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癌变过程中的早期生物学标志,p53抑癌基因是人类肿瘤较易发生突变的基因,对p53突变谱的研究能为癌症的病因学提供线索〔1〕。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从DNA序列水平对食管癌组织中p53突变进行了研究〔2~4〕,但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仍局限在局部高发区...  相似文献   

2.
p53基因突变与致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p53的概念、p53突变的致癌作用、p53与其它癌基因和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其检测方法作了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恶性间皮瘤与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恶性间皮瘤80%以上的病例是由接触石棉而引起的。目前,石棉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是明确的,但其致癌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石棉致癌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石棉尘诱癌动物模型、肿瘤病理形态、细胞转化与纤维形态、生化指标及分子水平的研究。80年代末期,肿瘤分子机制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p53基因与膀胱肿瘤相关性研究很多,绝大多数研究认为p53的突变与膀胱肿瘤的发生有关。为对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近3年有关化学致癌物质引起p53基因突变机制、p53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行为以及用于膀胱肿瘤基因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河南省林州市与其他地区食管癌前病变和鳞状细胞癌p53突变谱,探讨食管癌变的发病因素。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和Monte Carlo方法,依据IARC p53突变数据库、Curic研究院p53突变数据库和郑州大学医学院癌症研究所实验室的资料,用FileMark Pro3.0软件系统建立局部资料库进行分析。结果:林州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癌碱基替换的发生率低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的发生率(32.8 vs 39.8%),但CpG位点G:C→A:T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食管癌(29.6% vs 16.4%)。林州食管癌突变位点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发生在273(占所有错义突变的11.3%)、175(9.7%)、159(6.5%)和282(6.5%)位密码子的CpG位点上。林州地区食管鳞癌p53突变与其他地区食管鳞癌以及头颈部鳞癌p53突变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结论:林州食管癌p53突变具有内、外源致癌原所致突变的特征,提示慢性炎症、饮食习惯和接触致癌原,可能是林州居民发生食管鳞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咽癌 (NPC)中p5 3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p5 3基因突变、EB病毒感染的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5 3蛋白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像多态性 (PCR -SSCP)技术检测p5 3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EBV。结果  43例NPC中p5 3蛋白总的阳性表达率为 76 7%( 3 3 / 43 ) ,临床Ⅲ、Ⅳ期中p5 3阳性率为 80 6%( 2 5 / 3 1)明显高于临床Ⅰ、Ⅱ期66 6%( 8/ 12 ) (P <0 0 5 ) ,且表达强度随肿瘤分期而增加 ;NPC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p5 3表达阳性率 88 9%( 2 2 / 2 6) ,明显高于不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p5 3表达阳性率 5 3 5 %( 11/ 17) (P <0 0 1) ;NPC组织中p5 3基因突变率为 4 7%( 2 / 43 ) ,鼻咽炎症组织中无突变 ;EBV阳性率为 93 %( 4 0 / 43 )。结论 NPC组织中p5 3蛋白表达与p5 3基因突变无关 ,与EB病毒的感染有关。p5 3阳性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随着NPC病程的发展p5 3的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均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p53基因mRNA及蛋白在大鼠肝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高、中、低剂量组,启动对照组、促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启动对照组建立大鼠肝癌二阶段启动-促进模型。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含500、100、50mg/kg苯巴比妥的饲料;启动对照组只给予基础饲料;促癌对照组不启动,只给予含500mg/kg苯巴比妥的饲料;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处理因素。各组给予苯巴比妥后的第1、5、10、15、20、30周,以免疫组化亲和链霉素-生物素-过氧化酶法检测促肝癌过程中p53基因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检测p53 mRNA表达。结果 经启动处理的各组大鼠肝癌前病变可见突变型p53(mtp53)蛋白表达。当给予高剂量和中剂量促癌物处理后,p53蛋白表达增高。低剂量组和启动对照组p53蛋白表达高于正常,但随着促癌物给予时间的延长未见明显改变。正常对照组和促癌对照组野生型p53 mRNA(wtp53)表达水平很低。经启动处理的高、中、低剂量组和启动对照组wtp53 mRNA高于正常组。高、中剂量组随着促癌物给予时间的延长,wtp53 mRNA表达降低,低剂量组和启动对照组随着时相点延长wtp53 mRNA略呈增高趋势。结论 p53参与大鼠肝癌促癌过程,可能由促癌物引起p53的下调和突变,导致不利于修复和凋亡的环境,有利于癌前肝细胞克隆增生,从而促进肝癌形成。  相似文献   

8.
苯并芘诱发人肺癌组织中p53和Ki—ras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p53和ki-ras基因在苯并芘致肺癌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Northern杂交和PCR-SSCP方法对人肺癌细胞系(BT)p53基因和ras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BT癌细胞有p53蛋白和mRNA水平增高,codon273出现了G→T突变;p21癌蛋白高表达,Ki-ras基因mRNA水平增高和codon12出现G→T突变。结果提示二者协同参与苯芘致肺癌过程,从分子水平为苯并芘  相似文献   

