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13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发现使用镇痛泵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哺乳,促进睡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应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方法:120例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自控止痛泵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及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准确及时护理,可提高自控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3.
魏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82-3483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62例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患者较传统术后止痛效果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外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找出针对其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01/2008-06我科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0例,在术后48 h内用静脉镇痛泵滴注氟比诺芬酯(凯纷)镇痛,对镇痛效果进行分析评价,对镇痛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进行有效护理。结果:91%患者镇痛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泵滴注凯纷用于剖宫产术后的主动镇痛,安全、简便、有效。使用过程中同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可达到最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脉自控镇痛泵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3月~2006年7月108例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骨折手术病人的资料,对使用静脉镇痛泵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静脉镇痛泵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也存在不良反应。结论对使用静脉镇痛泵的骨折术后病人要注意观察、分析,采取针对性护理,使手术病人在无痛的状态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6.
总结153例颌面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效果和经验,主要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宣教、镇痛泵的使用管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以及心理护理,认为合理、有效的镇痛能够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对混合痔患者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接受外剥内扎术治疗的80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镇痛方式不同分为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的对照组和给予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泵用药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2h、24h、48h镇痛泵用药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3天、第5天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瘙痒、眩晕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混合痔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和总结肝胆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的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实验组58例为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对照组55例为术后使用传统肌内注射止痛剂,对两组的止痛效果及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止痛效果好,副作用相差不大,可控性好.结论 肝胆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与传统肌内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总结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将本院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8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疼痛常规护理措施)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各440例,2组均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同期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比较(P0.05)。结论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同时予以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计划性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我院54例行计划性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自愿接受静脉自控镇痛泵的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术后使用盐酸哌替啶肌内注射被动镇痛的1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效果、下床活动时间、头晕和胃肠道副反应及对呼吸抑制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好,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提前(P0.05);头晕及胃肠道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结论:计划性剖宫产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镇痛泵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 ,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薛秋玲 《全科护理》2013,(18):1677-1678
[目的]观察自控静脉镇痛泵在妇产科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病人满意度情况。[方法]将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400例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的病人作为观察组,400例采用传统肌肉注射镇痛剂的病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和满意度情况。[结果]使用镇痛泵的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自控静脉镇痛泵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控静脉镇痛泵尤其适用于妇产科手术。其止痛效果明显,病人高度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对术后康复的影响以及总结护理方法。方法:将妇科腹部手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317例作为观察组,未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30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对比观察,记录结果,评价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肛门排气比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术后腹胀较对照组减少(P﹤0.01);恶心、呕吐较对照组增多,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尿潴留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妇科腹部手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效果好,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少,提高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5.
颜平之  李妹清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754-1755
目的:探讨自控止痛泵用于术后镇痛的护理。方法:125例硬膜外麻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的病人术后采用自控止痛泵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及患者对镇痛方法总体满意度。结果:术后镇痛有效率94.0%。副作用及并发症中血压偏低29.6%,尿潴留(无外带尿管60例)26.4%,头晕、恶心5.6%,恶心呕吐2.4%,总体满意度94.0%。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准确及时护理可提高自控止痛泵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6.
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04年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45例为实验组。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掌握和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情况、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掌握自控镇痛技术(PCEA)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有显著差别。实验组患者经过护士的护理干预后,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PCEA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对术后留置PCEA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7.
静脉丁丙诺啡术后镇痛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阮振华  李懿 《中国临床医学》2004,11(6):1115-1117
目的 :观察静脉丁丙诺啡术后镇痛的安全性 ,比较丁丙诺啡和芬太尼用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 :ASAⅠ -Ⅱ级患者 12 0例随机分入D组 (丁丙诺非组 )和F组 (芬太尼组 ) ,胸部、上腹部手术患者 6 0例 ,下腹部、下肢手术患者 6 0例 ,术s后通过PCIA泵实现患者自控镇痛 ,术后 2、4、8、12、2 4、4 8h分别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 ,PCA实际使用剂量、总使用剂量 ,PCA次数 ,导尿维持时间 ,排气时间和腹胀、皮肤骚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 ,VAS评分和Ramesay评分考察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 :采用丁丙诺菲PCIA的患者术后 4 8h内生命体征平稳 ,PCA次数少于芬太尼组患者 (P <0 .0 5 ) ,VAS评分也低于芬太尼组患者 (P <0 .0 1) ,Ramesay评分提示患者能够安静合作 ,丁丙诺啡组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芬太尼组患者。结论 :静脉丁丙诺啡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能够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各种部位的手术患者 ,其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 ,恶心呕吐等并发症低于使用芬太尼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患者。  相似文献   

18.
术后镇痛的目的在于减轻患者手术后痛苦和提高患者自身预防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自控镇痛(PCA)即PCA泵,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镇痛治疗的新技术,尤其对术后患者镇痛疗效可靠。PCA的优点在于能提供患者独立的止痛药管理和取得较好疗效,它排除了患者提出止痛要求的延误,也排除了护理预测准备和给予止痛药的延迟[1]。PCA按使用方式不同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以及皮下自控镇痛(PCSA)。本院有选择性地对麻醉手术后患者采用自控镇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自控静脉镇痛89例,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93例。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自控镇痛泵的操作及护理,而且还要了解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确保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骨科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后病人应用镇痛泵的效果、不良反应及其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患者应用镇痛泵过程中的护理经验。结果 自控镇痛泵对于术后病人疼痛止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自控镇痛泵的应用不仅为患者减轻手术带来的疼痛,还提高了病人自身防止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能力,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