关节前外侧韧带在超声中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20例磁共振成像确诊的单膝急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双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进行超声检查,获得高分辨率超声图像后对图像进行评估。Cohen的Kappa系数用于评估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获得ALL损伤的厚度阈值。 结果在正常膝关节的超声影像中,ALL近股骨外侧髁附着处90%(18/20,Kappa=0.85)可显示,ALL胫骨平台插入处100% (20/20,Kappa=1)可显示,ALL半月板插入处无法显示(0/20,Kappa=1)。在合并ACL损伤的膝关节中,ALL损伤的发生率为45%(9/20,Kappa=0.80),其中胫骨平台插入处损伤有9例(Kappa=1),近股骨外侧髁附着处损伤有2例(Kappa=0.79)。ROC曲线法分析结果表明,超声下ALL近股骨外侧髁附着处厚度大于0.65 mm考虑为韧带损伤(敏感度100%,特异度40%),ALL胫骨平台插入处厚度大于1.25 mm考虑为韧带损伤(敏感度88%,特异度93%)。 结论ALL损伤常与ACL撕裂伴随发生,并且损伤多发生在胫骨平台插入处,超声是检查ALL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联合滑膜部分切除术前指导及手术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ACL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ACL重建术和滑膜部分切除术治疗;另外选择无损伤的MRI检查者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前后、对照组均进行MRI检查,记录两组的ACL角、PCL夹角、PCL指数、Blumensaat角、胫骨前移指标。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来院接受MRI检查,进行前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轴移实验,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计算ACL移植物MRI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ACL角较术前升高,PCL指数、Blumensaat角、胫骨前移较术前降低(P < 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PCL夹角较术前升高,高于对照组(P < 0.05)。80例患者中,前抽屉实验、Lachman实验、轴移实验3项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者70例(87.50%),1项或以上为阳性者10例(12.50%)。移植物的完整性和信号依据Rak’s法分级:1级73例(92.25%),2级7例(8.75%)。Lysholm膝关节评分88.63±6.51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8.02±1.56分,较术前升高(P < 0.05),ACL移植物MRI评分72.13±10.02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L移植物MRI评分与Lysholm膝关节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呈正相关(r=0.675、0.742,P < 0.05)。结论ACL重建术联合滑膜部分切除术对ACL损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恢复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MRI是术前指导、术后手术效果评估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定量测量CT图像中股骨后髁形态学参数,观察其形态学特征与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79例非接触性ACL断裂患者膝关节CT图像(ACL断裂组),以182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定量测量并比较2组膝关节股骨后髁相关形态学参数,包括股骨髁内外侧宽度(MLW)、内侧后髁宽度(MPCW)、外侧后髁宽度(LPCW)、内侧髁长度(MCL)、外侧髁长度(LCL)、内侧后髁长度(MPCL)、外侧后髁长度(LPCL)、内侧后髁高度(MPCH)及外侧后髁高度(LPCH),计算LPCW/MLW、MPCW/MLW、LPCL/LCL和MPCL/MCL。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测量值的一致性。结果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各参数测量值的一致性优异(ICC均≥0.80)。ACL断裂组MLW、MPCW、MCL、LCL、MPCL和MPCL/MCL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LPCL/LCL小于对照组(P<0.05);组间内外侧后髁高度参数MPCH和LPC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股骨远端后髁形态与非接触性ACL断裂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X线平片与MRI检查对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患者X线及MRI影像资料,所有骨折病例均经关节镜证实。X线摄片采用膝关节正侧位,部分加摄斜位;MRI检查采用横断位FSE-T2WI,斜矢状位SE—T1WI、FSE-T2WI、STIR及冠状FSE-T2WI、梯度回波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结果X线平片确诊28例(87.5%),漏诊4例(12.5%);MR确诊32例(100%);经X线确诊的患者中,MRI检查均合并周围其他结构的损伤(28/28),其中交叉韧带损伤26例,半月板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骨挫伤26例,其他部位的骨折6例;X线漏诊的患者中,合并交叉韧带损伤3例,半月板损伤1例,骨挫伤2例。结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通常合并周围其他结构的损伤,经X线平片确诊的病例可直接行关节镜诊疗:疑似髁问隆突骨折的患者应行MR检查,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8.
