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医学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在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ACS回顾性分析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患者骨显像及胸部CT影像资料.根据骨显像单独诊断、CT单独诊断及二者联合诊断计算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诊断准确性.所有肋骨单发病灶的最终诊断经随访、相关综合影像或病理活检证实.结果 骨显像对全部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仅为21.4%(18/84),诊断不确定者占77.4%(65/84),对全部病例中19处肋骨条形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为94.7%(18/19).胸部CT对全部病例肋骨单发浓聚灶的漏诊率为14.3%(12/84);对全部病例而言,其诊断准确性为77.4%(65/84).对全部84例肋骨单发浓聚灶而言,通过PACS联合骨显像和CT诊断准确性为91.7%(77/84),与单独骨显像或单独CT诊断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84.3和6.6,P<0.05).结论 应用PACS系统能共享影像资源,能明显提高对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的诊断准确性,具有较佳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肋骨单发浓聚灶骨显像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4例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单发浓聚灶病例,将浓聚灶按位置划分为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前肋、侧肋和后肋四个部位,按浓聚灶形状分为点状、团块状和条形三种,分别进行分析.结果 骨显像肋骨单发浓聚灶以点状、条形为主.点状浓聚灶分布以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及前肋居多,多为肋骨骨折(42/61,68.85%);绝大部分条形浓聚灶(18/19,94.74%)为肋骨转移瘤.后肋浓聚灶中,大部分(24/29,82.76%)为肋骨转移瘤.结论 良恶性肋骨单发浓聚灶图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脊柱结核骨显像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骨显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结核患者的骨显像及CT资料。结果:21例患者累及颈椎9例、胸椎12例、腰椎10例、骶椎3例,7例患者同时累及2个以上脊柱节段。2例患者见单发病灶,其余19例见2个或2个以上病灶,其中呈比邻分布者18例。3例患者伴有脊柱外骨质受累,其中肋骨2例,股骨1例。41个病灶有CT对照,其中椎体型11个,椎间型14个,椎旁型9个,附件型7个。在放射性分布方面,椎体型、椎间型及椎旁型多累及相邻多个椎骨,单发病灶较少,而附件型单发病灶比例相对较高。在放射性形态方面,椎间型多为整个椎体放射性浓聚,附件型均为局灶性放射性浓聚。结论:脊柱结核的典型骨显像表现为放射性浓聚灶呈比邻分布且不伴肋骨或四肢受累,骨显像对脊柱结核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8F-FDG显像、CT及肿瘤标记物测定等检查在确诊肺癌单发骨显像转移病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188例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进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示单发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同时行18F-FDG显像(53例)、CT(106例)、肿瘤标记物的测定(168例),各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以组织病理学、MRI等检查以及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结果 188例患者最终84例(44.68%)证实为骨转移,104例(55.32%)为良性病变。18F-FDG显像、CT及肿瘤标记物检测的敏感性为95.23%、71.70%、84.85%(χ2=6.477,P<0.05),特异性为93.75%、73.58%及66.67%(χ2=9.125,P<0.05),准确率为94.34%、72.64%及73.81%(χ2=11.009,P<0.05),阳性预测值为90.91%、73.08%及60.87%(χ2=7.321,P<0.05),阴性预测值为96.77%、72.22%及87.18%(χ2=9.948,P<0.05)。其中53例患者利用三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诊断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6.88%、准确性为98.11%、阳性预测值为95.45%和阴性预测值为100%。单发浓聚灶中以胸部骨(38.10%)和中轴骨(36.90%)转移最为常见。各种类型肺癌中,腺癌的骨转移率最高(56.99%)。结论 18F-FDG显像在对全身骨显像单发异常浓聚灶的诊断中较其他方法更好,并且多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能够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骨显像眼眶单发放射性浓聚灶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经全身骨显像检出眼眶单发放射性浓聚灶患者的骨显像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眼眶放射性浓聚灶的位置、形态,通过随访结合CT、MR检查对照分析病灶特点。结果 30例中,骨显像示眼眶放射性浓聚灶位于右侧17例,左侧13例;累及眼眶上壁23例,外壁4例,下壁2例,内壁1例;呈点状放射性浓聚28例,呈条状放射性浓聚2例。10例接受骨显像随访复查的患者均未见新发病变,其中8例眼眶病灶较前无明显变化,2例较前变浅。10例接受颅脑CT检查的患者中,8例呈磨玻璃密度,2例呈低密度;7例密度均匀,3例密度不均;7例病灶最大径<1 cm,3例≥1 cm。5例病灶呈膨胀性改变。9例接受颅脑MR检查的患者中,6例MR未见异常,3例T1WI及T2WI可见眼眶局灶性低信号。结论 眼眶单发浓聚灶好发于外上壁,多呈点状放射性浓聚,CT及MR检查提示部分为骨纤维源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肺癌患者肋骨病变的SPECT/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217例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肋骨病灶的SPECT/CT结果。方法 对全身骨显像发现肋骨病变的217例肺癌患者加行肋骨病变SPECT/CT显像,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共发现154个肋骨放射性浓聚灶,其中良性病灶71个,包括肋骨骨折灶55个,肋软骨钙化灶11个,骨质增生灶5个;恶性病灶51个,包括破骨性转移37个,成骨性转移14个;性质待定病灶32个,CT无异常发现或表现为肋骨髓腔局部稍高密度影,多位于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结论 肺癌患者肋骨病灶性质多样,肋骨骨折、肋软骨钙化等良性病变占较大比例,诊断时要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7.
