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探讨热敏隔物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最佳灸量.方法:将入选的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灸量组、消敏灸量组和超敏灸量组,各40例,3组均采用热敏隔物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共治疗30 d.常规灸量组每次施灸时间为20 min,消敏灸量组每次施灸时间以该穴热敏灸感消失为度,超敏灸...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不同施灸时长的长蛇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灸感和疗效差异,探索灸时-灸感-灸效关系。方法 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60例脾肾阳虚型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纳入60 min长蛇灸组(A组)和30 min长蛇灸组(B组),接受改良长蛇灸治疗,每周3次(隔日1次),连续治疗4周,共12次,治疗结束时完成疲劳量表-14(FS-14)和脾肾阳虚中医证候量表评价。两组各随机抽取10例患者,在第1、12次的治疗前后完成共4次红外热断层成像(TTM)扫描,采用温度变化值作为灸感评价依据。结果 随着疗程的增加,第12次治疗后,两组的疲劳程度及中医脾肾阳虚症状均得到改善,且A组在改善躯体疲劳方面效果更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灸感均随疗程增加而增强;两组在第1次治疗时灸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程的增加,A组颈部传热、下肢传热、腹部透热程度较B组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蛇灸治疗CFS时灸感与灸效密切相关,60 min长蛇灸的灸感与灸效均优于30 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量温和灸对急性高脂血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脂血状态模型。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5min组、温和灸10min组、温和灸15min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①温和灸5、10、15min均具有降低高脂血状态大鼠血清TC、TG、LDL-c的效应,温和灸10min和15min升高HDL-c。②温和灸5、10、15min调节TC、LDL-c的效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温和灸对TG调节效应比较,温和灸10min组具有一定优势,是最优灸量。④温和灸对HDL-c的调节效应比较,10min组和15min组均具有显著作用,从趋势比较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结论:不同灸量温和灸对高血脂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效应,但不同灸量对血脂不同的成分的调节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灸量温和灸对急性高脂血大鼠血脂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采用快速造模方法制备急性高脂血状态模型。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温和灸5min组、温和灸10min组、温和灸15min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结果:①温和灸5、10、15min均具有降低高脂血状态大鼠血清TC、TG、LDL-c的效应,温和灸10min和15min升高HDL-c。②温和灸5、10、15min调节TC、LDL-c的效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温和灸对TG调节效应比较,温和灸10min组具有一定优势,是最优灸量。④温和灸对HDL-c的调节效应比较,10min组和15min组均具有显著作用,从趋势比较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结论:不同灸量温和灸对高血脂状态均有一定的调节效应,但不同灸量对血脂不同的成分的调节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温和灸10min是最佳灸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的灸量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疗效的影响,从而探查影响灸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195例合格受试者,将其分为普通悬灸1组(温和灸30min)63例、普通悬灸2组(温和灸60min)63例及热敏灸组(热敏灸疗法)69例。结果:普通悬灸1组、普通悬灸2组与热敏灸组之间比较,在对COX痛经症状量表( CMSS)、经血中前列腺素F2α( PGF2α)、前列腺素E2(PGE2)、血管加压素(AVP)含量的比较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60min普通悬灸疗效显著优于30min普通悬灸,说明灸时长短是影响灸量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灸效;热敏灸的疗效显著优于普通悬灸,说明穴位对艾热的吸收能力直接影响灸量,从而影响灸效。  相似文献   

6.
天灸、发泡灸及敷贴法辨析马仁智,王纪常(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合肥230038)关键词:天灸;发泡灸;敷贴疗法天灸、发泡灸及敷贴法均属外治法。但它们又有各自的内涵,不应混淆。兹辨析于后。天灸,又名自灸,亦称冷灸。是指将药物敷贴于一定的穴位,由于药物的刺激...  相似文献   

7.
热证禁灸说的产生源于人们对《伤寒论》的误解,张仲景只是针对"火法"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的"火逆"、"火劫"的危害,以提醒后人需谨慎用灸,并不代表着这些病证就在禁灸之列;热证施灸是指针对临床中医辨证病性属热的各科病证用艾灸治疗的方法,这些病证包括实热证、虚热证等外感、内伤及外科疮疡痈疽等病证。认为施用灸法只要辨证准确、取穴精确、灸时恰当、灸量适当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不必拘泥于"热证禁灸"或"热证可灸"之说。  相似文献   

