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划线定位斜刺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进行股静脉穿刺的24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128例与对照组112例,试验组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采血,对比两组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采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血肿发生率低于传统定位股动脉搏动进行股静脉穿刺,且操作时间明显少于传统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结论:应用划线定位斜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定位股动脉进行股静脉穿刺法,且操作时间短,穿刺部位损伤小,是一种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手背逆向静脉穿刺在化疗患者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比较逆向静脉穿刺和顺向静脉穿刺的各项指标。结果,与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和输液速度达标率,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施建云 《当代医学》2008,14(22):143-143
目的 探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比较逆向静脉穿刺和顺向静脉穿刺的各项指标.结果 与顺向穿刺比较,逆向穿刺能显著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回血率和输液速度达标率,且未发现输液肢体肿胀等情况.结论 化疗患者用逆向静脉穿刺输液,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对临床上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患者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内科长期输液且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分别进行逆向静脉穿刺置管和顺向静脉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的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穿刺血管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静脉针留置天数等.结果 逆向穿刺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静脉穿刺(P<0.05),逆向静脉穿刺血管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略低于顺向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静脉留置时间基本相同.结论 逆向静脉穿刺法置管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穿刺方法,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静脉穿刺操作过程中,体会出几种不同性质静脉的特点及穿刺方法。 1 不同静脉的穿刺方法 粗大静脉 此种静脉充盈且富有弹性,多见于成年男性。在静脉正中或旁侧进针,进针角度20~30°,快速破皮,沿血管走向进针。  相似文献   

6.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为常见且基本的治疗手段,但是静脉穿刺是一种有创治疗措施,因此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怎样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是我们医护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就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临床技巧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对于新生儿的静脉给药途径常常采用穿刺头皮静脉.因为新生儿头皮静脉丰富,分支较多,且表浅易见,尤其在冬天无需解开衣被,患儿不易着凉,且易于固定.因此采取头皮静脉穿刺.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对新生儿的抢救和治疗、及时用药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对新生儿的护理匝量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本人对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与同行浅谈进行探讨,欢迎指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护生初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对护生在静脉穿刺中进行心理指导,观察统计初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引起疼痛的程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穿刺引起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静脉穿刺前、中给予护生心理支持,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能缓解护生的心理紧张,提高穿刺成功率,并能减轻“病人”因穿刺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静脉采血常选取股静脉、颈静脉等大血管进行穿刺。此法技术要求高,对患儿损伤较末梢静脉穿刺为大,且不易为患儿家长接受。本文报道选用一次性头皮针穿刺前额正中静脉采血,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逆行静脉穿刺,使静脉给药迅速到达血液循环,且达到血药浓度。方法:应用逆行(离心方向)静脉穿刺可拓宽穿刺渠道,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通过两组对比,碧检验的统计学处理,逆行静脉穿刺在小儿输液中成功率高,从而拓宽了穿刺渠道。结论:避免了因反复多次穿刺为患者带来的痛苦,收效甚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套管针引用于临床静脉穿刺置管术,使静脉穿刺置管变得简单易行,且对患者血管壁损伤小,不易刺破,较易固定。特别在基层医院,常遇到急诊病人,如产后大出血、宫外孕以及休克的患者,急需补液、输血、补充血容量。但穿刺困难,周身末梢静脉难于寻觅,又必须开放静脉或间断静脉给药,在对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不够熟练的情况下,选用颈外静脉穿刺,不失为一种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将对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160例患儿给予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上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现结果如下.方法对160例患儿给予穿刺前准备、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以及正确的穿刺、固定、拔针措施,并在患者进行输液时给予护理.结果160例患儿经上述穿刺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给药治疗后,一次穿刺成功人数为14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1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利用头皮静脉给药可以达到较为快速的治疗效果.小儿头皮静脉丰富,且血管暴露充分易见,易于穿刺.对患儿头部进行穿刺,便于家长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暖,且患儿可保持较为舒适的体位,方便家属看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股静脉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28例需要行股静脉穿刺的新生儿分为两组,按照常规采血法和连线定位两种方法,比较股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穿刺完成时间。结果:连线定位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采血法,且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连线定位法成功率比常规方法高,且缩短穿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更能争取抢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玉敏  侯俊峰 《中外医疗》2009,28(7):110-110
目的研究静脉穿术的技术操作。方法对750例静脉穿刺老年人患者的总结。结果穿刺成功率达98%以上。结论应选择暴露明显、清晰、血管弹性好,易固定,无弯曲的粗大静脉,尤以上肢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便于穿刺且易成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足)背部远端指(趾)掌关节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肿瘤化疗病人,采取顺向、逆向静脉穿刺进行自身对照。结果顺向、逆向静脉穿刺具有可比性,两组穿刺成功率有差异(P0.05),穿刺成功固定后返修率、重新穿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顺向静脉穿刺成功率,返修率低,且操作简便,便于固定,患者舒适度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将对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的160例患儿给予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上用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正确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从而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现结果如下.方法对160例患儿给予穿刺前准备、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以及正确的穿刺、固定、拔针措施,并在患者进行输液时给予护理.结果160例患儿经上述穿刺以及护理方法进行头皮静脉穿刺给药治疗后,一次穿刺成功人数为149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3.1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利用头皮静脉给药可以达到较为快速的治疗效果.小儿头皮静脉丰富,且血管暴露充分易见,易于穿刺.对患儿头部进行穿刺,便于家长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暖,且患儿可保持较为舒适的体位,方便家属看护.  相似文献   

17.
刘秀红 《中外医疗》2010,29(20):51-51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治疗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新生儿静脉穿刺较困难,通常采用头皮静脉和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穿刺,但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多,不适合输注高渗液体;而腋静脉粗、直、易穿刺、并发症少且保留时间较长便于护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避光输液器输液,提高穿刺率的方法经验.方法 护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应用改进的进针手法,提高穿刺成功率.结果 常规组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为89%,干预组成功率高达98%,且减少了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结论 静脉穿刺改进方法有效,致穿刺"一针见血",减轻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手(足)背远端指(趾)掌关节附近的浅静脉逆向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探讨更适合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新方法,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对病人静脉的破坏,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选取400例静脉输液2周以上的老年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2组均选择手(足)背下1/2或1/3区域的浅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实验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而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静脉穿刺法进行穿刺,分别观察2组穿刺1次成功率、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及重新穿刺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逆向静脉穿刺与顺向静脉穿刺相比,2组患者1次穿刺成功率有差异(P0.05);穿刺疼痛率、固定后返修率、重新穿刺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比顺向静脉穿刺1次成功率高;穿刺疼痛程度轻;返修率和重新穿刺率低。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医用材料应有尽有.传统的浅静脉穿刺,已逐渐被深静脉穿刺所替代.深静脉置管术己广泛应用到各类危重患者的监测治疗和抢救中,此法不受药液浓度与渗透压限制,能适应各类患者,且操作易掌握,保留时间长,深受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认可.深静脉穿刺途径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时,根据进针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锁骨上路锁骨下静脉穿刺和锁骨下路锁骨下静脉穿刺法两种方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