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前论“射精不能治疗六法初探”基础上,又较为深入地探讨了补脾、祛痰、增敏、针灸、气功五法在治疗射精不能症中的重要作用,不但完善和充实了前文之未及,而且有效地指导了本病的证治,以求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一)病名:历代文献所称之“阴脫”、“下脫”、“阴痂子”等病名,均系指本病而言;在产后出現的,則呼之为“子宮下”、“子宮不收”、“兒腸落”;至于“阴(疒颓)”、“阴挺”、“阴菌”等候,当亦概括本病在內。 (二)病因:本病之主因,約有下列兩点:①努責或劳力太过。宋、陈无擇說:“妇人趣产,劳力、  相似文献   

3.
“气至”一词首见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说明针刺时“气至”的重要和它与疗效的关系。在《内经》中“气至”又称为“得气”。后人对“气至”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初探。一、古代对“气至”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卒中后假性延髓麻痹是以吞咽障碍为主,伴构音困难、强哭强笑、呛咳等的一组症候群。盛灿若从《脾胃论》分析,本病发病为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核心为脾胃内伤,元气不足;表现为清阳不升,清窍失利。主症“不能食”“肌肉削”归于“脾胃虚弱”之本病本证;兼症“烦热”“笑不休”“哭不止”或“气短”“喘咳”“痰盛”等,为脾胃虚弱基础上,脏腑生克制化成“心之脾胃病”及“肺之脾胃病”等变证。针刺宗“补其中而升其阳”,取腹部脏腑之募穴及足阳明胃经,兼手少阴心经及手太阴肺经等穴,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称本病为“漏肩风”“五十肩”等,多发于40~50岁左右之男女,以女性为多。本病的病因,多由气血渐衰,筋肉不健,加之劳伤过度,肩部之筋骨长期过于疲劳,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肩部,以致经络阻滞,气血不畅,筋脉屈伸不利而形成本病。笔者采用上海著名伤科医生魏指新、海城  相似文献   

6.
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初探章晋根(江西省安义县人民医院安义330500)关键词小柴胡汤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笔者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有一定疗效。鉴于本病中、西医均无特效疗法,故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乙肝”从理论到...  相似文献   

7.
<正> 带状疱疹,中医称之“缠腰火丹”,“蛇丹疮”。本病为肝火旺盛或脾经湿热循经外溢所致。已故老中医王子玉以内服“清血解毒汤”和外搽“血风散”治疗该病数百例,疗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辨证论治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无高血压病之病名。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及其发展过程,属于中医之“眩晕”、“头痛”、“肝风”、“中风”等病证的范围。仅就文献的论述与临床实践,试论本病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如下:  相似文献   

9.
试论席汉氏病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席汉氏病系垂体前叶机能减退症,1913年由 Glinsini 氏首先报道,1937年 Sheehan 氏报道57例后,遂予以定名。祖国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大部分学者认为本病属“虚劳”范畴。笔者认为虚劳的范围较广,本病与“劳瘠”之名更为相近,劳瘠乃虚劳骨瘦肉削疲惫无力之谓  相似文献   

