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34例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对髋关节前或后脱位者急诊行髋关节复位,25例复位成功者5-7天后行髋臼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4例复位不良者即刻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4例中心性脱位者先行骨牵引,1周后行手术治疗;1例合并股骨头粉碎性骨折性10天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结果 31例获得随访,优23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3.9%。结论 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应尽早诊断,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上,应尽快行髋关节复位,对骨块复位不良者应尽早开放复位内固定。其预后与骨折类型、部位、治疗时机、骨折复位是否良好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手术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的选择。方法 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髋臼骨折患者36例,按stewart分型:1型17例,2型16例,3型1例,4型2例。经手法复位18例,切开复位17例,作持续骨牵引1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疗效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1型患者经手法复位成功1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2型患者手法复位成功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6%;切开复位17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结论 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治疗:1型患者以手法复位为主,1型手法复位失败及2—4型患者应尽早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我科2001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30例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中,8例采用保守治疗,在腰麻或硬膜外麻下行ALLis法或Bigeloo法整复,并摄前后位X线片检查复位情况;22例行手术治疗,均经CT检查,其中,7例因关节腔内游离骨片阻碍复位行急诊手术,余15例均在手法复位股骨髁上牵引3~7d后手术。结果:6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平均1.5年。优9例,良13例,中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73.3%。结论: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有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与愈合评价。方法分析1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的分型、治疗时间及治疗方式。随访时间3~8年(平均4年)。以影像学检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愈后。结果1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患者按Pipkin分类法分型,Ⅰ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中央凹尾端的骨折,12例(占75.0%);Ⅱ型:髋关节后脱位伴股骨头中央凹头端的骨折,3例(占18.8%);Ⅲ型:Ⅰ型或Ⅱ型骨折伴股骨颈骨折,0例(占0%),Ⅳ型:Ⅰ型、Ⅱ型或Ⅲ型骨折伴髋臼骨折,1例(占6.3%)。对16例获得随访者按HHS(HarrisHipScore)功能评价标准,Ⅰ型中效果优为9例,良2例,差1例,Ⅱ型中效果优为1例,良1例,差1例,Ⅳ型中效果可1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损伤机制、骨折脱位类型确定,其中对于PipkinⅠ型骨折可予以闭合复位后牵引治疗,而对于PipkinⅡ型或Ⅲ型骨折手术治疗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手术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的选择.方法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髋臼骨折患者36例,按stewart分型1型17例,2型16例,3型1例,4型2例.经手法复位18例,切开复位17例,作持续骨牵引1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疗效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1型患者经手法复位成功1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2型患者手法复位成功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6%;切开复位17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治疗1型患者以手法复位为主,1型手法复位失败及2-4型患者应尽早切开复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2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8例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12例,占66.67%;良3例,占16.67%;中2例,占11.11%;差1例,占5.56%;优良率83.33%。结论: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早期要尽早诊治,同时还要积极处理好合并伤,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倪安增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6):2097-2098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伴髋臼骨折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髋关节脱位及髋臼骨折应尽早诊断,及时行CT检查,治疗上,应尽快行髋关节复位,对髋臼骨折用拉力螺钉或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随访1a~3a,髋关节功能活动好,骨折愈合好。结论: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损伤,骨折移位形式多样且累及关节面。治疗不当,极易导致关节功能活动受限,甚至造成关节功能障碍。只有早期诊断和恰当的处理才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对 30例患者分别经三位X线、CT、MRI检查后 ,于 3d内明确诊断 ,予手术或非手术治疗 ;结果 本组 2 7例病人获得随访 ,按临床疗效标准 ,优良率为 86 .8% ;结论 三位X线、CT及MRI是早期明确诊断髋臼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如条件允许 ,宜早期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是一种需紧急处理和及早整复的损伤。如处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功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我科自1997年3月~1999年12月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12例,其中施行手术治疗10例。笔者拟就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损伤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等问题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2~48岁,平均34岁。其中左侧8例,右侧4例,致伤原因  相似文献   

10.
