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120急救转运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04-08~2007-06间急诊120出诊的流行病学资料,为院前急救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以2004-08-01~2007-06-30间新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救中心接受乌鲁木齐市"120"指挥中心派诊出诊的急救病历为基础,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回顾分析出诊情况,并对患者一般情况、病种分类及初步院外救治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出诊救治患者2769例,平均日均接诊病例按年统计从2004~2007年呈明显的增长趋势.排在前五位的主要疾病依次是创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病变和中毒.经院前急救后89.5%的患者病情趋于稳定,2.8%的患者放弃治疗,情况危重的患者占0.7%;死亡195例,占7%.结论 创伤,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出诊原因,急救培训应以创伤急救、心肺脑复苏、心脑血管急救为重点,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和促进急诊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ISO9000指导“急诊120”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琨 《现代护理》2006,12(7):671-672
目的针对医院内“公共场所”频发就诊病人猝死等意外事件,相应急救机制不够配套和完善的现状,以ISO 9000“根据顾客需求持续质量改进”为指导,在急诊科内建立一支“院内120”急救队,解决院内意外突发急症病人的急救问题,使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有效。方法组织一支24 h均能出诊的“急诊120”救护队,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培训出诊人员。结果“急诊120”三年中在医院内各种公共场所抢救猝死、休克、晕厥、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意外等291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7.59%。结论建立“急诊120”,“以病人为中心”拓展急诊科功能,满足更多急症病人需求的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把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把重视急救工作的完成转向重视病人的需求;把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全方位救护质量规范化的管理;是在ISO 9000“持续质量改进”指导下急诊管理的有益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医院内"公共场所"频发就诊病人猝死等意外事件,相应急救机制不够配套和完善的现状,以ISO 9000"根据顾客需求持续质量改进"为指导,在急诊科内建立一支"院内120"急救队,解决院内意外突发急症病人的急救问题,使院内急救绿色通道畅通有效.方法组织一支24 h均能出诊的"急诊120"救护队,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培训出诊人员.结果"急诊120"三年中在医院内各种公共场所抢救猝死、休克、晕厥、心律失常、急性脑血管意外等291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97.59%.结论建立"急诊120","以病人为中心"拓展急诊科功能,满足更多急症病人需求的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把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以病人为中心;把重视急救工作的完成转向重视病人的需求;把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全方位救护质量规范化的管理;是在ISO 9000"持续质量改进"指导下急诊管理的有益尝试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120救护车污染因素分析及消毒管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0救护车是医院急诊急救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承担着繁重的抢救、运送各类急危重症病人的任务,由于伤病者人员众多,病种繁杂,致使救护车内污染状况严重,同时由于救护车频繁奔忙于运送病人途中,使消毒管理工作不到位,极易成为医院内感染控制的盲区,并易造成病员间交叉感染的发生,因此加强救护车消毒管理应是控制医院内感染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120救护车消毒管理工作报道如下。1救护车使用情况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全区及周边四十多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急诊急救等任务,设有120急救科室一处,配备救护车(南京依维柯)…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120院前急救时对急性胸痛患者现场行18导联心电图,并实时远程传输回医院心电图诊断室进行诊断,能否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 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本院120出诊于急救现场实施院前心电图,且实时远程传输回医院心电图诊断室诊断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本院120出诊时未实施院前远程心电图传输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到本院后均接受急诊PCI手术.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灌注时间、预后效果等指标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在急诊救治总时间、急救成功率、冠状动脉再灌注时间、住院时间及预后效果等评价指标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以通过院前急救现场的实时远程心电图传输来缩短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总时间、冠状动脉再灌注时间.通过院前急救流程的改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明显下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时效性得到有效的保证,120院前急救效率及救治成功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我院是一所设有700多张病床的综合性省级医院,急诊室担负着市内和近郊县的危、急重病人的抢救和出诊任务。1986年急诊31916人次,日均87.4人次,出诊次数由1985年499次增至1986年609次,  相似文献   

7.
我院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院前急救对象主要是全县各个乡、镇不同疾病、伤病的患者。以往由于条件的限制.院前急救工作主要由医生参与,在当地医院急救或经救护车转运我院进一步急救、治疗,其救治过程中护理工作无具体人员承担。2002年初我院进一步完善了院前急救任务,院前急救护理工作及向上一级医院转运伤病员的任务由急诊科护士承担,通过一年的出诊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做了如下工作。1 学习理论,重视实践,培养急救护理技能1.1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急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是经过长期的急、危、重患者或伤员抢救的临床护理实践,伴随着急诊医  相似文献   