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对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的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1991年 4月~1998年 11月关节镜下确诊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 4 3例 ,术前检查发现临床表现主要以膝关节髌前疼痛和关节伸直受阻为主。镜下见 :股骨髁间窝骨赘形成 16例 ,胫骨髁间嵴前缘骨赘形成 11例 ,胫骨髁间嵴前缘局限性滑膜软骨瘤病 2例 ,陈旧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5例 ,ACL重建术后 2例 ,ACL损伤后断端残留 3例 ,ACL囊肿 4例。所有病例均行镜下手术治疗。通过 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结果 :获随访病例 39例(占 90 .7% ) ,随访时间 19~ 72个月。疗效评定 :优 13例 (占 33% ) ,良 19例 (占 4 9% ) ,中 5例 (占 13% ) ,差 2例 (占 5 % )。结论 :膝关节渐进性伸直障碍 ,大多是由于股骨髁间窝与ACL产生撞击以及胫骨髁间嵴本身或其前缘发生病变造成局部相对抬高而与股骨髁间窝顶部产生撞击所致 ,这类病变统称膝关节内股骨髁间窝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手术对其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纤维蛋白原与白蛋白比值(FA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COPD患者作为COPD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入院前1年急性加重次数将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风险组(n=36)和无急性加重风险组(n=50)。所有纳入对象入院后均检测血清纤维蛋白原(FIB)、白蛋白(ALB)水平,并计算FAR比值。分析比较各组基本资料、生化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FAR比值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预测价值,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COPD组血清FIB、FA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风险组患者血清FIB、FAR水平明显高于无急性加重风险组(P<0.05),ALB水平明显低于无急性加重风险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FAR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806,截断值0.2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7%、85.3%,FIB曲线下面积为0.658,截断值8.50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6%、69.9%,ALB曲线下面积为0.689,截断值30.62g/L,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血清FIB[OR(95%CI):3.39(1.73~6.42)]、ALB[OR(95%CI):3.56(1.79~7.06)]、FAR[OR(95%CI):4.04(1.70~9.59)]均为影响COPD患者出现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FAR比值在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中升高,是增加COPD患者急性加重风险的相关因素之一,有望作为预测患者出现急性加重风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在ACL损伤诊断中应用MRI的阳性率及准确度。方法:从青海油田医院择取13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所选患者均行以MRI检查,并对照关节镜诊断结果,对MRI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关节镜检查发现,13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中,94例发生ACL损伤。经MRI检查发现,132例疑似ACL损伤患者中,100例发生ACL损伤,其中84例为完全撕裂,16例为部分撕裂。MRI检查真阳性92例、真阴性30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8例,灵敏度为97.9%,特异度为78.9%,假阳性率为6.1%,假阴性率为3.0%,准确度为92.4%。100例ACL损伤患者中,合并损伤情况如下:78例合并关节囊积液、28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24例合并外侧副韧带损伤、20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挫伤、18例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5例合并胫骨前移。结论:在ACL损伤诊断中应用MRI的准确度比较高,但也存在假阳性、假阴性问题,需要与其他方式相结合,进行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检测参数及血清学指标在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分析其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1年4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88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39例和非心肌损伤组49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HbA1c、MOP水平检测。比较各组三维超声心动图参数[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d)、收缩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s)、左房总射血容量(LASV),左房扩张指数(LAEI)、左房整体射血分数(LAEF)]及血清学指标(BNP、cTnI、HbA1c、MOP)差异。ROC曲线分析各指标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风险的价值。结果。三组LVPWd、LVPWs、LASV、LAEI、LAEF、HbA1c、MOP、BNP、cTn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V、LAEI、LAEF、HbA1c、MOP、BNP、cTnI值对照组>非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P<0.05);LVPWd、LVPWs水平对照组<非心肌损伤组<心肌损伤组(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LVPWd、LVPWs均与HbA1c、MOP、BNP及cTnI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LASV、LAEI、LAEF与均与HbA1c、MOP、BNP及cTnI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VPWd、LVPWs、LASV、LAEI、LAEF、HbA1c、MOP、BNP、cTnI预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的AUC分别为0.913、0.812、0.862、0.867、0.897、0.842、0.914、0.864、0.921,均具有一定准确性。结论 超声心动图、MPO、HbA1C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心肌损伤风险预测价值高,可作为脓毒症心肌损伤临床预测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实施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对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牙槽骨高度、宽度及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98例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及治疗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拔牙位点保存技术。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的改善情况及美学效果。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牙槽骨高度、宽度、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美学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前牙区口腔种植患者实施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提高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镜像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指标以评估动脉瘤破裂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39对破裂的 镜像后交通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将以下参数纳入条件Logistic回归:动脉瘤高度、宽度、颈宽、尺寸比、纵横 比、宽/颈比、高/宽比、颈内动脉直径、是否有子瘤及动脉瘤高度>宽度。将单因素分析中与破裂有显著相关 (P<0.05)的参数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在本中心的 434 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中使用受试者特征曲线 (ROC)和曲线下面积(AUC)检验独立危险因素的预测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动脉瘤有子瘤(OR=8.852, P=0.024)、动脉瘤高度>宽度(OR=18.250,P=0.011)和动脉瘤宽度(OR=1.645,P=0.024)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 的独立危险因素,其AUC值分别为0.737、0.761及0.686。结论:动脉瘤宽度、动脉瘤高度>宽度和有子瘤可 能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形态学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子瘤形成是评估后交通动脉瘤破裂风险的最佳因素。  相似文献   

14.