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21例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1例创伤性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的患者按照髋关节后脱位Thompson-Epstein分型,Ⅱ型:5例,Ⅲ型:12例,Ⅳ型:3例,Ⅴ型:1例,施行手术切开整复骨折,髋臼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2.25年。按Merled,Aubigne髋关节评分系统评分标准评定:优18例,良2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5.2%。结论采用手术切开整复骨折,髋臼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并髋臼骨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侃  齐新文  周伟民  陈军平 《西部医学》2009,21(8):1279-1281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住合并股骨头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6例髋关节后脱住合并股骨头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按照Pipkin分型:I型4例,Ⅱ型1例,Ⅳ型1例;髋关节脱住全部急诊6小时内闭合复位,股骨头骨折后侧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对于损伤的坐骨神经行神经探查修复术,l例Ⅳ型髋臼后壁骨折的应用重建钢板固定。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32个月(平均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12~21周,平均16周;随访期内未见股骨头坏死出现,髋关节评分按照Epstein标准:优5例,良1例。神经恢复按照MCRR标准:优4例,良1例,一般1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住并股骨头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应急诊超早期行髋关节复位,早期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入路内固定,早期探查松解坐骨神经对其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自1974年以来治疗和随访的髋关节中心性骨折脱位16例,平均随访时间为4年。表明早期手法复位与牵引治疗是既简便而又安全的方法之一。尽管不能使髋臼底骨折接近解剖复位,但只要臼顶与股骨头恢复正常负重力线,81%的病人髋关节功能远期效果满意。若骨折线波及髋臼顶部及股骨头两种类型,后期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是直接影响预后效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76例,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的手术治疗。常规护理组予以围手术期骨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予以综合性护理,两组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护理干预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4.74%vs 76.32%)(χ2=5.21,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92.11% vs 73.68%)(χ2=4.55,P〈0.05);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7.89%vs 26.32%)(χ2=4.55,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较确切,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其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朱明雨 《海南医学》2014,(7):1037-1039
目的探讨Pemberton髂骨截骨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资料,73例患儿共计80髋,均经Pemberton髂骨截骨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CE角、AI角及髋臼深度的变化,分析Pemberton髂骨截骨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随访12-44个月,73例患儿均获得随访。疗效评定按Mckay标准,优为57髋(71.3%),良为15髋(18.8%),优良率90.1%。治疗后CE、AI角度及髋臼深度均较治疗前获得显著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emberton髂骨截骨术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中效果肯定,安全,并发症少,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2012年1-12月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治疗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锁定钢板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钛缆治疗,术后两组均进行功能锻炼,行肌肉舒缩、关节屈伸等加强关节的活动。随访时间为1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评分,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联合治疗组手术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两组手术出血量[(403±13)mL比(566±10)mL]和骨折愈合时间[(148±10)d比(179±1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在术后3个月、6个月、1年3个不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两组Harris评分[(60.4±2.4)分比(41.3±2.0)分,(71.4±7.5)分比(55.7±2.4)分,(80.8±1.2)分比(65.5±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优良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联合钛缆固定系统对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加速骨折愈合,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效果明显,具有基层医院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邦瑾  张军波  刘明勋 《吉林医学》2011,(19):3880-3881
目的:探讨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通过回顾分析35例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有33例(94.3%)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2~5年,疗效评定为优者26例(78.8%),良3例(9.1%),可2例(6.1%),差2例(6.1%),其中恢复情况优良的患者共有29例(87.9%)。结论:髋关节脱位并髋臼骨折患者若能获得及早地确诊,并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必定能进一步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归纳患者的临床病历,总结影响髋臼后壁骨折(PWFA)手术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WFA的诊治及不良反应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金华文荣医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对其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复位满意后采取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根据Matta评分确定术后疗效,并对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之后,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过治疗,82例患者当中,Matta评分优为34例,占41.5%,良16例,占19.5%,可22例,占26.7%,差10例,占12.3%。患者髋臼后壁骨折临床优良率为61.O%,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受伤后到手术的时间〉2周、复位不满意、合并髋关节脱位、合并其他伤、骨折粉碎程度〉2块均为影响PWFA术后效果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伤后至手术的时间(P=0.001,OR=1.057),骨折粉碎程度(P=0.026,OR=1.766),复位质量(P=0.033,OR=1.938)是影响髋臼后壁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影响PWFA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得出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粉碎程度及复位质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尽早手术,复位精准及牢固的内固定,可显著提高临床优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付梓新  刘开祥 《四川医学》2010,31(10):1518-1519
目的探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采用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治疗47例55髋年龄在3~7周岁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结果所有患儿均取得12~38个月的随访,平均26个月,优良率达89%。结论 Salter髂骨截骨联合股骨粗隆下截骨术治疗学龄前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纪少军  康锦  高杰 《河北医学》2014,(9):1438-1440
目的:探讨C型髋臼骨折严重粉碎骨软骨关节面的手术重建方法、可行性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手术治疗严重髋臼粉碎性骨折23例23髋( AO分型均为C型),均为C型髋臼骨折;选择髂腹股沟及髋臼后侧( Kocher-langebeck )联合入路。术中先纠正稳定且累及范围较广的髋臼周边部位骨折块,基本使头臼关系恢复,再采用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镶嵌挤压等重建粉碎严重的髋臼关节面(碎裂软骨下骨及未游离的关节软骨),后用骨盆重建接骨板整体固定髋臼骨折部。术后根据稳定程度酌情给予矫形鞋或皮牵引制动4-6周,后床上进行静力肌肉舒缩功能锻炼及关节被动功能锻炼,术后3月渐进下地活动。结果:随访12个月至36月,平均16.6月。对位质量采用Matta标准:解剖复位21髋,不满意1髋,差1髋。临床结果评分依照改良Mered, Aubigne-Postel(3):优21髋,良1髋,差1髋。术后股骨头坏死率(5.3%),异位骨化率(46.8%)。结论:首先通过复位髋关节外骨盆骨折及复位髋关节对位关系,其次借助可吸收螺钉、植骨、骨软骨折块间的镶嵌挤压等方法可完成C型髋臼骨折的重建,术后达到满意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1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骨折)治疗方法及并发症。方法:治疗随访1997~2008年收治11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Pipkin骨折)病人。据Pipkin分型,Ⅰ型5例,Ⅱ型5例,Ⅲ型1例。据分型、年龄、术前影像及术中探查综合考虑治疗方法。闭合复位2例,取出游离小骨块3例,普通拉力螺钉固定1例,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块5例。结果:随访11个月~9年,疗效优4例,良4例,可2例,1例失访,优良率72.7%。结论: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早期诊断,适当扩大手术指征,据个体化原则选用手术切口及固定。可吸收螺钉固定是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