8.
宜都市120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们结合县市级医院实际,设计实施了120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研究项目,对出诊的1614例详细急救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1年内拨打120出诊的全部患者。1.2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模拟急诊出诊模式用于急诊护士院前急救培训的效果,提高急诊护士院前急救技能水平。方法:将2012年3月~2014年1月新入科护理人员17名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院前急救培训;将2014年2月~2015年4月新入急诊护士17名作为观察组,在院前专项急救培训后进行模拟急诊出诊模式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后两组护理人员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能力考核成绩。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模拟急诊出诊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从而提高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院前医疗急救是指以急救中心为主体的院前医疗机构通过"120"呼救电话受理承接的以属地现场抢救及途中监护治疗为主的医疗行为,是具有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卫生属性的医疗服务,从属急诊医学科范畴。而由长途出诊演变而来的非院前医疗急救是指通过救护车护送,为非急救患者所提供的无地域限制无分科差别的转诊转运服务,属于营利性、市场化、有...  相似文献   

11.
院前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患者在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它包括患者发生伤、病现场对医疗救护的呼救、现场救护、途中监护和运送等环节。我院自2000年正式成立“120”急救站以来,2000年1月~2004年12月共计出诊7433例次,医护人员不畏艰辛,出诊火灾现场、重大车祸现场、矿山事故现场,急救伤病员7086例次,成功安全地运回患者6178例次。急诊工作受到广大社会群众的赞扬。但由于种种原因,医患关系紧张,人们维权法律意识不断提高,院前急救中常有医疗纠纷的发生。据统计常发生纠纷的原因有:患方因素、医方因素及社会因素等。近1年多来我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有效的措施,院前急救中纠纷得到了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12.
浅谈基层医院“两栖型”院前急救管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市院前急救采用院前型的上海模式〔1〕,即由120急救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调配、划分就近出诊医院,尊重患者意愿,合理分流转运及保证急救质量。不建医院,不设床位,避免了和医院之间的矛盾。我院属二级甲等医院,也属基层医院,为  相似文献   

13.
创伤现场急救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现场急救护理必要措施,进行有效急救。方法选取民航广州医院急救中心于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现场出诊救治创伤患者124例,进行抢救护理处理。结果经过合理有效的急救,体表软组织挫伤患者伤口用敷料加压包扎止血或用止血钳钳夹止血,伴有休克者进行抗休克,骨折患者给予临时夹板固定。结论现场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胡家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108-108
院前急救出车命令单是急救网络120指挥中心派发给各急救站的出诊依据.院前急救记录是院前急救患者在医疗救治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循证医学的重要依据.院前急救患者的呼救记录、派车单必须保存2年.目前我市各急救站设在各大医院,院前急救记录无统一规范.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2010年出车约2 500车次,每例患者院前急救有命令单、病情交接表、院前急救告知书、院前急救病历等,流程繁琐,导致医生不重视急救病历书写,且资料在保存中容易遗失,查找不方便.我科对院前急救记录单进行改进,经临床使用和不断完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地域辽阔,医院和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均衡更能在急诊体现.没有固定急诊医师、设备匮乏是普遍现象.各地区、各医院及各届领导为快速提升医院的实力都在致力于专科发展而投入人力、财力.而危重患者的需求多数是从急诊开始,患者要求急诊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急诊能否代表医院的最高水平,体现在能否快速诊断、快速采取重大急救措施、急诊是时间依赖性的任务窗口.这是医院发展与患者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我院虽然也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落后也是同样的.参加2007年和2008年北京协和急诊医学国际高峰论坛,两次听马遂教授讲课,受益匪浅,结合我院的情况谈急诊工作与救治程序一体化急救工作的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9616例“120”出诊患者的院前临床资料。结果:“120”呼救出诊逐年增多,创伤病人以车祸为主,内科以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占多数。“120”急救半径5km以内的出诊频率最高,抢救效果最好。结论:快速高效的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1 我院的急诊急救工作发展状况 我院是具有53年建院历史、咸阳市唯一的一所三级综合医院,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急诊室工作由内科轮转调派医生承担,外科创伤由外科门诊处理。上世纪80年代中期,独立的急诊科室派生,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医院两台救护车归医务科管理。接诊患者寥寥无几,大部分急诊患者是自行前来医院就诊,不乏有的危重患者因路程遥远、道路难走、通讯不通而延误治疗失去抢救机会。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急救事业的发展,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医院规模的扩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120是政府的职能和工作,是基本医疗的提供者,是卫生部门的形象窗口。为了使出诊更快捷、更有效,为患者提供高水平救护,给患者以最快速和高级的院前急救护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人类健康,急救医疗单位的组织管理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2002年开始,我院120急救中心实施准军事化管理,全面探讨和加强了急救中心指挥功能的建设、急救队伍的建设、急救装备的建设、培训功能的建设等,真正做到了快捷、安全、有效,达到连续两年患者满意度在98%以上,年出诊率上升21%~55%,年收治住院患者上升25%~30%,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急诊科综合量化管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洛阳市120急救中心设于我院,急诊科承担着院外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留观和急诊处置五大功能。我科从2001年开始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优化组合,形成5个护理小组,在工作中以护理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量化管理,经过2年的运行,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院前急诊护理中采取个性化护理;选择2010年9月~2011年8月接诊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院前急诊护理中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诊反应时间、急救时间和入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和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