全身核素骨显像对食管癌骨转移的诊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核素骨显象表现及胸部术后放疗后局部骨骼变化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经病理实证的72例管食癌全身骨显像病例,经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MDP)555-925MBq后3-6h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结果,骨放射性异常浓聚40例,其中多骨性,多灶性浓聚25例,单骨性浓聚15例,病灶以胸椎,肋骨,骨盆多见,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食管癌患除可显示病骨浓聚转移灶外,还应注意手术及放疗后,对胸部相应骨骼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肋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肋骨FDB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检查及三维重建,其中3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11例中单骨型7例(63.6%),多骨型4例(36.4%);且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显示病变的整体观;病灶内CT表现主要分3种:囊状低密度改变、磨玻璃样改变、斑块状硬化改变,5例(45.4%)三种表现混合存在,单纯囊状低密度改变3例(27.3%),单纯磨玻璃样改变3例(27.3%);3例增强扫描中1例未见明显强化,2例见轻度强化.结论 MS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肋骨FDB的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及比邻关系,有利于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骨结核病的SPECT/CT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核素显像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病理证实为骨结核的患者SPECT/CT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研究中,青少年1例,成年人17例;骨结核单发病灶11例,多发病灶7例;累及关节16例,无关节累及者2例;出现在中轴骨17例,非中轴骨1例;17例骨结核呈病灶中心放射性异常浓聚,1例呈病灶中心放射性稀释缺损、周围放射性异常浓聚。结论:SPECT/CT通过一次全身成像,观察全身骨多部位病灶,分析各病灶的解剖结构及代谢状态,可作为骨结核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补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PECT/CT骨定量分析获得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对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12月我院158例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99mTc-MDP SPECT/CT骨显像资料。对异常放射性浓聚灶及182个正常椎体行SPECT/CT检查及骨定量分析,比较良恶性病灶与正常椎体之间SUVmax的差异性。选取2019年1~4月46例患者的144个异常浓聚灶,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SUVmax的最佳临界值;选取2019年5~12月293个异常浓聚灶,使用SUVmax的最佳临界值比较SPECT/CT骨定量分析与常规SPECT/CT的诊断效能。  结果  以病理或随访作为判断标准,所有老年前列腺癌患者共437个异常浓聚灶(恶性254个,良性183个),恶性病灶的SUVmax明显高于良性病灶(43.93±19.09 vs 15.26±6.81,P < 0.01)和正常椎体(6.54±1.19,P < 0.01)。通过ROC曲线得到SUVmax≥19.2为诊断恶性病灶的最佳临界值,常规SPECT/CT与SPECT/CT骨定量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分别为81.6%和94.5%、93.0%和96.5%、65.2%和91.7%、79.2%和94.3%、86.8%和94.9%,SPECT/CT骨定量诊断的准确度、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常规SPECT/CT。  结论  SPECT/CT骨定量分析在老年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在脊柱单发病灶鉴别诊断方面的增益价值。方法:193例恶性肿瘤患者在全身骨显像发现脊柱单发浓聚病灶后行SPECT/CT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结合全身骨显像分别对SPECT图像和SPECT/CT融合图像进行分析,对脊柱病灶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良性病变、不能确定诊断。并按SPECT/CT融合图像比SPECT图像对诊断是否具有增益价值分为:有帮助、不确定、无帮助。将观察指标分为肯定组和否定组,分别计算其百分率及95%可信区间。结果:对193处病灶的分析结果显示,SPECT图像能确定诊断(肿瘤骨转移和良性病变)的病灶共59处,占30.6%(59/193),其95%可信区间为24.1%-37.1%;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34处,占69.4%(134/193),其95%可信区间为62.9%-75.9%。SPECT/CT融合图像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75处,占90.7%(175/193),其95%可信区间为86.6%-94.8%;不能确定诊断的病灶共18处,占9.3%(18/193),其95%可信区间为5.2%-13.4%。与SPECT图像对比,SPECT/CT融合图像对诊断有帮助者173处,占89.6%(173/193),其95%可信区间为85.3%-93.9%;不确定18处和无帮助2处共20占10.4%(20/193),其95%可信区间为6.1%-14.7%。结论:在对脊柱单发病灶是否为肿瘤骨转移的鉴别诊断方面SPECT/CT融合图像较SPECT图像具有增益价值,可以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99 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ethylene diphosphonate,MDP)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所显示的肺癌骨转移病灶的图像特点及SPECT/CT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初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诊断为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骨转移病灶的SPECT/CT图像特点,经病理诊断或再次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显像随访确认,分析SPECT/CT显像所示肺癌骨转移病灶的部位、数量、放射性分布及CT表现的特点。