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脊柱后凸患者60例,均符合脊柱后凸的诊断标准[1]。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①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5.93±4.22)岁;病程(3.32±0.67)年。②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3.92±3.55)岁;病程(3.15±0.52)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进行全麻下楔形截骨矫形术。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康复训练:①术前加强肺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吹气球等[2]。②术后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主、被动肢体活动,术后1周后进行挺腹锻炼,若伤口愈合后,均支持患者在支具的保护下锻炼坐起及下床进行轻度活动[3]。 相似文献
2.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患者手术前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行单纯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植骨融合内固定矫形术治疗脊柱侧弯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前行心理护理,评估肺功能及指导患者呼吸功能锻炼.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神经系统观察,做好体位护理、胃肠道护理、切口和引流管管理及呼吸道护理,进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本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脑脊液漏,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切口均Ⅰ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4.
5.
6.
7.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侧凸行后路矫正术后,对患者进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作用。方法: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的核心理念,应用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来控制围手术期各种创伤所致的应激。综合应用的方法包括术前告知快速康复各阶段措施、可能出现状况及解决方法;缩短术前禁食、禁水时间,实行术中液体限入管理,体温管理;术后加强疼痛护理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性(P0.05),FTS组患者在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8.1±5.5h)较传统组(40.4±10.2h)短,FTS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48.5±6.5h)均较传统组(85.6±5.7h)短(P0.05);FTS组患者在术后发生腹胀例数(3.5±0.7例)较传统组(7.5±0.5例)少(P0.05);FTS组患者术后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5.5±1.4d)较传统组早(8.8±1.8d),第一次站立发生头昏例数(2例)较传统组(6例)少,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FTS组SDS、SAS评分术后第1天分别为(60.11±4.92;58.34±5.99分)、第3天(51.00±6.11;49.32±7.22分),与传统组SDS、SAS术后比较[第1天分别为(69.62±5.99;67.77±6.23分)、第3天(61.09±6.20;57.74±6.11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FTS能最大限度控制手术相关的各种应激反应,减少患者心理生理的不良反应,手术并发症等,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针对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术后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和体会.方法 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接受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患者则给予渐进式康护护理.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而术后腹胀及站立头晕等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其中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度脊柱侧凸矫正术患者术后实施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10.
脊柱侧凸是脊柱在额状面出现偏离脊柱中轴线的凹凸弧度,特刎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凸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脊柱侧凸的80%[1],病因不明,但主要是由于不对称的生长和不对称的肌肉作用所致.我院自1999年1月起应用脊柱前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矫正特发性脊柱侧凸6例,经随访,术后效果良好,治愈率达100%.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脊髓灰质炎后遗脊柱侧凸术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照组15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开始接受康复功能训练,而观察组36例患者于手术前后进行全面康复治疗.两组在术后并发症、骨融合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而术后晚期并发症均为0.在术后3个月测定ADL评分,观察组与术前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脊柱融合时间,也有着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对脊髓灰质炎后遗脊柱侧凸手术的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康复治疗,对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脊柱融合时间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行三维矫形术的护理.方法 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术前训练;术后切口、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重视功能锻炼等.结果 经过有效的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18个月,脊柱外形弧度正确,功能恢复良好,身高有所增加,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青少年脊柱侧凸行三维矫形术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重度僵硬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前施行大重量(18 kg )Halo‐股骨髁上牵引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呼吸功能锻炼、牵引架护理,注意观察牵引并发症并采取防治措施。结果经过15~23 d(平均17.8 d)治疗和护理,牵引后冠状面Cobb角改善率为31.0%~50.1%,最大肺活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20%,所有患者均按时施行畸形矫正术。2例出现脊髓过牵损伤,7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结论大重量 Halo‐股骨髁上牵引是治疗重度僵硬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前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牵引时间相对较长,有一定并发症,需要密切观察及悉心护理。 相似文献
15.
综合康复在儿麻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综合康复措施的实施在儿麻后遗症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术中的效果.方法:儿麻后遗脊柱侧凸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25例,于术后3个月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61例,在术前术后均配合系统的康复治疗.结果:术后3~6个月时对照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总计44%,观察组无(P<0.01);脊柱X线片显示,骨融合的患者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72.3%与48.0%,P<0.01).ADL评分在术后3个月时与术前比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观察组则明显提高(P<0.01).术后9~12个月时2组均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加快儿麻后遗症重度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骨融合的时间和提高ADL能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脊柱侧凸(Scoliosis)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伴有椎体轴向旋转的三维脊柱畸形。脊柱侧凸矫形是矫形外科的一项复杂手术,患儿与家属的康复配合情况直接影响到侧凸矫形效果,而两者的配合知识和能力主要来自护士的健康指导。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7.
18.
脊柱侧凸是发生在三维空间上的结构畸形.在我国,脊柱侧凸的发病率为1%~3%,且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不仅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胸段侧凸影响呼吸功能[1].手术方法有多种,目前以后路脊柱矫形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为最常见.2007年12月~2010年3月,我们对22例青少年脊柱侧凸行三维矫形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术后给予密切观察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12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矫形术前头颅-骨盆环牵引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12例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矫形术前施行头颅-骨盆环牵引的护理。对患者实施呼吸护理、牵引架护理,注意观察牵引并发症并采取防治措施。本组1例出现臂丛神经短暂损伤,4例出现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经过14-21d(平均18d)牵引治疗和护理,牵引后Cobb角矫正率为35%-50%,最大肺活量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25%,12例均按时施行畸形矫正术。通过临床实践,认为重度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安装头颅-骨盆环牵引可以离床活动,功能训练自如,痛苦减轻,心理负担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并可带架施行矫形手术,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