10.
刘兴武 《山西中医》1993,9(3):30-31
“温胞饮”出自《傅青主女科·种子门》,为“下部冰冷不受孕”而设。导致不孕的原因很多,仅《傅青主女科》一书,就举出了十种不同病因的不孕证及其治疗方药。所谓“下部冰冷不受孕”,即“宫寒不孕”。笔者现就傅氏原文,对该病证治及温胞饮的组方意义进行初探,并浅谈对温胞饮的临床运用体会。 一、宫寒不孕证治初探 原文中,傅氏首先阐述“宫寒不孕”证的自觉症状。“妇人有下身冰冷,非火不暖,交感之际,阴中绝无温热之气,人以为天分之薄也,谁知是胞胎寒之极乎!”傅氏以点睛之笔道出本证特征。此类患者定有面色犹白,头晕耳鸣,形寒肢冷,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毒”为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原因,毒为邪之渐,为无用之物、满溢之物,内外毒入于血分,发于皮肤,“毒”可分阴阳;“瘀毒互结”为本病的病机,瘀贯穿银屑病发展始终,血气否涩,瘀从毒结,瘀久蕴毒,瘀毒结聚;“虚”为本病的发病基础,以肝肾亏虚,阴血不足为本,加之脾肾阳虚,卫外不固;正气不足,邪气居之,虚损生积,瘀毒互结,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临证用药谨守病机,立解毒活血之法,分期而论,侧重不同,同时寒热并用,调和阴阳,顾护脾胃,为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伍娟娟  尤昭玲  刘锐 《新中医》2009,(12):103-104
卵巢早衰属于中医学血枯、血隔、闭经、月经后期、年未老经水断、脏躁、不寐、不孕等范畴,本病导致不孕及一系列绝经后的症状,严重地影响了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历代医家在治疗本病时多以补肾为主。认为卵巢早衰与络病关系十分密切,临床上以络病学说为理论指导,从“络”论治卵巢早衰,收到较好的疗效。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的病因病机入手,认为本病病性“标实本虚”。标实者,金刃外邪损害经络,经络不通,血不利则为水;本虚者,水湿瘀血久留,久病伤正致虚。针灸具有疏通经络、祛邪扶正的作用,“以痛为腧”是临床针灸的重要指导理论和取穴原则。局部针刺治疗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符合本病本虚标实的病机,本病病位在局部,痛之所在,邪之所存,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局部针刺治疗本病就近逐之,疏通经络。与中药口服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局部针刺可以针对病灶、直接作用于病位,发挥更为直接的“疏通经络、驱邪扶正”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王良骏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2):576-577
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紫癜性肾炎,系由重症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所致。近年来文献报道证实,运用中医药治疗本病有其独到之处,临床疗效较高。现综述如下。1 病机及治则本病属中医“肌衄”、“瘀斑”、“尿血”、“水肿”等范畴。张琪认为,本病的病变机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病之初期为毒热蕴结,迫血妄行为关键,表现为肌肤紫癜,毒热之邪循经下侵于肾,损伤脉络,发为尿血,应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治,应侧重清热解毒;病之中期以血热内瘀为主要病变机理,此时毒邪渐去而血热搏结,紫癜时轻时重,但尿血持续,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凉血活血为主;病之后期,紫癜日久…  相似文献   

15.
耳鼻咽喉结核常继其他结核病灶 ,尤其是肺结核而发生 ,病程发展较快 ,予后较差。中医在古代对本病就有类似描述。如《诸病源候论》曾言“尸咽者 ,谓腹内尸虫 ,上食人喉咽生疮。其状 ,或痒或痛 ,如甘之候” ,即为咽、喉结核之表现 ;又如《圣济总录》提出鼻结核乃“疳虫因得侵蚀 ,疮生鼻间”所致。根据本病病变表现、形态、程度等特点 ,中医对本病称之为“喉癣”、“甘”、“肺花疮”、“喉生鳞刺”、“鱼鳞风”等。现就中医对耳鼻咽喉结核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认识探讨如下。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外因感…  相似文献   

16.
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的、中老年人多发的常见病。病程长、易复发;多在冬季发病或病情加重、夏季缓解或病情减轻;容易逐渐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本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咳嗽”、“痰饮”、“咳喘”等范畴。劳动人民和历代医家积累了宝贵的防治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理论体系。认为本病的内因是“虚”、外因是“邪”。其标在肺,其本在脾肾,属于本虚标实的疾病。古代医书载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而受邪,其病则实”。认为肺主治节,为五脏六腑之华盖,职司清肃,主一身之表,其性娇嫩。因而,或受外感风、寒、燥、热之邪,肺气虚而卫阳不固;或因肺之通调受阻,水饮停聚、使“肃降失常”、“肺气不宣”,从而出现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简写为RA)是一种以关节疼痛、肿胀、强直、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以关节受累为特征,早期为游走性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则表现为关节僵硬、畸形、甚者废而不用。中医称其为“历节”、“尪痹”、“顽痹”、“骨痹”等,皆属于痹证之范畴。本文综述1990年以来中药治疗本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属危急重症,临床极为常见。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俗称之谓“中风”。最早记载始于《内经》,在卒中昏迷期间有仆击,大厥,薄厥等载述。本病历代医家虽有所发挥,但意见颇不一致。其中刘河间为主“心火暴甚”;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时至清代,叶天士又进一步阐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现在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至此,使脑卒中  相似文献   

19.
<正> 胃石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积聚、胃脘痛、呕吐、反胃等证范畴,对于它们认识和治疗,前人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内经》中“坚者削之”,留者攻之,结者散之,客者除之”的治疗法则,仍有效的指导着现今本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0.
<正> 月经周期腰剧痛,是妇科常见病,因腹剧痛厥冷者,谓之“经厥”。病有阴阳之分,证有寒热之别,导致病之因不外寒热、气滞血瘀所伤。昔有“仲景”于《伤寒伤》中所言之厥征,其病因虽与本病不同,但审经厥病理之变与伤寒之厥相似,经临床辨证分析研究因而用“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