结果:113例患者共482处病灶纳入本研究,肺癌骨转移病灶429处。肺癌骨转移病灶中位于脊柱者占50.6%(217/429),胸廓者占29.1%(125/429),骨盆者占17.0%(73/429),四肢者占2.1%(9/429),颅骨者占1.2%(5/429)。肺癌骨转移病灶SPECT/CT图像表现为放射性异常浓聚者占90.7%(389/429),无放射性分布异常者占9.3%(40/429);CT图像表现为成骨性转移者占41.0%(176/429),溶骨性转移者占50.3%(216/429),混合性(兼有溶骨和成骨)转移者占4.0%(17/429),骨质形态学正常者占4.7%(20/429)。11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同时伴有良性病灶,共53处。结论:肺癌骨转移的部位以脊柱居首,胸廓次之;肺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以成骨性转移多见。SPEC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15例儿童肋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肋骨LCH患儿15例;所有患儿均行X线胸部正位片和胸部CT平扫检查,其中4例加行CT增强扫描。患儿发病年龄1个月-12岁,中位年龄3岁;男性9例、女性6例。分析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结果 15例患儿中,8例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3例伴局部疼痛,其余病变无明显症状。7例表现为肋骨单发病灶,其中3例仅表现为肋骨病变、4例伴其他系统病变。8例为多发病灶,均伴发其他系统病变。15例共25个病灶中,胸片只发现19个;有2例共6个病灶胸片未发现明显病变。X线胸部正位片病灶检出率为76%。病灶在X线胸部平片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骨质破坏。CT均表现为类圆形或多囊性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12个病灶(48%)可见硬化;3个(12%)伴软组织肿块,软组织肿块与骨病变伴行,增强后软组织肿块表现为明显强化。结论儿童肋骨LCH的X线胸部正位片检出率相对较低,需行CT对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进一步评价。发生在儿童肋骨的类圆形或多囊性、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质破坏,伴或不伴明显强化的软组织肿块,常提示LCH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18F FDGSPECT/CT显像与99Tcm 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 FDG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 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 8例有骨转移 ,共发现 47个转移灶。18F FDGSPECT/CT发现 8例骨转移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7例骨转移 (P >0 .0 5 ) ;18F FDGSPECT/CT发现 45个转移灶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2 6个转移灶 (P <0 .0 1)。18F FDGSPECT/CT探测骨转移的灵敏度 95 .74% ,特异度 89.47% ,准确度93 .94% ;99Tcm MDP探测骨转移灵敏度 5 5 .3 2 % (P <0 .0 1) ,特异度为 94.74% (P >0 .0 5 ) ,准确度 66.67% (P <0 .0 1)。结论 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 ,18F FDGSPECT/CT显像较常规99Tcm 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99Tcm 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脊椎转移患者 ,应进一步行18F FDGSPECT/CT显像 ,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CT融合显像对脊柱单发放射性浓聚影“热区”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31例常规99Tcm-MDP SPECT/CT全身骨显像时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同时行断层显像、CT图像以及后两者的同机融合图像。由2名核医学科医生共同阅片,作出最终诊断。结果:131例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34例诊断为肿瘤骨转移,占总病例数的26.0%;94例诊断为良性病变,占总病例数的71.7%;3例诊断为原发骨肿瘤,占总病例数的2.3%。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不仅解决了常规骨显像对阳性病灶精确解剖定位难的问题,同时也显示脊柱单发病灶的良恶性与病灶的位置、形状密切相关。明显降低了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的假阳性率,对诊断骨转移的类型也有一定的价值。结论: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检查对脊柱单发放射性“热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评价SPECT/CT融合显像在肋骨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1年3月-2005年4月间在我科行肋骨融合显像的患者进行随访。下列两种情况不纳入研究:广泛骨转移(包括超级骨显像)和最后没有明确诊断的患者。结果43例患者符合研究标准,男28例,女15例,年龄(64.75±12.04)岁。43例融合显像中,15例诊断肋骨转移,8例骨转移可能;4例性质待定;12例良性病变,4例良性可能。随访诊断总符合率74.42%;但在融合显像肯定性诊断为骨转移或良性病变者,诊断符合率96.30%。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可以提高肋骨病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常见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以及各自的特点。材料与方法: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或临床动态观察证实的肋骨病变50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32例为良性病变,其中12例为骨岛,9例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7例为软骨类良性肿瘤,4例为骨感染性病变(2例为结核,2例为非特异性感染)。恶性病变18例,其中转移瘤10例,骨髓瘤4例,骨巨细胞瘤4例。结论:常见的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一般都具有某些有助于我们诊断的特征性的CT表现。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能通过这些CT表现较好的区分常见的肋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