陈维东 《中国临床康复》2013,(52):9017-9022
背景:胫骨髁间棘骨折临床目前多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但其固定方法目前尚有争议。目的:比较关节镜下应用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2010年6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医师建议分为空心螺钉组(n=25)和缝线组(n=21),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空心螺钉与缝线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空心螺钉组与缝线组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固定后 Ikeuchi 膝关节评分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但空心螺钉组患者固定后功能训练时间明显比缝线组短(P 〈0.05)。提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比缝线有利于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发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及二者伴发半月板损伤的特点,比较分析MRI诊断单发韧带损伤、多发韧带损伤及伴发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方法对187例经临床手术证实为膝关节韧带损伤的MRI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病例中,单发韧带损伤103例,多发韧带损伤84例;单发韧带损伤组中,前交叉韧带(ACL)损伤38例,内侧副韧带(MCL)损伤36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4例,内侧髌股韧带(MPFL)损伤10例,髌韧带(PT)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LCL)损伤2例,伴发内侧半月板(MM)损伤35例,伴发外侧半月板(LM)损伤23例;多发韧带损伤组中, ACL、MCL联合损伤37例,ACL、PCL联合损伤21例,ACL、PCL、MCL联合损伤10例,MPFL、MCL联合损伤8例,MPFL、MCL、ACL联合损伤4例,ACL、PT联合损伤2例,ACL、PCL、LCL联合损伤2例,伴发MM损伤43例,伴发LM损伤35例;单发韧带组与多发韧带组中,MRI诊断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3%、97.7%、96.4%和81.5%、88.4%、85.9%,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伴发MM、LM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34%、22.3%和51.2%、41.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二者间伴发MM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8.6%、89.7%、89.3%和76.7%、65.9%、71.4%,二者比较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二者间伴发LM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93.8%、92.2%和85.7%、77.6%、77.4%,二者比较特异性、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发韧带损伤以ACL损伤最为多见,其次为MCL;多发韧带损伤以ACL、MCL联合损伤最为常见,其次为ACL、PCL联合损伤,再次为ACL、PCL、MCL联合损伤;MRI诊断多发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发韧带损伤下降;多发韧带损伤较单发韧带损伤更易伴发 MM、LM损伤;多发韧带组与单发韧带组比较,虽然MRI诊断伴发MM、LM损伤敏感性无明显差异,但特异性、准确性均较单发韧带组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脉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及血清肌钙蛋白(cT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B型钠尿肽(BNP)对急诊胸痛患者急诊科危险分层及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预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收入我院急诊科以胸痛为主诉的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计算患者GRACE评分,检测患者血清cTn-I、NLR、BNP水平并进项1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MACE组(23例)与非MACE组(101例),采取Logistic行多因素分析,再根据ROC曲线评估预测能力。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得到冠心病、糖尿病、cTn-I高浓度、NLR高比值、BNP高水平及GRACE评分高为引起MACE单因素(P<0.05),经Logistic分析得到cTn-I高浓度、NLR高比值、BNP高水平及GRACE高评分是发生MACE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ROC分析得到血清cTn-I、NLR、BNP及GRACE评分均可作为预测MACE的风险因子(P<0.05)。经GRACE评分计高危组32例(25.80%),中危组41例(33.06%),低危组51例(41.12%),而随访患者1月发现高危组11例(34.37%),中危组8例(19.51%),低危组4例(7.84%)。结论:GRACE评分及血清cTn-I、NLR、BNP能有效评估急性胸痛患者MACE发生风险,且GRACE评分对于高危MACE具有一定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洁璠 《妇幼护理》2023,3(21):5153-5154
目的 探讨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我院收治的 82 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风险优化管 理结合连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知识掌握水平,护理依从性,神经功能,生活能力,不良事件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 组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NIHSS 评分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 ADL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 组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应用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能够改 善改善神经功能,生活能力,护理依从性,减少不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一、解剖、功能及损伤机制 膝关节前十字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是发生率较高且严重的损伤,常由运动不当或暴力伤引起,治疗不当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并可继发关节内主要结构损伤,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 ACL起于胫骨髁间前突内侧部,内侧髁间结节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0°屈曲体位膝关节MRI对显示前交叉韧带(ACL)和评价ACL断裂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4例接受膝关节镜检查的膝关节外伤患者,依次行微屈位(约17°)及30°屈曲位膝关节MRI,由2名医师分别对ACL全长、双束结构、断裂ACL的断裂点及残端状况显示进行评分,并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诊断ACL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微屈位MRI诊断ACL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7.44%(38/39)、100%(25/25)和98.44%(63/64),30°屈曲位MRI均为100%,二者诊断ACL断裂的一致性好(Kappa=0.967)。30°屈曲位扫描对ACL全长、断裂点及残端的显示优于微屈位(P均<0.001),二者对ACL双束结构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3)。结论 30°屈曲位与微屈位MR扫描诊断ACL断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30°屈曲位显示ACL全长及其断裂情况优于微屈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对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标准重建术,观察组则行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对比其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对照组被动活动察觉阀值(TTDPM)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结论 ACL断裂患者行膝关节镜下保留残端重建术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