8.
从头颈灸疗法的定义、理论依据、灸具、应用等方面对“头颈灸”进行探讨认为,阴升阳降理论、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和名老中医周楣声教授、蔡圣朝主任医师灸法的治疗经验是头颈灸的理论和治疗应用基础.根据定位施灸、定性施灸、定量施灸以及头颈灸配合施灸法、头颈灸运动疗法的运用,佐证了头颈灸疗法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采用非热敏腧穴温和悬灸治疗,每次40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d),于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结论:热敏腧穴悬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非热敏腧穴悬灸,热敏腧穴准确定位能提高灸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麦粒灸施灸装置,为风湿或类风湿患者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治疗选择。方法:速灸手套采用普通手套外观,用灸座同时固定多个麦粒灸;用沟槽和高度调节装置调节灸座位置使其适用于大多数人群。结果:速灸手套保留了传统麦粒灸疗法的诸多优点,在显著缩短操作时间的基础上,降低了操作难度并提高了操作安全性。结论:运用速灸手套进行麦粒灸操作,有利于在临床上推广麦粒灸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灸法重视不够,重药轻灸、重针轻灸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在对灸法的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需要明确几点:①灸法是独立的治疗方法;②灸法不是艾灸;③灸法温通不等于温补。应重视灸法这个治疗手段,在改进灸具和灸法的同时,更系统的研究古医籍中灸法的应用,,临床上针、灸、药结合,三者或单用,或合用,总以取得最佳疗效为目的。  相似文献   

12.
总结分析《备急灸法》艾灸治疗的特色。认为急症贵在早灸;艾灸量宜足;取穴少、重部位;崇尚艾炷灸.结合其他抢救疗法。  相似文献   

13.
论“热证忌灸”与“热证可灸”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归纳历代医家医著关于"热证忌灸"与"熟证可灸"的机理论述及临证经验,结合现代临床实际,指出"热证忌灸"理论的片面性与"熟证施灸"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系统说明热证用灸应当支持相关理论,以疏通经络为目的,合理选择灸材、操作方法而"辨热施灸".  相似文献   

14.
Moxibustion penetration is a therapy in which the moxibustion sensation promoted by moxa is felt deeply inside the tissues.When moxibustion is practiced to certain extent,the sensation conducts from the moxibustion site to the deep tissues and far ends,or muscular pulsation appears at the moxibustion site,or the patient feels comfortable,painful,heavy and itching or the patient has reaction as skin redness and even perspiration throughout the body after the moxibustion.The best effect of moxibustion is expected whenlocal site becomes slightly and evenly red or there is sweating.The observation has shown that the moxibustion dosage is the key to enhanc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相似文献   

15.
From the medical history of traditional Eastern Asian and Tibetan medicin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moxibustion seems to be closely related to Mongolia. To explore the current clinical practice of moxibustion in Mongolia, we visited a teaching hospital,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Production Corporation of Mongolia, in February 2014. Many types of moxibustion are found to be used, and various modalities and methods are practic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Mongolian medicine. In particular, Mongolian drug moxibustion, which uses small butter-warmed bags packed with powdered aromatic herbs instead of moxa cones, is a unique moxibustion technique not found in other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clinical practice of moxibustion, specifically Mongolian drug moxibustion in Mongolia.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灸法的价值进行了大量文献调查,分项进行了比较研究。首先总结了两国各种灸法的概况,追溯了中日两国灸法的历史及中日两国对灸法的继承传播情况,介绍了两国有关灸法方面的现状。对不同灸法的作用和疗效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各种灸法的差异及灸法的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7.
热敏灸疗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灸临床研究重针轻灸已有多时,近年江西陈日新教授发现的热敏点灸使灸法升温,国内不少针灸学者运用热敏灸理论进行了临床探讨,现对国内热敏灸在各科临床运用进行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不同灸量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的消敏饱和灸量试验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传统灸量对照组(以下简称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热敏灸治疗,试验组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对照组每次15 min,两组每日2次,共治疗5d,第6d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25次,共治疗35次(共30 d),于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症状积分、NIH-CPSI积分、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5)。结论:消敏饱和灸量试验组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优于传统灸量对照组,消敏定量为热敏灸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设计一种背腰部艾灸椅,可有效解决针灸治疗腰背部疾患时,患者长期趴着十分不舒适或年龄大不方便趴着的问题。艾灸椅由坐板、椅背和艾灸箱组成,治疗时患者可躺在本艾灸椅上,根据其身高和患处,通过调整椅背的角度,达到最佳的治疗位置。本艾灸椅结构新颖独特,简单合理,可同时针刺并艾灸,且能提高艾灸热量及利用率,易生产,成本低,使用方便,效果好,是艾灸椅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天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天灸,一般在夏季三伏天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结果]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天灸组总有效率为90.0%,针灸组为83.33%,2组患者在临床疗效,天灸组明显优于针灸组治疗后的VAS及LK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天灸组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0.01),2组在治疗后的LKSS评分上(P<0.05)。[结论]天灸疗法在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疼痛和功能活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远期疗效理想,对早期患者可望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