9.
p53基因与DNA损伤信号调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抑制基因p53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系统的抑癌基因之一.自从该基因在1979年被首次报道以来,人们对p53的结构和功能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研究发现在环境致癌剂诱发人类恶性肿瘤的过程中,p53基因发挥着关键作用.p53基因参与了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等过程.p53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非常复杂,其参与调控的基因已超过160种,这些基因形成网络从而协调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以下针对p53与环境诱癌剂、p53基因网络和p53与DNA损伤修复的关系等内容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环境因素致癌与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环境质量处于区域性改善、全国性质量下降的严重形势之下,环境相关疾病尤其是环境因素引起的恶性肿瘤受到广泛关注。环境致癌因素中80%以上为化学性致癌物。环境毒理在研究化学致癌及其相应的分子机制时,p53基因常作为研究的重要靶基因。本文拟就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环境致癌剂与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真  金银龙 《卫生研究》2004,33(2):239-243
p5 3基因是至今为止发现的与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基因。它不仅作为抑癌基因发挥作用 ,还参与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与修复、基因转录及细胞凋亡等多个过程。肿瘤病因学的研究表明 ,6 0 %~ 90 %的人类肿瘤是由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引起。环境中的化学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可以造成p5 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的改变 ,且p5 3的突变形式也随着致癌物和肿瘤的类型不同而具有特征性的差异 ,相关研究已成为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苯并 [a]芘、烟草、亚硝胺、黄曲霉毒素和氯乙烯等几种环境中存在的主要化学致癌物质的致癌效应以及对p5 3基因和P5 3蛋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的免疫组化及PCR—SSCP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分析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的突变特点,对石蜡包埋的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体蛋白的表达进行了免疫组化观察,提取染色体DNA,对p53基因的第5、7、8外显子进行PCR-SSCP及测序分析。免疫组化观察发现:在分析的10例病例中有5例阳性。PCR-SSCP分析发现7例(8处)发生突变,其中4处集中在第8外显子上。5例腺癌中有4例发生p53基因突变。测序发现热点区突变。提示:石棉相关肿瘤p53基因突变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不同地区食管癌组织中 p5 3基因第 5外显子的突变谱。 方法 采用PCR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DNA序列测定技术对陕西省西安市 4 2例和河南省林州市 4 3例食管癌标本 p5 3基因第 5外显子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西安和林州市食管癌标本中 p5 3基因第 5外显子突变率分别为 14 3% (6 /42 )和 18 6 % (9/43) ,两地突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西安 6个突变位点中 4个为点突变 ,2个为缺失突变 ;林州 10个突变位点中9个为点突变 ,1个为插入突变。西安市有 4例突变发生在 12 6~ 12 8位点 ,林州市仅有 2例发生在该区域 (2 /10 ) ,但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西安市食管癌 p5 3基因第 5外显子的突变位点相对集中 ,林州市突变位点比较分散 ,可能与该地区多种危险因素的暴露有关。  相似文献   

14.
周培宏  马彦坤 《卫生研究》1997,26(5):293-295,298
用PCR-SSCP分析法对36例矽肺患者的石蜡包埋的原发性肺癌组织p53基因第5、7、8外显子进行了检测,检出突变15例。突变在第5、7、8外显子上都有发生,但以第8外显子上发现的阳性突变最多。对肿瘤类型和p53基因突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矽肺病例肺腺癌p53基因阳性突变率最高,为53.9%,高于普通型肺癌(33.0%)。进一步对其中1例样本进行核苷酸序列直接测定,结果显示第5外显子非突变热点区的第144位密码子核苷酸由CAG突变为AAG,氨基酸由谷氨酰胺突变为赖氨酸,以上结果与非职业肺癌明显不同,提示p53基因突变在矽肺病例肺癌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矽尘作业环境中含有的某些化学致癌物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survivin和p53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 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石腊标本的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样腺癌组和对照组survivin表达率分别为96%和 2.9%(P<0.01)。p53蛋白在对照组无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13例表达阳性(26.5%),p53阳性率及表达强度与细胞 分化不良相关。结论 survivin表达与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有关,p53过表达提示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和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杂色曲霉素致人胚肺细胞p53及Ki-ras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探讨中国恶性肿瘤高发区粮食中优势污染霉菌毒素-杂色曲霉素(Sterigmatocysin,ST)的致癌作用,运用银染PCR-SSCP方法分析了不同浓度的ST(1μg/ml和3μg/ml)对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抑癌基因p53第5、6、7、8显外子及癌基因Ki-ras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ST处理后第22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p53基因的第8外显子和Ki-ras癌匀出现异常泳动带型,表明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VEGF-C和p53蛋白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32例、交界上皮性卵巢瘤1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瘤14例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0例VEGF-C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恶性及交界性卵巢组织中VEGF-C和p53中-高度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6%(23/32)和59.38%(19/32)、20.00%(2/10)和60.00%(6/10),而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均无VEGF-C和p53中-高度阳性表达。VEGF-C与p5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C和p53中-高度阳性表达与卵巢癌患者腹水量、盆腹腔种植、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相关。VEGF-C和p53蛋白中-高度表达可作为判断卵巢上皮癌预后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8.
蒋正举  陈天会  谢天宏  杨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70-4872,4875
目的 探讨p53、p63和p73在鼻咽癌(NP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63和p73在56例鼻咽癌组织、15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53、p63和p73蛋白均表达于细胞核内.p53和p6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慢性炎症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和p63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的高低存在正相关性(P<0.05).p73在鼻咽癌、慢性炎症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3、p63、p73蛋白表达水平与鼻咽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及颈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p63、p73蛋白表达水平与NPC临床分期相关(P<0.05).结论 通过检测p53、p63、p7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氟对L 0 2细胞DNA的损伤作用及其对细胞凋亡和p5 3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p5 3表达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体外培养的L 0 2细胞分别接触 0、4 0、80、1 6 0 μg ml氟化钠 (对照组、A、B、C组 ) 2 4h后 ,检测L 0 2细胞DNA损伤率、细胞凋亡百分率和p5 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染氟各组细胞DNA损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B组和C组细胞凋亡百分率明显升高 (P <0 0 5 )。B组和C组细胞p5 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氟可导致L 0 2细胞DNA损伤率上升 ,诱导细胞凋亡和p5 3表达 ,并且随着氟浓度的升高 ,细胞凋亡率和p5 3蛋白的表达量均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